关于评选2018年度优秀教研室的通知.doc
齐鲁理工学院 关于评选“2018 年度优秀教研室”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认真总结教研室建设、管理与发展的有益经验,充分发挥教研室 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先锋作用,根据《齐 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室评选办法》的要求,学校决定开展“2018 年度 优秀教研室”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条件 1.教研室教师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忠 于职守,为人师表,团结协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教研室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认真完成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教学 效果好。教研室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开展课程教学质量分析和 评价,及时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 3.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改革,并取得一定成 果。近两年教研室至少有一项省级或省级以上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或立 项,或有教研论文发表。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奖的优先考 虑。 4.教研室管理规范,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坚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且有详实记录。 5.近两年教研室成员出现教学事故的教研室不得参与评选。 本次优秀教研室评比将侧重于突出教研室建设工作的优势与亮点, 鼓励教研室开展教研活动与教学改革,尤其是大力推行教育信息化及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 二、推荐名额 各教学单位按本单位教研室总数的 1/3(四舍五入)择优推荐参 评。 三、评选程序 1.教研室申请。符合条件的教研室填写《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 室申报书》(附件 1)及相关支撑材料交所在教学单位。 2.教学单位推荐。各教学单位根据评选条件对申报的教研室向学 校择优推荐(附件 2),每个教学单位推荐的教研室数目原则上不超过 2 个,少于 5 个教研室的教学单位原则上推荐不超过 1 个教研室参评。 3.学校评审。学校成立优秀教研室评审委员会,根据《齐鲁理工 学院优秀教研室评选标准》(附件 3)对各教学单位推荐的候选优秀教 研室进行评审,确立优秀教研室名单并予于公示。 4.表彰奖励。学校发文表彰优秀教研室,并依据《齐鲁理工学 院优秀教研室评选办法》相关规定予以奖励。 四、材料报送 1.2018 年 12 月 24 日前,请各教学单位完成初评并将《齐鲁理工 学院优秀教研室推荐汇总表》。 2.2018 年 12 月 28 日前,各教学单位将《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 室申报书》和相关支撑材料(加封皮、目录,装订成册)的电子版和 纸质版各一份报教务处教学科。 附件: 1.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室申报书 2. 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室推荐汇总表 3.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室评选标准 教务处 2018 年 12 月 18 日 附件 1: 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室 申 报 书 所在教学单位: 教研室名称: 申报日期: 齐鲁理工学院教务处 制 填表说明 1.本表填写内容(除封面内容外)的字体一律采用字号“五 号”或以下,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 2.封面内容必须完整填写。 3.所填教研成果必须是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获得的有效 成果。 4.如无教学部门盖章和签署审核意见的表格一律无效。 5.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将表格扩展。 6.该表须双面打印。 教研室名称 所属单位 教研室主任 职称 联系电话 教研室成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 教 教研室共( )人,其中 50-59 岁 人 40-49 岁 人 30-39 岁 人 20-29 岁 人 博士 人 硕士 人 本科 人 本科 以下 人 正高 人 副高 人 中级 人 初级 人 研 室 基 本 教研室成员 情 1 6 2 7 主要 3 8 课程 4 9 5 10 况 所涉 教 学 成 果 奖 近 两 年 成 果 情 况 成果名称 级别 获奖 等次 获奖 时间 获奖人员 课题名称 级别 立项 时间 结题 时间 主持人 年、期 第一作者 课 题 论文题目 论 文 期刊名(级别) (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主要成绩、特色工 作等) 近两 年教 研室 建设 与开 展教 研室 活动 情况 总结 (包括特色专业、优秀团队、优秀教材、精品课程、双语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校级 及以 上质 量工 程建 设项 目 近两 年教 研室 专业 建设 与课 程建 设情 况 所在 教学 单位 推荐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优秀 教研 室评 审委 员会 评审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学 校 审 核 意 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附件 2: 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室推荐表 院(部) 序号 教研室名称 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 负责人签字: 教研室副主任 教研室成员结构 教授: 人 副教授: 人 1 讲师: 人 助 教: 人 教授: 人 副教授: 人 2 讲师: 人 助 人 教: 附件 3: 齐鲁理工学院优秀教研室评选标准 序号 一 二 项目 师 德 师 风 教 研 活 动 三 教 学 能 力 四 教 改 教 研 五 资 料 建 设 考评内容 考评细则 1.本教研室教师工作认真负责,教 学成果显著,服从学校安排,出色 完成各项任务。 2.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国家法 律法规,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行为,教研室内教师团结协作,能 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1.受省级表彰加 3 分,受地级市表彰每人次加 2 分,受县级市表彰每人次加 1 分,受校级表彰 每人次加 0.5 分, 2.通报批评每人次扣 2 分。 备注 1. 教 师 或 1.教研活动每缺少 1 次扣 3 分。 国家级、省 1.每周教研活动。 2. 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每少听一节课扣 1 分, 级、地市级、 2.听课。 教师每少听一节课扣 0.5 分。 县市级奖 3.集体备课 3.集体备课累计少于 5 次,扣 1 分。 励,组织单 4.说课 4.未组织进行说课活动的,扣 2 分。 位须为各 级教育行 政部门方 1.每人次获奖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市 可 按 考 评 1.说课、讲课、多媒体教学、课件 级、校级分别加 5、4、3、2、1 分。 细则中的 制作、精品课等比赛。 2.辅导学生获奖按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 分值得分。 2.辅导学生获奖。 市级、校级每次分别加 5、4、3、2、1 分,同 其 他 社 会 一项目同一辅导教师不累加。 组织、团体 组织的一 1.论文获奖、论著出版按国家级、省级、地市 律按 0.5 分 级、县市级、校级分别加 5、4、3、2、1 分, 计入总分。 同一作品得分不累加。 2. 各 教 研 1.论文、论著参评、发表、出版。 2.国家、省、地级市、县级市及学校课题立项 室基础分 2.课题研究。 分别加 10、8、6、5 分,取得成果的酌情加 3~5 为 100 分。 3.其他教改成就。 分。 3.在建校级特色专业加 2 分,省级特色专业加 15 分。在建校级精品课程加 3 分,优秀课程加 2 分,省级精品课程加 10 分。 1.教研工作计划、总结。 2.常规教研活动记录。 3.材料规范、记录详实 1.计划、总结每缺一项扣 0.5 分。 2.常规教研活动记录每缺一次扣 0.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