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

Avecle soleil丶 手捧阳光46 页 519.5 KB下载文档
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
当前文档共4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doc

目 录 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思想 ..................................................1 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组织 ..................................................1 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任务 ..................................................1 四、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进程 ..................................................3 五、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资格要求、成绩评定、总结与归档............................5 六、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评分标准 .............................................8 七、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9 八、毕业设计(论文)及各类附表填写规范及装订要求 .....................................11 附件 1 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原则性意见 ..................................14 附件 2 毕业设计(论文)文稿模板 ......................................................20 附件 3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册封面模板 ........................................21 信息工程系 2013 届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规范与计划 信息工程系 2013 届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共三个专业, 210 名学生。其中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73 名学生;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 137 名学生。为落实学院《毕 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要求,特制订我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规范与计划》 。 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思想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后教学阶段,是学 生在导师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和 锻炼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是不可取代的,通过这一过程,激发学 生创新潜能,强化学生设计思维、表达与操作能力,发扬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 精神,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也是对我系本科教学过程、教学质量 与效果的全面检验。因此,我们应全面执行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和本《教学 规范与计划》,优化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从而达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组织 按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要求,建立我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领导 小组、导师组和若干个教学小组等的各层组织,服从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的领导, 全面负责我系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 (一) 领导小组 组长:李京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黄俊莲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许怡生 通信工程专业负责人:王华奎 (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和“答辩小组” 适时组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各专业的“答辩小组”,由本专业教师、学 术委员会成员和外聘专家组成,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评定任务。 三、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任务 (一)选题 1、选题方案 各专业应依据自身特点,在毕业设计开始前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方案。选题方案 包括选题方向、课题类型、选题要求,并落实导师(导师组)。选题方案必须符合本专业培 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应在本专业范畴内,体现所学专业的基本教学内容,符合社会经济 1 发展的需求。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题指南 要求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与方法。选题涉及如下一些领域:网络与应用系统集成设计、数据库应用、管理信息系统 设计、操作系统设计与开发、单片机及嵌入式应用系统开发、B/S 模式应用程序设计、图像 采集及数据处理、微机接口电路设计、移动应用开发等。常见的软件开发工具有 Visual C++、C++ Builder、Power Builder、Delphi、Visual Basic Studio 等。常见的操作系统软 件有 Windows 2000 Server,Linux;后台数据库软件有 Microsoft SQL Server,Oracle, MySQL;常用的脚本处理语言有 PHP,ASP.net,JSP(或 Java Servlet)。除这些作为参考以 外,也可以考虑与学生实习单位的业务有关而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指导教师可 以帮助学生灵活选题。前提是必须符合选题原则并能够完成要求的毕业设计工作量。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选题指南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 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设计、开发、应 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选题可以有如下一些领域:电子电路设计(如报 警器、各种控制器、滤波器、放大器等)、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DSP 应用系统设计、计算 机接口电路设计、电路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研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电子设备电子 产品的研究开发及改进、电子系统间的通信技术研究、应用于电子技术中的软件研究与开发、 音频视频等各种电信号的数据处理技术、电子电工仪器仪表的研究开发及改进、软件设计、 控制系统研究与仿真等方面。 (3)通信工程专业选题指南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 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 基本能力。从本专业涉及的研究领域来看,主要有以下内容:网络交换与数据传输分析、通 信网络或数字通信仿真(MATLAB,Systemview 等)、信号及信息处理(如数据采集、USB 接口 传输、图像数据处理等)、红外线遥感技术(如防盗遥感技术)、网络信息安全(如编码技 术)、通信类软件开发、数据传输类接口电路设计与软件设计、光纤无线及移动等通信新技 术方面的应用或开发、微波技术电磁波传输技术及卫星雷达方面、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控制 方面、通信在军事方面的应用研究、程控交换及交互式有线电视网、其他与通信相关的命题。 2 2、选题落实 (1)提出选题设想 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据各专业的选题要求和课题类型,提出或者选择自己有兴趣、通过 个人努力能够完成的课题,提倡真题真做,注重追求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教师会在学生选题 开始之初,按照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拟出一定数量的课题供学生选择,通常按照 1:1.2 进 行。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习情况或今后从事的工作领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与导师 进行讨论,制定个性化的课题。 (2)进行选题论证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商定选题,围绕选题设想,进行深入研讨和论证,确定选题题 目。选题论证要紧密结合选题类型,进行深入的文献检索、调研和分析,掌握课题所需要的 知识和技能。然后确定题目及基本内容,展开设计制作。 (3)完成开题报告 在确定选题基础上,落实信息工程系开题报告。具体表格如附件 3。 (二)成果 通过合理选题,毕业设计力求体现如下原则:选题符合专业综合培养要求,尽可能选择 工程性较强的课题,以保证有足够的工程训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要有详细具体的软件测试过程,规 范的系统开发过程、系统功能结构模块图、系统流程图。结合非计算机学科进行的课题,内 容涉及软硬件的需进行实际硬件系统的调试并形成样品。信息工程系论文除了具有理论性之 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和实际操作性。最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写出新意来。 (三)答辩 所有毕业生必须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每位学生以 PPT 课件的形式进行陈述,介 绍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 ,时间 5 分钟,回答问题 10 分钟,由答辩小组给出成绩,写出评 语,报答辩委员会负责人。 四、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进程 (一)教学进程 教学进程计划,要求按以下十个重要阶段和节点推进,并做好指导记录。 1、启动动员阶段(第七学期第 1-6 周) 首先,在第七学期初,成立系毕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导师组,制定“选题方案”和 教学计划。第七学期第六周,各专业组织毕业设计动员会,宣讲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和教 学计划,公布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类型及导师(导师组),学生选择毕业设计(论文)课 3 题类型和导师(导师组) 。 2、选题调研阶段(第七学期第 7-9 周) 选导师和选题。选题调研要求在导师指导下明确选题方向,结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书和教学要求,通过书籍、网络检索以及深入到相关的企业或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调研等 方式,从社会生产需要、项目流程、技术、材料、同类设计成果案例等诸多方面发现和积累 资料,为毕业设计开题做好充分准备。 3、开题报告阶段(第七学期第 15 周) 本阶段包括确定选题、开题报告编写、开题答辩、选题题目汇总四项内容。要求各个教 学小组统一组织学生确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做好开题报告编写规范教学;导师 要在选题价值、课题内涵、实施的可行性等方面认真指导、学生充分论证,保证每位学生在 教学时段内都能顺利开题,高质量启动毕业设计。坚持一人一题原则。各专业组织毕业设计 (论文)开题答辩会。通过答辩最后确定的课题不得擅自更改。 4、文献综述阶段(第七学期第 15 周—第 18 周) 本阶段是在经过毕业设计选题调研,实施流程确定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 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文 献综述内容包括:研究现状、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方法、基本内容、已解决的问 题和尚存的问题、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创新点。可以将中英文文献资料翻译任务 在此阶段完成。 5、方案设计阶段(第七学期第17周—第八学期第1周) 本阶段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有计划地设计合理的方案。包括研究方向,课题研究所需的条 件,包括信息资料、实验器材、研究方法、研究过程、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本课题 从哪些方面着手等等。 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主要元器件清单,后勤 协助购买。 6、设计实施阶段(第八学期第 2—6 周)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设计方案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作品制作,设计和制作流程、代 码、测试和相关的资料、数据、图表等,实现课题目标。 7、论文中期检查阶段(第八学期第 8 周) 导师根据学生开题计划,严格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并认真填好中期检查记录 表,各专业全面自查,发现解决存在的问题,汇总不合格的学生,要拿出处理意见并上报系 毕设领导小组。系抽查毕业设计作品和中期检查文件(图文电子版) ,召开中期检查总结会。 4 8、系统测试及撰写论文阶段(第八学期第 7-10 周) 学生根据前期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内容要求,在设计方案实施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写作, 将研究成果以文字形式体现出来。 9、论文提交、审阅阶段(第八学期第 11—12 周) 本阶段学生需填写毕设申请答辩表;导师填写毕设评审表(成绩要正态分布,但要客观 评定,符合学院要求的优良中差等级比例) ;上交毕业论文,提交毕业设计指导过程记录册; 各专业组织学生进行预答辩。根据开题报告计划,凡未完成 2/3 以上毕设内容或缺课 1/3 以 上的学生取消答辩资格。评阅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成绩要正态分布,但要客 观评定,符合学院要求的优良中差等级比例)。 10、答辩阶段(第八学期第 13—14 周) 答辩小组填写答辩记录表和答辩评审表,并根据答辩情况评选出系内的优秀毕业论文, 按专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 (二)过程监控 1、过程中,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小组” 、指导教师和学生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积极主动地推动选题、调研、设计、制作以及讨论、交流、评价、辅导等各个环节的教学活 动。做好以上十个重要阶段和节点的教学指导记录,确保完成各阶段任务,取得应有成果, 最终实现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目标。 2、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导师组”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对全系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进行抽检。抽检内容包括:选题质量、工作进度、质量效果和成绩评定等情况,以及教师的 指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状态与出勤情况。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检查结果要写成书面记录。 3、组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期和后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和整体进 度是检查重点,对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关键、重点问题进行质疑,并提出对策和整改意见, 检查情况要记录在册。过程中,要处理好毕业设计教学、毕业实习、考研升学以及与就业求 职的关系,指导教师应对于学生给予关心和指导。 五、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资格要求、成绩评定、总结与归档 (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资格要求 1.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修满可使学业正常进行所需的学分标准; 2.在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之前,系里负责统计并严格审查不具备毕业设计(论文)资 格的学生名单,核准后备案并通知学生本人; 3.凡不具备参加毕业设计(论文)资格的学生,按有关规定可延长学制,并报教务处备 案。在延长学制期间,经系内认定具备资格后,跟随下一届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5 4.休学者不得随该届毕业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必须随复学后班级进行; 5.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规定的全部工作任务,严禁抄袭他人的成果或请他人代替完成某项 任务,一经发现,取消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成绩按零分记; 6.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在规定的期限提交符合规范要 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成果,文档部分按规定装订成册,并向指导教师提出答辩申请, 填写《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学生申请答辩表》,未填写答辩申请表或指导教师不同意参加 答辩的学生不能进入答辩程序。 (二)成绩评定方法、程序与权重 1、指导教师成绩:由指导教师按教学规范要求,综合阶段和整体效果评定成绩。 2、评阅人成绩:由除毕设指导教师之外的一位专业教师作为评阅人评定成绩。 3、答辩小组成绩:由答辩小组通过答辩程序评定成绩。 4、终评成绩:采取“分层结构分”进行终评成绩的综合评定,每部分成绩考核都要正 态分布,且优秀率不得超过 20%。 各层应保证成绩评定质量,控制总体标准,分数呈正态分布,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 规定时间报教务处。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按百分制评定,优秀 100-90、良好 89-80、中等 79-70、及格 69-60、不及格 60 以下。 (三)登录、汇总与归档 1、在答辩工作全部结束后的一天内,各评委将评定的各项成绩都应当汇总到系(答辩 委员会专业小组处)。 2、答辩委员会专业小组进行计分登记,绘制出本专业成绩一览表报给答辩委员会。 3、按学院和系教学办的统一规定,做好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存档工作。 4、 《指导过程记录册》按顺序排列用竖杆夹夹好,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装订,教务处归档 保存。 具体装订顺序: 由学院统一设计封面,页面设置统一用 A4 纸打印,使用抽杆夹进行装订,由学院统一 到印刷厂胶印装订。论文装订份数为一式二份(或三份),教学过程记录册装订一份,分别 作为教务处、系归档保存。装订顺序如下: 第一册 1.封面(包括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生所在院(系)及专业、指导教师姓名、日 期); 6 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3. 诚信承诺书; 4. 中文摘要、关键词; 5.英文摘要、关键词; 6.目录; 7.前言; 8.正文;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附录(含外文资料及中文译文) ; 12.致谢。 第二册 1.封面(包括课题名称、学生姓名、学生所在院(系)及专业、指导教师姓名、日 期); 2.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信息表; 3.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 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6.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7.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8. 毕业设计(论文)申请答辩表与评审表; 9.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工科); 10.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11.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 12.入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 5、电子版文件存档 毕业论文的电子版要最终要转化为 PDF 文件,文件命名要以专业-姓名-学号-论文题目 命名,例如:信息工程-金慧-080401103-基于 Android 的小型物资管理系统.pdf,中间添加 符号“-” ,学生按照要求自行上传图书馆,作为毕业离校手续之一。毕业论文的电子版,提 交给指导教师保存一份,作为存档资料。 7 六、毕业设计(论文)评语、评分标准 (一) 评语 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评语的填写内容及要求如下: 1.填写内容:①论文的意义与价值;①对论文内容的评价;②对论文写作的规范程度进 行评价;③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④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2.要求分段填写,按要点进行评价。 (二) 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可参考如下标准掌握: 优等(90 分以上): 1.能出色地完成毕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反映出基础理论扎实,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强,在方案设计或数据处理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见解或独创性,有实际应用价值。 2.图文质量高,论文结论正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写作规范。 3.实践、实验技能好,实验方案正确,数据准确。 4.完成了指定的文献阅读任务,外文翻译质量好。 5.在答辩中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回答问题准确。 6.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积极、态度认真。 良好(80-89 分): 1.能较好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较强。 2.图文质量较好、论文结论正确,论据充分,文理通顺、写作规范。 3.实践、实验技能较好,实验方案正确,数据可靠。 4.能基本完成指定文献阅读任务,外文翻译质量较好。 5.答辩中能正确回答问题。 6.在毕业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积极,态度认真。 中等(70-79 分): 1.能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所学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文质量基本合格,论文结论基本正确,文理尚通顺、写作基本规范。 3.实践、实验技能一般。 4.答辩中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 5.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工作态度较认真。 及格(60-69 分): 1.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主要任务。 8 2.图文质量尚可。 3.实践、实验技能尚可。 4.答辩中能回答一些问题。 5.工作态度一般。 不及格(未达到 60 分): 1.未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图文中有严重错误,实践、实验技能较差。 3.答辩中主要问题回答不出。 4.工作态度不认真。 (三) 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最终成绩按下列三个方面的成绩及其所占比例综合评定。 1.开题答辩成绩:占 10%。 2.指导教师评分:占 30%。 3.评阅教师评分:占 20%。 4.最终答辩评分:占 40%。 5.如评阅教师所给成绩与指导教师所给成绩相差超过 15 分及以上,则由本系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小组再指定一名评阅教师进行评阅,该篇论文的评阅成绩取两位评阅教师评阅 分值的平均分。 6.为保证评阅的质量,规定每位指导教师评阅毕业设计(论文)数量不超过 30 篇。 7.获得优等成绩的学生数一般控制在 20%以内。 8.凡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未达到“中”及以上者,允许其在毕业设计(论文)工 作结束的一年内重做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一次。 (四) 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 1.为表彰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取得的优异成绩,系里在本系毕业设计(论文)中 向学院推荐遴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篇数为本系毕业设计(论文)优等成绩的 20%。 2.学院组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专项答辩,经学院答辩委员会同意认可后确定,并颁 发优秀证书。 七、校外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一) 适用范围 凡我系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方可到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 1.学生必须已取得除毕业设计(论文)外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学分。 9 2.学生已经与校外单位签署工作协议,或系里已经与校外单位签署了联合指导协议。 3.校外指导单位必须具有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及以上 者)和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条件。 (二) 基本程序 1.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学生分散实习申请表》 (见 《校外实习教学管理实施细则》附表 ) 。 2.由学生本人提供校外单位同意接受做毕业设计(论文)的接收函。 3.由系内与指导单位签署校外实习协议,学生本人与系内签署安全协议。学生在校外做 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安全由学生本人负责。 4.校外指导教师需按照《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条例》和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的要求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 申报表》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并经校内指导教师审核同意后方可作为设计题目。 5.经系内领导同意后,方可到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 6.系内将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名单汇总,填写《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信 息工程系学生分散实习情况汇总表》并上报教务处备案。 7.学生开题报告须经校外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同意,系内审查通过。 (三) 指导要求 1.所有校外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指导教师必须由学生所在校外单位具有中级 技术职称及以上的人员与本校指导教师组成的两位指导教师共同担任。由校外单位的指导教 师负责指导。 2.校外指导教师必须按照《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条例》和《北 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范》所规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检 查指导学生,填写好有关表格。学生返校时,应有校外指导教师的书面指导和鉴定意见。 3.学生必须在系内作完开题报告后到单位做毕业设计。 4.学生在校外做毕业设计期间,必须经常与校外指导教师沟通,接受指导教师对毕业设 计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并每周与校内指导教师至少联系 1 次,如实汇报毕业设计(论文)进 展情况,接受校内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 5.校内指导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定期到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单位去,了解 学生在单位的表现,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情况及质量情况,做好毕业设计 (论文)的指导工作。 6.学生要在设计中期(7~8 周)返校一周,接受校内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阶段检查 10 和指导,经校内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可返回设计单位。如果没有按时完成设计阶段性任务, 应在校内完成阶段性任务后离校,未达到要求不可离校。 7.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由校外单位的指导教师写出综合评语,作为学生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考核依据之一。 8.学生必须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前两周返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成绩 评定在系内进行。 9.系内对在校外做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严格把关,答辩组请校外指导教师参加。 八、毕业设计(论文)及各类附表填写规范及装订要求 (一)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内容 要求 内封 备注 学校统一 应按内封所列各项内容认真填写,院系、专业的名称应填写全称 制定 (正扉页) 应简明扼要,应避免过宽、过大、过空,应反映出研究的范围、层次和深度, 中文题目 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副标题,用以补充说明论文中的 特定内容。论文题目应避免使用生僻的缩略词、字符、代号等。 应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个要素,不 摘要 分段,不引用公式图表,不作标注,一般不少于 150 字。 另起页, 同一页 关键词 根据正文内容及论文主题选取,一般为 3-8 个,各关键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应与中文题目相对应,可以省去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如 the、a、an 等) ,单 英文题目 词应连续书写,除连词、介词等虚词外,首位字母都要大写。 另起页, Abstract 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Key words 与中文的关键词相对应。单词小写,词与词之间以分号分隔。 目录 按论文各级标题的层次结构加注页码,一般只列出三级标题。 同一页 另起页 向读者说明研究脉络,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内容应包括 引言 研究的目的、范围、背景;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研究的 (绪论) 预期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等。 正文 主体部分 应做到内容详略得当,逻辑层次清楚,描述准确,论述有力,标点符号使用 规范,无语病。 11 另起页 是对论文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结的简单重复。应准确、 结论 完整、明确、精练。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提出建议、研 (结束语) 究设想、尚待解决的问题、对后续研究的设想等。 参见《中华 人民共和 列出引用和参考的各类文献,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正文中引用文献 主要参考 国文后参 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文献在论文中只被引用 文献 考文献著 一次的,在参考文献中标注页码范围;同一文献在论文中被多次引用的,该 录规则》 (含注释) 文献只编一个号,引文页码范围在正文中标注,在主要参考文献中不再标注。 (GB/T 7714-2005) 每项附录 可列出一些与论文内容相关的重要文献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文献资料,多 附录 均应另起 个附录可用“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等进行标注。 一页 可以对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在研究工作中提出 致谢 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的所有者和其他应感谢的组 另起页 织或个人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庸俗,一般不超过 300 字。 (二)附表填写规范 1、系名称填写为:信息工程系 2、专业填写为: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不再填写其他多 余字,字体字号要求按照表格中的要求填写。 3、班级填写例如:计科 091;电子 092;通信 091。 4、学号填写完整,例如: 090402101 5、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由学生填写,填写电子版后打印,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和导师组审核意见需要打印后手写并手写签名。 6、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由学生打印后,自行装订成册,每次与指导教师沟通时 携带,并及时填写记录,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签字。 7、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信息表的答辩委员会意见填写为通过、不通过;综合评定成 绩均按照百分制填写。 8、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中学生填写部分为电子版填写后打印交给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填写部分为手写。 9、毕业设计(论文)申请答辩表与评审表中,学生申请部分为电子版填写后打印,手 12 写签字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手写评审部分。 10、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此表为学生指导教师之外的一名教师评阅学生的毕业设 计并给定成绩,此表学院统一印刷后于答辩前发到各系。 11、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此表学院统一印刷后于答辩前发到各系,答辩时由 答辩秘书填写。 12、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此表学院统一印刷后于答辩前发到各系,由答辩小 组填写。 13、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汇总表。由各答辩组组长汇总电子版交到教学办。 14、入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由系内评选出优秀之后,由指导教师填写打印, 手写签字后,由系教学办盖章后,放到该学生过程记录册的最后一页。 15、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各专业负责人统一编写本专业的情况;由教学办负责 统稿填写,系主任审核、签字。 13 附件 1 信息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原则性意见 一、页面设置 论文打印用 A4 纸(210mm×297mm),页边距为上 25.4mm,下 25.4mm, 左 31.7mm,右 31.7mm。 页码在页面底端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 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论文除封面及内封外,各页均应加页眉,在版芯上边线隔一行加粗、细双线(粗线在上, 宽 0.8mm),双线上居中打印页眉。论文正文页眉为“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2013 届毕业设 计(论文)” 。页眉的格式参照模板。 二、毕业设计(论文)组成部分 A.封面;B. 目录;C.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D.中文摘要;E. 英文摘要; F. 正文; G.结论;H. 参考文献; I. 附录(外语文献及中文译文);J. 致谢;K. 有关图纸(大于 3# 图幅时单独装订) 三、毕业设计(论文)结构要求 (一)毕业论文文稿要求 1.题目:即标题,主要作用是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因此,题目要确切、简短、精 炼。字数不超过 20 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摘要:简要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炼, 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 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 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3.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分清层次,逐项标注页码且要与正文标 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4.绪论:一般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 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 内容;本文结构说明。 5.毕业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是作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详细的表述。 工科专业毕业论文应包括理论分析、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结果与讨论等部分。 (1)理论分析部分。 详细说明本课题的理论依据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等基本情况;指出所应用的分 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已有的,哪些是经过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 这一部分应以简练、明了的文字概略表述。 14 (2)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分别以下面几种方法说明。 如用实验方法研究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原材料等,并应对所有装置、 仪器、原材料做出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得简明扼要,对实验结 果的记录、分析,对人所共知的或细节性的内容不必过分详述。 如用理论推导的手段和方法达到研究目的,这方面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 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枢,组织成完整 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如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达到研究目的,调查目标、对象、范围、时间、地点、调查的过程 和方法等内容的叙述要简练,对调查所提的样本、数据、新的发现等应详细说明,作为结论 产生的依据。 (3)在结果与讨论部分,应把那些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样品、认识等作为分析 的依据。在对结果做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 现的条件,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使别人可以此为根据进行核实验证。对结 果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结论和推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对于设计性课题,正文一般应包括设计方案论证、设计部分、方案校验及结果分析。 (1)设计方案论证 应说明设计原理;方案选择原因(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 ;阐述所采取方案的特 点(如采用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设计部分 在论文中应阐述设计思想、各主要参数计算的详细步骤和计算结果,如计算机控制的硬 件装置设计,软件设计思想与方法及程序清单。这部分内容在论文中应占有 50%以上的比例。 (3)方案校验及结果分析 说明所设计的系统是否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要求,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具有必要而充分 的数据、现象等分析,阐明自己观点。 6.结论:论文的结论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结论主要反映个 人的研究工作,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应在结论中明确指出本研 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指出它的学术意义或应用价值和 在实际中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 内容概括、要简单、明确。结论内容一般在 1000 字以内。 7.参考文献: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本专业教科书不能 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引用标注顺 15 序与参考文献先后顺序相同。每篇文稿所查阅的文献数量必须在 10 篇以上,并且出版日期 不能太陈旧。具体格式见模板。 8.附录:在论文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外文文 献及中文译文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外语文献译文字数 5000 字,要求译文与原 文相符并与论文内容相关。外文文献字体为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行间距 1.5 倍, 段 前段后 0.5 行。 9.致谢:本部分应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 对课题给予资助者应予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四、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要求 (一)论文正文字数要求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 8000 字(不包括图表、计算公式、程序清单)。 (二)论文书写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论文正文行距为 1.5 倍, 段前段后 0.5 行,对齐方式为左对齐。论文标题行距为多倍 2.41。 摘要、目录、图题及表题等都要求给出用中文字注释,摘要、目录、正文都另起一页。 1. 摘要: 中文摘要“摘要”之间空两个字符,黑体小二号字,居中,行间距为多倍 2.41,段前段后 0.5 行,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1.5 倍行间距,段前段后 0.5 行。 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1.5 倍行间距,段 前段后 0.5 行。 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 3—7 个,各关键词之间要有分号。关键词的用语要 规范。 2.目录:“目录”二字用黑体小二号字、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个字符。 目录中各章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行距可视目录中标题的多少而定。 目录的打印实例(见附件 5)目录应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条三级标题及其页号,含: 摘要 Abstract 正文章节题目(要求编到第 3 级标题,即×.×.×。一级标题顶格书写,二级标题缩进 一格,三级标题缩进两格。)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6 3.年代、年份、数字的表述方式:不能用 85 年之类的表述,而必须用 1985 年这样的表 述;不能用 80 年代之类的表述,而必须用 20 世纪 80 年代(或 1980 年代)之类的表述。 数字在千位数以上,每隔 3 位数以空格隔开,如 1 000,10 000 000 等。 4.英文缩写的表述方式:英文缩写第一次出现时,必须有中文全称。格式:中文全称 (英文缩写)。示例:世界贸易组织(WTO) 五、几点说明 (一)正文中可设小标题,理工类也可采用章节层次代号。 层次名称 示 例 说 明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 章 第 1 章 □□……□ 章 节 1.1└┘□□……□ 条 1.1.1└┘□□……□ 序用阿拉伯数字 题序顶格书写, 与标题 间空一格, 下面阐述内容 另起一段 题序顶格书写, 与标题 1.1.1.1└┘□□……□└┘□□……□□ 款 间空一格, 下面阐述内容 □□…… 在标题后空一格接排 └┘└┘(1)□□…□└┘□□…□□…□□ 项 题序空二格书写, 以下 □□…… 内容接排 ↑ ↑ 版心左边线 版心右边线 各层次题序及标题不得置于页面的最后一行(孤行)。 (二)引用文献、术语、图表 1.引用文献 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内容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 数字置于方括号“[ ]”中,用小四号字体的上角标,如“甘特图[1]”。当提及的参考文献为 文中直接说明时,则用小四号字与正文排齐,如“由文献[8,10~14]可知”。不得将引用文 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2.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 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 17 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 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原词。 3.公式 公式原则上应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 “假定”等),文字空两格写,公 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1-1)”, 公式中用斜线表示“除”的关系时应采用括号,以免含糊不清,如 a /(bcosx) 。通常 “乘”的关系在前,如 a cosx / b 而不写成 (a / b) cosx。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代号应给予注释,注释的转行应与破折号“————”后第 一个字对齐。破折号占二个字,格式见下例: 式中└┘ Mf ————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 N m); f ————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 转角 f  d , (rad/ mm) dl 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 ,长分数线与等号对齐,如 x 4.图表 2 (n1  n3 ) n1  n2 n1  n2 (1)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个 插表的序号为“表 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 不加标点。表题置于表上,用中文五号宋体字居中排写 (见模板)。 (2)每个插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图号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个插 图的图号为“图 1-1”等。图题置于图下,用中文五号宋体字居中书写。有图注或其它说明 时应置于图题之上。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引用图应注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 文献号。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 a)、b)等表示。 图中各部分说明应采用中文(引用的外文图除外)或数字项号,各项文字说明置于图 题之上(有分图题者,置于分图题之上)。 (3)插图和表编排 插图或表之前,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的提示,如“见图 1-1” 、“如图 1-1 所示”等。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 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 18 目和顺序规定如下: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页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19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点击此处键入论文题目] (宋体三号,加粗) 姓 名 XXX (宋体三号字加粗) 系 名 XXXXX 专 业 XXXXX 指导教师 XXX 日 期 20 2013.05 诚信承诺 本人____学生签名______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 是由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 符合论文著作要求,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签名:学生签名 日期:XXXX年X月 注:此页需学生手写签名 摘 要 摘 要 (单击此处键入摘要内容)×××××××××××××××××××××××××× ×××××××××××××××××××。 ××××××××××××××××××××××××××××××××××××× ××××××××。××××××××××××××××××××××××××××××× ××××××× ××××××××××××××××××××××××××××××××××××× ××××××××。 关键词:×××;××××;×××(关键词应隔行顶格书写,用分号隔开,3-7 个) 注:1.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主要说明本论文主要阐述的内容,应包括 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 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字数一般为 400 字左右 2.“摘要”之间空两格,采用小二号字、黑体、居中,行间距为多倍2.41, 段前段后0.5行;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间距,段前段后0.5行。摘 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 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I Abstract Abstract ××××××××××××××××××××××××××××××××××××× ××××××××××××××. ××××××××××××××××××××××××××××××××××××× ××××××××××××××. ××××××××××××××××××××××××××××××××××××× ××××××××××××××. Key Words:×××;×××;××× 注:Abstract 为 Times New Roman 小二号字体,加粗,居中。段落格式:段前段 后 0.5 行。多倍行距 2.41 英文摘要内容采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1.5 倍行间距,段前段后 0.5 行。Abstract 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Key Word:”,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 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II 目 目 录 录 摘要………………………………………………………………………………… I Abstract……………………………………………………………………………II 第 1 章 绪论………………………………………………………………………. 1 1.1 ××××………………………………………………………………… 1 1.2 ×××××××…………………………………………………………. 3 1.3 ×××…………………………………………………………………… 第 2 章 ×××××……………………………………………………………… 2.1 ××××××…………………………………………………………… 2.2 ××××××××××………………………………………………… 2.3 ××××××××××××…………………………………………… . 2.3.1 ××××.............................................................................................. 2.3.2 ×××.................................................................................................. 第 3 章 ××××× ………………………………………………………………………….... 3.1 ××××………………………………………………………………….. . 3.2 ××××××…………………………………………………………….. . 3.3 ×××××……………………………………………………………….. . 3.3.1 ××××××...................................................................................... 3.3.2 ××××××××..............................................................................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注:“目录”二字为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目”与“录”之间空两个字符。段落格式: 段前 1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一级目录黑体,小四号;二级三级目录宋体,小四号, 段前段后 0.5 行。行距可视目录中标题的多少而定。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2013 届毕业设计(论文) 第1章 绪论 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段落格式: 段前段后 0.5 行。多倍行距 2.41 1.1 ××××(顶格书写。黑体小三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单击此处键入内容)××××××××××××××××××××××××××××× ××××××××××××××××××××××××××××××××××××××× ×××××××××××××。(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1.2 ××××(顶格书写。黑体小三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 ××××××××××××××××××××××××××××××××××××××× ××××××××××××××××××××××××××××××××××××××× ××××××××××××××××××××××××××××××××××××××× ××××××××××××××××××××××××××××××××××××××× ××××××××××××××××××××××××××××××××××××××× ××××××××。(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1.3 ××××(顶格书写。黑体小三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 ××××××××××××××××××××××××××××××××××××××× ××××××××××××××××××××××××××××××××××××××× ××××××××××××××××××××××××××××××××××××××× ××××××××××××××××××××××××××××××××××××××× ××。 注,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 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 内容;本文结构说明。 -1-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2013 届毕业设计(论文) 第2章 ×××××× 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段落格式: 段前段后 0.5 行。多倍行距 2.41 2.1 ××××(顶格书写。黑体小三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 ××××××××××××××××××××××××××××××××××××××× ××××××××××××××××××××××××××××××××××××××× ××××××××××××××××××××××××××××××××××××××× ×××××××××××××××××××××××(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2.2 ××××(顶格书写。黑体小三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 ××××××××××××××××××××××××××××××××××××××× ××××××××××××××××××××××××××××××××××××(宋体, 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2.3 ××××(顶格书写。黑体小三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2.3.1 ××××(顶格书写。黑体小四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 ××××××××××××××××××××××××××××××××××××××× ××××××××××××××××××××××××××××××××××××(宋体, 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2.3.2 ××××(顶格书写。黑体小四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0.5 行,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 ××××××××××××××××××××××××××××××××××××××× ××××××××××××××××××××××××××××××××××××××× ××××××××××××××××××××××××××××××××××(宋体,小四 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注:论文主体各章(即从第 2 章至结论前一章)结构基本同,但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图题、表题与图、表不要分页,都要有图注和表注,其位置及格式如下所示: 2. 图和表按章编排,如第 1 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 1-1”,图注置于图下方,表 -2-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2013 届毕业设计(论文) 注置于表上方; 3. 插图或插表之前,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或表的提示,如“见图 1-1”、“如图 1-1 所示”等 4. 表格中的英文采用小五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中文采用小五号宋体。 合金钢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 (宋体,五号,居中) 表 2-1 化学成分(%) 力 学 性 能 布氏硬 抗拉强度 材料名称 C M n 弹性模量 伸长率 度① 其 Cr 它 HBS N/mm2 … 屈服点 N/mm2 N/mm2 % … 图 2-1 ××××××× (宋体,五号,居中) 注: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 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1.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技术选择论证; 2.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需求分析; -3-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2013 届毕业设计(论文) 3. 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 4. 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5. 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 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 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对于将 其他领域的理论、结果引用到本研究领域者,应说明该理论的出处,并论述引用的 可行性与有效性。 6.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 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4- 结 论 结 论 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段落格式: 段前段后 0.5 行。多倍行距 2.41 ××××××××××××××××××××××××××××××××××××× ××××××××××××××××××××××××××××××××××××××× ××××××××××××××××××××××××××××××××××××××× ××××××××××××××××××××××××××××××××××××××× ××××××××××××××××××××××××××××××××××××××× ××××××××××××××××××××××××××××××××××××××× ××××××××。(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 ××××××××××××××××××××××××××××××××××××××× ××××××××××××××××××××××××××××××××××××××× ××××××××××××××××××××××××××××××××××××××× ××××××××××××××××××××××××××××××××××××××× ××××××××××××××××××××××××××××××××××××××× ×××××××。(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注: 论文的结论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 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 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 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 1000 字以内。 -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段落格式: 段前段后 0.5 行。多倍行距 2.41 [1] ×××.×××××××××.×××出版社,2004:18-24 页 [2] ×××.×××××××××.×××出版社,2005:19-28 页 [3] ×××…… 注:1.汉字格式:宋体小四号。数字格式: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字体。段落格式:段前 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2.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本科论文的参考文 献一般应不少于 10 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 1/3,并应有近两年 的参考文献。西文文献中第一个词和每个实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俄文文献名第 一个词和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余者小写;日文文献中的汉字须用日文汉字,不得用 中文汉字、简化汉字代替。文献中的外文字母一律用正体。 作者为多人时,不同作者姓名间用逗号加一空格相隔。外文姓名按国际惯例,将作者名 的缩写置前,作者姓置后。 学术刊物文献无卷号的可略去此项,直接写“年,(期)”。 参考文献序号顶格书写,不加括号与标点,其后空一格写作者名。序号应按文献在论文 中的被引用顺序编排。换行时与作者名第一个字对齐。若同一文献中有多处被引用,则要写 出相应引用页码,各起止页码间空一格,排列按引用顺序,不按页码顺序。其中: 1. 著作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2. 翻译图书文献 序号└┘作者.书名.译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 └──────────────第一版应省略 3. 学术刊物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学术刊物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 4. 学术会议文献 序号└┘作者.文章名.编者名.会议名称,会议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 参考文献 引用部分起止页 5. 学位论文类参考文献 序号└┘研究生名.学位论文题目.学校及学位论文级别.答辩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页 -7- 附 录 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段落格式: 段前段后 0.5 行。多倍行距 2.41 注: 1. 源代码 2. 数据库表 3. 英文文献 4. 中文译文 (注,本项可选,若没有,请删掉) -8- 致 谢 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段落格式: 段前段后 0.5 行。多倍行距 2.41 ××××××××××××××××××××××××××××××××××××× ××××××××××××××××××××××××××××××××××××××× ××××××××××××××××××××××××××××××××××××××× ××××××××××××××××××××××××××××××××××××××× ××××××××××××××××××××××××××××××××××××××× ××××××××××××××××××××××××××××××××××××××× ××××××××。(宋体,小四号,段前段后 0.5 行,1.5 倍行距) 注: 本部分应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对课题给 予资助者应予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9-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2013 届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指导过程记录册 题 目 系 名 称 专 业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指 号 导 教 师 助理指导教师 21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相关信息表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题目 学生信息 题目来源 课题类型 □校内题目 □生产现场 □校外合作 □企业项目 □ AX □CY 姓 指导教师 信息 □AY □CZ □AZ □ DX □教学 □其它 □ BX □BY □DY 名 职 称 所在单位 专 业 职 称 职 称 职 称 □DZ □ EX □自拟题目 □BZ □EY □ CX □EZ 指导评定 成绩 姓 名 评阅教师 信息 评阅评定 成绩 姓 名 评阅教师 信息 评阅评定 成绩 组 答辩小组 意见 长 毕业答辩 成绩 答辩委员会 意见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答辩成绩 指导教师 给定成绩 评阅教师 给定成绩 综合评定 成绩 22 毕业答辩 成绩 综合评定成绩 (a×0.1+b×0.3+c×0.2+d×0.4) 附表 1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课题来源 导师姓名 所在单位 毕设地点 性别 年龄 所学专业 职称 联系电话 课题介绍:(主要内容、现有条件、实践安排、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 申报人签名: 日期: 填表说明: 1.每项内容教师都必须认真填写。 2.课题来源要填写确切基金项目、企事业单位项目,不能写横向、纵向课题等。 3.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应用研 究(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1) 、 (2)均要填,如 AY。 23 附表 2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内容字体为小四号宋体)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签章: 年 月 专业负责人签章: 日 年 24 月 日 附表 3: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学生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学生姓名 指 导 教 师 课题类型 学 号 班 级 专 业 二、任务完成的阶段及预期结果: 起止日期 审查意见 主要内容 预期结果 是否同意开题 开题阶段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 课题类型:(1)A—工程设计;B—技术开发;C—软件工程;D—理论研究;E—应用研 究(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1) 、 (2)均要填,如 AY、BX 等。 25 附表 4: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_ 所在系_________ 第_____次 填写时间: 第_____次 填写时间: 进展情况 年 月 日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日 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进展情况 年 月 填表说明: 1.填写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及完成情况;(2)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3) 毕业设计(论文)下一阶段写作任务及要求。 2.填写要求:(1)填写内容完整;(2)按要点分段填写;(3)指导记录填写次数原则上不少于 16 次。 26 附表 5: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职 称 课题名称 指导教师每周 指导次数 学 生 填 写 毕业 设计 (论文) 工作 进度 (完成) 内容 及 比重 每周指导时 间(小时) 已完成主要内容 % 待完成主要内容 后期 工作 计划 指 导 教 师 填 写 存在问 题及改 进意见 指导教 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系(教研室) 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27 月 日 % 附表 6: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学生申请答辩表 课 题 名 称 指导教师(职称) 申 请 理 由 学生所在系 专业 学号 学生签名: 手写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评审表 评审项目 1 工作量、 工作态度 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符合教学 要求;工作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善于 与他人合作。 20 20 2 调查论证 能独立查阅文献和调研;能较好地作出开题报告;有综 合、收集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10 20 3 译 翻译准确、通顺、文笔流畅,译文数量符合要求。 5 10 4 设计、实验 方案,分析 与技能 设计、实验方案科学合理;数据采集、计算、处理正确; 论据可靠,分析、论证充分;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可行、 40 推导正确或程序运行可靠;绘图符合国家标准。 0 5 设计说明 书、论文 质量 综述简练完整,有见解;立论正确,论据充分,结论严 谨合理;文理通顺,技术用语准确,符合规范;图表完 备、正确。 20 40 6 创 工作中有创新意识;对前人工作有改进、突破,或有独 特见解,有一定应用价值。 5 10 文 新 指 满分 理 文 序号 标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总分 指导教师签字: 年 28 月 日 评分 附表 7: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毕 业 论 文 ( 工 科 ) 评 阅 表 (评 阅 人 用 )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姓 名 学号 序号 评 审 项 目 1 课题完成量 2 调 查 论 证 3 译 文 指 职称 标 满分 课题完成达到教学基本要求,难易程度,工作量 大小合适。 根据课题任务,能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和从事其它 调研。有收集、综合和正确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 20 10 翻译准确、通顺、文字流畅,译文数量符合要求。 5 4 实验方案设计、实 验技能、理论分析 实验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实验数据采集可靠,数 据处理正确,论据充分。 45 5 论 文 质 量 条理清楚、文理通顺、用语符合技术规范,图表 清楚、书写格式规范。 15 6 创 有重大改进或独特见解;有一定应用价值。 5 新 评分 总分 评阅人 : 年 29 月 日 附表 8: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所在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课题名称 答辩委员会 职 称 主席(或组长) 答辩委员会 成 员 答辩记录(包含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情况等) 答辩委员会 秘 书 答辩委员会秘书(签字): 年 30 月 日 附表 9: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审表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姓 名 学号 指 职称 序号 评 审 项 目 标 满分 1 报告内容 思路清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 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有应用价值。 40 2 报告过程 准备工作充分,时间符合要求。 10 3 创 新 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 10 4 答 辩 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 回答准确,深入。 40 评分 总分 评语: 答辩委员会(小组)负责人 :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价 a.开题答辩成绩 b.指导教师 给定成绩 c.评阅教师 给定成绩 d.毕业答辩成绩 答辩委员会负责人: 年 31 综合评定成绩 (a×0.1+b×0.3+c×0.2+d×0.4) 月 日 附表 10: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入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摘要选编》推荐表 课题名称 学生姓名 所在系 学 号 班级 专 业 导师姓名 审稿说明: 1、对论文内容、论文质量、学术水平(含文字、图表、公式)的评价。 2、对论文具体说明推荐的理由。 3、推荐的论文稿件(指论文摘要稿,而非毕设原稿)是否符合编写规范要求。 审稿人详细评审意见: 评审人签字: 日期: 推荐单位签字盖章: 日期: 3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