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权评估技术动态第4期(总第4期) - 工作动态 -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doc
内部交流 矿业权评估技术动态 2014 年第 4 期(总第 4 期) 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 2014 年 4 月 15 日 本 期 内 容 资源战略:稀土出口争端再败分析 ........................................- 2 储量报告:基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比较..............................- 8 矿业投资尽职调查................................................................- 20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矿业权评估项目审核关注要点.................- 31 美银美林为五矿联合体收购嘉能可铜矿进行估值工作..........- 32 ※※※※※※※※※※※※※※※※※※※※※※※※※※※※※※※※※※※※※※※ 统计数据:进口铁矿石价格与汇率 ......................................- 33 - 资源战略:稀土出口争端再败分析 编者按: 2014 年 3 月 26 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 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的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出口产品管 理措施违规。此次败诉并不意外,因为自两年前起,关于稀土贸易战的不利结果 就已被多次言中。甚至争议内容基本相同的官司,我们在 2009 年已输过一回, 上次的结果是,我国被迫放开铝土、焦炭等 9 种工业原材料出口管理。这次不过 是以往败绩的继续和重演。 稀土争端过程: 2012 年 3 月 13 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向 WTO 提交《关于中国违规限制三 种原材料出口》的报告,认为中国对稀土、钨、钼三种原材料实施的加收出口税、 限制出口数量、设定最低出口价格不合世贸规定; 2012 年 5 月,日本联合美国和欧盟,向 WTO 争端解决委员会提出专家组 仲裁申请; 2012 年 6 月,WTO 设立争端解决专家小组; 2012 年 6 月 27 日,基于商议结果,日美欧希望 WTO 争端解决委员会仲 裁“中国违规限制出口” 。 2013 年 2 月和 6 月,举行专家组听证会和口头辩论会; 2014 年 3 月 26 日,WTO 公布专家组报告,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管理 措施违规。 1.WTO 稀土争端背后:一开始中国就已输了① (1)行为全线违规 2012 年 3 月 13 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认为中国限制稀土、钨、钼三种原材 料出口违反 WTO 相关规定,请求联合欧盟与美国向 WTO 提起申诉。“从日本 申诉的那一刻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输定了,因为违规是既定事实。”对外经贸 大学中国 WTO 研究院院长张汉林向重庆青年报记者表示, 这场关于稀土的争议, 从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 早在 2012 年 3 月 20 日的《法制晚报》上,便刊登了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 ①资料来源:《重庆青年报》, 记者王静爽 -2- 院汤婧的分析文章。文章认为,本次申诉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中国稀 土材料出口限制的法律是否符合 WTO 规定 GATT 第 20 条(g)项(GATT 不得妨碍 成员方实施“与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且与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措 施同时实施”);第二,中国出口关税是否符合例外情形。 分析认为,由于中国在国内稀土开采和消费方面,尚未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 因此该方面可能成为中国在该场诉讼中的软肋。在之后的抗辩中,应向 WTO 提交 “证明采取了相应的国内限制生产或消费措施”的证据。而在出口税方面,如果 需要 WTO 认可“特殊例外”,则中国必须满足程序性要件,如“与受影响的成员 事先磋商”。但显然,中国也并未履行这些程序。最后,文章总结道:“在缺乏 合作、沟通的前提下,独自提高关税的办法无疑在现行 WTO 框架下是不具有正 当性的。 ” 当年,与汤婧一样用条例分析稀土争端的,还有《日本经济新闻》编委后藤 康浩。虽然后藤在文章中也小篇幅用条款来分析“中国对稀土出口限制违规”, 但其重点却落在了煽动民族情绪上。利用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遭遇的“油荒”影 射稀土争端,将整个事件偏引到“经济战争”的层面。 两年后,当 WTO 专家组报告发布后,其主要理由与结论与汤婧的分析文章惊 人一致。 (2)交涉水平低下 有预言者解释规则、讲明条款,也有预言者难以克制个人情感。 中国经济学家郎咸平在 2012 年 3 月 21 日,就发表了一条带有强烈个人情感 的预言微博:“这个事件说明,我们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官员对于 WTO 规则理解的 水平之低下,让我感到震惊。我们只会在败诉后发表以民粹主义为主的声明, 从而掩盖官员的失职。中国加入 WTO 后被起诉 26 次,全部败诉。主要原因就是 主管官员和专家不懂 WTO 规则。WTO 明文规定不准搞配额,我们却明目张胆给稀 土搞配额。WTO 规定政府不能补贴商业研发,欧盟美国给空客波音的补贴只敢以 科学研究的名义藏着掖着,只有我们敲锣打鼓地昭告全世界,我们公然补贴国产 大飞机 498 亿元,将来一旦出口就会被告。 ” 2012 年 9 月 7 日,胜又寿良发表分析文章列举 8 条理由认为“中国稀土争 端必输”。其分析不仅涉及世贸条款和规则层面,还利用全球稀土开采变化、日 -3- 本稀土类进口呈下降趋势、稀土替代技术革新发展等数据,奢望证明“中国稀土 出口未来将面临重重困难”。 暗示中国既会输官司,还会输掉经济,更会输掉政策,胜又寿良这篇文章可 谓居心叵测。接力这种观点的,还有 2012 年 5 月 11 日的美国杂志《连线》和 2012 年 6 月 21 日的《福布斯》 。“五年内中国稀土将完全失去优势。”文章援引美国矿 业分析师约翰·凯瑟的预言,表示美国的军备制造虽然很依赖中国稀土,但随着 新矿开采以及替代技术的出现,中国稀土将失去优势。 (3)错误一犯再犯 随着 WTO 主持争议双方于 2013 年 2 月和 6 月展开口头辩论和听证会,各种 关于败诉的“预言”开始加入“WTO 预判”这个重要道具。 抗辩之后的 2013 年 10 月 10 日,负责美国方面起诉的斯图尔特律师事务所 首先扯出了 WTO 专家小组。其首先将该案件与 2012 年的“限制 9 种原材料出口 违规”案件相联系,指出“当时,中国败诉后并未采取相关行动,也未调整其相 关政策。所以中国如今的整体政策,依然不符合 WTO 专家小组审查出口限制的规 定” 。 接着,又用数据逐条反驳中国提出的抗辩理由,强调“中国限制出口并非为 了保护环境,而是为了保护国内相关产业,损害外国生产商”。最后,针对中国 提交的例外条款证明,斯图尔特律师事务所指出“中国提交的政策执行日期,并 不具备早期指导性(可视为无效)”。 在美方发表解读之后,众多日媒在 2013 年 10 月 24 日之后放风“WTO 已经 发表中期报告, 中国被判'行为不当'的可能性较大”。 日本大型新闻网站时事.com、 发行量达 1000 万份的日本报纸《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先后炒作“中国 败局已定”。 但根据 WTO 规则,专家委员会听证会内容和阶段性结论是禁止公开的。因此 当时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国际财经时报》、 《纽约时报》等媒体均辟谣称“WTO 尚未得出评论,世贸组织拒绝评论日本声称的临时报告存在与否”。但在这些文 章中,总是暗藏诸如“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WTO 研究结果应该是对美日欧 有利”等消息来源不明的导向性暗示。 更有杞人忧天者,在导向性暗示之后“奉劝”中国尽快为败诉做好准备。 -4- 全球市场研究机构 TrendForce、日本金属研究局均引用“匿名业内人士” 的观点,建议中国尽快加强稀土采伐管制。因为“中国败诉之后,配额一旦放开, 滥采、走私等问题将日趋严重。届时中国在调整出口政策同时,将迎来管理稀土 企业的高峰。” 2.中国缺乏矿产资源和矿业发展国际战略 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人均 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按储量套改前高估的数字是 58%)。“资源优 势”和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中国矿产品生产大国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 发展,已经快速地向矿产品消费大国转化,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由于中国没 有及时把矿产资源战略和矿业产业发展提上日程,以致在全球矿产品市场上, 呈现出“中国卖什么,什么不值钱;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价”—这一“中国 买卖悖论”的怪象。其实,原因很简单:全球矿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形势下时,中 国的主要角色是矿产品生产者,且是矿产品生产大国;转化为卖方市场时,中国 的主要角色却转化成了矿产品消费者,也是矿产品消费大国。如果用简单的经济 学原理来分析中“买贱卖贵”现象,不考虑大国国情,则只能是“怨天尤人”。 中国缺乏具有全球视野的矿产资源战略和矿业发展战略,其原因既有观念滞后的 影响,更有体制束缚的影响。归根结底是,中国的矿业管理制度,脱离了国际规 则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②。 在本次稀土等矿产品诉讼案中,对外经贸大学 WTO 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解 释说:“根据 WTO 关于出口配额的规定,可以采取关税措施,但原则上不能限 制出口数量。中国认为我们是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但专家组裁定认为,采取出 口配额要符合严格的条件:第一,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必需措施;第二,在限制 出口的同时应限制国内生产和消费。专家组认为中国不符合这两个条件。 ” 资源的稀缺加上中国产业升级带来的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稀土案”仅仅是 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资源类贸易纠纷露出的冰山一角,原材料案的败诉以及 WTO 专家组初裁“稀土案”败诉一次又一次给中国敲响警钟,中国实施资源战 略时,应符合 WTO 规则等外部制度的制约。 ② 本部分内容选编自:《中国矿业产业定位研究中期报告》。 -5- 3.矿产资源战略演化的逻辑③ 自然界中赋存的矿产资源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才凸显其经济意义和价值。英 国、美国等早期工业化国家,其早期的工业化进程,与其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优 势有着密切的联系,矿产资源成为工业发展的必备物质基础,这一时期的矿产资 源战略要素主要是资源本身,直接占有和控制资源是实现矿产资源战略的基础和 基本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早期的工业化国家都采取了资源外延式扩张战略,从 资源量上的占有和掠夺性开采来控制资源。 随着工业经济发展的演化,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一些国家的矿产资源战略 要素也发生了变化,资源战略要素中,资源自身在战略中的份额在下降,而通过 资本和技术实现资源占有和控制的力量在上升,这一现象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十年 代以后,资本输出成为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资源占有和控制的主要工具。 现代经济的发展,先行工业化国家在国际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尤其是二次世 界大战以后,国家之间的资源争夺通过制度约束日趋重要,利用制度(如操控 国际规则、签订不平等的资源协议等)成为资源控制战略的一个组成要素。当 代经济竞争中,一些先行发达国家,通过资本和技术垄断以及国家之间更加娴 熟和默契配合,创建所谓的游戏规则,以达到资源控制的目的。 纵观当今的发达国家的矿产资源战略,其战略要素已从纯粹的资源占有和控 制,发展今天通过技术、资本和制度来实现的资源占有和控制。 一是通过技术战略实现途径,包括三种途径:a 通过矿产勘查和开采技术创 新,提高资源利用率。矿产资源领域的主要技术研发及创新的内容,包括深部矿 产探测和开采技术方法、低品位复杂多金属矿产的高效开采、选矿新技术、重要 金属材料的循环利用技术与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土壤再造和生态修复技术等; b 矿产品加工产业技术的创新,提高资源的转换率和延长加工产业链;c 通过技 术输出,以合资等形式利用海外资源。 二是资本实现途径,资本的直接投资和在国家矿业资本市场上买卖涉矿公司 的股票等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资本换资源的实现方式。一方面,通过增加勘查 投资和作业力度,找到和探明新的资源,增加可资源储量;另一方面,通过国外 资源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来增加资源储备。当然,这两个方面都离不开资本市场 ③ 本部内容选自干飞:《国际矿业发展趋势与资源战略》,《现代矿业》,2010 年第 8 期。 -6- 的有效支持,前一方面是通过资本市场筹集矿产勘查资金,增加资源勘查投资力 度,后一方面是通过国内矿业资本市场筹集资金,从而实现跨国收购等。然而, 目前我国矿业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市场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对勘查融资的支持 力度非常有限。因此,我国必须发展资本市场,尤其是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三是制度换资源,这在和平方式下实现大国资源战略的一个途径。制度换资 源实现途径,一是制定符合提高资源及其使用效率的制度创新,为资源的节约高 效利用提供激励制度,如制定有利于节约和高效利用的矿业投资政策、税收优惠 制度等;另一方面是参与国际矿产资源开发和资源分配制度的制定,符合于本国 资源消费需求的国际矿业经济秩序,如加强矿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协商对 话、促进公平贸易等。 资本、技术和制度换资源,一个有效实现的途径就是建立和应用国际矿业资 本市场和商品交易市场。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通过矿业资本市场实现资 源战略,其基本运行模式是:a 建立矿业公司上市的交易市场平台和交易规则, 吸引矿业公司上市交易和融资;b 通过上市公司全球化的矿产勘查和开采,利用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则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况,掌握全球资源储量和矿产品的 生产分布、矿业技术进展;c 根据国家资源战略的需要,制定符合国家意志需要 的上市公司的投资、财税和金融政策和措施,激励国民投资矿业和矿业公司实现 国际化的资源勘查开发行动,从而达到全球化矿产资源战略控制目标。 -7- 储量报告:基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比较 编者按:矿产资源储量是矿业权(矿产资产)价值评估的重要基础,也是矿 业投资评价的主要内容。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储量报告制度既是矿产资源管理的 重要内容,也是证券市场矿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依据。固体矿产储量分类 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前 言 矿业信息披露制度是在矿业公司的矿产资产(Mineral Property)进行公开交 易过程中将相关信息向社会发布的制度。一般包括以下规则:a 证券交易所或其 他产权交易市场监管部门制订的信息披露基本准则;b 披露信息撰写人的资格要 求;c 信息披露报告格式等。 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标志性事件,导致矿业上市公司矿产资源量储量信息披 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是 1971 年发生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AXE)的“镍 股暴涨”事件,推动了澳大利亚矿石储量联合委员会的成立,其主要任务就是制 订一套勘查结果、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的报告标准。1972 年,该委员会制订了 一套行业规则并引入“合资格人”(Competent person)概念。后几经修改,于 1989 年 首 次 形 成 JORC 标 准 ( The Australasian Code for Reporting of Exploration Results, Mineral Resources and Ore Reserves),同年 8 月成为 AXE 上市规则,1992 年成为新西兰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二是 1997 年发生了震惊国际矿业界的“布 桑金矿”事件。事后,加拿大证券监管委员会着手制定并于 2001 年发布了 NI43-101 条款——矿产项目信息披露标准,主要内容包括:a 储量/资源量的分类 及其解释;b 技术报告制度;c 资格人(Qualified Person)制度。 国外实践表明,矿产资产信息披露制度是降低矿业投资风险、保障市场健康 发展的基本制度安排。总结全球主要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 储量管理、信息披露和中介服务构成了控制风险、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的三大基石。 一、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储量报告不仅是证券交易所审核矿业公司上市的重要 -8- 依据,也是上市矿业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从全球范围看,比较有代表性的 是 JORC 标准中关于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规定,以及加拿大矿业、冶金和石油协 会(CIM)关于矿产资源储量类型的分类和解释,当然还有其他的储量分类,见 表 1。 表1 世界证券监管对资源储量评估、分类规范 全球六大矿业股票交易所 储量披露采用的规范 加拿大多伦多证交所(TSX) CIM 的 NI43—101 澳大利亚证交所(ASX) JORC Code 英国伦敦证交所(LSE) PERC 美国纽约证交所(NYSE) Industry Guide 7 南非约翰内斯堡证交所(JSE) SAMREC 香港联交所(HKEX) Code 1 CIM 的 NI43—101 2 JORC Code 3 SAMREC Code (一)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是指富集或产在地壳上或地壳里、具有内在 经济价值,并且形状、品位(或品质)及数量具有最终经济开采合理前景的、呈固 态、液态或者气态的矿物质。矿产资源的位置、数量、品位(或品质)、连续性和 其他地质特征,通过包括取样等特有的地质证据和知识来了解、估计或解释。根 据地质置信水平的增加,矿产资源可分为推断、控制和探明三个类别(见图 1) 。 1.推断的矿产资源 推断的矿产资源(Inferred Mineral Resource)是指基于有限的地质证据和采 样数据来估算其数量和品位(或品质)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地质证据足以暗示但不 能证实地质和品位(或品质)的连续性。地质证据的依据,是通过适当的技术方法, 从露头、探槽、采坑、巷道、钻孔等位置采集到的勘查、采样和检测信息。 2.控制的矿产资源 控制的矿产资源(Indicated Mineral Resources)是指可以以充分的置信水平 来估算其数量、品位(或品质)、密度、形状和物理特点,进而采用充分详细的评 定因素来支持矿区规划和矿床经济可行性评估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地质证据源自 -9- 通过适当的技术方法,从露头、探槽、采坑、巷道和钻孔等位置采集而来的充分 详细可靠的勘查、采样和测试信息,足以假定采集数据和样品的观察点之间的地 质和品位(或品质)连续性。 矿产勘查结果 1 矿产资源量 2 矿石储量 3 推断的 地质 认识 和置 信度 增加 控制的 预可采的 探明的 可采的 综合考虑采矿、加工、冶金、基础设施、经济、市场、 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因素等 (评定因素)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图 1 勘查结果、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之间的一般性关系 注:1.加拿大的相关内容为勘查信息(Exploration Information) ; 2.南非的准则中在矿产资源量下面增加了作为原地矿化估值报告,在矿石储量下面增 加了作为可采报告; 3.在加拿大有关准则中矿石储量为矿产储量(Mineral Reserve) 3.探明的矿产资源 探明的矿产资源(Measured Mineral Resources)是指可以以足够置信水 平来估算其数量、品位(或品质)、密度、形状和物理特点,进而采用评定因素来 支持矿区具体规划和矿床经济可行性最终评估的那部分矿产资源。地质证据源自 通过适当的技术方法,从露头、探槽、采坑、巷道和钻孔等位置采集而来的详细 可靠的勘查、采样和测试信息,足以确定采集数据和样品的观察点之间的地质和 品位(或品质)连续性。 (二)技术经济评价 将矿产资源评定为矿产储量需要经过技术经济评价,包括概略性研究、预可 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 - 10 - 1.概略性研究 概略性研究是指对矿产资源的潜在可行性进行的一个数量级的技术与经济 研究。该研究包括适当评估就实际情况假定的评定因素,以及其他相关的必要经 营因素,以显示在报告编制之时可以合理认定应当推进至预可行性研究阶段。 2.预可行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是指对如下矿产项目在技术与经济可行性 方面的一系列选项进行的全面研究:已进入确定首选采矿方法(就地下开采而言) 或矿场布局(就露天矿场而言)及有效矿物加工处理方法的阶段。预可行性研究包 括对评定因素做出合理假定并对任何其他因素做出评估后得出的财务分析,这些 假定和评估,足以让合资格人员在编制报告时合理判定该矿产资源的全部或部分 能否转化成矿石储量。 3.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产项目之选定开发方案进行的全面技术与经济研究,包 括对适用评定因素及其他相关经营因素足够具体的评估和详细的财务分析。在编 制报告时若要合理认定适宜开采(经济上可开采),必须具备上述评估和分析。可 行性研究的结果,可合理用作发起者或金融机构最终决定继续进行项目开发或提 供融资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的置信水平高于预可行性研究,通常包括已完成的开采、基础设 施与工艺设计,其严谨程度应足以用作投资决策的依据或者支持项目融资。有关 社会、环境和行政审批及协议等方面的工作,应在预期的开发期限内完成或者接 近完成。可行性研究应采用比预可行性研究更为具体的形式,记录对所有评定因 素的应用与描述,且可能涉及执行问题,如详细的开采进度、施工坡道和项目执 行计划等。 (三)矿石储量 矿石储量(Mineral Reserve)是探明或控制矿产资源中的经济可采部分。 它包括可能在采掘时产生的贫化和损失,并通过在预可行性或可行性阶段(按适 当情况而定)进行的研究(包括应用调节因素)确认。该研究的作用在于确认是否可 采。 1.预可采矿石储量 - 11 - 预可采矿石储量(Probable Mineral Reserve)是控制矿产资源中的经济可采 部分,某些情况下是探明矿产资源的经济可采部分。适用于预可采矿石储量之调 节因素的置信水平,低于用于可采矿石储量之调节因素的置信水平。 2.可采矿石储量 可采矿石储量(Proven Mineral Reserve)是探明矿产资源中的经济可采部 分,至少由一个初步可行性研究论证。该研究必须包括有关采矿、选矿、冶金、 经济和其他充分证明的信息。 二、合资格人制度 (一)合资格人的本概念 合资格人,在不同的管理制度中有不同的称谓,在 NI43-101 标准中,合资 格 人 是 指 “ 合 格 人 ”( Qualified Person ), 在 JORC 标 准 中 是 指 “ 资 格 人 ” (Competent Person),尽管不同标准对其称谓不同(见表 2) ,但其基本要求基本 相同,即有资格编制或监督编制矿产勘查结果、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这些 报告必须经合资格人签字之后才可公开发布。 表2 关于合资格人表述的英汉对照 信息披露准则 英文名称 汉译名称 NI43-101 Qualified Person 合格人 JORC 标准,PERC 准则,SAMREC 准 则,NAEN 准则,SEM 准则 Competent Person 资格人 Qualified Competent Person 合资格人 CERTIFICATION 准则 当然,根据标准牛津英语词典“合格” (Qualified)与“资格”Competent) 是有区别的:“合格”是指已经通过做某项工作必要的相关考试和培训,有做某 项工作相应经验,具有做实际工作的知识或技能;而“资格”是指为做好工作有 足够的技能或知识,或满足必要的标准。因此,这两种称谓有一些明显而又细微 复杂的差别。 (二)满足合资格人的基本条件 多数标准,合资格人的基本要求包括: 1.与所从事编制报告所涉及的矿产和矿化类型,有五年及以上的相关从业 经验②; ④ 按照 JORC 标准要求:“若合资格人员负责编制勘查结果文件,则相关经验必须是在勘查领域。若合资格人员进行矿产资源 - 12 - 2.参与矿业行业协会或社团组织的一名地质学家或矿业工程师等; 3.拥有矿产勘查、矿产开采或矿产勘查和开采项目评价及其组合方面的工 作经验; 4.符合一个道德标准高的专业组织会员,专业组织的职业道德标准基本包 括:(1)基本的学历和工作经验;(2)专业能力的标准;(3)有纪律处分的 权力;(4)东道国认可的专业组织;(5)行业内有良好的职业声誉。 合资格人在编制公开技术报告中要求具有独立性,即他在报告公司没有直接 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有可能影响公司报告。而且,公司报告的编写人应注明: (1)公司雇主或涉及到的员工;(2)报告编写人的全名、相关工作经验、日期、 职业;(3)所属行业协会或组织;(4)学历和相关工作经历;(5)项目中的 任何事先参与事项。 三、技术报告规则 技术报告,是指为了向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及其专业顾问提供勘查结果、矿 产资源或矿石储量方面的信息而编制的报告,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年度和季度报告、 新闻发布、信息备忘录、技术文件、网站发布和公开展示。按照信息披露的基本 要求,技术报告包括:矿产勘查结果报告、矿产资源报告和矿石储量报告。 (一)报告的一般性要求 按照 JORC 标准,技术报告的一般要求包括: 1.涉及公司勘查结果、矿产资源或矿石储量的公开报告,必须包括对矿化 类型和性质的描述。 2.公司必须披露所有涉及勘查结果、矿产资源或矿石储量的相关信息,它 们可能实质性影响这些勘查结果、矿产资源或矿石储量对公司的经济价值。公司 必须及时报告矿产资源或矿石储量的任何实质性变化。 3.公司每年至少对其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检查和公开报告一次,而且应在 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的公开报告中指明年度检查日期,以及每份矿产资源和矿石 储量声明的生效日期。发布更新后的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时,对于之前报告之矿 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所发生的任何实质性变化,必须加以说明。 4.在一些术语和用法中,合理或特定情况下“品质”可以代替“品位”,“体 估算或监督矿产资源估算,则相关工作经验必须是在矿产资源的估算、评估和评价方面。若合资格人员进行矿石储量估算或监 督矿石储量估算,则相关工作经验必须是在矿石储量的估算、评估、评价及经济开采方面。” - 13 - 积”可以代替“吨位”。见表 3 表3 通用术语及同义词 通用术语 同义或近义词 拟定的一般含义 假定 价值判断 通常情况下,合资格人就尚未完全得到测试工作支持的 信息进行假定时,会作出价值判断。 边界品位 产品规格 具有经济可开采性并存在于给定矿床中之最低品质或 质量的矿化物质。可以以经济评估为依据或根据界定合 格产品规格的物理或化学属性来确定。 品位 品质、化验、分析 (即分析得出的价值) 目标矿物样品或产品的物理或化学特征的测定数据。注 意:品质(Quality)一词对于金刚石和其他宝石具有特 别含义。报告数字时,应说明测量单位。 冶金 加工处理、选矿、制 备、浓缩 从大量矿物中分离出目标成分的物理和/或化学分离法。 通过这些方法从开采出的矿物中加工出最终可销售产 品, 如筛分、浮选、磁选、浸出、水洗、焙烧等。加 工处理的范围,通常被视为比冶金更广,对于不适用 “冶金”一词的非金属矿物,可使用“加工处理”。 矿化 矿床、矿体类型,矿 化类型 出现在具有经济意义的大体量矿化(即矿床)中的单一矿 物或多种矿物。该术语意在涵盖矿化作用可能发生的所 有类型,不论矿床等级、产出方式、成因或成分。 采石 从地层(地表或地下)以任何方式(如挖掘、露天开采、 明挖 、溶浸采矿、挖泥等)开采出金属、矿物和宝石 的所有相关活动。 矿石储量 矿产储量 本 JORC 规范更倾向使用“矿石储量”,但在其他国家 “矿产储量”也普遍使用并得到广泛认同。可使用其他 描述词来进一步明确其含义(如煤炭储量、金刚石储量 等)。 回收率 产出率 在开采和/或处理过程中萃取的目标矿物的比例。这是采 矿或加工效率的一种衡量标准。 重大项目 实质项目 对上市公司的市值或生产经营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影 响,和/或在公开报告和公告中突出强调的勘查或矿产开 发项目。 吨位 数量、体积 目标矿物的数量表示,不计其测量单位(但在报告数字 时应说明测量单位)。 采矿 注:整篇规范中,有些术语我们采用其通用含义,但在本行业的特定矿产品中,它们可 能还有更专门的含义。为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下文以表格形式列出一批非排他性的通用术语, 并附上就本文件用途而言我们认为具有相同或相近含义的其他术语。 5.公司按照目标大小和类型来评论和探讨勘查工作,属于通行做法。但是, 公开报告里的任何此类评论均必须遵照如下要求: (1)勘查靶区是指对某一确定地质背景中某一矿床找矿潜力的声明或估算, 此种以吨位范围和品位(或品质)范围表述的声明或估算只涉及矿化,其蕴含的矿 - 14 - 产资源因没有充分地开展勘查工作而无法估算。 (2)对有关勘查靶区的任何此类信息的表述,应使其不致被误认为或曲解 为矿产资源或矿石储量。在此种情况下,不得使用“资源量”或“储量”这两个 术语。声明中若提及靶区的潜在数量和品位,必须用范围方式表达,且必须包括: 对此声明之依据的详细解释,包括对目前已完成之勘查程度的具体描述,以及在 公开报告中首次提及勘查靶区的段落中加入一个澄清声明,说明潜在数量与品位 属概念性质,因勘查不充分而无法估算矿产资源,而且,进一步勘查能否导致对 “矿产资源”的估算也不确定。 (3)鉴于支持性数据的不确定性,在公开报告中不得以“标题声明”来报 告勘查靶区的吨位或品位。 (4)若公开报告内含有勘查靶区,则必须详细说明为检验勘查靶区的有效 性而计划的勘查工作,并指明这些勘查工作的预计完成时限。 (5)若勘查靶区以示意图(如截面图或地图)或图表方式显示,必须随附符 合上述要求的文字。 (6)含有勘查靶区的公开报告,必须随附负责勘查靶区展示形式和内容之 合资格人员的声明。 (7)对勘查靶区的所有披露内容,均须说明勘查靶区是基于实际勘查结果 还是拟议的勘查计划。若勘查靶区声明含有涉及吨位和品位范围的信息,必须表 述为大致值。说明性文字必须解释用以描述勘查靶区的品位、吨位范围是通过何 种方法来判定的。 若勘查靶区是基于勘查结果,则还应摘要说明所掌握的相关勘查数据与勘查 结果的性质,包括披露现有钻孔或采样间隔及相关平面图或截面图。在随后升级 或修改的勘查靶区声明中,合格人员应讨论已完成之勘查活动对潜在规模或品质 产生的实质性变化。 (二)报告的格式与基本内容 以 NI43-101 关于技术报告格式规范为例,一份技术报告应由报告目录、签 字页、目录(含图表目录)、正文和参考文献等组成。报告正文包括概述和简介、 项目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勘查和取样方法、资源和储量估算、技术经济评 价、以及报告的相关内容解释和主要结论等。见表 4 表4 NI43-101 技术报告内容和格式的规定项目 - 15 - 项目 内容 项目 内容 项目 内容 1 概要 10 钻孔 19 市场研究和合同 2 简介 11 样品制备,分析和安全 20 环境研究,许可及社会 或社区的影响 3 其他专家 12 数据验证 21 资本及运营成本 4 矿产概述及地点 13 选矿和冶炼测试 22 经济分析 5 交通,气候,当地资 源,基础设施及地形 14 矿产资源估算 23 相邻矿产 6 历史 15 矿产储量估计 24 其他相关数据和信息 7 地质背景和成矿作 用 16 开采方法 25 解释和结论 8 矿床类型 17 复垦方法 26 建议 9 勘查 18 项目基础设施 27 参考文献 注:第 15-22 是高级矿产项目的附加要求,其他为通用要求。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 NI43-101 F1 技术报告格式整理。 (三)勘查结果报告 勘查结果包括勘查过程中产生的、可供投资者使用但不作为矿产资源或矿石 储量正式报告部分的数据及信息。 对勘查结果的公开报告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据之便于对勘查结果的重要性 做出周全均衡的判断。报告必须包括如下相关信息,如勘查背景,取样类型和方 法,相关样品间隔和位置,所有相关分析数据的分布、大小和相对位置,分析方 法、数据归并方法、土地矿权状况,以及对评估具有实质意义的其他准则的信息。 勘查结果公开报告的表述,不得以不合理方式暗示发现了潜在的经济矿化。 若未报告矿化的真实宽度,必须在公开报告中包含适当的制约条件。 报告化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时,必须报告采用了以下哪种由合资格人员选择的 最适当方法:(1)列出所有结果,并附样品间距(若为大块样品,则附样品大 小);(2)报告矿化带的加权平均品位,清楚表明品位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报告中必须含有描绘地质背景的清楚图表与地图,包括但不限于钻孔口位置 的平面图及相应的剖面图。 不得仅报告选择性信息,如孤立的化验结果、孤立的钻孔、重砂样品或表生 富集土壤或地标样品的化验结果,而不对这些信息作综合整体评价。 虽然没有必要报告所有化验结果或钻孔情况,但对于省略的数据要提供充足 信息,以便报告的读者作出周全均衡的判断。若勘查结果报告并未包含所有钻孔 或所有岩芯剖面,合资格人员必须解释为什么认为这类信息不具相关性或不提供 - 16 - 这类信息的理由。 (四)矿产资源报告 所有矿产资源报告都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即无论资源属于什么类别,都具备 最终经济开采的合理前景(即最终进行经济开采的可能性大于不开采)。 矿床中不具备最终经济开采合理前景的部分不能包括在矿产资源里。合理前 景的假定依据始终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公开报告里,合资格人员必须以一定的准 则为指导,明确披露并讨论。披露合理前景时,还必须从技术和经济两方面说明 所选边界假定的依据。 若在判断合理前景时采用的是未经验证的做法,则在公开报告中,合资格人 员必须证明对矿产资源报告拟采用之做法的合理性。 估算矿产资源时所需要的地质证据和认识,必须包括对某类矿产的采样数据, 且采样的间距应根据矿点的地质、化学、物理和矿物复杂性来确定。此要求适用 于所有矿产资源类别(即推断、控制和探明三种)。若采样信息缺失,则不得估算 矿产资源。 (五)矿石储量报告 矿石储量的公开报告必须具体说明是“可采”和“预可采”两个级别中的哪 一个,或两个都是。除非同时提供各个级别的相关数据,否则不能将可采和预可 采矿石储量的数据混合在一起报告。除非同时提供相应的吨位和品位数据,否则 报告中不得含有金属或矿物含量数字。 在重大项目矿石储量估算的首次公开报告中,或在估算结果自上次报告以来 已发生实质性变化时,必须提供表 1 相关条项信息的简要说明;若表 1 没有相关 或实质的具体准则,则必须披露其不具备相关性或实质性,并简要解释为什么会 出现这种情况。 对于重大项目,首次报告矿石储量估算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分类变化)时, 更有必要透明讨论矿石储量新估算结果的依据,以便投资者恰当了解变化的依据。 四、中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目前我国矿产储量分类制度不能完全适用证券市场的要求。我国固体矿产储 量分类制度,是以地质、技术和经济三个维度将储量分为 16 类,有些储量类型 实际资源量或储量所占比重低,且也很难与其它类型分开,见表 5。 - 17 - 表5 查明资源量 地质可靠程 度 探明的 可研程度 经济意义 经 济 的 扣除设 计采矿 损失 未扣除 设计采 矿损失 边际经济的 次边际经济 的 矿资源储量分类及其铝土矿各类型中的比重(%) 可行性 研究 预可行性 研究 可采储量 (111) [4.16] 基础储量 (111b) [5.01] 基础储量 (2M11) [0.03] 资源量 (2S11) [0.08] 预可采储量 (121) [1.33] 基础储量 (121b) [1.91] 基础储量 (2M21) [0.00] 资源量 (2S21) [0.09] 概略 研究 预可行性 研究 潜在资源 预测的 概略 研究 概略 研究 概略 研究 资源量 (332) [5.78] 资源量 (333) [48.54] 资源量 (334) [0.70] 预可采储量 (122) [9.27] 基础储量 (122b) [13.31] 基础储量 (2M22) [0.24] 资源量 (2S22) [9.15] 资源量 (331) [0.39] 内蕴经济的 推断的 控制的 注:小括号内数字为储量代码;中括号内的数字根据铝土矿资源储量统计数据计算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储量统计数据库数据统计编制。 我国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制度,与主要矿业资本市场中引用的分类制度的差异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矿山生产周期及其阶段划分中的差异 矿山生产周期或矿山经济活动生命周期,是指从矿产勘查、开采到矿山闭坑 的一个完整过程。国际上一般将矿业经济活动周期分为勘查(Exploration)、评 价(Evaluation) 、开发(Development)、生产(Production) 、闭坑复垦(Closure and Rehabilitation ) 五 阶 段 , 有 时 也 将 评 价 阶 段 拆 划 分 为 预 可 行 性 研 究 (Pre-feasibility study)和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两个阶段②,矿产生产 各阶段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见表 6。 表6 矿山生产活动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矿山生产阶段 主要内容 勘查 研究满足商业开采的矿产资源,包括:区域历史地质资料分析,地形、 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研究,钻探、槽探和取样。 评价 评价就是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确定可开采的地质资源量或储量,包括: 平价矿床的规模和品级,采矿方法、选矿和冶炼和设计与试验,调查运 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市场与融资研究。 开发 建立和调试矿产开采的设备,以及其他商业活动的准备工作,可能包括: 竖井开拓,地下移动设施、巷道和道路建设,表土和废石剥离。 ⑤ 在有些地方,勘查阶段称之为概略性研究(Scone Feasibility Study)评价阶段称之为高级勘查阶段 (Advanced Exploration),银行融资可行性研究(Bankable Feasibility Study)。 - 18 - 生产 从具有经济价值矿床中日益继日生产可销售产品,包括采矿和选矿。 闭坑复垦 包括矿区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土地复垦。 注释:在矿山实践开采活动中,开采进行一段时期后,就开始进行开采过后区域的土地复垦。 资料来源:作者制作 在我国,矿产勘查阶段根据地质工作和经济评价程度加以划分,勘查阶段又 细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开采阶段根据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 进一步分为矿山设计、矿山建设和矿山生产三个阶段。中外划分阶段对比见图 2。 国 际 通 行 中 国 勘查 评价 开发 生产 闭坑复垦 概略性研究 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开发 生产 闭坑复垦 生产 闭坑复垦 预查 普查 详查 图2 勘探 设计 建设 中外矿产生产阶段划分比较 注释:中国和国际通行做法在生产阶段之前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且矿山闭坑复垦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资料来源:干飞:《矿业资本市场与矿产风险勘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工作报告,2013 年,第 11-12 页。 (二)中国矿业产业分类将探矿和采矿割裂 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中,矿产资源勘查、开采 分属不同产业门类,矿产开采属于 B 门类的采矿业,矿产资源勘查属于 M 门类 (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属于广义的“技术服务业” )。我国当 前采矿和探矿分割的体制,如图 2 所示,地质控制程度高的探明资源量,可行性 研究不够深入,这样的资源是否真正具有开采价值就不得而知,造成矿产资源和 矿产储量的可信度问题,决定了矿产资产评估价格的高风险。 从我国储量分类的实践看,(1)对储量和资源量的类别缺乏严格而准确的定 义,与国际公认的定义有较大差别。在实际工作中造成部分资源量类别界限不清, 标准掌握宽严不一,报告的资源/储量水分偏大。(2)国情和体制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地质勘查工作和可行性研究工作是脱节的,因此将可行性研究作为分类要 素脱离实际,现在的勘探报告基本上只能提交资源量。 (3)一些关键术语的语义 模糊,与标准英语不够吻合,即使一般专业人士也易产生混淆,不论对内对外交 - 19 - 流都易产生误解。例如,将控制程度由高到低分别叫做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 和预测的,从中文字面上不能准确反映不同级别之间控制程度的差别。 - 20 - 矿业投资尽职调查⑥ 尽职调查源自英文中的 Due Diligence。 《布莱克法律词典》将其定义为:通 常一个人在其调查过程中寻找适合的法律要求或解除义务时应保持合理的谨慎。 尽管尽职调查开始是用在资本市场上如何保护投资人权益方面,后来发展到企业 并购等投资交易行为之中。如今,尽职调查已成为矿业投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但信息披露中的独立技术报告需要价值调查,一般的矿产项目投资、矿业并购 以及其他经营内容也需要进行尽职调查。 一、矿产投资尽职调查概述 矿产投资尽职调查,主要是基于投资人对投资项目的信息需求和价值评估, 对投资对象(矿产项目或矿业公司)相关的法律、税务、财务、投资环境等方面 进行调查和评价。尽职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即投资者依据 尽职调查结果作出是否可以进行投资的判断或决策。 传统上,矿产项目尽职调查评价主要包技术审查和公司财务方面,如矿体的 性质、开采技术、财务评价和税收制度等。如今,矿业公司越来越认识到非财务 因素致使项目失败的影响,诸如环境、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因素 (见表 7)关系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②。 表7 矿产投资尽职调查中应考虑的非财务因素 环境 社会 不符合环境法律和许可制度 土地或待补偿要求 项目融资不符合环境或社会经 济条件 没有实现利益相关者 的承诺 实践中,没有满足公司或矿山签 署的工业标准 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对 抗关系 矿山废弃物的处置 非自愿性的安置要求 生产工艺、技术或化学品,对环 境可能产生不能接受的影响 缺乏矿山闭坑和环境恢复治理 方面的财务(计划)条款 个体/小矿的关系 依靠矿山建立的基础 设施,在矿山闭坑后 没有保留 矿山(工地) 其他 矿山工地的 死亡和工伤 率 国家风险 职业疾病 艾滋病,其他 转染疾病 工地和员工 的安全 产业关系 政局不稳或排 外主义 财产安全 公司声誉风险 与潜在合资创 业伙伴的关系 其他项目中,公 司非财务风险 管理的声誉 资料来源:C. L. Reichardt(2006) ⑥ 本部分内容选自干飞:《矿业资本市场与矿产风险勘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工 作报告,2013 年,第 76-87 页。 ⑦ C. L. Reichardt.Due diligence assessment of non-financial risk: Prophylaxis for the purchaser.Resources Policy, 2006, 31(01):193–203。 - 21 - (一)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对投资项目而言,尽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法律尽职调查; (2)项目技术尽职调查;(3)项目所在地投资环境尽职调查;(4)投资矿产 行业尽职调查。对投资矿业企业而言,尽职调查的内容还应包括目标企业的财 务、 、税务、人力资源、生产经营、IT 建设及其他相关方面的尽职调查。技术、 法律、财务和投资环境四个方面的尽职调查,是矿产勘查投资尽职调查的重要内 容。矿业并购和其他投机交易中,投资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税务等 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尽职调查的组织实施 尽职调查涉及内容繁多、专业知识较强,投资者通常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律 师事务所等第三方中介机构实施。 尽职调查的组织实施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拟订尽职调查计划,主要包括:(1)明确调查范围,以及范围可 能发生变化的应对措施;(2)设定调查工作项目的阶段性目标任务;(3)确定 项目工作组,包括内部参与人员和外部拟聘请的专业性中介机构。 第二步,聘请专业中介组织,建立尽职调查工作组。企业和机构投资者来讲, 一般是先成立内部的项目工作组,由项目工作组负责确定和聘请专业中介组织, 然后建立尽职调查工作组,负责实施具体事务。根据国际上一些项目的实践工作 经验,尽职调查工作组的成员组成中,除会计师、律师之外,还应包括:地质学 家包括岩石学家和水文地质学家、采矿工程师、尾矿和废弃处理物工程师等方面 的技术专家。 第三步,具体实施调查工作。通过资料收集、现场勘察、与投资目标企业的 相关人员进行交谈等方式,开展各项调查评价工作。 第四步,分析整理调查数据,撰写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编写内容包 括:(1)项目所在地区域概况,如区域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基础 设施建设、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2)矿权资产概况。包括矿权资产控制情况, 租期,地表使用权,矿产储量和矿石质量,矿山开采条件,矿山生经营、服务与 辅助支持设施,市场销售(运输与港口);(3)法律、环境、财务(尽职调查) 内容,雇用当地工人的义务;(4)开采计划和设备选择评价。矿业设备选择、 - 22 - 矿山布局、矿用支护、选矿;(5)成本费用分析。包括矿山生产能力、资本费 用、矿山供应成本、矿山生产成本、销售和运输费用;(6)投资项目的价值评 价,风险和敏感性分析。 第五步,将尽职调查报告提交相关决策机构审阅,资料归档。 二、技术尽职调查 技术价值调查,是指通过资料查阅和现场勘察等方式,调查和评估投资项目 的矿产地质技术风险。技术价值调查主要是为满足矿业投资多方面的需求,如股 民对投资专家建议的反应,上市公司信息披露②,矿业公司勘查开采融资和内部 价值评估,权益交易中的虚假和误导性的强制性规范,以及矿产投资咨询。 技术价值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1)以前相关技术报告资料的查 阅收集和评述;(2)矿山的场地调查,包括收集和查阅场地资料、场地关键资 料的审查、与矿工的提问交流等;(3)技术资料的比较和评估;(4)起草调查 报告。 广义上讲,一个完整的技术调查报告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成矿地质 环境;(2)成矿模式,矿石类型和控制程度;(3)资源量计算;(4)矿山设 计,生产计划与资源储量;(5)选冶测试;(6)资本及运营成本;(7)现金 流量预测,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8)社会和环境评价;(10)政府和经营权。 狭义上,技术价值调查主要包括(1)-(5)五个方面,而(6)-(10)属于财 务、法律和投资环境尽职调查的范畴。 (一)矿产地实地考察 技术尽职调查,一般要求由地质学家、采矿工程师、环保专家、选矿工程师 (草根勘查项目选矿工程师主要是观察冶金实验室测试工作)组成的团队到矿产 地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期间,技术团队调查的内容包括:(1)了解项目背景和 矿区的历史,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基础设施;(2)审查勘查技 术,主要是检查勘查提取可获得的岩心,取样方法(地质,冶金,岩土等)是否 适当和是否充分;(3)并收集所有相关地质资料,力求在当地尽可能的搜集资 料;(4)有时还需要通过验证孔取样化验等手段,用于分析验证资源量、储量、 品位、回收率等指标;(5)访问熟悉矿区的当地人,和现场地质技术人员进行 ⑧ 矿业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中,常常要求上市公司需要具有独立专业人员所出具的技术报告,而报 告形成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技术价值调查。 - 23 - 交流,了解当地的地质构造特点和地质工作方法。 对已开采的矿区还应详细了解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如矿区地层、岩浆岩构造、 成矿类型、矿石类型、矿体走向、长度、厚度、出露地表情况、储量品位、有害 组分,地表矿化情况、钻探岩芯资料,以及矿山生产情况、外部环境、主要经济 指标、设备、矿石可选性、外部建设条件、交通、供电、供水、土地、选厂现状 评价、营销、销售及运输调查,劳动用工调查、税费等。 (二)技术审查和评价 1.技术资料的系统性和真实性分析 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采取各种方法和验证手段对勘查过程中形成的各 种地质资料(包括物探,坑探,钻探资料,成果和矿样分析报告,储量报告等资 料)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其中需要注意基础资料的系统性。 2.地质评述和资源量估算 根据实地考察和收集的资料,对成矿区域地质、矿床模式的解释和资源量的 计算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地质地质统计方法,计算资源量的假设条件和计算结 果,矿产勘查选址是否属于重要成矿带或成矿区域,近年来矿区周围是否有新发 现和新突破。 3.采矿方法和储量估算 主要包括:(1)项目经济性审查,边界品位的确定,编制的采矿计划和储 量计算;(2)审查采矿方法、设备选购得合理性,投入资本和经营成本的预测; (3)矿山生产规划审查,确认生产计划是可行性,以及准确反映项目现金流。 4.选矿厂建筑设计和施工建设 这方面审查的内容包括评估、选择测试、选矿试剂要求、厂房工艺流程和选 矿设计、厂房建设和运行、投资成本资本和运营成本的预测。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程 这方面主要是审查工程和水为地质设计是否符合标准,包括(1)矿山、厂 房建设的工程地质勘查和设计;(2)矿山废弃物设计,包括尾矿大坝结构,堆 浸池,水库和废石弃置领域;(3)保持水体平衡的要求。 6.环境许可 审查环境包括:(1)可能的和容许的环境状态;(2)判断是否环保的考虑 - 24 - 是否与客户需求和企业目标一致。 7.基础设施和管理 这方面的内容涉及:(1)矿场及厂房基础设施审查,以确定是否有充足和 必要生产服务要求,包括通信、消防、工业和饮用水、电力、道路、安全和医疗 设施、污水处理,以及投资和运营成本是否反映了这些设施与服务;(2)审查 矿山和工厂管理、监督和技术人员及其组织结构;(3)其他设施评估,如维修 车间、仓库、员工住房建议、营地设施、炸药库等。 8.经济分析 与财务尽职调查相结合,审查由业主或客户编制详细的现金流分析。如果有 必要,可以研究修订满足客户要求的现金流和灵敏度替代方案。 三、法律尽职调查 法律尽职调查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矿产投资项目/矿业公司相关 法律问题的进行调查和评估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矿业投资中,法律价值调查包 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投资目标企业的法律价值调查,二是投资项目所在地的投资 法律环境的价值调查。法律尽职调查中,一个关键因素是需要投资项目所在地国 家的律师参与。安德鲁·怀特(Andrew Wright)指出,一个许多公司常见的错 误就是,授权自己的法律顾问起草勘探或采矿权合同,而未再征求当地律师的意 见②。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同的投资矿产地,相关法律修改、废除和不同的解释 等知识存在认识的不同和信息差异,而且在判例法国家,以前的判例往往会作为 法律依据。 (一)投资目标企业的法律尽职调查 目标企业的法律尽职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目标企业设立与存续,资产和权益 的权属,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营运资金和守法合规性等方面的法律信息,发现、 分析和评估目标企业可能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揭示投资相关法律风险,为投资 是否可行或可以继续进行提供依据。通常情况下,法律尽职调查的内容包括:目 标企业主体资格的合法性,企业资产、负责和权属情况,重要合同情况,诉讼、 仲裁和处罚情况。 1.目标企业的主体资格 ⑨ http://www.iom3.org/feature/legal-minefield-due-diligence-mining-companies。 - 25 - 目标企业主体资格的审查,是为了确保交易的合法有效性,是评估投资是否 可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主体资格价值调查主要是审查目标企业合法性(是否依法 存在)和独立性(是否具有投资交易能力) 。 目标企业主体合法性,调查内容包括:(1)主体资格,即企业的成立情况、 注册登记情况、股东情况、注册资本缴纳情况、年审情况、公司的变更情况、有 无被吊销或注销等情况;(2)主体资质,目标企业是否具有从事矿产勘查和开 采方面的特定资质,如勘查资质、安全生产许可等;(3)行业资格,如目标企 业是否应加入相关的行业组织,批准准入情况,以及批文的真实合法有效性。 目标企业的独立性调查内容包括:(1)是通过调查了解企业是否具有完整 的组织结构和与矿产勘查开采业务相匹配的管理部门和业务人员;(2)目标企 业的资产是否完整,财务是否独立;(3)目标企业的矿产地资产是否符合法律、 法规和规范性规定,是否独立拥有矿产勘查和开采有关的权证。 2.目标企业的合同和规章制度 这方面调查目的主要是为了明确目标公司的成立合同、章程对投资交易的限 制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目标企业的设立合同与章程中是否有防御收购的 条款、内容或规定;(2)投资、并购或者其他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转移的重大 交易,是否都需要经过公司股东绝对多数同意方可实施,是否需要有经过董事会 和股东大会讨论通过;(3)是否存在禁止更换董事或轮任董事的限制,投资交 易后能否获得对董事会的控制权;(4)目标公司的董事会决议、股东大会决议、 纪要。 3.目标企业的资产、负责和权属 主要是为核实各项资产权利是否存在瑕疵、设定有关担保,权利的行使和转 让是否有限制,各项债权债务的实现是否有保障,以查清目标企业的财产关系及 权利不存在法律障碍。主要内容包括:(1)目标企业及其子公司固定资产,专 利权、非专利技术及其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主要资产产权关系是否清楚,权利行 使是否有限制,如担保、抵押、质押、查封、冻结等;(2)债权债务情况,应 付应收账款、银行贷款、票据、企业的资产担保企业等;(3)各种财产权证的 清单、证书和权属情况,及其合法、合规、真实和有效情况;(4)是否存在潜 在财产权利纠纷等,以及应对措施。 - 26 - 4.重大交易合同 多数目标企业都有若干对其发展至关重要的交易合同,这是法律价值调查中 必须认真审查的重要内容。这些合同通常涉及到矿产品的长期购买矿山生产关键 技术和装备的供应、公司委托代理、商业信贷融资担保、关联交易等。审查这些 合同的目的是:(1)确定投资完成后,不会影响合同规定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和 预期收益,一些合同中往往规定,当目标企业因股权结构的发生重大变化或实际 控制权发生变化时,将要根据合同规定提前履行支付义务,或终止使用权利,甚 至是废除合同的有关权益②;(2)确定权利义务是否公平,目标企业是否处于重 大不利地位以便及时采取法律对策;(3)目标企业已经履行、正在履行或将要 履行的重大合同,是否存在潜在的合法性、有效性的法律风险。 5.重大诉讼或仲裁 目标企业内部的重大诉讼纠纷也是发展价值调查的重要内容,有些重大法律 诉讼直接关系并购和投资交易,如涉及并购的反垄断法。尽职调查中,一要了解 目标企业及其子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等,是否存在尚未了结或执行的诉 讼、仲裁和行政处罚及具体情况,过去发生的诉讼、仲裁和行政处罚的处理结果, 明确这些案件对目标企业的影响;二是对尚未结案的诉讼、仲裁,对投资合作的 实际影响,以及涉及到的有关法律或提出相应的一对措施。 (二)矿产投资项目的法律尽职调查 矿产投资项目的法律尽职调查,主要是通过尽职调查,了解投资项目所在地 国家对投资准入、进行矿业勘查开采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1.投资准入法律法规 不同国家对矿业投资的准入条件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不管是直接投资还是 并购交易,投资准入和对投资的组织形式都是法律调查方面必不可少的内容。投 资准入调查内容,主要是:(1)投资准入的法律基本要求,如投资进入的形式, 多数国家在矿产投资中要求在当地注册企业;(2)投资矿种的限制性规定,大 多数国家不允许外国的公司及自然人控股;(3)投资审批的法律程序。 2.矿业法律法规 主要是了解矿法有关矿权的设置、取得方式、交易等。各国对矿权的设立、 ⑩ 特别注意贷款合同、抵押担保合同、代理合同、特许权使用合同等,在目标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时,提 前履行支付义务或终止使用权或相关权利等的规定。 - 27 - 取得、流转、有效期都有不同规定,各国通常对矿权实行行政许可管理,有些国 家实行许可证加合同管理,不管何种方式,对投资人每年需要投入工作量和投资 金额都有关定规定,如果不能按规定投入则会遭到处罚甚至是吊销许可证。在大 多数国家,关于矿权的转让都有限制性法律条款规定,有的国家对矿权转让限制 很多,除了需要有关部门批准,还要召开部门联席会议讨论,需要政府放弃优先 收购权。因此,企业在投资或并购前,必须弄清楚矿权取得或流转的情况,否则 可能面临很大风险。 3.土地法律法规 矿产勘查开采离不开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尽职调查过程中应对土地的性质、 取得、占有与使用和转让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调查。首先,要调查土地的性 质属于公有还是私有。其次,调查土地取得方式和占有、使用相关规定,矿业用 地涉及到原住民时,还需要调查如何与当地部落签订土地使用协议,若涉及到不 同部落是否需要与各个部落进行逐个谈判。最后,要调查矿产项目不同阶段土地 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成本,土地复垦等。 4.环保法律法规 多数国家要求对矿产勘查和开采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尽职调查中,一 是查清矿产项目环境评价和保护的基本法规制度和投资的环境评价要求,如巴西 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要通过环保审批,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环境影响评价过 程通常会持续2-3年;二是矿产开发需要遵守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在许多非 洲国家,企业在环保问题上需要面对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三是调查环评报告审批 是否附带其他义务以及是否需进行社会公示。 5.劳工法律法规 为了保护本国劳工者利益,多数国家对外国劳务输入有限制。在尽职调查中, 一是调查外国技术人员和一般劳工准入的法律规定,包括数量、比例,以及其他 附属条件;二是法律是否规定矿山企业必须保证雇用一定数量的当地工人,劳动 报酬、工伤保险、辞退规定等;三是法律规定外籍或当地劳工是否应加入工会组 织;四是劳资纠纷的法律解决程序。 6.租税和外汇法律规定 矿产开采过程中,涉及到各种租税制度,主要有增值税、所得税、权利金等 - 28 - (见表 8)。矿业项目投资决策中,有的项目从资源情况、开发条件来看非常理 想,但租税成本高,以致评估后项目因效益不好等原因而放弃。同时,不同国家 对外汇汇入/出都有相关的规制条款,一些国家对利润汇回母国征收较高利税。 因此,尽职调查时应对租税和外汇方面的法律制度作为重点内容加以研究。 表8 国际矿业主要租税 税金名称 计征方式 开征情况 所得税 收入或利润额的%计征 普遍 增值税 商品或服务增值额的%计征 普遍,经常获得减免 矿山设备进口关税 进口产品价值的%计征 普遍,经常获得减免 矿产品出口关税 出口矿产品价值的%计征 普遍,经常获得减免 销售税 销售额的%计征 普遍,经常获得减免,很多国家增值税 已取代销售税 超额利润税 超额利润的%计征 很少 预扣税 利息、股息或服务额的%计征 普遍 财产税或资本税 财产或资本价值的%计征 普遍 印花税 交易价值的%计征 普遍,金额很小 资本收益税 利润或资产处置的%计征 发达国家普遍,发展中国家少 权利金 从价、从量或按利润方式计征 普遍 土地使用金 单位面积计征 普遍,金额很小 申请/登记/发证费 单件收取 普遍,金额很小 政府权益 很少 资料来源:干飞:《矿业租税制度比较与改革建议》,载《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 年第 8 期。 四、财务尽职调查 财务尽职调查主要是指通过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财务状况进行审阅、分 析等调查核实,分析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从而预测目标企业的盈 利能力。通过财务尽职调查,充分揭示目标企业的财务风险、资产负责、内部控 制和经营管理等情况,判断公司是否存在持续经营问题,是否符合投资的目标和 原则。 (一)财务尽职调查的主要内容 1.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基础,它包括反映资产结构的资产负债表、 - 29 - 反映经营成果的损益表、反映真实经营成果的现金流量表、报表附注。真实的资 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反映公允价值,从这二者可以推算出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 一定会计期限内的经营、投资和融资三个主要经济活动的全貌和公司经营的净现 值。报表附注往往披露会计报表编制中涉及会计方法、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编 制报表方法的变化情况,通过仔细审阅,可以获得企业经营情况的更多财务信息。 财务报表调查主要是对企业过去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进行财务分析,从而预测公 司发展前景,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2.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调查 这主要是逐一考查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会计科目的准确性、全面性。 同时,结合技术尽职调查内容,考察企业矿权资产评估计价中的存在的财务风险、 矿产勘查开发实际投资情况尤其是考查企业过去勘查开发投资失败的案例记录 和会计处置情况、比较分析各矿产项目的费用分摊是否合理,以及不良资产转移 情况、矿产项目投资财务计划等。 3.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分析是在充分了解企业基本财务数据的基础之上,一是统计分析偿 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支付倍数)、营运能力(存货 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销售 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长能力(主要业务收 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中的各项指标⑪,二是对企业的盈利进行预测。 五、投资环境尽职调查 投资环境尽职调查中的投资环境主要指投资者所面对的客观条件,既包括投 资项目所在地的基础设施、供水、供电、通讯等硬环境调研,也包括政治法律环 境、社会文化环境等软环境调查。 (一)基础设施 一些矿产投资项目受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基础设施及其建设、 使用条件,如果忽视基础设施问题,有可能造成重大的投资失败⑪,这就要求讲 ⑪关于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可以参阅相关的财务会计书籍 ⑪有时基础设施投资高达总投资的 60%-70%,例如中钢澳大利亚铁矿项目,最终因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 问题,在项目收购三年后叫停。见童军虎:《海外矿业并购尽职调查中的重点问题探讨》,《中国矿业》, 2013,20(03):1-3。 - 30 - 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成本计入投资预算和可行性研究之中。 基础设施调查包括:(1)道路(铁路、公路),港口与矿区之港口的运输条 件,电、水、通讯等设施等的建设情况;(2)矿山生产是否需要修建新的港口、 铁路、公路;(3)已有铁路、港口是否可以自由使用,以及使用成本;(4)缺 电、缺水如何解决,自建电厂是采用内燃机发生。 (二)政治环境 政治风险的突发性、强制性往往使投资者措手不及,甚至可能威胁矿区工作 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政治环境调查也是必要的。这方面的内容包括:(1)政 局的稳定性,不同政党对外商投资的政策主张,如何处理好与议会、议员和政府 的关系;(2)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清廉度,如政府官员的腐败情况,对行贿受贿 的态度等;(3)政府的违约情况,国有化风险;(4)本国居民对外国投资者的 态度,资源民族主义是否盛行;(5)矿产国境内是否存在反政府武装、极端势 力等,评价这些势力的存在可能对投资项目构成的潜在威胁和风险。 (三)矿产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 尽职调查中,必须了解当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比如宗教活动和用 工周期,这关系到矿地和谐。一些投资项目因宗教活动而与工人发生矛盾,一些 地区的居民把山川河流视为神灵,矿山开采意味着亵渎神灵,于是反对甚至阻止 矿山建设和生产运营。这方面调查评价的内容包括:(1)矿产地所在国(尤其 是矿区)居民的主要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及其节假日安排,矿工和矿山管理人员 是否要求参与宗教活动;(2)矿产地周围居民的主要风俗习惯,如尊重女性要 求等;(3)矿产地居民对开采矿产资源,非法律义务方面的诉求。 (四)传染疾病和社会治安 调查了解当地公共医疗卫生条件,是否存在登革热、霍乱、痢疾、艾滋病等 转染性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当地社会治安情况,居民是否可以合法持有枪支等。 - 31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矿业权评估项目审核关注要点 中国证监会梳理 2009 年并购重组项目审核反馈意见所关注共性问题的基础 上编制了《并购重组共性问题审核意见关注要点》,反应了现行法律法规的具体 监管要求,并将通过定期增补、调整、充实、完善 ,供申请人和有关矿业权评 估机构参考和借鉴,以便申请人完善申请方案,同时有助于相关中介机构在尽职 调查中重点关注并督导解决共性问题,提高矿业权评估机构执业质量。 关注 14:矿业权的信息披露与评估 标的资产涉及矿业权的,审核关注事项: 矿业权的有效期。 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时价款缴纳的情况。价款实际缴纳情况与矿业权 出让协议约定是否相符。如果是上市公司购买拥有矿业权的公司的股权, 是否已将应分期支付的款项足额记为负债。 最近三年进行过储量评审的,提供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编制的 地质勘查报告或《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对于本次交易和最近一次历史储量核实 报告存在差异的,披露差异的合理性。 对于国家进行产品总量宏观调控的矿种,评估中生产规模的确定不超过按 管理部门下达的生产指标。 评估参数的合理性。 对于资源储量大、服务年限长、一次性缴纳采矿价款确有困难的矿山企业 的评估,评估范围是否与有偿出让的范围一致;可开采年限是否合理。 采用现金流量法等方法评估时是否充分考虑审批时间的影响。 - 32 - 美银美林为五矿联合体收购嘉能可铜矿进行估值工作 据《新浪财经》: 4 月 14 日消息,传闻已久的五矿联合体收购矿业巨头嘉 能可旗下铜矿终于尘埃落定,这项金额高达 58.5 亿美元(约合 456.3 亿港币)的并 购案是中国金属矿业史上迄今实施的最大的境外收购。今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五矿")所属五矿资源有限公司(MMG)宣布,由 MMG、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 国 新 国 际 ") 和 中 信 金 属 有 限 公 司 (" 中 信 金 属 ") 组 成 的 联 合 体 与 GlencoreXstrataplc("嘉能可")达成 LasBambas 铜矿项目("邦巴斯项目")股权收 购协议,交易对价为 58.5 亿美元(约合 456.3 亿港币)。邦巴斯项目是 Glencoreplc 与 Xstrataplc 合并交易中涉及的一项重要铜矿资产。该项目位于秘鲁南部的 Apurimac 地区,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在建铜矿项目,预计达产后前 5 年每年可生产 铜精矿含铜量约 45 万吨.收购并完成邦巴斯项目建设后,中国五矿有望成为中国 最大的铜矿山生产企业和全球前 10 大铜矿山生产商之一. 目前该交易还需要获得秘鲁政府、中国政府以及五矿资源股东大会的批准。 如果一切顺利,有望在今年三季度完成交割。此项收购由 MMG 联合国[微博]新国 际和中信金属共同完成,三方在联合体中分别持股 62.5%、22.5%、15%.国家开发 银行牵头,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参与的银团为此次收购提供资金支持。 本次收购,花旗银行、美银美林为五矿联合体财务顾问,伟凯、德同、REM 为 法律顾问,工银国际、中银国际为融资顾问;德意志银行为五矿财务顾问。其中, 美银美林为标的资产进行了估值工作。 - 33 - 统计数据:进口铁矿石价格与汇率 一、铁矿石进口价格 2004 年 1 月至 2014 年 2 月,中国进铁矿石价格,见表 9。 表9 年月 2004 年 1 月 至 12 月 2006 年 1 月 至 12 月 2008 年 1 月 至 11 月 2009 年 1 月 2009 年 3 月 2009 年 5 月 2009 年 7 月 2009 年 9 月 2009 年 11 月 2010 年 1 月 2010 年 3 月 2010 年 5 月 2010 年 7 月 2010 年 9 月 2010 年 11 月 2011 年 1 月 2011 年 3 月 2011 年 5 月 2011 年 7 月 2011 年 9 月 2011 年 11 月 2012 年 1 月 2012 年 3 月 2012 年 5 月 2012 年 7 月 2012 年 9 月 2012 年 11 月 2013 年 1 月 2013 年 3 月 2013 年 5 月 2013 年 7 月 2013 年 9 月 2013 年 11 月 2014 年 1 月 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CFR 天津港,Fe62%,美元/吨) 价格 环比 16.39 - 33.45 19.00% 60.8 65.98% 72.51 64.07 62.69 83.95 80.71 99.26 125.91 139.77 161.35 126.36 140.63 160.55 179.63 169.36 177.10 172.98 177.23 135.54 140.35 144.66 136.27 127.94 99.47 120.35 150.49 139.87 124.01 127.19 134.19 136.32 128.12 3.62% -15.24% 4.87% 17.15% -17.36% 14.37% 19.63% 9.52% -6.45% -12.02% -3.24% 8.13% 6.59% -9.52% -1.20% 1.23% -0.12% -9.90% 2.85% 3.03% -7.71% -4.96% -7.73% 5.62% 16.78% -9.55% -9.74% 10.77% -2.09% 2.83% -5.65% 年月 2005 年 1 月 至 12 月 2007 年 1 月 至 12 月 价格 环比 28.11 71.51% 36.63 9.51% 2008 年 12 月 69.98 15.10% 2009 年 2 月 2009 年 4 月 2009 年 6 月 2009 年 8 月 2009 年 10 月 2009 年 12 月 2010 年 2 月 2010 年 4 月 2010 年 6 月 2010 年 8 月 2010 年 10 月 2010 年 12 月 2011 年 2 月 2011 年 4 月 2011 年 6 月 2011 年 8 月 2011 年 10 月 2011 年 12 月 2012 年 2 月 2012 年 4 月 2012 年 6 月 2012 年 8 月 2012 年 10 月 2012 年 12 月 2013 年 2 月 2013 年 4 月 2013 年 6 月 2013 年 8 月 2013 年 10 月 2013 年 12 月 2014 年 2 月 75.59 59.78 71.66 97.67 86.79 105.25 127.62 172.47 143.63 145.34 148.48 168.53 187.18 179.26 170.88 177.45 150.43 136.46 140.40 147.65 134.62 107.8 113.95 128.87 154.64 137.39 114.82 137.06 132.57 135.79 121.37 4.25% -6.70% 14.31% 16.34% 7.53% 6.03% 1.36% 23.40% -10.98% 15.02% 5.58% 4.97% 4.20% 5.85% -3.51% 2.58% -15.12% 0.68% 0.04% 2.07% -1.21% -15.74% 14.56% 7.08% 2.76% -1.77% -7.41% 7.76% -1.21% -0.39% -5.27% 资料来源:http://www.indexmundi.com/commodities/ - 34 - 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格 (一)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格形成机制⑬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指交易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每日计算和发布人民 币对美元等主要外汇币种汇率中间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方式为: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 盘前向外汇市场做市商询价,并将全部做市商报价作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的计算样本,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将剩余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得到当日人 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权重由交易中心根据报价方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量 及报价情况等指标综合确定。 人民币对欧元、英镑、港币和加拿大元汇率中间价由交易中心分别根据当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与上午 9 时国际外汇市场欧元、英镑、港币和加拿大元 对美元汇率套算确定。 人民币对日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汇率 中间价形成方式为:交易中心于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向银行间外汇市场相 应币种的做市商询价,将做市商报价平均,得到当日人民币对日元、澳大利亚元、 新西兰元、马来西亚林吉特和俄罗斯卢布汇率中间价。 (二)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月均汇率 2006 年 1 月以来,中国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见表 10。 表 10 年月 2014-03 2014-02 2014-01 2013-12 2013-11 2013-10 2013-09 2013-08 2013-07 2013-06 2013-05 2013-04 2013-03 2006 年 1 月至 2014 年 4 月人民币月平均汇率 美元/ 人民币 6.1358 6.1128 6.1043 6.1160 6.1372 6.1393 6.1588 6.1708 6.1725 6.1718 6.1970 6.2471 6.2743 港元/ 人民币 0.79054 0.78801 0.78694 0.78878 0.79165 0.79178 0.79423 0.79566 0.79578 0.79533 0.79841 0.80471 0.80864 100 日元/ 人民币 6.0057 5.9641 5.8544 5.8995 6.1333 6.2606 6.1972 6.2977 6.1831 6.3292 6.1261 6.3673 6.6062 ⑪本节内容选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 35 - 欧元/ 人民币 8.4826 8.3675 8.3179 8.3757 8.2808 8.3824 8.2087 8.2204 8.0758 8.1382 8.0402 8.1325 8.1326 澳元/ 人民币 5.5680 5.4882 5.4003 5.4863 5.7205 5.8573 5.6929 5.5674 5.6546 5.8211 6.1279 6.4778 6.4866 加元/ 人民币 5.5230 5.5318 5.5919 5.7485 5.8566 5.9179 5.9363 5.9361 5.9280 5.9722 6.0737 6.1252 6.1230 年月 2013-02 2013-01 2012-12 2012-11 2012-10 2012-09 2012-08 2012-07 2012-06 2012-05 2012-04 2012-03 2012-02 2012-01 2011-12 2011-11 2011-10 2011-09 2011-08 2011-07 2011-06 2011-05 2011-04 2011-03 2011-02 2011-01 2010-12 2010-11 2010-10 2010-09 2010-08 2010-07 2010-06 2010-05 2010-04 2010-03 2010-02 2010-01 2009-12 2009-11 2009-10 2009-09 2009-08 2009-07 2009-06 2009-05 美元/ 人民币 6.2842 6.2787 6.2900 6.2953 6.3144 6.3395 6.3404 6.3235 6.3178 6.3062 6.2966 6.3081 6.3000 6.3168 6.3281 6.3408 6.3566 6.3833 6.4090 6.4614 6.4778 6.4988 6.5292 6.5662 6.5831 6.6027 6.6515 6.6558 6.6732 6.7462 6.7901 6.7775 6.8165 6.8274 6.8262 6.8264 6.8270 6.8273 6.8279 6.8274 6.8275 6.8289 6.8322 6.8320 6.8332 6.8245 港元/ 人民币 0.81029 0.80982 0.81117 0.81224 0.81464 0.81754 0.81748 0.81529 0.81423 0.81224 0.81120 0.81268 0.81241 0.81352 0.81364 0.81482 0.81739 0.81889 0.82194 0.82960 0.83201 0.83590 0.83996 0.84260 0.84501 0.84872 0.85559 0.85829 0.86000 0.86855 0.87387 0.87141 0.87530 0.87678 0.87935 0.87954 0.87895 0.87953 0.88069 0.88094 0.88096 0.88110 0.88150 0.88153 0.88160 0.88046 100 日元/ 人民币 6.7348 7.0278 7.4973 7.7618 7.9681 8.1083 8.0567 8.0038 7.9733 7.9047 7.7408 7.6487 8.0409 8.2213 8.1261 8.1736 8.2999 8.3100 8.3075 8.1321 8.0423 8.0084 7.8460 8.0326 7.9494 7.9868 7.9809 8.0725 8.1884 7.9954 7.9418 7.7306 7.5087 7.4245 7.3100 7.5429 7.5662 7.4812 7.6101 7.6512 7.5275 7.4638 7.1994 7.2311 7.0765 7.0681 - 36 - 欧元/ 人民币 8.3911 8.3466 8.2463 8.0789 8.1938 8.1497 7.8565 7.7785 7.9210 8.0715 8.2703 8.3369 8.3312 8.1178 8.3347 8.6018 8.7809 8.8010 9.1876 9.2385 9.3161 9.3100 9.4444 9.1921 8.9838 8.8127 8.7837 9.1078 9.2909 8.7692 8.7624 8.6438 8.3220 8.5604 9.1696 9.2700 9.3656 9.7584 9.9708 10.1860 10.1561 9.9354 9.7467 9.6145 9.5789 9.2922 澳元/ 人民币 6.4841 6.5939 6.5750 6.5497 6.5034 6.5846 6.6380 6.5042 6.2934 6.2889 6.5078 6.6504 6.7541 6.5418 6.4038 6.3033 ------------------------------------------------------------- 加元/ 人民币 6.2251 6.3292 6.3507 6.3134 6.3959 6.4754 6.3802 6.2314 6.1458 6.2463 6.3336 6.3523 6.3150 6.2194 6.1822 6.1332 ------------------------------------------------------------- 美元/ 港元/ 100 日元/ 欧元/ 澳元/ 加元/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人民币 2009-04 6.8312 0.88140 6.9072 8.9957 ----2009-03 6.8341 0.88140 6.9873 8.9150 ----2009-02 6.8357 0.88160 7.4097 8.7432 ----2009-01 6.8382 0.88158 7.5414 9.1043 ----2008-12 6.8424 0.88283 7.4888 9.2363 ----2008-11 6.8286 0.88096 7.0532 8.6809 ----2008-10 6.8316 0.88044 6.8560 9.0434 ----2008-09 6.8307 0.87673 6.3929 9.8285 ----2008-08 6.8515 0.87749 6.2684 10.2684 ----2008-07 6.8376 0.87662 6.4024 10.7794 ----2008-06 6.8971 0.88342 6.4469 10.7219 ----2008-05 6.9724 0.89399 6.6870 10.8528 ----2008-04 7.0007 0.89853 6.8264 11.0366 ----2008-03 7.0752 0.90926 7.0202 10.9675 ----2008-02 7.1601 0.91842 6.6733 10.5953 ----2008-01 7.2478 0.92870 6.7136 10.6573 ----2007-12 7.3676 0.94477 6.5529 10.7162 ----2007-11 7.4233 0.95457 6.6804 10.8952 ----2007-10 7.5012 0.96750 6.4787 10.6788 ----2007-09 7.5258 0.96687 6.5425 10.4486 ----2007-08 7.5753 0.96914 6.4860 10.3179 ----2007-07 7.5805 0.96948 6.2328 10.3961 ----2007-06 7.6330 0.97685 6.2264 10.2404 ----2007-05 7.6704 0.98099 6.3437 10.3508 ----2007-04 7.7247 0.98840 6.4987 10.4282 ----2007-03 7.7390 0.99051 6.5988 10.2506 ----2007-02 7.7546 0.99285 6.4288 10.1244 ----2007-01 7.7898 0.99854 6.4644 10.1033 ----2006-12 7.8238 1.00643 6.6726 10.3311 ----2006-11 7.8652 1.01065 6.7043 10.1246 ----2006-10 7.9032 1.01521 6.6474 9.9503 ----2006-09 7.9368 1.01993 6.7788 10.1111 ----2006-08 7.9733 1.02536 6.8824 10.2104 ----2006-07 7.9910 1.02800 6.9064 10.1377 ----2006-06 8.0067 1.03143 6.9904 10.1402 ----2006-05 8.0152 1.03365 7.1947 10.2514 ----2006-04 8.0156 1.03337 6.8441 9.8250 ----2006-03 8.0350 1.03550 6.8519 9.6592 ----8.0493 1.03725 6.8264 9.5990 2006-02 8.0668 1.04037 7.0071 9.7917 2006-01 数据来源:中国货币网 注:1.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查询起始日期请晚于 2006 年 1 月 4 日。 2.自 2006 年 1 月 4 日起,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公布当日人民币 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汇率中间价,作为当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含 OTC 方式和撮合 方式)以及银行柜台交易汇率的中间价。 3.自 2011 年 11 月 28 日起公布人民币对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汇率中间价。 年月 - 37 - 送: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技术委员会委员、理事 国土资源部相关司、直属和相关事业单位;各省国土资源厅 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相关矿业企业;相关高校;评估机构 编委主任:王生龙 编 本期主编:干 责任编辑: 曹 飞 委: 刘和发 刘 欣 彭绍贤 波 董 良 编辑单位: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 电 话:010-68353362 传 真:010-68355712 电子邮箱:kuangpingxiejs@163.com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 19 号 邮政编码:100034 -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