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

∠?oq╄uetry┆90 页 1.46 MB下载文档
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
当前文档共9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doc

设计证书等级:乙级 证书号:A142006749 质量体系认证 注册号:4003Q11087ROS 湖北省 随州市曾都区 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 (2016—2020) (审 定 稿) 随州市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院 二 O 一五年五月 批准:陈金辉 审查:潘 斌 校核:魏晓龙 统稿:付东风 李丰忠 主要参编人员:石新明 方法国 张雨 刘晓海 韩林 目 前 录 言 ..............................................................................................................1 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4 1.1 自然地理概况 .....................................................................................4 1.2 经济社会概况 .....................................................................................5 2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现状和总体评价 ........................................................7 2.1 水利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成就 ..............................................................7 2.2 “十二五”计划执行情况.....................................................................12 2.3 水利发展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 ...............................................23 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26 3.1 本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26 3.2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26 3.3 水资源总量 .....................................................................................28 3.4 水资源现状调查 ................................................................................29 3.5 水资源需求分析 ................................................................................30 4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布局 ......................................................39 4.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39 4.2 水利发展与改革总体思路和布局 ...................................................42 5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44 5.1 主要目标 ...........................................................................................44 5.2 主要任务 ...........................................................................................47 6 “十三五”水利发展与改革规划...............................................................54 6.1 “十三五”水利投资规模测算.............................................................54 6.2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54 7 实施计划与投资估算 ................................................................................60 7.1 投资估算 ...........................................................................................61 7.2 “十三五”实施计划.............................................................................70 8 规划实施效果 ..........................................................................................82 8.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82 8.2 风险分析 ...........................................................................................83 9 保障措施制定 ........................................................................................85 前 言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是实现“四个全面” 关键五年,认真编制好随州市曾都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 曾都区水利“十三五”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 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等关于保障国家水安全 的重要指示为指导,坚持科学的水利发展思路,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全 面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全面建设法治水利,注重 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注重城乡水利协调, 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更加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建 立现代水利发展模式。强化河库空间管理和功能管理,加大河库水系连 通力度,加强水系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推进城乡水利协调发展,建立 健全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 路,为曾都区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水利支撑 保障。中央、省、市、县(区)等各级对“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予以 高度重视,曾都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 知》并多次就“十三五”规划问题召开专题工作会、培训会、研讨会。 为完成好曾都区水利 “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区水利局成立了以局 党组书记、局长陈金辉为组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 组,组建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局规划计划科科长付东风兼任规划领导小 组办公室主任)和规划编制专班,制定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先后召开 了“十三五”规划编制座谈会,对《曾都区防汛抗旱规划报告》、《曾都区 1 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曾都区湖库水资源配置与优化调度》、 《曾都区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曾都区水土保持规划》、《曾都区节水灌 溉规划》、《曾都区农村水利规划》、《曾都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曾都 区湖库安全监测和调度系统建设规划》及其他规划报告的初稿讨论、评 审,并特邀了熟悉曾都区水利建设的老同志、老专家座谈,广泛征求和 听取他们对“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工作所提的宝贵意见。研究了报告编 制中的一些重要指标的确定和具体技术问题。 在《曾都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编制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讲话和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 为指针,针 对曾都区农村水利的薄弱环节,进行规划编制,以促进曾都区新农村建 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本次规划编制主要参考了《曾都区农 村水利综合规划》、《曾都区水资源利用“十三五”规划报告》、《随中灌区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曾都区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曾都区流域 综合治理规划》等现有成果,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曾都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系《曾都区“十三五”规划》 的专项规划之一。《曾都区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报告》以已建成的水利 工程(防洪、灌溉、发电、城镇供水等工程)设施为基础,对曾都区的“十 二五”水利建设与管理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在 曾都区“十三五”规划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框架内, 论述了曾都区水 资源利用在今后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把兴水利、除水害提到“为 政之要、民生之本、兴曾之基”的高度来考虑,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和谐曾都、推进“高、新”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水资源利用 2 提出的需求,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等对 水资源管理与改革提出的新要求等。要坚持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 制宜,坚持人口规模、发展布局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相均衡, 以水资源为龙头统筹配置要素资源。把“生水”、“增水”作为首要任务, 把生态保护摆在首位。切实加大“治水”、“保水”力度,围绕少用水、节 约用水,坚持“两手发力”,加强政府引导、运用市场机制,坚持多措并 举、系统治理,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大水安全保障重点工程建设力度,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曾都区水资源利用的总体思路、主要目 标和任务及主要规划项目、实施效果预测,以及投资估算、保障措施等, 同时展望了 2020 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 关指标、建设项目和保障措施等。 3 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1.1 自然地理概况 曾都区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位于桐柏山区、大洪山区之间,跨越鄂 北岗地及汉北丘陵区。北接随县高城镇、西靠随县安居镇、南连安陆市、 东邻广水市。地理坐标为:北纬 31°20′~31°26′,东径 112°43′~ 112°46′,总版图面积 1425 平方公里。曾都城区东南距武汉公路里程 185 公里,西北距襄凡公路里程 165 公里,有国道和铁路贯通,有发展 经济较好的区位优势。 区境地处中纬段西风带的过渡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4.9—15.9℃,相对湿度 75%左右,年均日照对数 1940—2170 小时,无霜期 220—240 天。区境南、北地势特征对西南水 气入流和东风水气入流十分有利,成雨因素较好。区境多年平均降雨量 993.0 毫米。区境河流分布较匀,开发水资源有较好的自然条件。流域面 积在 50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 5 条,其中流域面积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的 河流 2 条。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约 4.08 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 0.73 亿 立方米。 区境内水土资源的基础条件较好。 区境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凝灰岩、千枚岩 和红砂岩等。形成的农业土壤共三大类,即黄粽壤类、潮土类和水稻土 类。其中水稻土分布遍及全境,占耕地的 86.2%。 区境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致使洪、旱灾害频繁交错,是本区主要自 4 然灾害之一,经济社会发展受其制约。建国后发生全区性的大旱年有 13 年,发生全区性的洪水年有 12 年,即平均每 2.2 年就有一次洪、旱灾害 交替发生。给经济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消除洪、旱灾害的威胁, 是本区在相当长时期的重要任务。 水产资源:曾都区水域资源宽阔,渔业资源丰富,共有水域面积 7.76 万亩。境内水生动植物品种繁多,初步统计底栖动物 83 种,水生植物 134 种,鱼类 42 种。其中具有一定经济利用价值的鱼类有青、草、鲢、鳙、 鲤、鲫、鲂、鳊、鲴、鳝、鳅、鳜、黄颡、乌鳢、鳖、虾、蟹和底栖、 两栖类的蛙、龟、螺、蚌及菱、莲、芡实等水生植物。 1.2 经济社会概况 随州市市区(含曾都城区)被列为国家历史名城之一,系全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电力、电讯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较完备。 曾都区辖 5 个乡镇、4 个办事处,2 个管委会(经济开发区、城南新 区) 。总人口 65.28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3.6 万人,占总人口的 37%,农 业人口 41.4 万人。现实有耕地 38.83 万亩,常用耕地面积 38.895 万亩, 其中水田 33.51 万亩、旱地 5.385 万亩。据 2013 年底统计粮食总产 25.75 万吨;棉花种植面积 4.215 万亩,棉花产量 3785 吨;油料种植面积 5.445 万亩,油料总产 8188 吨;蔬菜总产 25.14 万吨。 2013 年全区实现淡水养殖面积 8.65 万亩,水产品产量 1.35 万吨, 渔业总产值 1.36 亿元。 2013 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 307.28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 21.62 亿元, 第二产业 156.79 亿,第三产业 128.87 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7.71 亿 5 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21004 元,年增长率达 12.5%。农民人均纯收入 10131 元。年增长率达 12.93%。农业总产值 41.0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50167 万元。 全区农业正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 环境逐步改善。 农业种植主产稻、麦、棉、油,是国家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之一, 其它林、牧、渔、副业经济亦具相当规模,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 础,正在不断加强,并向产业化发展。 全区工业正向新型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汽车 机械、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纺织服装与龙头,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建筑业正形成为支柱产业,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支撑 作用愈来愈大。 全区金融、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科学、文化、教育、 卫生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在“十三五”期间,本区要基本消除洪、旱灾害的威胁,确保经济社 会发展用水安全。 6 2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现状和总体评价 建国后,本区历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事业,自 1955 年至 1980 年,坚持年复一年的“全党、全民大办水利”,开展大规模水利建设,兴 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大规模兴建工程之后,对已建工程进行“成龙配套” 的同时,加强了工程的经营管理,开展了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土资源的 保护工作。在取得建设成就的同时,组建和锤炼了一支具有一定业务技 术水平的水利建设和管理的职工队伍。 特别在“十二五”期间,水利事业的发展,是促进本区经济社会快速 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1 水利发展的现状和主要成就 2.1.1 除害兴利工程体系 一、防洪减灾 本区除山洪灾害“局部、交替、多发”外,府河、氵 员水、氵 厥水、漂水、 浪河等主河及其一级支流,是大范围洪灾频发的河系。曾都城区(亦为 随州市城区范围)及 4 个受洪水威胁较大的镇区,已完成防洪规划和工 程设计,并完成部分施工任务,正待付诸全面实施。 二、农业灌溉 区内先后兴建了中、小型水库 113 座,堰塘当坝 2.97 万余处,总蓄 水能力达 2.53 亿立方米,有效蓄水能力达 1.8223 亿立方米,兴建固定提 水(电动)泵站 500 余处,装机 2.09 万千瓦,提水规模达 51.6 立方米/ 7 秒,兴建主要干、支渠 1700 余公里及其“通水、分水、退水、配水”等渠 系建筑物 1.02 万余处,全区构成了“蓄、提、引”为灌溉水源的农业灌溉 网,其中蓄水工程控制灌溉面积 21.3 万亩,提水工程控制灌溉面积 13.3 万亩. 区内现有大型灌区(即“随中灌区”)1 处,控制灌溉面积 10.63 万亩, 中型灌区 3 处,控制灌溉面积 11.7 万亩,其它小型灌区、提水灌区控制 灌溉面积 2 万亩。大、中、小型灌区(自流灌及提灌)实际有效灌溉面 积为 24.33 万亩,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正待实施。 农业灌溉正在引进和推广先进灌溉理念和节水灌溉技术,已建节水 灌溉示范园 2 处,发展灌溉技术(喷灌、滴灌、渠道防渗等 3 项),节水 灌溉面积 2 万亩。 曾都区发展农业灌溉、提高灌溉保证率是本区粮食生产乃至农业生 产的主要安全保障。 三、农村小水电 已建小水电站 4 处,总装机 875 千瓦,占经济可开发量的 57.3%, 已建电站的年均发电量 120 万度。 四、城镇供水 以水库蓄水为水源向城镇供水,是本区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之一。 已建由水库向城市和镇区供水的工程 5 处,日供水规模达 6.4 万立方米 /d,其中先觉庙水库(含封江口水库)向随州市城区供水、设计规模为 9.0 万立方米/d,已达 6.0 万立方米/d。 五、水土保持与水环境保护 8 据有关卫星图片解译和实地调查资料,本区水土流失面积约 723.8 平方公里,其中重度土壤侵蚀占 10.2%左右,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已控制和治理流失面积 33 平方公里,基本遏制了重度侵蚀区的发展。 本区水环境受人为活动影响,水质优劣各异。据抽验,大、中型水 库和部分小(一)型水库蓄水多为℃类,氵 员水(区境内)中、下游河道水 质为℃类,小(二)型水库蓄水水质多为℃类,堰塘蓄水水质多为℃—℃类, 局部河段、水库水域受某些污染源直接影响,其水质为℃类或劣 V 类。“十 二五”期间,加强了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受严重污染的水域得到重点治理, 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遏制水环境不断恶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六、水产资源开发利用 曾都区水域资源宽阔,渔业资源丰富,现有中、小型水库 113 座, 其中水产养殖水面为 2.92 万亩,堰塘水面 3.01 万亩,精养鱼池 1.83 万 亩,还有涢水河、氵 厥水河汇集市区白云湖,漂水河与白云湖下游的府河 交汇,共有水域面积 7.76 万亩。 七、除害兴利工程建设的评价 1、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1)本区人均拥有地表水资源 528 立方米/人(查询 2013 年水资源 公报) ,低于全国和全省人均水平,属水资源短缺地区。 (2)本区水系发达,河流众多、分布均匀,水资源开发利用有较好 的自然条件。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频繁的洪、旱灾害仍是影响本区 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3)本区水资源开发率为 38—40%,已达可开发率上限,但资源的 9 利用率低、损耗和浪费量较大,开展“节水”是今后水资源利用的主要任 务之一。 (4)本区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尚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如通过 科学规划及规划的实施,将能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 2、工程建设的评价 (1)本区大、中型水库的蓄洪、滞洪作用,基本控制了府河、氵厥、 漂、浪河及氵 员水上游等主河流域的常遇洪水。并基本免除其洪水灾害。 对稀遇洪水,亦能削减其 40—60%的洪峰流量,减免下游洪灾损失,但 下游河堤等防洪工程不配套,使水库防洪区域的防洪效果大为降低。 (2)本区水利工程分布与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基本对应。工 程建设规模与资源量基本匹配。但仍存在少数边远山区供水严重不足的 “水利死角”。 (3)本区水利工程量多面广,但工程配套率差,完好率低,综合利 用不够 ,影响工程自身安全和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1.2 水利建设管理技术体系 1、水文气象网站 建国初期,本区组建水文站、流量站及雨量站以及气象站计 5 处, 基本形成主要河道水文测验和气象观测控制网,培养了 15 余名专业技术 人员。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水文、气象机构归口省、襄樊市管理。进 入本世纪后,水文气象机构在行政上归口“地级随州市”管理。 2、水利工程设计 为适应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需要,本区于 1980 年组建了水利水电建 10 筑设计院,现有设计资质为“水利工程乙级”。主持和参与设计大、中、 小各类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农业灌溉工程,城镇供水工程及跨行业工程 项目等一百余项,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近十余年来,主要完成了 3 座 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全部设计(黑屋湾水库)和“施工图设计”(封 江口水库、大洪山水库),12 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初步设计”和“施工 图设计”,完成 30 处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的“初步设计”及施工图; 完成“随中灌区”(控制灌溉面积 62.0 万亩)节水改造的“初步设计”和部 分中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 5—10 万亩)节水改造“初步设计”及施工图 等,完成先觉庙水库(大型)向随州市区供水工程的主要管道设计和部 分净化工程设计(设计供水规模 9 万立方米/d,现已达 6 万立方米/d)。 完成 3 万余公顷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和 100 多平方公里的小流域综合治 理设计,以及“农业开发”(总面积 30 万余亩)项目中的节水灌溉设计等,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3、水利建设监理 为适应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的需要,组建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监理的《随州曾广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主要参与和主持了 4 座大型 水库和 14 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 3.8 亿元)和随州市城区治 污工程(总投资 1.2 亿元)的建设监理工作。 2.1.3 建管体制和法规体系 区水利局为区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和完善与省、市水行政 主管部门对应的科室及执行管理职责,主管 3 座中型水库和水利企、事 业单位和乡镇水利中心。小型水库由镇政府(通过水利中心)进行管理。 11 在执行国家、省颁发的法规、办法、制度的同时,结合本区实际,制订 出台相关的细化管理办法,如《水费核定计收和管理实施办法》、《大、 中型水库工程管理实施办法》、《小型水利工程民营化暂行办法》、《渔业 管理暂行规定》、《水库除险加固资金筹措办法》等。建立了水政监察大 队、水土保持监督站、渔政管理站等执法队伍,建立了灌溉试验站、水 产技术推广站、白蚁防治站、农业节水中心、抗旱服务队等水利服务队 伍。 2.1.4 水利科技与队伍建设 现有职工队伍人数共 350 人,其中科技人员占 18.8%, 2.2 “十二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曾都区水利局着力实施“一面五个重点”的宏观框架。 一面,即全曾都区面上的水利建设管理。改革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公益 性水利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经营性水利坚持市场经济运作,非公 益性农村小型水利倡导“三民水利”的路子。五个水利发展重点:(1)重 点解决漂水、涢水沿岸防洪、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等问题;(2)重 点解决府河、万店集镇镇供水。(3)重点解决水库除险加固及中小灌区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4)重点解决曾都区洛阳镇区山洪灾害防治。 (5) 重点解决水土流失治理水源保护区生态经济建设,农村饮水安全等问题。 2.2.1 完成“十二五”计划执行情况 (一)防洪抗旱减灾: 1、重点搞好山洪灾害防治。根据省政府批复的《湖北省山洪灾害防 治规划》,结合曾都区实际,制定了《曾都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 12 设实施方案》,2012 年实施了山洪灾害防御建设项目,涉及 10 个镇 (办),21.83 万人。主要建有 20 个自动雨量站、90 个简易雨量站;4 个 自动水位站、6 个简易水位站;100 个无线预警广播点、90 个人工预警 点。项目投资 450.18 万元,并于 2012 年 7 月验收。2014 年实施了山洪 灾害防治项目非工程措施补充完善项目,涉及 10 个镇(办),17.89 万人。 主要内容为新建自动雨量监测站 2 个,自动水位监测站 1 个,图像监 测站 6 个,视频监测点 4 个,信息接收系统 1 套。建设无线预警广播 34 个、简易雨量(报警)器 127 个,配置手摇警报器 115 套、铜锣 115 面、高频口哨 115 个、手持式喊话器 205 个、设备保管箱 205 个。完善县级计算机网络及会商系统,建设 4 个重点乡镇的视频会商 系统,项目投资 493 万元,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 10 月份完工。 2015 年 4 月,曾都区被纳入全省山洪灾害治理调查评价工程建设范畴。 2、着力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2012 年底完成了厥水河堤防加固 800m 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 428.54 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 300.00 万元,地方投资 128.54 万元。(2)2012 年 12 月省水利厅批复:随州市 曾都区浪河何店镇区段治理工程。该项目治理河长 11.4 公里,工程总投 资 2739.40 万元。项目于 2013 年 11 月 5 日开工,2014 年 5 月 31 日竣工。 7 月 11 日通过了市水利局组织竣工验收,并在省厅绩效考核中列前 6 名。 (3)2013 年 10 月省水利厅批复:随州市厥水河下段星光村段治理工程 项目。该项目治理河长 17.14 公里,维修加固涵管(洞)10 处,工程总 投资 2958.93 万元。项目于 2014 年 10 月 8 日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量 95%, 4 月竣工并申请验收。(4)随州市均水河城区段治理工程项目,我们协 助白云湖水库工程管理局巳完成勘(查)测工作,已通过省厅评审。 13 3、加快乡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2012 年 11 月,曾都区编制了 《曾都区乡镇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规划》,目前 2014 年度抗旱水源工 程建设任务何店镇花湾小(二)型水库,已获省水利厅批复,并通过省 厅组织评审,预计 2015 年下半年可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 2900.00 万 元。 (二)大力发展农村水利 1、2015 年度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任务引、提、调水工程,在全区新 建 4 座泵站,项目总投资 1000 万元,已报省厅审批,预计 2015 年底开 工建设。曾都区 2011 年现代农业省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安排在南郊 茶庵等 9 个村。项目于 2012 年 2 月动工,5 月竣工。建设内容:新建泵 站 4 座、改造 8 座,整修堰塘 28 处,疏挖整治排水沟 14 条 17.6km,改 造灌区渠系 61.22km,新建渠系建筑物 335 处。工程总投资 1110.37 万元, 其中:中央补助专项资金 1000 万元,区财政补助 10 万元,农民自筹、 投工投劳折资等共 100.37 万元。 2、曾都区 2012 年现代农业省级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安排在万店 镇塔儿湾等 7 个村(居)委会。项目于 2012 年 12 月开工,2013 年 5 月 竣工。建设内容:整治堰塘 16 口,新建泵站 3 座、整修 7 座,灌渠衬砌 60.45 千米,新建配套渠系建筑物 389 处。工程总投资 1141.2 万元,其 中:中央专项资金 1000 万元,区财政补助 20 万元,农民投工投劳或以 劳折资 121.2 万元。 3、曾都区 2012 年中央财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项目位 于万店镇的泉水寺等 5 个行政村。项目于 2012 年 12 月开工,2013 年 5 月竣工。建设内容:新建泵站 3 座,整治堰塘 28 口,灌渠衬砌 137.8 千 14 米,新建及配套渠系建筑物 465 处。工程总投资 2729.5 万元,其中:中 央专项资金 1200 万元,省财政补助 800 万元,区级财政配套 450 万元, 农民投工投劳或以劳折资 279.5 万元。 4、曾都区 2013 年中央财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位于府 河镇孔家畈等 6 个村(居)委会,设计灌溉面积 2.05 万亩。项目于 2014 年 1 月开工,6 月竣工。建设内容:改造渠系 151.6km,配套灌溉渠系建 筑物 628 处;泵站新建 3 处,改造 7 处;堰塘整治 17 口。工程总投资 2725.37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 1200 万元,省级财政资金 800 万元,区级财政 450 万元,农民投劳折资 275.37 万元。 5、曾都区 2013 年中央财政统筹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农田水利建 设资金项目位于万店镇新中村,项目于 2014 年 4 月开工,7 月完工。建 设内容:渠道硬化 6.5 千米;新建及改造渠系建筑物 65 处;维修渡槽 5 处;整修堰塘 3 口;渠道维修养护 645.02 千米;塘坝维修养护 119 处; 泵站维修养护 37 处;沟渠维修养护 69 千米。工程总投资 250.5 万元, 其中:中央补助专项资金 228 万元,农民投工投劳 22.5 万元。 6、曾都区 2013 年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和项目建设补助资金项 目位于洛阳镇永兴村,项目于 2014 年 10 月开工,2015 年 5 月完工。建 设内容:永兴河 4.5 公里清淤,5 处拦水坝加固处理,改造 3 处堰塘, 10.8 公里田间渠道衬砌。工程总投资 291.9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 278 万元,区级财政补助 13.9 万元。 7、曾都区 2014 年度中央财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项目 位于何店镇王店、三岔湖、天星、金花岭、汪谌、向阳、桂花、贯庄、 龚家店、响堂街、共 10 个行政村,项目于 2014 年 11 月 15 日开工,2015 15 年 5 月 15 日竣工。建设内容:改造渠系 154.51km,配套灌溉渠系建筑 物 646 处,泵站新建 13 处,改造 2 处,堰、塘整治 30 口。项目于 2014 年 11 月 15 日开工,预计 5 月竣工。工程总投资 2722.22 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 1200 万元、省级财政 800 万元、区级财政 450 万元、农民投工 投劳 272.22 万元。 (三)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 曾都区是鄂北岗地著名“旱包子”,降雨径流较小,水资源短缺,干 旱频发,河道萎缩,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生 态问题十分突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鄂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 问题。2012 年 7 月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上,省委书记李鸿 忠指出:“要着眼长远,加强规划研究,通过工程性措施,从根本上解决 鄂北地区干旱问题”。省水利厅迅速组织专班,精心策划,按照方案从丹 江口水库全程自流方式,沿途经过老河口、襄州、枣阳、随县、曾都、 广水、最后到大悟。据鄂北调水工程随州市补水分配方案,曾都区两河 口水库补水数量为 614 万立方米。目前,曾都区水利局积极配合鄂北地 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管理局加快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曾都 段工程前期工作。 (四)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节约保护 1、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面开展。2011 年中央 1 号文件再次强 调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决定大幅度增加 投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加快,为确保 3 年完成任务,区局把病险 水库除险加固这项工作放在要着力做好的重点工作首位。截至目前,“十 二五”规划列入的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已全部完成除险加固任务, 16 其中:小(一)型水库 6 座,已于 2012 年 12 月通过验收;小(二)型 水库 62 座,2012 年 2 月正式开工,2013 年 6 月底竣工,提前两年完成 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并于 2014 年 10 月全部通过验收。该项目 完成投资 9505.00 万元,其中:中央补助专项资金 8550.00 万元,地方配 套 955.00 万元。2015 年曾都区剩余 21 座未除险水库列入国家新除险水 库规划,目前正在招标工作中,工程年内完成。 2、完成“十二五”农村安全饮水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国家为解 决农村饮水困难实施的一项“德政工程”,也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 众血肉关系的“民心工程”。根据《随州市曾都区水利发展“十二五”专项 规划》,至 2015 年年底,共解决了 23.89 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含 2.6 万人 的学校师生)。2011 年解决了 4.5 万居民,0.7 万人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 问题。工程总投资 2460.0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1476.00 万元,地方配 套 984.00 万元。建设地点:南郊办事处、万店镇、府河镇、何店镇、洛 阳镇、淅河镇等 6 个镇(办)。2012 年解决了 5.2 万居民,0.5 万人学校 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 2762.0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1657.00 万元,地方配套 1105.00 万元。建设地点:区经济开发区、城南 新区、南郊办事处、何店镇、洛阳镇、府河镇、万店镇、淅河镇等 8 个 镇(办)。2013 年解决了 2.5 万居民和 1 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工程总 投资 1559.5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936 万元,地方配套 623.5 万元。建 设地点:洛阳镇、府河镇、淅河镇。2014 年解决了 4.0 万居民和 0.4 万 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 2133.0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1280.00 万元,地方配套 853.00 万元。建设地点:南郊办事处、府河镇、 万店镇、淅河镇。2015 年项目正在实施之中,已于 2014 年 12 月 18 日 17 开工,计划解决 5.09 万人,工程总投资 2560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1536.00 万元,地方配套 1024 万元,预计 8 月底竣工。十二五期间新建各类供水 设施 47 处,完成了白果河水库供水、两河口水库供水、新庙水库供水、 荞麦河水库供水任务及桃园河水厂改造任务。 3、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 白果河水库、桃园河水库 2 座电站已被列入国家农村水电增效扩容 改造项目规划,项目初设报告经随州市水利局批复,工程投资为:218.19 万元。2014 年 5 月 10 日正式开工,桃园河水电站 2014 年 11 月底竣工, 白果河水电站 2015 年 2 月竣工。 (五)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 1、加强规划指导,组织专班技术人员协助设计院编制了一批水土保 持综合治理专项规划。(1)编制了《曾都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十二·五” 专项规划》。 (2)编制了 6 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上报省水 利厅:随州市曾都区永兴河清洁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随州 市曾都区浪河浪河村清洁生态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随州市曾都 区府河镇紫石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随州市曾都区洛阳 镇君子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珠宝 山村坡耕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随州市万店镇新东村坡耕地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建议书。(3)区发改局、水利局联合行文上报省 发改委、省水利厅《关于要求将曾都区列为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 理工程项目县》的请示。(4)按照“十二·五”水利专项规划,计划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 32.05 平方公里,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完成水土流失 综合治理面积 16.5 平方公里。 18 2、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2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实行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水利部把湖北作为全国 7 个实行最严格 水资源管理制度示范建设省份之一。10 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专题电 视电话会议进行的动员部署,市、区政府先后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 区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区局落实了工作专班。编制起草了《曾都区人 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曾都区实行最严格水 资源管理制度示范建设实施方案》、《曾都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考核办法》等相关文件,对用水指标进行了初步分配。通过 3 年的示范 建设,到 2015 年,制定完成我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各项制度,建立 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体系并监督落实;“五大体系”初步建成,水 资源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 2.20 亿立方米以内,万元 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 98 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49;重要河流(水库)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 75%以上;全区重点饮用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到 95%以上。 (六)切实抓好行业能力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以水行政管理和水利科研队伍建设 为重点的水利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依法行政、作风过硬、技术优良、攻 坚克难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队伍。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大 力推进廉政建设,围绕四个安全(工程安全、资金安全、生产安全、人 员安全),做到“一个项目、二个合同同签,审计及预防全过程并举,确 保三个工程”(项目合同与廉政合同同签,审计监督及预防职务犯罪全过 程跟踪,确保优质工程、廉洁工程、安全工程),二是积极稳妥推进水 利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改革、 19 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基层水利管理改革。加强乡镇水管站建设,实行“县 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每个乡镇水管站定编 2 人,人员工资纳 入区级财政预算。三是着力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一方面着力强化水利规 划、建设、管理、服务及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构建人水和 谐,可持续的水利发展体系。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保障、水生态保 护、现代水利信息化、安全可靠的防汛抗旱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 利科技创新等体系建设。基本形成水利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 科技创新体系和质量技术监督体系。 2.2.2 2015 年末水利发展状况预测 在 2009 年国家的“拉动内需”经济政策实施以后,我国水利项目建设 步伐大步加快,中央投资均迅速到位,地方配套资金也得到落实。全区 范围内,主要水利工程项目包括病险水库加固、安全饮水工程、小型农 田水利工程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水土 保持工程、中小河流治理等。 2015 年,是实施水利“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加快水利发展与改 革的关键之年,我区水利发展呈以下特点: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 利工作。二是水利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利用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争资立项,抓好拉动内需水利项目建设;三 是民生水利发展加快。着力解决水利问题最突出、矛盾最集中、群众要 求最紧迫切的问题,增强民生水利保障能力,扩大民生水利成果,使水 利更好惠泽民生,造福人民群众,农村人饮安全、城区、水库等一批关 系民生的水利工程正在实施;四是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按 20 照水利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须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 饮水水源保护,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 预计到 2015 年末任务,新建花湾小(二)型水库,已通过省厅组织 评审,并获省水利厅批复,预计 2015 年下半年可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 资 2900.00 万元,计划 2015 年底完成主体工程。 2.2.3 存在主要问题 “十二五”期间,曾都区的水利发展和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从水利发展现状上看,水利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水利建设水平还远不 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由于缺乏区域控制性工程,城、乡 河流防洪体系没有形成,防洪抗灾的标准还较低;小型病险水库多,防 汛任务十分艰巨;水源工程不足,中型灌区和泵站工程老化失修,抗旱 基础设施薄弱,部分乡镇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分突出;水资源承载能力 下降,水资源污染已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具体 问题如下: 1、“十二五”期间,由于一批病险水库得到除险加固和部分河道堤防 建设的实施,防洪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但由于城镇防洪建设存 在“瓶颈”,防洪安全仍然大存隐患。本区中型水库抗洪、抗旱能力较强, 保证率较高外,大量的小型水库抗洪、抗旱能力均较低。因而水利设施 的抗洪、抗旱能力有待提高,有效的防洪、防旱体系尚待建立。要基本 摆脱本区的“洪、旱”对发展的威胁,其任务相当复杂、艰巨且具长期性。 2、水资源供需矛盾大。水资源有限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矛盾 日益加大,节约、保护资源将涉及社会旧观念的转变、科技发展创新、 21 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需较长时间才能理顺和解决。 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以及管理性缺水等因素并存。但当前主要是工 程和管理性缺水,局部地区为水环境性缺水。 农业灌溉工程老化失修特别严重,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则更 为滞后,灌溉水大量损耗漏失。 中、小(1)型水库多为“年调节”水库,小(2)型水库调节能力极 低,遭遇 2~3 年的连续旱年,则蓄水严重不足,许多小型水库呈干涸现 象。设计灌溉保证率为 75%,抗旱标准仅 4 年一遇。抗旱保证率极低。 现状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浪费和损耗较大,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低, 城镇供水管网漏失率大,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小,农村饮水安全和局 部缺水问题未予基本解决。 3、水资源及水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严重滞后,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 活的污水无序排放,河、库水质逐渐恶化的趋势尚未有效遏制,近年水 质迅速由℃类降至℃类、℃类,局部河段水质为℃类乃至劣℃类。一些小水库 水质亦由℃类降至℃、℃类。 随北地区水土流失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破 坏和水土流失久未得到及时恢复。 4、基层水管单位管理设施落后、老化,管理经费不足,致使水利管 理难以到位,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 5、水利管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1)水资源统一管理(或协调管理)的体制需进一步理顺,涉水事 务“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合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不力,特别 22 是水资源保护管理不力,水质恶化趋势尚得不到有效遏制。 (2)政府涉水管理的规划、政策、制度等极需加强,如防洪减灾社 会化保障体系亟待建立健全。在应对重大水利事件(如特大洪水或持续 大旱,或突发水质大量重度污染等)方面,相应的预案和对策亟待制定 和完善。 (3)行业发展基础薄弱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测验网站稀少,不能满足计量精度的要求;水 质监测、水土流失监测、农业灌溉、排水等不仅网站建设不足,而且现 有网站设备设施陈旧老化。 水利信息化建设匮乏,已开展的少量“信息化”工作水平极低。 行业队伍建设处在盲目状态,人才培养无规划、无目标。队伍的人 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空缺,整体文化、技术水平偏 低,水利科技投入近乎为零。 6、繁重的建设任务所需投资的资金缺口大。由于原建设滞后,“建 设欠债”过大,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有新的建设要求,因而,按满足建设需 求测算,所需投资额度巨大。据本规划初步测算,建设项目年度投资约 8~15 亿元,而中央、地方及社会的最大可能投资约 1~3 亿元。需要与 可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这将成为相当长时期的制约水利发展的关键因素。 2.3 水利发展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 “十三五”期间,本区水资源利用和水利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 2.3.1 发展的主要有利条件 23 1、中央、省、市各级高度重视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问题,水利 建设为国家水安全战略部署,国家调整水利理念和治水方针,加大水利 投入,出台了促进水利快速发展一系列优惠政策,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 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更 大力度推进节水减污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与河库资源保护,强化河 库空间管理和功能管理,使本区水利发展有良好的大环境和机遇。中央 和地方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政策和措施,有利加强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 坚持科学的水利发展思路,建立现代 水利发展模式,使水利发展有了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即从传统水利向 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治水新思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为核心理念,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建立水权制度, 重视水资源保护。建设节水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 3、各级领导对本区水利发展支持和指导力度加强。社会对水的认识 深化,水的忧患意识和节约保护观念增强,对水环境安全愈加高度关注。 全社会对农田水利和安全饮水的投入不断增大。 4、职工队伍基础较好,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广阔,职工队伍素质 提高和队伍壮大前景看好。不断建立和完善的水利法规体系和规划体系, 培养造就具有“献身、负责、求实”水利行业精神的水利职工队伍,为推 进依法治水,加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提高行业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夯实了基础。 24 2.3.2 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洪、旱灾害仍是威胁本区经济社会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本区除中型水库抗洪、抗旱能力较强,保证率较高外,大量的小型 水库抗洪、抗旱能力均较低。因而水利设施的抗洪、抗旱能力有待提高, 有效的防洪、防旱体系尚待建立。要基本摆脱本区的“洪、旱”对发展的 威胁,其任务相当复杂、艰巨,且具长期性。 2、繁重的建设任务所需投资的资金缺口大。加之经济社会发展对水 利建设有新的要求。因而,按满足建设需求测算,所需投资额度巨大。 3、水资源有限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加大,一方面, 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并存,另一方面,用水粗放的现象仍十分 严重。节约、保护资源将涉及社会旧观念的转变、科技发展创新、新型、 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等诸多方面,需较长时间才能理顺和解决,另外 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所带来生态负面影响的认识等都需要相当长的时 间,都需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解决。而这个过程又是无穷尽的。 4、职工队伍现状与现代水利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现有职工队伍在 科学管理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法律知识、生态知识等方面相对较薄弱。 同时,本区水利经济相对滞后,行业较贫困和工作条件艰苦。在引进、 吸引、培养人才等方面都存在难题。上述状况将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 展的制约因素。 25 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3.1 本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1、发展的宏观背景。经济全球化将不断增强,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 调整之中,国内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上升期,经济发展处于大有作为 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经 济社会发展政策进一步向中、西部地区和“三农”倾斜,新型工业化、信 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中央财政将 持续加大对地方发展的投入,曾都区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经济社 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 2、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突出发展工业经济,稳定发展农业经济,加快 发展服务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农业产业 化、统筹城乡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突出抓好“经济发展明显提速、 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特色”三项重点,实现曾都经济 社会新的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社会全 面进步。测算 2020 年,全区人均 GDP5000 美元以上,2020 年人均 GDP9000 美元以上。 3.2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利用的需求 3.2.1 对水利建设的需求 (1)本世纪初期的我国水利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 26 在注重水利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做到水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注重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更 要加强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的运用,达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目的;在 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更要重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实现水资 源的可持续利用;在注重工程技术、安全问题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 经济、体制等问题,全面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种植结构调整,对节水灌溉等水利新技 术、新材料、新设备推广应用提出了需求,为保证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安 全,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抗御水、旱灾害能力,就必须加强水源工程的 除险加固,加强渠系工程和田间工程的改造和配套,要开展对菜、瓜、 果等重要经济作物的灌溉试验和灌排技术的研究。 发展绿色农业,要求加大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 (3)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要求增加供水量的同时, 更要求加强供给管理,引导节水降耗型企业发展,推广中水回收利用, 促进企业提高水的复用率。 (4)加快城镇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增加城镇工业、生活、环境的供 水量,更要确保饮水安全,要求完善水环境监测,要求研究集镇的防洪 建设等。 (6)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夯实发展基础。给本区水利提出的基 本任务概而言之,是要全面解决“水多”、“水少”及“水脏”问题。即: 全面完成各类防洪工程体系,建立完备的防洪管理体系,用先进装 备和科学手段解决“水多”问题。 27 通过节水挖潜,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供水工程体系和管理体系,提 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以解决“水少”问题。 通过水土保持工程体系(含生物措施),防污治污改善水环境和生态 经济建设以解决“水脏”问题。加强水源地的保护。 3.2.2 对水利管理与改革的需求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促进科技进步为发展手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此,对水利管理与改革要求按照“行为规范、运转 协调、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展开。 (1)改革管理体制。包括外部理顺、改革,完善水域与区域相结合 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体制、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等。 (2)完善机制。包括高效协调的行政管理机制,水灾害防范与治理 中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补偿机制及保险机制等经济机制 的建立和完善。 (3)转变职能。突出加强政府在水管理中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 能。 (4)加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包括依法行政能力,科学治 水能力、服务社会和应对复杂水事危机的能力等。 3.3 水资源总量 曾都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993 毫米,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以水文站多年 平均降水量为例,其 4~9 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70%;降水量年际变 化较大。 28 曾都区地表水资源量 4.52 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50%,75%,9 5 %,)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 4.08 亿立方米,2.82 亿立方米和 1.48 亿立方 米。地表水径流年际间丰、枯变化较为显著。 (2)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曾都区所有河流均为外流河,其水资源可利用量采用倒扣法进行估 算,即:w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w 地表水资源量-W 河道内需水量-w 洪 水弃水,可利用总量估算考虑到国民经济和发展兼固生态要求,其水资 源可利用率在规划水平年经综合考虑:至 2015 年各种保证率(p=50%,75 %,95%)水资源利用率分别为 30%,35%,40%左右;至 2020 年在相 应保证率下分别为 34%,38%,45%左右,其中地下水资源利用量较少。 曾都区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见表 3.3-1。 表 3.3-1 曾都区水资源总量可利用量 水资源总量(万立方米) 来水保证 重复 水资源 水平年 率(%) 地表水 地下水 计算量 总量 多年平 均 水资源可利用量(万立方米) 地表水 地下水 重复 计算量 客水 其它 水资源可 利用总量 45200 7300 200 52700 33900 365 200 9660 0 44125 平水年 50 40800 7300 200 48300 30600 365 200 9655 0 40820 偏枯年 75 28200 7300 200 35700 21150 365 200 6673 0 28388 枯水年 95 14800 7300 200 22300 11100 365 200 4422 0 16087 3.4 水资源现状调查 2014 年国民经济各部门总用水量 3.0625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 0.6482 亿立方米,实际灌溉面积 23.70 万亩,占用水总量的 21.2%,工 业用水量 1.859 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 60.7%,每万元产值用水用量 60 立方米 (含乡镇一般工业);城镇生活用水量(含禽蓄)0.555 亿立方米, 29 占总用水量的 18.1%; 3.5 水资源需求分析 3.5.1 用水需求现状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本次规划现状水平年全区总人口 65.28 万人,全区 国民生产总值 307.28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405.20 亿元;总耕地面积 38.83 万亩,其中灌溉面积 23.70 万亩。 3.5.2 各水平年用水需求预测 根据曾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长期规划,到 2020 年灌溉面积 24.24 万亩,总人口 68.85 万人,国民生产总值 1075.9 亿元。到 2025 年灌溉面 积 24.78 万亩,总人口 69.20 万人,国民生产总值 1655.5 亿元。 需水量预测主要包括:生活、工业、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等。 生活用水定额在现有基础上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其定额应有所提高;工 业用水定额综合考虑科技进步及节水措施的提高,其万元产值耗水量应 有所下降。生态环境用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要将有一定的 提高。 农业灌溉用水按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发展节水型农业,随着 灌溉模式的改变,灌溉定额有所减小,但由于灌溉面积的扩大,农业用 水量近期有所增加。根据调查分析现状年我区渠道水利用系数为 0.49 左 右。规划到 2015 年我区渠道水的利用系数达到 0.56 左右,到 2020 年我 市渠道水的利用系数达到 0.65 左右。 30 表 3.5-1 序 号 1 2 3 4 5 6 类 经济社会需水定额(净)汇总表 别 农作物农田灌 溉综合定额 果茶灌溉 综合定额 工业需水 生活需水 环境需水 畜、禽饮水 定额值 项 目 定额 单位 现状 2020 年 2025 年 P=50% 立方米/亩 119.8 108.15 97.21 P=75% 立方米/亩 144.0 130.74 120.11 P=95% 立方米/亩 185.38 171.11 155.56 P=50% 立方米/亩 28.2 22.4 20.6 P=75% 立方米/亩 41.4 35.2 33.0 P=95% 立方米/亩 46.6 40.6 38.2 城区工业 立方米/万元 85.0 60.0 40.0 乡镇企业 立方米/万元 30.0 22.0 18.0 城 区 升/人.天 150.0 161.0 165.0 镇 区 升/人.天 80.0 110.0 120.0 农 村 城(镇) 区 农 村 升/人.天 50.0 72.0 80.0 升/人.天 60.0 85.0 95.0 升/人.天 8.0 14.0 15.0 大牲畜 升/头.天 50.0 52.0 55.0 小牲畜 升/头.天 8.0 10.0 12.0 家 禽 升/只.天 0.5 0.5 0.5 ※ 工业需水定额以万元产值计。 31 说明 表 3.5-2 类别 水平年 现状 农田 灌溉 2020 年 2025 年 现状 果、 茶灌 溉 2020 2025 农业灌溉需水量(净)计算成果 水文年 综合灌 溉定额 (m3/亩) P=50% 119.8 P=75% 144 P=95% 185.38 4394 P=50% 108.15 2622 P=75% 130.74 P=95% 171.11 4148 P=50% 97.21 2409 P=75% 120.11 P=95% 155.56 3855 P=50% 28.2 704 P=75% 41.4 P=95% 46.6 1276 P=50% 22.4 789 P=75% 35.2 P=95% 40.6 1463 P=50% 20.6 876 P=75% 33 P=95% 38.2 种植面 积(万亩) 灌溉需水 量(万 m3) 说 明 2839 23.7 24.24 24.78 31.42 38.3 42.52 3413 3169 2976 1106 1264 1403 1624 说明:水文年中,P=50%为平水年份;P=75%为偏枯年份;P=95%为特 枯年份。 32 表 3.5-3 类别 工业、生活、环境需水量(净)计算成果 项 2025 年 50% 75% 95% 50% 75% 95% 50% 75% 95% 2839 3413 4394 2622 3169 4148 2409 2976 3855 损失系数 / 1.088 1.088 1.088 0.664 0.664 0.664 0.447 0.447 0.447 损失水量 万立方米 3089 3713 4781 1741 2104 2754 1077 1330 1723 小 计 万立方米 5928 7126 9175 4363 5273 6902 3486 4306 5578 净需水量 万立方米 704 1106 1276 789 1264 1463 876 1403 1624 / 0.786 0.786 0.786 0.538 0.538 0.538 0.389 0.389 0.389 万立方米 553 869 1003 424 680 787 341 546 632 万立方米 554 870 1004 425 681 788 341 546 632 需水量合计 万立方米 6482 7996 10178 4788 5954 7690 3827 4852 6210 净需水量 万立方米 16367 16367 16367 30802 30802 30802 44936 44936 44936 损失系数 / 0.136 0.136 0.136 0.087 0.087 0.087 0.02 0.02 0.02 损失水量 万立方米 2226 2226 2226 2680 2680 2680 899 899 899 需水量合计 万立方米 18593 18593 18593 33482 33482 33482 45835 45835 45835 净需水量 万立方米 2800 2800 2800 5571 5571 5571 7448 7448 7448 损失系数 / 0.176 0.176 0.176 0.099 0.099 0.099 0.02 0.02 0.02 损失水量 万立方米 493 493 493 552 552 552 149 149 149 小 计 万立方米 3293 3293 3293 6123 6123 6123 7597 7597 7597 净需水量 万立方米 2200 2200 2200 1980 1980 1980 1790 1790 1790 / 0.026 0.026 0.026 0.02 0.02 0.02 0.015 0.015 0.015 万立方米 57 57 57 40 40 40 27 27 27 万立方米 2257 2257 2257 2020 2020 2020 1817 1817 1817 万立方米 5550 5550 5550 8142 8142 8142 9414 9414 9414 万立方米 30625 32139 34321 46412 47578 49314 59076 60101 61459 果、茶灌 损失系数 溉 损失水量 管网供水 生活、环 境 2020 年 现状年 万立方米 小 计 工(企) 业 单位 净需水量 农田灌溉 农业灌 溉 目 非管网供 损失系数 水 损失水量 小 计 需水量合计 需水量总计 33 表 3.5-4 供水工程、水利用系数η值 有效 库容 (万立 方米) 多年平 农业 均来水 灌溉 量 面积 (万立方 (万亩) 米) 现状 供水 水利 用系 数 规划水利用系 数 2020 年 2025 年 77840 63405 47.41 0.390 0.52 0.60 10907 9950 10.20 0.450 0.58 0.68 非大、中型 水库灌区 15.42 0.500 0.62 0.72 非大、中型 水库灌区 堰 塘 7.90 0.750 0.78 0.80 非大、中型 水库灌区 5 提 水 26.50 0.500 0.65 0.78 非大、中型 水库灌区 6 合 计 0.479 0.601 0.691 7 管网供水(工) 业) 管网供水(生) 107.4 3 0.88 0.92 0.98 0.85 0.61 0.98 序 号 供水类别 1 2 3 4 8 农 田 水 利 工 程 大、中型 水库 小(1) 型 水库 小(2) 型 水库 8287 活) 表 3.5-5 供水水量损失系数表 现状年 序 号 供水类别 1 2 3 4 5 农业灌溉 果、茶灌溉 工业(企业)生产 生活、环境(1) 生活、环境(2) 说 明 利用 系数 η 损失 系数 ξ 0.479 0.560 0.88 0.85 0.975 1.088 0.786 0.136 0.176 0.026 规划水平年 2025 年 2020 年 损失 利用 损失 利用η ξ η ξ 0.601 0.664 0.691 0.447 0.538 0.720 0.389 0.650 0.087 0.980 0.020 0.920 0.099 0.980 0.020 0.910 0.020 0.985 0.015 0.98 说明:损失水量 WS=ξ.Wj 1-η 式中:Wj——净需水量,ξ= ——— η Wj=M.R 式中:M——需水项目规模;R——项目需水定额。 总需水量 WZ=WS+ Wj 34 说 明 自流灌为主 喷滴灌为主 管网供水 管网供水 非管网供水 表 3.5-6 类别 经济社会规划需水量 项 目 2020 年 现状年 2025 年 50% 75% 95% 50% 75% 95% 50% 75% 净需水量 万立方米 2839 3413 4394 2622 3169 4148 2409 2976 3855 / 1.088 1.088 农田灌 损失系数 溉 损失水量 万立方米 3089 3713 1.088 0.664 0.664 0.664 0.447 0.447 0.447 4781 1741 2104 2754 1077 1330 1723 95% 万立方米 5928 7126 9175 4363 5273 6902 3486 4306 5578 704 1106 1276 789 1264 1463 876 1403 1624 / 0.786 0.786 果、茶 损失系数 灌溉 损失水量 万立方米 553 869 0.786 0.538 0.538 0.538 0.389 0.389 0.389 1003 424 680 787 341 546 632 632 小 计 农业 灌溉 单位 净需水量 万立方米 554 870 1004 425 681 788 341 546 需水量合计 万立方米 6482 7996 10178 4788 5954 7690 3827 4852 6210 净需水量 万立方米 16367 16367 16367 30802 30802 30802 44936 44936 44936 小 计 工 (企) 业 损失系数 万立方米 / 0.136 0.136 0.087 0.087 0.087 0.02 0.02 0.02 2226 2680 899 899 899 损失水量 万立方米 2226 需水量合计 万立方米 18593 18593 18593 33482 33482 33482 45835 45835 45835 净需水 万立方米 2800 量 2800 5571 5571 5571 7448 7448 7448 0.176 0.176 0.176 0.099 0.099 0.099 0.02 0.02 0.02 493 493 493 552 552 552 149 149 149 小 计 万立方米 3293 3293 3293 6123 6123 6123 7597 7597 7597 净需水 万立方米 2200 量 2200 2200 1980 1980 1980 1790 1790 1790 0.026 0.026 0.026 0.02 0.02 0.02 0.015 0.015 0.015 57 57 57 40 40 40 27 27 小 计 万立方米 2257 2257 2257 2020 2020 2020 1817 1817 1817 万立方米 5550 5550 5550 8142 8142 8142 9414 9414 9414 / 损失水 万立方米 量 非管网供 水 2680 2680 2800 损失系 数 管网供水 生活、 环境 2226 0.136 损失系 数 / 损失水 万立方米 量 需水量合计 需水量总计 27 万立方米 30625 32139 34321 46412 47578 49314 59076 60101 61459 说明:水文年中,P=50%为平水年份;P=75%为偏枯年份;P=95%为特 枯年份。 35 表 3.5-7 类 别 节 水 开 发 新 水 源 规划增加供水能力计算成果 规划水平年 项 目 工 业 城镇生活 农 业 合 计 工 业 污 生 活 水 处 环 境 理 回 用 其 它 小 计 农灌回归水 新建供水工 程 合 计 总 计 单位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50% 2780 567 1296 4643 2160 820 2020 年 75% 2780 567 1599 4946 2160 820 95% 2780 567 2036 5383 2160 820 万立方米 500 500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150 3480 2946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万立方米 说 明 50% 4591 989 1491 7071 3570 1400 2025 年 75% 4591 989 1839 7419 3570 1400 95% 4591 989 2341 7921 3570 1400 500 900 900 900 150 3480 3585 150 3480 4677 210 5870 2280 210 5870 2841 210 5870 3666 2140 1850 1220 3950 3610 3260 8566 13209 8915 13861 9377 14760 12100 19171 12321 19740 12796 20717 新增供水能力估算 一、节水:W 净.μj 工业:μj =18%,生活、环境:μj =15%,农业:μj =8% 二、开发新水源:W 净.μf 污水处理回用(中水开发) 工业:μf =14%,生活、环境:μf =35% 农业灌溉回归水利用:μf =20% 新建供水工程:按工程规模计算 36 表 3.5-8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 现状年 类别 项 目 原有供水能力 供水 新增供水能力 供水合计 工业企业 生 活 城镇 环 境 小 计 农业灌溉 需水 果菜灌溉 农村 生 活 环 境 小 计 需水合计 余(+) 平衡 缺(-) 单位 万立 方米 规划水平年 2020 年 95% 50% 75% 50% 75% 95% 50% 75% 95% 33088 28601 27220 40820 28388 16087 40820 28388 16087 14780 16250 18761 18745 20035 21933 33088 28601 27220 55600 44638 34848 59565 48423 38020 18593 18593 18593 33482 33482 33482 45835 45835 45835 2800 2800 2800 5571 5571 5571 7448 7448 7448 493 493 493 552 552 552 149 149 149 21886 21886 21886 39605 39605 39605 53432 53432 53432 5928 7126 9175 4363 5273 6902 3486 4306 5578 554 870 1004 425 681 788 341 546 632 2200 2200 2200 1980 1980 1980 1790 1790 1790 57 57 57 40 40 40 27 27 27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万立 方米 2025 年 8739 10253 12436 6808 7974 9710 5644 6669 8027 30625 32139 34322 46413 47579 49315 59076 60101 61459 2463 9187 11678 23439 3538 7102 489 2942 14467 根据本次农村水利综合规划成果,在考虑满足规划的农业灌溉需要 以及其他各部门用水,在设计水平年内,由于新增水源工程建设等,水 资源均可满足要求。在干旱年内(P=95%)由于水资源总量的匮乏,存在 37 着资源性缺水;根据对水土资源供需平衡计算结果,本区在设计水平年 内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能够满足规划的基本农田灌溉需要以及国民经 济各部门的用水需要。但在特枯年份(P=95%)全区水资源各分区供需均 不满足要求,因此,有必要在特枯年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以缓解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 38 4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布局 4.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1.1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 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 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想,坚持以人 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随州的宏伟 目标,立足本区、全面规划、统筹兼固、标本兼治。兴利除害并重,节 流开源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行政管理职能。依法治水、综合 服务、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平衡供需、持续发展。 4.1.2 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民生至上。坚持把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 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与人民群众利益最关心、最直接、 最现实的民生水利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优先领域,真正做到水利改革发 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 以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来妥善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防止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侵害。 3、以水为贵、节水优先。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的方针,从观念、意 识、措施等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力求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39 益和生态效益。 4、人水和谐、空间均衡。坚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强化水资源、 水环境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放在突出 的位置。妥善处理人与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水资 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系,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5、统筹兼顾、系统治理。统筹协调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与水利建设等关系,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科学制定水利发展目标;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种要素,把治水与治山、 治林、治田等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 害等问题。 6、改革驱动、两手发力。坚持把构建法制健全、体制科学、机制合 理和运作规范、服务优质、行动高效的水管理体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体制机制,切实发挥政府在 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以创新增活力,进 一步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7、科技引领、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 升水利科技支撑保障能力。积极构建与水利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 息化综合保障体系。用现代的治水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 体系,全面服务于水利现代化建设,不断提质增效。 8、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改革是发展的动力,通过理顺体制, 改革机制,健全法制,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发挥市场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40 4.1.3 规划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 《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 (6)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7) (8) 《城市供水条例》 2、行政文件 (1)关于印发《湖北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2)《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随州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 案的通知》 (3) 《关于印发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4)关于转发《湖北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通知》 的通知 (5)区办《曾都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十三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 通知》 3、有关资料、信息 (1)曾都区《国民经济统计年鉴》(2014) (2) 《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十三五” 规划项目库》 (3)随州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拟建项目表 41 (4)近三年完成或正在编制水利项目规划情况 (5)曾都区编制“十三·五”水利规划项目表 (6) 《随州市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报告》 (7) 《农村饮水安全规划》 (8) 《曾都区农村水利综合规划》 (9)有关专题调查分析资料、与有关行业部门衔接资料及信息 4.1.4 规划水平年 1、规划范围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规划范围为曾都区全境(含随州市市区) ,即总面 积为 1316 平方公里。 2、规划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为: 2011-2015 年 规划水平年:近期 2020 年,展望期 2025 年 4.2 水利发展与改革总体思路和布局 4.2.1 总体思路 总体思路为:坚持“五个同时抓”,构筑“三大保障体系”,做到“四个 结合”,实现“四个转变”,达到“一个总体目标”。即: 坚持“防汛与抗旱、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工程建设与管理、依 法治水与科学治水、服务社会与发展自身”等同时抓; 构筑“防洪减灾、水资源供给、水环境保护”等保障体系; 做到“单一工程效益与工程体系效益,水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行 业发展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水利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等相结合; 42 实现“工作思路由狭义水利观向全面水利观转变,防汛抗旱由洪水控 制及单一抗旱向洪水管理及主体抗旱转变,建设管理由行政控制为主向市 场机制为主转变,行政管理由政府管理向政府调控、市场运作转变”等; 达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持和保障”的总目标。 1、在防洪减灾方面,要给洪水以出路,通过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科 学安排洪水,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 2、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本,通过建立水权 制度,不断完善节水体制、机制,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3、在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方面,充分评估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 载能力,以恢复和改善水体功能为目标,明确各水体的纳污自净能力, 严格管理社会的排污行为,倡导发展循环经济。 4、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结 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逐步扭转与水有关的生态恶化的趋势。 4.2.2 总体布局 实施“四大类四重点”的宏观框架。“四大类”即:一是“防洪减灾工程” 类;二是“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类;三是“农村水利工程” 类;四是“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类,“四重点”: (1)重点完 成曾都区望洪山水库兴建工程;(2)重点完成曾都区农村饮水用水安全工 程提质增效任务;(3)重点完成曾都区中小型水库渠系整治工程;(4)重 点完成曾都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同时改革水利建设管理体制, 公益性水利坚持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经营性水利坚持市场经济运作,非公 益性农村小型水利倡导“三民水利”的路子 43 5 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5.1 主要目标 5.1.1 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1、防洪减灾目标。 (1)病险水库加固目标:完成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基本消灭二、三 类工程。 (2)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和山洪灾害治理目标:加大重点成灾河流和 小流域的治理力度,建立区域水量统一调度体系;加大重点山洪灾害危 害点的治理,建立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系统。 (3)清淤疏浚目标:对村级以上河流和农村当家堰塘进行清淤,提 高农村水利设施调节能力。 (4)城市防洪目标:提高城(镇)区防洪标准,基本消除城(镇) 洪水安全隐患。 (5)除涝工程目标:基本完成渍害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作物产量。 (6)防汛通讯目标:完善水情、灾情、工情信息传递建设,完善洪 水预报、预警系统建设,使水工程达到设计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7)水文建设目标:配合省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基础 及配套工作。 2、水资源综合利用目标 (1)重点水源工程目标: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提高蓄水能力, 基本解决区域水源短缺问题。 44 (2)城镇供水目标:,一般年景和一般干旱年景均能确保工业、生 活、环境用水的需求,特大干旱年景,能确保各中心镇区的生活、医疗 和主要生产部门用水的需求,确保镇区生活及主要生产部门的用水需求。 (3)其它水源工程目标:提高应急抗旱能力。 (4)农村人饮和农村、乡镇饮水用水安全工程目标:实现城镇生活 安全饮水,自来水普及率 100%;基本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5)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目标:基本完成大、中型农业 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 110 万余亩。有效灌 溉面积达到 190 万余亩。灌溉供水正常年景能满足农作物用水需求,一 般干旱年景能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满足粮食作物及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 用水需求,特大干旱年景能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用水需求。 (6)节水灌溉目标:全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基 本 实现灌溉用水负增长;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 80%左右,城镇管网 供水平均漏损率降至 10%以下,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 85%以上,实施节 水产品的准入制度。 (7)泵站改造目标:完成所有泵站的改造工作,实现 100%无障碍 使用。 3、水资源及水生态与环境保护目标 (1)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目标:保护河流生态,对遭到破坏的河流 生态进行修复。 (2)水源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目标:对重要水源地采取多种措施进 行治理和保护,中型水库及饮水水源水库污染源基本清除治理或得到控 45 制,饮水水体水质标准达到℃类以上;基本杜绝水源人为污染,城镇区污 水处理率达 75%以上,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好水资源。2020 年末 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 90%。 (3)重点流域、区域水土保持治理目标:重点完成两河口、白果河、 桃园河三中型水库水库库区及周边区域的水土保持治理,完成凉井溪、 窑石沟、响水河、两水沟、花溪河、浆溪店河、聂树河、垱沟、陈家河、 顾家河、椒藤河、祠堂河、榨屋河、沙门铺、涢潭港、胡家河等 16 条河 流水土流失控制和综合治理,完成浪河、高桥河小流域治理,整理水土 流失控制和综合治理面积 440.7km2,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4)小水电代燃料工程目标:增效减排,电站改造项目 4 座(白果 河电站、响水潭电站、浪河电站、桃园河电站),改造扩容至 1950kW。 新建阁家河电站、狮子潭电站、龙头湾电站、大堰坡电站、望洪山电站 增加水电装机约 6700 kW, 5.1.2 水利综合管理主要目标 1、建立健全 6 处中型水库及氵 员、氵 厥、漂等主河的洪水风险管理。 把稀遇洪水风险降低到最小限度。 2、进一步健全水权制度,促使大、中型水库和有城镇供水任务的小 (1)型水库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科学调度。 3、建立健全水体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确保中型水库水体及氵 员、氵 厥、 漂、浪等干流河道水体水质控制在℃类以上。 4、健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使曾都南北部重点土壤侵 蚀区得到有效治理和恢复保护。 46 5、推进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城市涉水事务统一管理。推 进农村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防洪、供水、污水处理等水务的专门 管理作为过渡到涉水事务统一管理的“起步”。 6、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水利投资体制及政府 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建立财政投入和社会融资相结合的投、融资体制; 建立市场运作、政府监控、多渠道融资的建设体制和大力发展“三民”水 利。 7、全面推行和完善建设的“四制”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督建 设机制;全面推行水管单位的分类管理,建立工程管理和养护的投入机 制;全面推进农村水利改革,倡导采用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的 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8、建立水行政部门对水利非经营性资产的监管制度;对准公益性的 水利国有资产建立事业管理,授权经营,明确责权,合理补偿,收支分 列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5.2 主要任务 5.2.1 水利工程建设主要任务 1、防洪减灾工程 (1)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完成随州市(曾都区城区)府澴河综合治 理工程(府河镇白河滩至南郊茶庵段)。 (2)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漂儿河塔儿湾段、合溪河段、府河新庙 河段、浪河大堰坡段、漂水河淅河段、清水河洛阳镇区段、漳河同兴 河段治理工程,以及高桥河茶庵段、隋王河真武山段、荞麦河金花岭段、 47 邱畈河小岭冲段、永兴河同兴段、新庙河徐家垱段等河流的综合治理。 (3)城市防洪排涝:完成随州市(曾都区城区)城市防洪工程和 防洪体系建设。 (4)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曾都区水雨情遥及自动化监测系统、 完成曾都区防汛抗旱调度信息化建设。 2、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 (1)重点水源工程:曾都区新建 21 座,其中中型新建水库 2 座 ——狮子潭水库和望洪山水库,新建小(一)型水库 1 座--郑家洼水库: 新建小(二)型水库 18 座--东高庙水库、打石坑水库、草堰塆水库、桥 大堰水库,长冲水库、白果树水库、新堰冲水库、龚家塆水库、沈家冲 水库、蔡家塆水库、李家垅水库、沙堰沟水库、秧马沟水库、垱梢水库、 九里岗水库、雷公山水库、落天坡水库、周家湾水库。 (2)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完成曾都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 效项目管网延伸 8 处--玉龙供水公司、烽火山水厂、双寺村水厂、羊子山 水厂、凉亭水厂、清泉水厂、两河口水厂、白果河水厂,新建集中供水 工程 5 处--毛家棚水厂、南烟墩水厂、三龙潭水厂、孔家畈水厂、麦林岗 水厂,水厂扩建 16 处--仙鹤水厂、洛阳水厂、龚店水厂、君子山水厂、 新庙水厂、四五水厂、阁家河水厂、青筑城水厂、钰山水厂、段家岗水 厂、姚家寨水厂、银山坡水厂、柿子园水厂、拱桥河水厂、徐家垱水厂、 白河滩水厂,以及其他饮水安全项目。 (4)抗旱水源工程:完成桃园河-新庙水库连通工程, 完成抗旱机 井工程--南郊、万店镇、府河镇、何店镇机井建设, 补充部分小型水库 48 联通、泵站提水工程,抗旱水源工程泵站工程--淅河幸福村泵站、南郊苏 家寺泵站、万店落天坡泵站、淅河包子潭泵站建设, 浪河(白果河)小 流域河流治理工程,以及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建设和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 等。 3、农村水利工程 (1)曾都区中小型水库灌溉渠系整治工程:完成曾都区 119 座中小 型水库灌溉渠道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综合整治和配套,其中重点完成白果 河灌区、桃园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造工程和节水减排工程,完 成红石岩水库小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 (2)新建灌区:淅河至城区段新建堰塘、泵站,河道治理,渠道整 修及配套建筑物;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何店镇渠道开挖、 疏及衬砌防渗,新建及改造农桥、水闸、泵站、渡槽等;现代农业省级 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万店镇渠道开挖、疏及衬砌防渗,新建及改造 农桥、水闸、泵站、渡槽等。 (3)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完成曾都区小型泵站新建及维 修改造项目。 (4)节水灌溉增效示范:新建曾都区茶庵节水灌溉项目,新建淅河 独山村节水灌溉工程。 (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成曾都区末级渠系改造(小农水)项目。 (6)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完成曾都区堰塘整修工程, 完成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农村塘堰综合整治工程。 4、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49 (1)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完成两河口、白果河、桃园河三 中型水库水库库区及周边区域的水土保持治理, 中型水库上游污源治理 3 处,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735 公顷,涢水水源区生态经济林建设 6000 公顷。 (2)生态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完成浪河、高桥河小流域治理, 整理水土流失控制和综合治理面积 440.7km2,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 趋势。 (3)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市辖饮用水水源地——先觉庙水 库上游万店镇部分水源地保护,白云湖水库上游南郊区部分水源地保护, (4)小水电建设:电站改造项目 4 座,完成白果河电站、响水潭电 站、浪河电站、桃园河电站农村小水电站增效扩容、小水电新农村电气 化县建设,改造扩容至 1950kW。新建阁家河电站、狮子潭电站、龙头 湾电站、大堰坡电站、望洪山电站 5 座,增加水电装机约 6700 kW, (5)其他:完成两河口、白果河、桃园河 3 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基 础设施改造,完成曾都区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工程、清洁生态小流域治 理工程、浪河、高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工、棋盘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5.2.2 水利综合管理主要任务 1、水利管理单位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区、乡镇办、中型水库、城区河道防汛抗旱调度指挥中心,由 区防汛抗旱调度指挥中心总指挥调度;对中型水库及部分重点小型水库 管理单位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对乡镇基层水利站的基础设施 进行改造建设;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灌溉试验站。 50 逐步建立和完善洪水风险管理制度;建立洪水影响评价制度;进一 步完善河道管理制度等,以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 2、科研教育。 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分期分批实施水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对 水利职工的水利知识培训,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引进、交流、培养机制, 尽快提高水利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改变目前我市水利职工队伍整体素 质不高、不适应新形势水利发展与改革需求的状况。 3、水利信息化建设。 在全区建立分级信息化平台,对各项水利信息进行公示公开;建立 山洪灾害预警预案系统、水质监测自动化系统和水土保持监测自动化系 统;建立中型水库及干流洪水的预报、预警系统,对区域洪水的蓄、滞、 泄、排实施调度管理。建立全区 水情、灾情、工情的信息网络及防灾、 减灾、救灾预案。使在遭受常遇洪水时基本能免除灾害影响,在遭遇稀 遇洪水时,灾害损失能降到最低限度。 4、前期工作。 做好各项水利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利于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实 施。 5、水利改革和能力建设。 进一步深化区域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务统一管理体制,实行“行 管”与“经营”分开,强化市场监管职能,探索价格标准制订的“听证制 度”,探索水行政监督和民主协商相结合制度。 进一步完善水利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改革,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 51 的稳定的水利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合理划分事权,界定政府与市场、中 央与地方事权及其投资主体的职能、范围,确定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 营性水利工程投融资政策。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其审批程 序。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探索科学、规范的投资 管理制度,确保资金有效、安全使用。 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工程建设管理方面: 健全“四制”管理,完善政府监督机制,探索项目法人招标和推行水管单 位的分类管理,落实水经营性工程的维修养护和管理经费来源并建立其 稳定投入机制。对维修养护工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管养分离”, 探索代管制。研究建立提高水管单位运营能力的经济政策。建立农村水 利的稳定投入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探索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对农村小微型水利工程试行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调动农民参 与的积极性。 加强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防洪等公益性服务为主的水利 工程的非经营性资产,建立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制度,推进其管理的法 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进程,对具综合功能的准公益性水利国有资产, 探索建立事业管理、授权经营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探索建立与市场 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水利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体制。 在水资源调查和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 管理制度;加强和完善取水许可制度;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 确定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办法;探索水权转让的原则、机制、 程序、价格、审核和监督等制度;进行水资源监测、监控和监督体系建 52 设,加强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用水和排水等方面监测与监督,提高水 资源优化配置调度水平。 根据水资源分布特点和承载能力,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研究 出台激励先进、适用节水技术的开发、推广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建立政 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推进水价改革,建立以经济 手段作用的节水机制。 加强水利系统干部职工的专业能力建设,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办事 能力和效率。 53 6 “十三五”水利发展与改革规划 6.1 “十三五”水利投资规模测算 6.1.1 水利投资环境略析 1、、中央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中 部崛起”和“拉动内需”等经济发展战略,中央财政投入将继续向中、西部 倾斜。国家持续实施“反哺”农业的一系列政策,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 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同时水利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 而,“十三五”期间乃至后续多年,中央将会继续加大对水利发展的投资 力度。 2、地方水利投资比重呈增大趋势。根据“十二五”期统计资料,省、 市、县(区)等地方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含农田水利建设、水土 保持生态建设、农村交通建设)和一些农业专项建设(饮水安全、以电 代燃等)的投资力度呈递增趋势。 3、社会投融资渠道逐渐拓宽。“十三五”期间,企业或个体投融资经 营性水利工程逐年增多。 4、农民年均纯收入增速较快,农民发展农业积极性提高,投资水利 发展的能力增强。 6.1.2 “十三五”水利投资规模测算 1、中央投资:“十二五”期间,中央投资我区水利发展项目约 6.32 亿 元。预测“十三五”期间,可争取到中央年度投资 4.2~5.8 亿元/年,五年 54 共 28.41 亿元左右。 2、地方财政投资:地方财政 “十二五”期间投资全区水利发展与改 革资金约 0.66 亿元,其他形式筹资 0.39 亿元,度投资 0.11~0.13 亿元/ 年。根据地方财政年递增速率和投资重点,预测“十三五”期间已完成前 期工作的水利发展与改革项目可争取地方财政年度投资 1.5~2.2 亿元/年, 五年共 9.47 亿元左右。 3、社会投融资:根据近年社会对经营性和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的 投融资力度和意向,预测“十三五”期间水利发展项目可争取社会力量进 行水利项目投融。 4、企业自筹:根据近年企业生产、经营的年增加值测算,企业自身 治污、节水改造和必须的公益性水利工程投入等年度投资能力 0.28 亿元 /年,五年共 1.42 亿元左右。 5、农村受益户自筹。根据近年农业生产增加值、农民纯收入及年递 增率测算,农民对农村水利发展的投资能力,可争取年度投资 1.61 亿元 /年(即占农民纯收入的 2.4%左右) ,五年共 8.05 亿元左右。 “十三五”期间,预测水利发展与改革项目,可争取年度投、融资 9.47 亿元/年,共 47 亿元左右。 6.2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6.2.1 “十二五”续建项目 曾都区“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无续 建项目,五年来实施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列入《曾都区“十二五”水利发展 55 规划》内的项目,规划实施效果较好。新建花湾小(二)水库计划 2015 年完成。 6.2.2 拟建项目 根据曾都区水利发展与改革确定的规划目标和任务,拟定“十三五” 期间水利发展与改革计划实施建设项目共五大类 23 个大项,即:“防洪 减灾工程”类 6 个大项目;“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类 4 个 大项目;“农村水利工程”类 7 个大项目;“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类 5 个大项目;“其他”类 1 个大项目等,详见表 6.1—1。 表 6.1—1 规划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 目 名 总 称 单位 数量 计 一 防洪减灾工程 1-1 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1-2 中小河流治理 1-2-1 流域面积 3000km2 以上中小河流治理 1-2-2 流域面积 200~3000 km2 中小河流治理 (1) 曾都区漂水河塔儿湾段治理工程 处 1 (2) 曾都区合溪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3) 曾都区府河新庙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4) 曾都区浪河大堰坡段治理工程 处 1 (5) 曾都区漂水河淅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6) 曾都区清水河洛阳镇区段治理工程 处 1 (7) 曾都区漳河同兴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1-2-3 其它江河治理 (1) 高桥河茶庵段 处 1 (2) 隋王河真武山段 处 1 (3) 荞麦河金花岭段 处 1 (4) 邱畈河小岭冲段 处 1 (5) 永兴河同兴段 处 1 (6) 新庙河徐家垱段 处 1 1-3 城市防洪排涝 1-4 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水利部分) (1) 浪河(白果河)小流域治理 处 1 1-5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56 备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1-6 防洪非工程措施 1-6-1 防汛指挥系统及应急通信建设 1-6-2 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建设 (1) 曾都区水雨情遥测及自动化监测 项 1 (2) 防汛抗旱调度信息化建设 项 1 1-7 其他 二 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 2-1 重点水源工程 2-1-1 大型水库 2-1-2 中型水库 (1) 曾都区望洪山水库(中型) 座 1 (2) 曾都区狮子潭水库(中型) 座 1 2-1-3 小型水源工程 (1) 郑家洼水库(新建小一型) 座 1 (2) 东高庙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3) 打石坑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4) 草堰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5) 桥大堰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6) 长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7) 白果树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2 (8) 新堰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3 (9) 龚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4 (10) 沈家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5 (11) 蔡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6 (12) 李家垅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7 (13) 沙堰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8 (14) 秧马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9 (15) 垱梢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0 (16) 九里岗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1 (17) 雷公山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2 (18) 落天坡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3 (19) 周家湾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4 2-2 调水、引提水工程 2-3 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 (1) 玉龙供水公司(管网延伸) 项 1 (2) 烽火山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3) 双寺村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4) 羊子山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5) 凉亭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6) 清泉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7) 两河口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8) 白果河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57 备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9) 毛家棚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0) 南烟墩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1) 三龙潭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2) 孔家畈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3) 麦林岗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4) 仙鹤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5) 洛阳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6) 龚店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7) 君子山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8) 新庙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9) 四五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0) 阁家河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1) 青筑城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2) 钰山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3) 段家岗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4) 姚家寨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5) 银山坡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6) 柿子园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7) 拱桥河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8) 徐家垱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9) 白河滩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30) 其他 项 1 2-4 抗旱水源工程 (1) 曾都区 21 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项 1 (2)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桃园河-新庙水库 连通工程) 项 1 (3)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幸福村、苏家寺、 落天坡、包子潭泵站工程) 项 1 (4)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南郊、万店镇、府 河镇、何店镇建设机井) 项 1 2-5 其它 三 农村水利工程 3-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3-2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1) 曾都区中小型水库灌溉渠系整治工程 项 1 (2) 曾都区白果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造工 程 项 1 (3) 曾都区桃园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造工 程 项 1 3-3 新建灌区 (1) 红石岩小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 项 58 备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3-4 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3-5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 (1) 淅河镇独山村节水灌溉工程 项 1 (2) 曾都区高产稳产节水灌溉项目 项 1 3-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 节水灌溉项目(淅河、城区) 项 1 (2) 节水灌溉项目(万店、府河、何店) 项 1 (3)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项 1 (4) 现代农业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项 3 3-7 牧区水利工程 3-8 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 四 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4-1 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1) 浪河小流域治理 项 1 (2) 高桥河小流域治理 项 1 (3) 棋盘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项 1 (4) 君子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项 1 (5) 紫石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项 1 (6) 新东村坡耕地综合治理 项 1 (7) 珠宝山坡耕地综合治理 项 1 4-2 生态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 (1) 桃园河水库下游九口堰村段清洁小流域治理 项 1 (2) 白果河水库下游王店村段清洁小流域治理 项 1 4-3 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 中型水库上游污源治理 项 1 (2) 清洁生态小流域 16 条治理工程 项 1 4-4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4-5 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建设 4-6 小水电建设 (1) 府河镇阁家河电站工程 座 1 (2) 府河镇狮子潭电站 座 1 (3) 万店镇龙头湾电站工程 座 1 (4) 何店镇白果河电站 座 1 (5) 何店镇响水潭电站 座 1 (6) 何店镇浪河电站 项 1 (7) 淅河镇大堰坡电站 座 1 (8) 洛阳镇望洪山电站 项 1 (9) 洛阳镇桃园河电站 项 1 4-7 水利血防工程 4-8 其他 五 其他 5-1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59 备注 序号 项 目 名 称 5-2 行业能力建设 (1) 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建设 5-3 其他 (1) 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基础设施改造 单位 数量 项 1 项 1 备注 曾都区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十三五”规划项目实施顺序表 序号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总投资 工程累计总投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管网延伸工程 何店白果河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600 600 管网延伸工程 何店青龙寺水厂管网延伸 250 850 管网延伸工程 何店浪河水厂管网延伸 250 1100 管网延伸工程 何店荞麦河水厂管网延伸 500 1600 管网延伸工程 随州玉龙供水公司管网延伸工程 700 2300 管网延伸工程 南郊羊子山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300 2600 管网延伸工程 万店两河口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1200 3800 管网延伸工程 淅河先觉庙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1300 5100 管网延伸工程 洛阳自来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670 5770 改扩建工程 洛阳龚店水厂改扩建工程 430 6200 管网延伸工程 府河新庙水厂管网延伸工程 1100 7300 备注: 1.工程类别:是指管网延伸工程、改扩建供水工程、新建集中供水工程、技术提升工程和小型及 分散型工程。 2.工程累计总投资:指每项工程的总投资累计求和。比如第一个项目对应的累计总投资就等于其工 程总投资。第二个项目对应的累计总投资就等于第一个项目的累计总投资和第二个项目总投资之和,后面依 次 类推。 60 7 实施计划与投资估算 7.1 投资估算 曾都区水利发展规划项目的投资估算,按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分类进行。 1、对已作前期工作,有编制年提出的工程概算,则考虑实施期物价 指数和定额变化的影响,调整原概算,估算规划投资额。 2、对以综合指标计量的项目,参照已实施及正在实施的同类项目投 资指标进行规划项目的投资估算,详见表 7.1-1。 3、根据事权划分精神,投资构成详见表 7.1-2。 表 7.1-1 序号 规划建设项目投资估算表 项 目 名 估算定额 称 单位 总 数量 项目计算 估算投资 规模 (万元) 单位 数量 473497 计 34032 一 防洪减灾工程 1-1 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1-2 中小河流治理 1-2-1 流域面积 3000km2 以上中小河流 治理 0 1-2-2 流域面积 200~3000 km2 中小河流 治理 19398 (1) 曾都区漂水河塔儿湾段治理工程 万元/处 2978 处 1 2978 (2) 曾都区合溪河段治理工程 万元/处 1890 处 1 1890 (3) 曾都区府河新庙河段治理工程 万元/处 2880 处 1 2880 (4) 曾都区浪河大堰坡段治理工程 万元/处 2930 处 1 2930 (5) 曾都区漂水河淅河段治理工程 万元/处 2960 处 1 2960 (6) 曾都区清水河洛阳镇区段治理工 程 万元/处 2910 处 1 2910 (7) 曾都区漳河同兴河段治理工程 万元/处 2850 处 1 2850 0 29866 1-2-3 其它江河治理 10468 (1) 高桥河茶庵段 万元/处 1740 处 1 1740 (2) 隋王河真武山段 万元/处 1790 处 1 1790 61 说 明 单位 数量 项目计算 估算投资 规模 (万元) 单位 数量 (3) 荞麦河金花岭段 万元/处 1780 处 1 1780 (4) 邱畈河小岭冲段 万元/处 1760 处 1 1760 (5) 永兴河同兴段 万元/处 1720 处 1 1720 (6) 新庙河徐家垱段 万元/处 1678 处 1 1678 序号 项 目 名 估算定额 称 1-3 城市防洪排涝 1-4 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水利部分) (1) 浪河(白果河)小流域治理 1-5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6 防洪非工程措施 0 1066 万元/处 1066 处 1 1066 0 3100 1-6-1 防汛指挥系统及应急通信建设 0 1-6-2 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建设 3100 (1) 曾都区水雨情遥及自动化监测 万元/项 1100 项 1 1100 (2) 防汛抗旱调度信息化建设 万元/项 2000 项 1 2000 1-7 其他 0 二 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 工程 124188 2-1 重点水源工程 103688 2-1-1 大型水库 0 2-1-2 中型水库 47500 (1) 曾都区狮子潭水库(中型) 万元/座 21800 座 1 21800 (2) 曾都区望洪山水库(中型) 万元/座 25700 座 1 25700 2-1-3 小型水源工程 56188 (1) 郑家洼水库(新建小一型) 万元/座 6200 座 1 6200 (2) 东高庙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3200 座 1 3200 (3) 打石坑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3600 座 1 3600 (4) 草堰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3200 座 1 3200 (5) 桥大堰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3100 座 1 3100 (6) 长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1900 座 1 1900 (7) 白果树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786 座 1 2786 (8) 新堰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852 座 1 2852 (9) 龚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850 座 1 2850 (10) 沈家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600 座 1 2600 (11) 蔡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700 座 1 2700 (12) 李家垅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600 座 1 2600 (13) 沙堰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750 座 1 2750 (14) 秧马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600 座 1 2600 (15) 垱梢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450 座 1 2450 (16) 九里岗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600 座 1 2600 (17) 雷公山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850 座 1 2850 (18) 落天坡水库(新建小二型) 万元/座 2800 座 1 2800 62 说 明 序号 项 目 名 单位 数量 项目计算 估算投资 规模 (万元) 单位 数量 万元/座 2550 座 估算定额 称 (19) 周家湾水库(新建小二型) 2-2 调水、引提水工程 2-3 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 1 2550 0 7360 (1) 玉龙供水公司(管网延伸) 万元/项 1528 项 1 1528 (2) 烽火山水厂(管网延伸) 万元/项 190 项 1 190 (3) 双寺村水厂(管网延伸) 万元/项 228 项 1 228 (4) 羊子山水厂(管网延伸) 万元/项 380 项 1 380 (5) 凉亭水厂(管网延伸) 万元/项 266 项 1 266 (6) 清泉水厂(管网延伸) 万元/项 342 项 1 342 (7) 两河口水厂(管网延伸) 万元/项 380 项 1 380 (8) 白果河水厂(管网延伸) 万元/项 304 项 1 304 (9) 毛家棚水厂(新建水厂) 万元/项 304 项 1 304 (10) 南烟墩水厂(新建水厂) 万元/项 344 项 1 344 (11) 三龙潭水厂(新建水厂) 万元/项 228 项 1 228 (12) 孔家畈水厂(新建水厂) 万元/项 114 项 1 114 (13) 麦林岗水厂(新建水厂) 万元/项 124 项 1 124 (14) 仙鹤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228 项 1 228 (15) 洛阳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323 项 1 323 (16) 龚店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247 项 1 247 (17) 君子山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266 项 1 266 (18) 新庙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276 项 1 276 (19) 四五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218 项 1 218 (20) 阁家河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6 项 1 76 (21) 青筑城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9 项 1 79 (22) 钰山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5 项 1 75 (23) 段家岗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3 项 1 73 (24) 姚家寨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7 项 1 77 (25) 银山坡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81 项 1 81 (26) 柿子园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6 项 1 76 (27) 拱桥河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80 项 1 80 (28) 徐家垱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6 项 1 76 (29) 白河滩水厂(水厂扩建) 万元/项 77 项 1 77 (30) 其他 万元/项 300 项 1 300 2-4 抗旱水源工程 13140 (1) 曾都区 24 座小(二)型水库除险 加固工程 万元/项 8640 项 1 8640 (2)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桃园河 -新庙水库连通工程) 万元/项 2800 项 1 2800 (3)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幸福村、 万元/项 苏家寺、落天坡、包子潭泵站工程) 1000 项 1 1000 63 说 明 单位 数量 项目计算 估算投资 规模 (万元) 单位 数量 (4)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南郊、 万元/项 万店镇、府河镇、何店镇建设机井) 700 项 2-5 其它 三 农村水利工程 3-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0 3-2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30805 (1) 曾都区中小型水库灌溉渠系整治 工程 万元/项 225727 项 1 225727 (2) 曾都区白果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 水改造改造工程 万元/项 2582 项 1 2582 (3) 曾都区桃园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 水改造改造工程 万元/项 2496 项 1 2496 3-3 新建灌区 序号 项 目 名 估算定额 称 (1) 红石岩小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 1 700 0 276628 990 万元/项 990 990 项 3-4 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0 3-5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 (1) 开发区淅河镇独山村节水灌溉工 程 万元/项 5250 项 1 5250 (2) 曾都区高产稳产节水节水灌溉项 目 万元/项 5000 项 1 5000 3-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0250 34583 万元/项 5701 项 1 5701 (2) 节水灌溉项目(万店、府河、何店) 万元/项 9622 项 1 9622 (1) 节水灌溉项目(淅河、城区) (3)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 目 万元/项 13610 项 1 13610 (4) 现代农业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 县项目 万元/项 5650 项 1 5650 3-7 牧区水利工程 0 3-8 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 0 四 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37572.65 4-1 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9766.85 (1) 浪河小流域治理 万元/项 2989.8 项 1 2989.8 (2) 高桥河小流域治理 万元/项 2707 项 1 2707 (3) 棋盘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万元/项 2750 项 1 2750 (4) 君子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万元/项 165.8 项 1 165.8 (5) 紫石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万元/项 254.72 项 1 254.72 (6) 新东村坡耕地综合治理 万元/项 550.15 项 1 550.15 (7) 珠宝山坡耕地综合治理 万元/项 349.38 项 1 349.38 4-2 617.8 生态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 64 说 明 序号 项 目 名 估算定额 称 单位 数量 项目计算 估算投资 规模 (万元) 单位 数量 (1) 桃园河水库下游九口堰村段清洁 小流域治理 万元/项 320.5 项 1 320.5 (2) 白果河水库下游王店村段清洁小 流域治理 万元/项 297.3 项 1 297.3 4-3 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1800 (1) 中型水库上游污源治理 万元/项 3800 项 1 3800 (2) 清洁生态小流域 16 条治理工程 万元/项 8000 项 1 8000 4-4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0 4-5 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设施 建设 0 4-6 小水电建设 15388 (1) 府河镇阁家河电站工程 万元/座 3900 座 1 3900 (2) 府河镇狮子潭电站 万元/座 7200 座 1 7200 (3) 万店镇龙头湾电站工程 万元/座 1250 座 1 1250 (4) 何店镇白果河电站 万元/座 390 座 1 390 (5) 何店镇响水潭电站 万元/座 350 座 1 350 (6) 何店镇浪河电站 万元/项 520 项 1 520 (7) 淅河镇大堰坡电站 万元/座 530 座 1 530 (8) 洛阳镇望洪山电站 万元/项 420 项 1 420 (9) 洛阳镇桃园河电站 万元/项 828 项 1 828 4-7 水利血防工程 0 4-8 其他 0 五 其他 1076 5-1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0 5-2 行业能力建设 776 (1) 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建设 5-3 其他 (1) 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基础设施改 造 万元/项 776 项 1 776 300 万元/项 65 300 项 1 300 说 明 表 7.1-2 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构成表 序号 投资构成(万元)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中央 地方财政 总 473497 378793 94700 100.00 80.00 20.00 34032 27226 6806 29866 23893 5973 计 构成比例(%) 一 防洪减灾工程 1-1 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1-1-1 大江大河干流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建设 1-1-2 控制性枢纽工程 1-1-3 蓄滞洪区 1-1-4 重点海堤 1-1-5 跨界河流整治 1-1-6 重点涝区治理 1-2 中小河流治理 1-2-1 流域面积 3000km2 以上中小河流治理 1-2-2 流域面积 200~3000 km2 中小河流治 理 19398 15518 3880 曾都区漂水河塔儿湾段治理工程 2978 2382 596 曾都区合溪河段治理工程 1890 1512 378 曾都区府河新庙河段治理工程 2880 2304 576 曾都区浪河大堰坡段治理工程 2930 2344 586 曾都区漂水河淅河段治理工程 2960 2368 592 曾都区清水河洛阳镇区段治理工程 2910 2328 582 曾都区漳河同兴河段治理工程 2850 2280 570 其它江河治理 10468 8374 2094 高桥河茶庵段 1740 1392 348 隋王河真武山段 1790 1432 358 荞麦河金花岭段 1780 1424 356 邱畈河小岭冲段 1760 1408 352 永兴河同兴段 1720 1376 344 新庙河徐家垱段 1678 1342 336 1-2-3 1-3 城市防洪排涝 1-4 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水利部分) 1066 853 213 浪河(白果河)小流域治理 1066 853 213 3100 2480 620 1-5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6 防洪非工程措施 1-6-1 防汛指挥系统及应急通信建设 1-6-2 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建设 3100 2480 620 (1) 曾都区水雨情遥及自动化监测 1100 880 220 (2) 防汛抗旱调度信息化建设 2000 1600 400 66 银行贷款 投资构成(万元)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中央 地方财政 1-7 其他 二 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 124188 99350 24838 2-1 重点水源工程 103688 82950 20738 2-1-1 大型水库 2-1-2 中型水库 47500 38000 9500 (1) 曾都区狮子潭水库(中型) 21800 17440 4360 (2) 曾都区望洪山水库(中型) 25700 20560 5140 2-1-3 小型水源工程 56188 44950 11238 (1) 郑家洼水库(新建小一型) 6200 4960 1240 (2) 东高庙水库(新建小二型) 3200 2560 640 (3) 打石坑水库(新建小二型) 3600 2880 720 (4) 草堰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3200 2560 640 (5) 桥大堰水库(新建小二型) 3100 2480 620 (6) 长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1900 1520 380 (7) 白果树水库(新建小二型) 2786 2229 557 (8) 新堰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2852 2282 570 (9) 龚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2850 2280 570 (10) 沈家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080 520 (11) 蔡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2700 2160 540 (12) 李家垅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080 520 (13) 沙堰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2750 2200 550 (14) 秧马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080 520 (15) 垱梢水库(新建小二型) 2450 1960 490 (16) 九里岗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080 520 (17) 雷公山水库(新建小二型) 2850 2280 570 (18) 落天坡水库(新建小二型) 2800 2240 560 (19) 周家湾水库(新建小二型) 2550 2040 510 2-2 调水、引提水工程 2-3 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 7360 5888 1472 (1) 玉龙供水公司(管网延伸) 1528 1222 306 (2) 烽火山水厂(管网延伸) 190 152 38 (3) 双寺村水厂(管网延伸) 228 182 46 (4) 羊子山水厂(管网延伸) 380 304 76 (5) 凉亭水厂(管网延伸) 266 213 53 (6) 清泉水厂(管网延伸) 342 274 68 (7) 两河口水厂(管网延伸) 380 304 76 (8) 白果河水厂(管网延伸) 304 243 61 (9) 毛家棚水厂(新建水厂) 304 243 61 (10) 南烟墩水厂(新建水厂) 344 275 69 (11) 三龙潭水厂(新建水厂) 228 182 46 (12) 孔家畈水厂(新建水厂) 114 91 23 序号 67 银行贷款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构成(万元) 总投资 (万元) 中央 地方财政 (13) 麦林岗水厂(新建水厂) 124 99 25 (14) 仙鹤水厂(水厂扩建) 228 182 46 (15) 洛阳水厂(水厂扩建) 323 258 65 (16) 龚店水厂(水厂扩建) 247 198 49 (17) 君子山水厂(水厂扩建) 266 213 53 (18) 新庙水厂(水厂扩建) 276 221 55 (19) 四五水厂(水厂扩建) 218 174 44 (20) 阁家河水厂(水厂扩建) 76 61 15 (21) 青筑城水厂(水厂扩建) 79 63 16 (22) 钰山水厂(水厂扩建) 75 60 15 (23) 段家岗水厂(水厂扩建) 73 58 15 (24) 姚家寨水厂(水厂扩建) 77 62 15 (25) 银山坡水厂(水厂扩建) 81 65 16 (26) 柿子园水厂(水厂扩建) 76 61 15 (27) 拱桥河水厂(水厂扩建) 80 64 16 (28) 徐家垱水厂(水厂扩建) 76 61 15 (29) 白河滩水厂(水厂扩建) 77 62 15 (30) 其他 300 240 60 2-4 抗旱水源工程 13140 10512 2628 (1) 曾都区 24 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 工程 8640 6912 1728 (2)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桃园河新庙水库连通工程) 2800 2240 560 (3)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幸福村、 苏家寺、落天坡、包子潭泵站工程) 1000 800 200 (4)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南郊、万 店镇、府河镇、何店镇建设机井) 700 560 140 2-5 其它 三 农村水利工程 276628 221302 55326 3-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3-2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30805 184644 46161 (1) 曾都区中小型水库灌溉渠系整治工程 225727 180582 45145 (2) 曾都区白果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 造改造工程 2582 2066 516 (3) 曾都区桃园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 造改造工程 2496 1997 499 3-3 新建灌区 990 792 198 (1) 红石岩小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 990 792 198 3-4 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3-5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 10250 8200 2050 (1) 开发区淅河镇独山村节水灌溉工程 5250 4200 1050 68 银行贷款 投资构成(万元)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中央 地方财政 (2) 曾都区高产稳产节水节水灌溉项目 5000 4000 1000 3-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34583 27666 6917 (1) 节水灌溉项目(淅河、城区) 5701 4561 1140 (2) 节水灌溉项目(万店、府河、何店) 9622 7698 1924 (3)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13610 10888 2722 (4) 现代农业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 目 5650 4520 1130 3-7 牧区水利工程 3-8 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 四 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37572.65 30058 7515 4-1 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9766.85 7813 1953 (1) 浪河小流域治理 2989.8 2392 598 (2) 高桥河小流域治理 2707 2166 541 (3) 棋盘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2750 2200 550 (4) 君子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65.8 133 33 (5) 紫石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54.72 204 51 (6) 新东村坡耕地综合治理 550.15 440 110 (7) 珠宝山坡耕地综合治理 349.38 280 70 4-2 生态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 617.8 494 124 (1) 桃园河水库下游九口堰村段清洁小流 域治理 320.5 256 64 (2) 白果河水库下游王店村段清洁小流域 治理 297.3 238 59 4-3 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1800 9440 2360 (1) 中型水库上游污源治理 3800 3040 760 (2) 清洁生态小流域 16 条治理工程 8000 6400 1600 4-4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4-5 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建设 4-6 小水电建设 15388 12310 3078 (1) 府河镇阁家河电站工程 3900 3120 780 (2) 府河镇狮子潭电站 7200 5760 1440 (3) 万店镇龙头湾电站工程 1250 1000 250 (4) 何店镇白果河电站 390 312 78 (5) 何店镇响水潭电站 350 280 70 (6) 何店镇浪河电站 520 416 104 (7) 淅河镇大堰坡电站 530 424 106 (8) 洛阳镇望洪山电站 420 336 84 (9) 洛阳镇桃园河电站 828 662 166 4-7 水利血防工程 4-8 其他 五 其他 1076 861 215 69 银行贷款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构成(万元) 总投资 (万元) 中央 地方财政 5-1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5-2 行业能力建设 776 621 155 (1) 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建设 776 621 155 5-3 其他 300 240 60 (1) 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基础设施改造 300 240 60 银行贷款 7.2 “十三五”实施计划 根据选定的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工程建设项目和管理建设项目,按需 求的轻重缓急和资金投入能力测算,经“需要与可能”的平衡调整,制 定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计划和规划建设项目分年度投资计划。 详见表 7.2-1、 7.2-2。 表 7.2-1 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计划表 项目完建期 序号 项 目 名 总 称 单位 数量 “十三五” 2021~ 期 2025 年 计 一 防洪减灾工程 1-1 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1-2 中小河流治理 1-2-1 流域面积 3000km2 以上中小河流治理 1-2-2 流域面积 200~3000 km2 中小河流治理 (1) 曾都区漂水河塔儿湾段治理工程 处 1 1 (2) 曾都区合溪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1 (3) 曾都区府河新庙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1 (4) 曾都区浪河大堰坡段治理工程 处 1 1 (5) 曾都区漂水河淅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1 (6) 曾都区清水河洛阳镇区段治理工程 处 1 1 (7) 曾都区漳河同兴河段治理工程 处 1 1 1-2-3 其它江河治理 (1) 高桥河茶庵段 处 1 1 (2) 隋王河真武山段 处 1 1 (3) 荞麦河金花岭段 处 1 1 (4) 邱畈河小岭冲段 处 1 1 (5) 永兴河同兴段 处 1 1 (6) 新庙河徐家垱段 处 1 1 70 项目完建期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处 1 1 “十三五” 2021~ 期 2025 年 1-3 城市防洪排涝 1-4 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水利部分) (1) 浪河(白果河)小流域治理 1-5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6 防洪非工程措施 1-6-1 防汛指挥系统及应急通信建设 1-6-2 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建设 (1) 曾都区水雨情遥测及自动化监测 项 1 1 (2) 防汛抗旱调度信息化建设 项 1 1 1-7 其他 二 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 2-1 重点水源工程 2-1-1 大型水库 2-1-2 中型水库 (1) 曾都区狮子潭水库(中型) 座 1 1 (2) 曾都区望洪山水库(中型) 座 1 1 2-1-3 小型水源工程 (1) 郑家洼水库(新建小一型) 座 1 1 (2) 东高庙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3) 打石坑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4) 草堰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5) 桥大堰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6) 长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7) 白果树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8) 新堰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9) 龚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0) 沈家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1) 蔡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2) 李家垅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3) 沙堰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4) 秧马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5) 垱梢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6) 九里岗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7) 雷公山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8) 落天坡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9) 周家湾水库(新建小二型) 座 1 1 1 2-2 调水、引提水工程 2-3 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 (1) 玉龙供水公司(管网延伸) 项 1 1 (2) 烽火山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1 71 项目完建期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十三五” 2021~ 期 2025 年 (3) 双寺村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1 (4) 羊子山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1 (5) 凉亭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1 (6) 清泉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1 (7) 两河口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1 (8) 白果河水厂(管网延伸) 项 1 1 (9) 毛家棚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 (10) 南烟墩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 (11) 三龙潭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 (12) 孔家畈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 (13) 麦林岗水厂(新建水厂) 项 1 1 (14) 仙鹤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15) 洛阳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16) 龚店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17) 君子山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18) 新庙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19) 四五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0) 阁家河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1) 青筑城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2) 钰山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3) 段家岗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4) 姚家寨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25) 银山坡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6) 柿子园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7) 拱桥河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8) 徐家垱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29) 白河滩水厂(水厂扩建) 项 1 1 (30) 其他 项 1 1 1 2-4 抗旱水源工程 (1) 曾都区 21 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项 1 1 (2)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桃园河-新庙水 库连通工程) 项 1 1 (3)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幸福村、苏家寺、 落天坡、包子潭泵站工程) 项 1 1 (4)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南郊、万店镇、 府河镇、何店镇建设机井) 项 1 1 2-5 其它 三 农村水利工程 3-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72 项目完建期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3-2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1) 曾都区中小型水库灌溉渠系整治工程 项 1 1 (2) 曾都区白果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 造工程 项 1 1 (3) 曾都区桃园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改 造工程 项 1 1 3-3 新建灌区 (1) 红石岩小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 3-4 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3-5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 (1) 开发区淅河镇独山村节水灌溉工程 项 1 1 (2) 曾都区高产稳产节水节水灌溉项目 项 1 1 3-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1) 节水灌溉项目(淅河、城区) 项 1 1 (2) 节水灌溉项目(万店、府河、何店) 项 1 1 (3)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项 1 1 (4) 现代农业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项 1 1 3-7 牧区水利工程 3-8 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 四 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4-1 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1) 浪河小流域治理 项 1 1 (2) 高桥河小流域治理 项 1 1 (3) 棋盘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项 1 1 (4) 君子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项 1 1 (5) 紫石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项 1 1 (6) 新东村坡耕地综合治理 项 1 1 (7) 珠宝山坡耕地综合治理 项 1 1 4-2 生态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 (1) 桃园河水库下游九口堰村段清洁小流域治 理 项 1 1 (2) 白果河水库下游王店村段清洁小流域治理 项 1 1 4-3 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 中型水库上游污源治理 项 1 1 (2) 清洁生态小流域 16 条治理工程 项 1 1 4-4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4-5 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建设 4-6 小水电建设 (1) 府河镇阁家河电站工程 座 1 1 (2) 府河镇狮子潭电站 座 1 1 “十三五” 2021~ 期 2025 年 项 73 项目完建期 序号 项 目 名 称 单位 数量 “十三五” 2021~ 期 2025 年 (3) 万店镇龙头湾电站工程 座 1 1 (4) 何店镇白果河电站 座 1 1 (5) 何店镇响水潭电站 座 1 1 (6) 何店镇浪河电站 项 1 1 (7) 淅河镇大堰坡电站 座 1 1 (8) 洛阳镇望洪山电站 项 1 1 (9) 洛阳镇桃园河电站 项 1 1 4-7 水利血防工程 4-8 其他 五 其他 5-1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5-2 行业能力建设 (1) 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建设 项 1 1 5-3 其他 (1) 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基础设施改造 项 1 1 74 表 7.2—2 规划建设项目分年度投资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总 计 总投资 其中 2016—2020 年(万元) (万元) “十三五”投 资(万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473497 473497 180578 126784 72290 62224 31621 34032 34032 13214 5570 5540 4980 4728 29866 29866 11278 4710 4720 4630 4528 2930 2960 2910 2850 一 防洪减灾工程 1-1 大江大河大湖治理 1-1-1 大江大河干流重点河段防洪工程建设 1-1-2 控制性枢纽工程 1-1-3 蓄滞洪区 1-1-4 重点海堤 1-1-5 跨界河流整治 1-1-6 重点涝区治理 1-2 中小河流治理 1-2-1 流域面积 3000km2 以上中小河流治理 1-2-2 流域面积 200~3000 km2 中小河流治理 19398 19398 7748 曾都区漂水河塔儿湾段治理工程 2978 2978 2978 曾都区合溪河段治理工程 1890 1890 1890 曾都区府河新庙河段治理工程 2880 2880 2880 曾都区浪河大堰坡段治理工程 2930 2930 曾都区漂水河淅河段治理工程 2960 2960 曾都区清水河洛阳镇区段治理工程 2910 2910 曾都区漳河同兴河段治理工程 2850 2850 其它江河治理 10468 10468 高桥河茶庵段 1740 1740 1740 隋王河真武山段 1790 1790 1790 1-2-3 75 2930 2960 2910 2850 3530 1780 1760 1720 1678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十三五”投 资(万元) 荞麦河金花岭段 1780 1780 邱畈河小岭冲段 1760 1760 永兴河同兴段 1720 1720 新庙河徐家垱段 1678 1678 其中 2016—2020 年(万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780 1760 1720 1678 1-3 城市防洪排涝 1-4 国土江河综合整治(水利部分) 1066 1066 1066 浪河(白果河)小流域治理 1066 1066 1066 3100 3100 0 0 0 0 870 860 820 350 200 350 200 1-5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1-6 防洪非工程措施 1-6-1 防汛指挥系统及应急通信建设 1-6-2 中小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建设 3100 3100 870 860 820 (1) 曾都区水雨情遥及自动化监测 1100 1100 370 360 370 (2) 防汛抗旱调度信息化建设 2000 2000 500 500 450 350 200 1-7 其他 二 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城乡供水保障工程 124188 124188 63261 25427 6660 14414 14426 2-1 重点水源工程 103688 103688 55938 16050 3600 14100 14000 2-1-1 大型水库 2-1-2 中型水库 47500 47500 12850 12850 0 10900 10900 (1) 曾都区狮子潭水库(中型) 21800 21800 10900 10900 (2) 曾都区望洪山水库(中型) 25700 25700 12850 12850 2-1-3 小型水源工程 56188 56188 43088 3200 3200 3100 (1) 郑家洼水库(新建小一型) 6200 6200 6200 (2) 东高庙水库(新建小二型) 3200 3200 (3) 打石坑水库(新建小二型) 3600 3600 76 3600 3200 3600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十三五”投 资(万元) 其中 2016—2020 年(万元) 2016 (4) 草堰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3200 3200 (5) 桥大堰水库(新建小二型) 3100 3100 (6) 长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1900 1900 1900 (7) 白果树水库(新建小二型) 2786 2786 2786 (8) 新堰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2852 2852 (9) 龚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2850 2850 2850 (10) 沈家冲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600 2600 (11) 蔡家塆水库(新建小二型) 2700 2700 2700 (12) 李家垅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600 2600 (13) 沙堰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2750 2750 2750 (14) 秧马沟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600 2600 (15) 垱梢水库(新建小二型) 2450 2450 2450 (16) 九里岗水库(新建小二型) 2600 2600 2600 (17) 雷公山水库(新建小二型) 2850 2850 2850 (18) 落天坡水库(新建小二型) 2800 2800 2800 (19) 周家湾水库(新建小二型) 2550 2550 2550 1783 2018 2019 2020 3200 3100 2852 2-2 调水、引提水工程 2-3 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 7360 7360 (1) 玉龙供水公司(管网延伸) 1528 1528 (2) 烽火山水厂(管网延伸) 190 190 190 (3) 双寺村水厂(管网延伸) 228 228 228 (4) 羊子山水厂(管网延伸) 380 380 380 (5) 凉亭水厂(管网延伸) 266 266 266 (6) 清泉水厂(管网延伸) 342 342 342 77 2017 3877 1528 1310 314 76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万元) “十三五”投 资(万元) 其中 2016—2020 年(万元) 2016 2017 2018 2019 (7) 两河口水厂(管网延伸) 380 380 380 (8) 白果河水厂(管网延伸) 304 304 304 (9) 毛家棚水厂(新建水厂) 304 304 304 (10) 南烟墩水厂(新建水厂) 344 344 344 (11) 三龙潭水厂(新建水厂) 228 228 228 (12) 孔家畈水厂(新建水厂) 114 114 114 (13) 麦林岗水厂(新建水厂) 124 124 124 (14) 仙鹤水厂(水厂扩建) 228 228 228 (15) 洛阳水厂(水厂扩建) 323 323 323 (16) 龚店水厂(水厂扩建) 247 247 247 (17) 君子山水厂(水厂扩建) 266 266 266 (18) 新庙水厂(水厂扩建) 276 276 276 (19) 四五水厂(水厂扩建) 218 218 218 (20) 阁家河水厂(水厂扩建) 76 76 76 (21) 青筑城水厂(水厂扩建) 79 79 79 (22) 钰山水厂(水厂扩建) 75 75 75 (23) 段家岗水厂(水厂扩建) 73 73 73 (24) 姚家寨水厂(水厂扩建) 77 77 77 (25) 银山坡水厂(水厂扩建) 81 81 81 (26) 柿子园水厂(水厂扩建) 76 76 76 (27) 拱桥河水厂(水厂扩建) 80 80 80 (28) 徐家垱水厂(水厂扩建) 76 76 (29) 白河滩水厂(水厂扩建) 77 77 77 (30) 其他 300 300 300 78 2020 76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其中 2016—2020 年(万元) (万元) “十三五”投 资(万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750 0 350 2-4 抗旱水源工程 13140 13140 5540 5500 (1) 曾都区 21 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 程 8640 8640 5040 3600 (2)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桃园河-新 庙水库连通工程) 2800 2800 (3)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幸福村、苏 家寺、落天坡、包子潭泵站工程) 1000 1000 (4) 曾都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南郊、万店 镇、府河镇、何店镇建设机井) 700 700 2-5 其它 三 农村水利工程 276628 276628 100000 88601 50990 31000 6037 3-1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3-2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230805 230805 90000 80000 40000 20000 805 (1) 曾都区中小型水库灌溉渠系整治工程 225727 225727 87418 77504 40000 20000 805 (2) 曾都区白果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改造工程 2582 2582 2582 (3) 曾都区桃园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改造工程 2496 2496 3-3 新建灌区 990 990 990 0 0 (1) 红石岩小型灌区配套改造项目 990 990 3-4 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3-5 节水灌溉增效示范 10250 10250 2000 2250 3000 2000 1000 (1) 开发区淅河镇独山村节水灌溉工程 5250 5250 2000 2250 1000 (2) 曾都区高产稳产节水节水灌溉项目 5000 5000 79 1400 500 1400 500 350 350 2496 0 0 990 2000 2000 1000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其中 2016—2020 年(万元) (万元) “十三五”投 资(万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34583 8000 6351 7000 9000 4232 3000 4000 2622 3-6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 34583 (1) 节水灌溉项目(淅河、城区) 5701 5701 (2) 节水灌溉项目(万店、府河、何店) 9622 9622 (3) 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13610 13610 (4) 现代农业省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 5650 5650 3-7 牧区水利工程 3-8 农村河塘整治与水系连通 四 3000 4000 2701 2000 3000 4000 610 1000 1650 1000 1000 1000 0 0 0 0 0 0 0 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工程 37572.65 37572.65 3602.72 6985.80 8950.00 11680.45 6353.68 4-1 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9766.85 9766.85 254.72 1915.8 3000 3539.95 1056.38 (1) 浪河小流域治理 2989.8 2989.8 (2) 高桥河小流域治理 2707 2707 (3) 棋盘山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 2750 2750 (4) 君子山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165.8 165.8 (5) 紫石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54.72 254.72 (6) 新东村坡耕地综合治理 550.15 550.15 (7) 珠宝山坡耕地综合治理 349.38 349.38 4-2 生态脆弱河湖、湿地生态修复 617.8 (1) 桃园河水库下游九口堰村段清洁小流域 治理 320.5 320.5 (2) 白果河水库下游王店村段清洁小流域治 理 297.3 297.3 4-3 重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11800 (1) 中型水库上游污源治理 3800 3800 (2) 清洁生态小流域 16 条治理工程 8000 8000 617.8 11800 80 2000 989.8 2000 1750 707 1000 165.8 254.72 550.15 349.38 0 0 0 320.5 297.3 320.5 297.3 0 2000 2000 2000 2000 4000 3800 2000 1800 2000 2000 序号 项目名称 总投资 其中 2016—2020 年(万元) (万元) “十三五”投 资(万元)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5388 3348 3070 3950 3820 1200 4-4 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4-5 水文水资源和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建设 4-6 小水电建设 15388 (1) 府河镇阁家河电站工程 3900 3900 (2) 府河镇狮子潭电站 7200 7200 (3) 万店镇龙头湾电站工程 1250 1250 (4) 何店镇白果河电站 390 390 (5) 何店镇响水潭电站 350 350 (6) 何店镇浪河电站 520 520 (7) 淅河镇大堰坡电站 530 530 300 230 (8) 洛阳镇望洪山电站 420 420 220 200 (9) 洛阳镇桃园河电站 828 828 428 400 4-7 水利血防工程 4-8 其他 五 其他 5-1 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5-2 2000 1900 3000 650 200 200 3000 1200 600 190 150 300 220 1076 1076 500 200 150 150 76 行业能力建设 776 776 200 200 150 150 76 (1) 防汛抗旱抢险队伍建设 776 776 200 200 150 150 76 5-3 其他 300 300 300 0 0 0 0 (1) 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基础设施改造 300 300 81 300 8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8.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1、经济效果评价。 规划任务完成后: (1)防洪体系基本建立,防洪安全保障进一步加强。随州市城区 (含曾都区城区)防洪标准可提高到抗御五十年一遇洪水的侵袭,乡、 镇区防洪标准可提高到抗御二十年一遇的洪水的侵袭。蓄水工程全部达 到设计防洪标准,河道堤防防洪标准分别达到抗御十年一遇及二十年一 遇的洪水。洪水管理和防洪减灾的体制和机制将建立和完善,洪水对经 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将降到最低限度。 (2)水资源开发进一步科学合理,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益进一步提 高。通过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的“节水”,污水处理“回用”,新建供水 工程等,将增加供水能力,提高供水保证率和使水土资源更加合理匹配; 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将提高到 0.65—0.68,工业万元 GDP 产值需水量将 降至 40~70m3/万元,促使工农业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城镇、农村 生活供水和安全饮水得到基本保障,用水水平逐步提高。 (3)生态环境明显转好。通过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建设、水 土保持综合治理等工程。在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 (4)促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利发展项目的实施,将拉动建材、建筑、 商贸、化工等市场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进区 域经济发展。 2、社会效果评价。 规划任务完成后: 82 (1)促进社会稳定、安定。抗御和避免洪、旱灾害能力的极大增强, 使城、乡居民生命财产免受灾害侵袭,确保了生产、生活环境的安全; 供水能力的增强,使社会生产、生活需水的质和量均得到基本满足,特 别是城、乡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起到了稳定生活、稳定工作的良好效果。 (2)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深化,促使社会全面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体制建立、高效机制建设,将改善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和谐,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真正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能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环境效果评价。规划任务完成后,将有效遏制现状生态环境 继续恶化的趋势,水资源和水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相对增加了 水资源的可利用率。 生态环境的良性化,将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有效保护森林、 草场、土地等重要自然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8.2 风险分析 在稳定的社会大环境下(即不出现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等),规 划正常实施后,将获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效果。一是防洪减灾体系建 立和基本完善,洪水管理有序,能按有效的防洪机制和防洪预案进行洪 水管理,基本免除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害; 二是供水保障体系建立和逐步完善。水务管理有序,水土资源基本匹配, 水资源达到合理配置,饮水安全有确切保障,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法规体 系、激励、约束机制逐臻完善,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满足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三是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立和基本完善,水资源和 水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保护机制健全,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 理、自然生态将呈良性循环。 概言之,规划实施将促使经济社会和谐、稳步、持续发展,人民安 居乐业、健康向上。“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如期全面实现。 83 规划实施进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将可能影响水利发展。主 要有无法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的侵袭。社会突发重大事故引起的经济计 划调整及公共财政的投入不能如期到位等。 在风险因素中,物质因素是第一位的,如公共财政的支持不能到位, 则影响防洪减灾、病险库的除险、灌区的节水改造及生态环境建设等项 目,不能按规划的规模和时间来实施,以至间接影响到其它规划项目的 实施。如灌区的节水改造不及时实施,就无“水”满足工业和城市化发 展的需求。除险项目不及时实施,就影响水库下游镇区、农村的安全, 且制约了下游的经济发展等。 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公共财政投入因素的风险,本区不易 化解,社会投融资的风险因素对规划实施的影响较小,本区对此有一定 的化解能力。 水利改革的深化程度和推进速度的风险因素,对规划实施亦具重要 影响(使资源的保护力度、利用率、利用效率和社会效果达不到预期要 求) ,但这种风险较易规避和化解。 84 9 保障措施制定 宏观“十三五”规划,须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保障措施: 1、科学制定规划,保证水利建设与改革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必须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 求。必须体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体 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立项准则;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2)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必须严格编制程序:扎实做好 前期研究工作(含规划思路研究),科学立项、分题起草、慎重衔接、充 分论证、公示听证、修订完善、定稿批准,制定出高品质规划。 2、健全水法规体系,依法管理涉水事务。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 结合本区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适于本区实际的涉水法规体系,使“依 法管水”的内容细化,且有准确的可操作性;如制定《随州市曾都区水 法实施细则》、《随州市曾都区水利工程管理办法》、《随州市曾都区水价 管理办法》等;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制、制 度建设。如水务市场的监管和调控机制、水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水 污染防治的补偿机制和约束机制、节约用水的激励机制、水价制定听证 制度、用水器具市场准入制度等。 3、合理划分事权,稳定水利投入。以水利项目效益类别为划分事权 的基准。纯公益性项目,其建设投入及运行投入主要由公共财政列支。 准公益性项目,其建设投入及运行投入由公共财政和市场投融资按效益 比分摊,其中公共财政的分摊部分应纳入年度预算列支。经营性项目, 其建设投入由市场投融资,政府予以监控,小型农田水利项目主要由受 益农户筹资建设,公共财政给予适量补贴。公共财政投入由中央、省、 地、县财政分担。 85 公共财政投入必须纳入国家、省地财政年度预算中,以确保投入的 稳定。市场投融资要建立责、权、利明确的投入体制和机制,确保投入 的稳定。其中:政府要组建监控、协调机构(事业性质) ,要筹措建立水 利发展基金,作为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辅助投入渠道。 4、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管理效率。水利管理改革是水利发展的催化 剂。理顺体制,由“多龙管水”向水资源统一管理改革,以推行城区水 务一体化管理为起点,逐步推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创新机制,使 防洪、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水环境保护等涉水事务,均 有相应的保护、补偿、约束、激励、调节等机制,使涉水事务管理扎实 而高效。 5、推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水利发展与改革必须建立一支高 素质的人才队伍。首先要解决“稳定的科技投入” ,营造队伍建设良好的 经济环境。本区水利科技人员流失,形成人才结构“断层” ,均因水利经 济不景气所致。其次要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选拔、引进,使用交流、 储备等机制,使科技队伍建设与水利现代化要求相适应。要注重“水利 科研”建设。没有“科研”就难以创新。对现有的水利科研机构(灌溉 试验站、白蚁防治技术中心、水产技术中心、节水示范园等) ,要增加投 入,使其在巩固的基础上,加速发展,以更好地服务于水利科技事业。 6、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实施规划必须全社会广泛参与。 为此,一要“透明”、二要“引导”。规划在定稿和发布前要广泛吸纳公 众的正确意见和建议、充实和完善规划,规划发布后要利用现代媒体广 为宣传,开展“讲座” 、知识竞赛等宣传形式,引导公共积极参与和支持 水利规划实施,创造规划实施的公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使规划实 施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果。 8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