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副校长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表彰大会上的讲话.doc
在建筑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 李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建筑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表彰大会,表彰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先 进个人。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一直以来积极投身学校大学生社会实 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并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师生表示诚挚的问候 和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师生集体与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 干、磨练意志的有效方式,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对于坚 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立足国家重点 民生与社会热点问题,以“弘扬青春正能量,实践铸就中国梦”等为 主题,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开展了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先后涌现出了以建筑学院义务 编制村庄规划团队、“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专项团 队等为代表的数十个全国和省级重点优秀团队,每年获得国家与省级 先进集体与个人表彰近 60 项,学校两次荣获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 秀组织单位”称号。 建筑学院更是将专业优势深植于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 作中,通过学院组织、自发参与等方式,鼓励广大学生发挥专业所长 积极参加“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真知,通过志愿服务培 养学生奉献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如今,建筑学院已形成了以义务编制 村庄规划、调研山东、调研青岛、义务支教等长期性社会实践活动为 主要载体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体系;形成了“筑美于魂”志愿服务 团队、社会日常志愿服务、大型赛事志愿服务三者结合的特色服务机 制。建筑学院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享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与美誉 度。 回首过去,硕硕其果灼灼生辉;展望未来,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为推动学校和学院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在这里提几 点希望和建议: 一是发挥优势,打造品牌。社会实践活动要积极依托学校和学院 学科与专业优势,致力于打造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和精品活动。在社会 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中,我们要多树立和打造像建筑学院“义务编制 村庄规划”等品牌实践项目和“筑美于魂”志愿服务团等优秀服务团 队,不断巩固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成果,不断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是加强宣传,典型示范。要善于挖掘在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 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通过宣传鼓励,示范带动,不断将我校暑期社 会实践活动引向深入。要广泛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实践归来话成 就”座谈会、社会实践成果分享报告会以及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 愿服务表彰大会等活动,综合运用校院两级传统与新媒体平台广泛宣 传报道,进一步增强社会实践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深化实践活动的育 人效果。 三是着眼长远,创新发展。社会实践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 创新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为此,要进一步探索社会实践工作 规律,积极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载体、新方式、新领域、新途径, 推动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 结合,全面提高组织水平,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 展。 四是见贤思齐,奋发成才。广大同学要以今天获得表彰的优秀集 体和个人为榜样,积极参加教学实践、专业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 务、公益活动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 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同学们,“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 成就一番事业”。希望同学们牢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坚定信念、 志存高远、苦练本领、勇于担当、砥砺奋进,勇于“到基层和人民中 去建功立业”,“在为国家发展、人民福祉的奉献中成长进步”,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