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度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docx
附件 1 2022 年度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 项目一:煤矿矿震发生机理及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一)发榜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为解决矿震发生机理 不清、震动效应及致灾风险难以辨识、矿震空间监测精度不 足和降能减震控制技术体系不健全等难题,本项目拟研发产 生一批针对矿震探测-监测-评估-防控相关技术、专利、软 著等,推动煤矿矿震防控技术的发展。项目总体验收指标: 完成全部研究内容,实现微震定位精度不大于 10m、关键层 分析及判识误差不大于 10m、矿震预测定位精度不大于 20m; 在项目研发技术与方法的指导下,示范矿井矿震最大震级降 低 20%,超过规定的大能量矿震频次降低 30-50%。 本项目包含 4 个课题,各课题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 1.课题一:煤矿不良地质条件下覆岩运动规律及矿震发 生机理研究 (1)课题研究内容 ①基于山东能源集团矿震典型矿井地质条件,利用钻探、 物探、三分量频率谐振探测等技术手段,研究煤层采动覆岩 活动-断裂-悬顶特征的探测技术与方法,提出矿震典型矿井 覆岩结构活动及破断规律特征; ②研究典型矿井矿震发生规律及关键层研究判别条件 及方法; ③提出矿震发生条件,研究不良地质与覆岩活动对矿震 的触发机制,形成覆岩结构动态失稳判据; ④建立矿震动态演化模型,研究上覆岩层活动物理模拟 方法与技术,再现矿震发生的过程及现象。 (2)课题研究指标 ①采动覆岩活动-断裂-悬顶特征的探测技术与方法,实 现探测深度大于 600m,探测精度小于 10m; ②关键层准确位置辨识方法和技术,实现关键层厚度辨 识误差不大于 10m; ③揭示典型矿井矿震发生机理,提出覆岩关键层研究判 别条件及方法,形成覆岩结构动态失稳判据; ④矿震演化过程物理模型实验技术方法,可模拟真三轴 试样尺寸不小于 1000×1000×800mm,配备 24 通道声发射探 头,岩层破裂空间位置探测误差不大于 10mm。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4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收录论文 4 篇(至少两篇第一作者单位为山 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前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单位为 山东能源集团)。 2.课题二:矿震震动效应评价及耦合致灾风险研究 (1)课题研究内容 ①基于矿震震动波与能量传递衰减特征,提出矿震对地 表、井下作业空间震动效应评价方法,建立震动效应评价模 型; ②研究煤矿矿震诱发冲击地压机制,建立矿震诱发冲击 地压判据与判别方法。 (2)课题研究指标 ①确定不同煤矿地质条件与煤岩体特性的矿震震动波 衰减系数,预测误差≤20%;基于 PPV 与震动波能量,构建 地表与井下围岩震动效应评价方法; ②提出涉及矿震震级、煤矿地质条件、震动波传播与衰 减特征的震动效应评价模型,形成地表与井下矿震扰动区与 危险区预测方法,预测精度≤20m;提出基于井下围岩 PPV 与能量的矿震诱发冲击地压判据。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或 SCI 收录论文 6 篇(至少三篇第一作者单 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前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 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3.课题三:煤矿矿震井上下微震监测方法与技术 (1)课题研究内容 ①对山东能源集团主要矿震监测数据进行耦合分析研究, 构建全天候井地全网微震同步授时监测体系,提出提高单一、 复合监测手段(系统)定位精度的方法和技术; ②建立矿震震源参数的计算模型,解析震源机制,提出 矿震孕育演化过程的指标和方法; ③研发井地联合三维微震监测系统, 实现矿震精确定位。 (2)课题研究指标 ①对山东能源集团现有矿震监测系统(KJ551、KJ874、 SOS、ARAMIS 等)进行耦合研究,分析各微震系统监测数据与 覆岩运移及矿山压力显现的内在关联,提出提高定位精度的 方法和技术,提出单一、复合监测系统定位精度的两套指标; ②全天候井上下联合监测系统,实现井上监测单元与井 下现有 SOS 微震监测系统融合,可计算震源位置、震源能量、 拐角频率、应力降、地震矩、视应力等矿震参数,形成反映 矿震孕育演化过程的指标与方法; ③井下与井上微震监测单元 GPS 之间授时同步误差小于 1 毫秒;井上三分量监测单元同时记录三维矿震波形、质点运 动速度响应量级可达 5.0×10-8m/s;用 3kg 炸药爆破检验定 位误差小于 10-15m;地面监测单元可通过 Wi-Fi 装置和手机 调制解调器进行无线通信;可远程访问井上监测单元的运行 健康状况,包括系统电压、机内温度、通信链路诊断、可用 存储空间、GPS 信号状态等。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或 SCI 收录论文 4 篇(至少两篇第一作者单 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前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 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③授权软件著作权 2 项(其中一项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 能源集团,其余第二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4.课题四:煤矿矿震降能减震关键技术研究 (1)课题研究内容 ①研究基于煤矿开采设计与生产的矿震降能减震控制技 术与方法; ②提出降能减震新技术与方法,结合山东能源集团降能 减震的工程实践,研究降能减震效果,优化技术方案。 (2)课题研究指标 ①研发煤矿矿震降能减震控制技术与方法,提出针对山 东能源集团深井开采的降能减震方案与评价方法; ②巷道抗矿震诱冲支护体系吸能能力达到 1500kJ; ③在项目研发技术与方法的指导下,示范矿井矿震最大 震级降低 20%,超过规定的大能量矿震频次降低 30-50%。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或 SCI 收录论文 4 篇(至少两篇第一作者单 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前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 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三)项目完成时限: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 (四)承诺项目研发经费:不高于 1820 万元。 (五)联系人:李国营 邮 15253790200; 箱:liguoying@shandong-energy.com。 项目二:基于海量数据挖掘分析的冲击地压智能预警理 论与技术 (一)发榜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为实现各类数据信息 的多网融合及综合集成,深度挖掘地质、生产、监测等海量 数据信息,提高冲击危险预测预警准确性,有效指导安全生 产决策,拟针对现有海量数据开展深挖技术攻关。项目总体 验收指标:冲击地压类型预测准确率大于 85%;冲击危险预 警准确率大于 95%。 本项目包含 3 个课题,各课题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 1.课题一:冲击地压智能化分类技术及应用 (1)课题研究内容 ①冲击地压影响因素量化及冲击地压分类方法研究; ②冲击地压智能化分类模型研究开发及应用; ③不规则煤柱冲击破坏机理及分类研究。 (2)课题研究指标 ①定量分析冲击地压影响因素的变量影响权重,揭示其 量化特征,建立合理的量化分类理论和方法,对冲击地压类 型进行划分;研究内容涵盖山东能源集团权属冲击地压矿井 所有典型冲击地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②构建冲击地压量化模型并实现程序化,具备冲击地压 类型预测功能。该系统程序要集成至山东能源集团现有冲击 地压管理平台,需在山东能源集团不同矿区典型冲击地压矿 井进行示范应用。该系统程序要具备良好的人机互动功能: 输入矿井基本的地质、生产等基本条件,便可自动预测可能 发生的冲击地压类型、输出各种冲击地压类型、实现冲击地 压类型分析的定量化预测,冲击地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到 85% 以上; ③研究不规则煤柱的冲击破坏机理及其分类。需揭示其 相应的多参量前兆信息特征,提出敏感预警指标,开展煤柱 冲击破坏的地震波主/被动联合反演,揭示其应力场演变特 征,为制定针对性卸压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4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高水平论文 7 篇(至少二篇 EI 或 SCI 收录论文 的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三篇 EI 或 SCI 收录论文 的前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至少 一篇高水平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 前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2.课题二:基于监测数据规律及前兆特征的监测及预警 技术研究 (1)课题研究内容 ①不同类型冲击地压监测数据规律及前兆特征研究; ②冲击地压监测数据智能化分析及评估技术研究。 (2)课题研究指标 ①挖掘不同类型冲击地压海量监测数据的规律特征,分 析其关联性、适应性、敏感性;提出监测方法的适用条件, 优化技术方案,形成针对性的综合监测技术体系,探究监测 数据的前兆特征及规律,构建冲击危险趋势辨识及预测预警 技术,并实现程序化。监测技术体系应适用于山东能源集团 不同矿区所有类型的冲击地压矿井;形成的预测预警程序需 集成至山东能源集团的冲击地压管理平台,可根据监测数据 实时进行冲击危险趋势辨识,并实现自动预测预警功能。不 同类型数据与冲击地压类型的敏感性分析,提出置信区间大 于 90%的指标及其对应类型; ②建立监测数据智能分析、评估模型,自动筛查监测数 据质量,提炼有效数据,对该模型进行程序化,并集成至山 东能源集团的冲击地压管理平台,实现对无效监测数据的实 时自动报警功能。无效数据智能化分析准确率 95%以上。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或 SCI 收录论文 3 篇(至少一篇第一作者单 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前三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作者 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发表其他高水平论文 1 篇(第一作 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 ③授权冲击危险预测预警程序化软件著作权 1 项(第一 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3.课题三:冲击地压智能评估与综合预警平台研究及工 程示范 (1)课题研究内容 ①多源信息综合集成、解译与管理方法研究; ②冲击地压多参量综合预警平台与工程示范。 (2)课题研究指标 ①基于课题一和课题二的研究成果,融合冲击地压量化 模型和冲击危险趋势辨识及预测预警模型,构建工作面冲击 地压数字化模型,实现预测和预警两种计算模式,程序化为 冲击地压工作面灾害预测预警平台。预测模式需实现根据地 质条件、监测数据趋势规律及生产计划,预测未来可能发生 的冲击风险,冲击地压类型预测准确率大于 85%;预警模式 需实现根据地质、生产条件和实时监测数据,对可能发生的 冲击风险进行实时预警,冲击危险预警准确率大于 95%; ②将冲击地压工作面灾害预测预警平台,集成至山东能 源集团冲击地压管理平台,并在石拉乌素、亭南、赵楼、新 巨龙、田陈、协庄、东滩、硫磺沟煤矿等不同矿井,进行工 程示范。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高水平论文 2 篇(论文前两位作者中至少有一位 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③授权冲击地压工作面灾害预测预警程序化平台软件 著作权 1 项(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三)完成时限: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 (四)承诺项目研发经费:不高于 1250 万元。 (五)联系人:刘传成 邮 18764039563; 箱:liuchuancheng@shandong-energy.com。 项目三:沿空工作面覆岩结构运移致灾和主动改性防冲 机理和技术研究 (一)发榜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二)项目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研究顶板预裂爆破对 沿空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改性和冲击地压危险作用机制,建 立健全基于覆岩空间结构改性的区段煤柱留设和巷道支护 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山东能源集团冲击地压防治水平。项 目总体考核指标:覆岩空间结构类型与现场实际契合度不小 于 80%;沿空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划分类型与山东能源集团 生产地质条件匹配率 100%;爆破裂隙拓展规律与现场拟合度 不小于 80%,覆岩空间结构改性有效性(幅值)不小于 60%; 改性前后,不同覆岩结构条件下不同宽度煤柱应力分布与现 场吻合度不小于 80%,不同煤柱覆岩结构改性后巷道断面收 缩率降低 30%以上。 本项目包含 3 个课题,各课题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 1.课题一:沿空工作面覆岩结构运移致冲机理及量化表 征 (1)课题研究内容 ①研究山东能源集团典型地层和开采条件的沿空工作面 覆岩空间结构特征,构建沿空工作面覆岩结构力学模型; ②提出结构类型量化表征及划分方法; ③研究不同覆岩空间结构关系及演化运移规律; ④不同结构对煤体应力作用机制及演化特征; ⑤研究沿空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致冲机理; ⑥提出不同结构冲击危险性的理论(数学、力学等)模 型和判据。 (2)课题研究指标 ①覆岩空间结构类型与现场实际契合度不小于 80%; ②沿空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划分类型与山东能源集团生 产地质条件匹配率达到 100%。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收录学术论文不少于 2 篇(第一作者单位为 山东能源集团);发表其他高水平论文不少于 2 篇(至少 1 篇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前三位作者至少 有一名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 ③软件著作权 2 项(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 2.课题二:沿空工作面覆岩空间结构主动改性防冲机理 及技术研究 (1)课题研究内容 ①研究深孔爆破对岩层裂隙产生机制、震动响应特征及 影响因素; ②研究深孔爆破对岩层裂隙扩展、岩层断裂的作用机制; ③研究深孔爆破对覆岩空间结构改性机制; ④基于课题一研究成果提出覆岩空间结构改性效果的评 价方法; ⑤基于课题一研究成果提出不同覆岩空间结构类型转化 的主动改性方法、设计、技术,开展工业性试验。 (2)课题研究指标 ①爆破裂隙拓展规律与现场拟合度不小于 80%; ②覆岩空间结构改性有效性(幅值)不小于 60%。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收录学术论文不少于 1 篇(第一作者单位为 山东能源集团);发表其他高水平论文不少于 2 篇(至少 1 篇第一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其余论文前三位作者至少 有一名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 3.课题三:基于覆岩空间结构主动改性的区段煤柱留设 和巷道支护技术研究 (1)课题研究内容 ①研究山东能源集团典型条件不同宽度煤柱对覆岩空间 结构的影响规律; ②研究改性前后不同覆岩结构条件下不同宽度煤柱应力 分布特征; ③提出区段煤柱合理性的评价方法; ④不同煤柱覆岩结构改性前后支护设计优化及效果评 价,开展现场研究。 (2)课题研究指标 ①改性前后不同覆岩结构条件下不同宽度煤柱应力分 布与现场吻合度不小于 80%; ②不同煤柱覆岩结构改性后巷道断面收缩率降低 30%以 上。 (3)课题成果指标 ①授权发明专利 2 项(第一专利权人为山东能源集团); ②发表 EI 收录学术论文不少于 1 篇(第一作者单位为 山东能源集团);发表其他高水平论文不少于 2 篇(第一作 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的至少 1 篇,其它论文前三位作者至 少有一名作者单位为山东能源集团) 。 (三)完成时限:2024 年 12 月 31 日前。 (四)承诺项目研发经费:不高于 580 万元。 (五)联系人:陈 邮 洋 18653879458; 箱:chenyang@shandong-energy.com。 项目四:矿井水三场耦合水质变化规律及地下水保水修 复技术研究 (一)发榜单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二)研究内容:基于矿井涌水量大于 500m3/h、矿井 水矿化度大于 1000mg/L 的生产矿井,开展深井回灌可行性 论证,通过开展现场综合勘探、试验、取样、分析测试,研 究矿井水“三场”(水动力场、化学场、生物场)耦合水质 变化规律、矿井水回灌层选择及回灌后水质变化规律,开展 矿井水深井回灌对煤矿开采安全影响评价;编制工业应用方 案,在山东省内矿井开展深井回灌关键技术应用和现场工程 示范,编制申报矿井水深井回灌技术标准规范。 (三)考核指标:(1)编制环评报告并成功备案;实 现矿井水微处理或不处理回灌,矿井水处理成本降低 30%以 上;(2)形成矿井水深井回灌技术标准规范(行业或地方 标准);(3)建成深井回灌关键技术工业性示范工程,单孔 矿井水回灌量达到 200m3/h;(4)申请发明专利 2 项(受理 并进入实质性审查);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发表中文核 心期刊论文 3 篇以上(其中 SCI、EI 论文至少 2 篇) 。 (四)完成时限: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 (五)承诺研发经费:不高于 660 万元。 (六)联系人:李建阳 邮 15966661198; 箱:15966661198@139.com。 项目五:煤矿顶板深孔大药量爆破技术 (一)发榜单位: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研究内容:研究厚硬顶板爆破后的破断运移规律, 揭示爆破作用下顶板裂隙扩展机制,建立爆破断顶与围压的 相互关系。开展爆破断顶参数选择及在冲击地压防治效果中 的应用研究,提出深孔爆破技术参数确定方法,揭示深孔爆 破后顶板破断规律、围岩应力变化规律及其对矿震的影响, 开展顶板深孔爆破防治冲击地压现场工程实践。 (三)考核指标:(1)有效减小煤体应力,降低采动 地点冲击危险程度;(2)有效减少微震事件频次,杜绝发 生 105J 微震事件的发生;(3)形成一套适于不同条件下的 模块化爆破技术方案;(4)申请发明专利 2 项(正式受理); 发表 SCI 高水平学术论文 2 篇;形成顶板深孔爆破断顶企业 技术标准 1 项;(5)形成项目研究报告,提交纸质版 10 份 及电子版;通过省级以上技术鉴定。 (四)完成时限: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 (五)承诺研发经费:不高于 300 万元。 (六)联系人:李 萍 15165373538; 邮 箱:13269551@qq.com。 项目六:转龙湾煤矿公涅尔盖沟河下采煤关键技术研究 (一)发榜单位: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研究内容:转龙湾煤矿井田南部为公涅尔盖沟流 经区域,井田内流经面积 4.8km2,造成煤炭资源压覆。项目 需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针对性提出公涅尔 盖沟水体下采煤的合规性;进一步查明地层层序及岩石力学 性质,查明公涅尔盖沟区域地表水与第四系松散沙层含水层 补给、排泄关系,研究该区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规律;提 出公涅尔盖沟区域Ⅱ-3 煤层正常开采条件下防突水溃沙技 术方案,获得公涅尔盖沟不同径流条件下保水开采关键技术, 成功释放并安全开采河下压煤资源。 (三)考核指标:(1)实现公涅尔盖沟区域压覆Ⅱ-3 煤层正常开采,且回采率不低于 75%;(2)制定公涅尔盖沟 区域Ⅱ-3 煤层开采防突水溃沙技术方案,预计回采工作面涌 水量;(3)施工不少于 3 个水文地质孔;(4)形成项目研 究报告,提交纸质版 10 份及电子版;通过由发榜方组织的 专家评审;(5)申请发明专利 1 项(正式受理);发表核心 及以上期刊论文 2 篇。 (四)完成时限: 2023 年 10 月 31 日前。 (五)承诺研发经费:不高于 180 万元。 (六)联系人:高树磊 邮 18947706636; 箱:13791767396@163.com。 项目七:氯乙烯无汞触媒研究与应用 (一)发榜单位:山东泰汶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二)研究内容:现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汞触媒和 超低汞触媒,存在汞污染环保风险。项目拟在发榜单位转化 系统试验无汞触媒,揭榜方需持有效的无汞触媒产品方案, 提供物供触媒方案、配方、试验成品、技术支持等,并负责 免费在发榜单位转化系统进行小试、中试。发榜单位提供试 验用转化器及配套设备设施等支持。试验成功并达到生产要 求后,经双方确认,签订合作协议,将现有转化系统的触媒 更换为无汞触媒。在转化装置研究试验过程中形成的无汞触 媒相关专利、发明,由发榜单位和揭榜方共同拥有;发榜单 位可享受触媒优惠价格。 (三)考核指标:使用无汞触媒生产氯乙烯,保证转化 率不低于 97%,且转化后总管含乙炔<3%;在保证高效能的 同时,确保加压精馏工序的安全稳定。 (四)完成时限: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 (五)承诺研发经费:不高于 50 万元。 (六)联系人:吴 邮 超 13275388311; 箱:wuchao_cj@163.com。 项目八:25D 尼龙弹性体的设计与开发 (一)发榜单位:山东东辰瑞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研究内容:以 PA6、PA1012 为硬段、以各种分子 量的聚醚、聚酯,研制硬度 25D 的尼龙弹性体;研究 25D 尼 龙弹性体的放大生产工艺、装备等,并实现工业化;同时, 研究 25D 尼龙弹性体在军用训练鞋、及其它应用领域、应用 方法,以利于推广。 (三)考核指标:(1)开发出 5-6 个 25D 尼龙弹性产 品,开发出相应的生产工艺及相配套的生产装置,并完成工 业化及其应用推广;(2)技术指标:硬度(邵氏)22-26D; MI<45(230/2.16) ;酒精萃取小于 18%;部分牌号透明度> 75%;(3)经济指标: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小批量产品 /样品,可产生一定的产品销售额;(4)研发实施期内形成 知识产权 3-5 项(其中发明专利 2-3 件),以纸质版与电子 版的技术交底书形式同步交付。 (四)完成时限:(1)2022 年 10 月,完成 5-6 个 25D 尼龙弹性的试验工作,达到技术指标;(2)2023 年 2 月, 完成 25D 尼龙弹性体生产工艺确定,设计出相应的生产装置; 同时进行 25D 尼龙弹性体的推广;(3)2023 年 6 月,建设 完成 25D 尼龙弹性体中试生产线建设,并完成中试放大,实 现正常生产;完成 25D 尼龙弹性体的应用销售。 (五)承诺研发经费:不高于 80 万元。 (六)联系人:张全福 邮 18668921785; 箱:1728885325@qq.com。 项目九:超低粘度高相容性氢氧化铝的研究 (一)发榜单位:山东泰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二)研究内容:拟通过原材料选取、工艺设计、设备 选型、工艺参数控制等技术手段,开发一种低粘度的氢氧化 铝阻燃剂,其具有粒径可控、白度高、吸油值小、粒径分布 合理等优点,在树脂中的填充量大,对基材的力学性能、机 械性能影响小,可满足 BMC、SMC、玻璃钢等行业对于氢氧化 铝填料的要求,应用效果好,可作为传统氢氧化铝填料的升 级换代产品。 (三)考核指标:产品技术满足在环氧树脂中 120phr 粘度低于 14000mpa.s,150phr 粘度低于 25000mpa.s、添加 150phr 后制品力学性能降低≤20%;形成工艺包(纸质+电子 版),发表论文 2 篇,授权专利 1 项。 (四)完成时限:1 年。 (五)承诺研发经费:不高于 50 万元。 (六)联系人:王艳辉 邮 13954163576; 箱:js316@taixinghuag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