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

Pretext(借口)6 页 18.386 KB下载文档
《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docx

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 革三年(2023—2025 年)行动计划 根据寿农组〔2023〕4 号关于《寿县推深做实农业生产 “大托管”改革三年(2023—2025 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文件要求,为推深做实我镇农业生产“大托管”示范推广 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提质扩面增效, 特制定正阳关镇推深做实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三年 (2023—2025 年)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要求 积极推行以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大 托管”示范推广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现粮食增 产、农民增收、集体增效、服务主体获利多方合作共赢。 坚持“一引领、两委托、三跟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模 式:“一引领”即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激活 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以下简称村合作社)协调服务功 能。“两委托”即在确保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村合作 社统一接受农户委托,与农户签订土地经营权托管合同后, 直接提供全程托管服务或再遴选委托社会化服务组织并签 订托管服务合同开展农业生产。“三跟进”即各类农业服务 组织跟进实施专业服务;金融机构跟进开展 “托管贷”等 金融支持;国元保险公司跟进实施“大托管”完全成本保 险全覆盖。坚持党组织领导、政府推动、村级实施、农户 自愿、循序渐进、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全镇农业生产 “大托管”改革提质扩面增效;鼓励有条件的村采取“整村 托管”方式推进“大托管”改革。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托管, 促进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用三年时间,实现全镇农业生 产“大托管”示范推广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2023 年—2025 年) 1.加大提质扩面力度。选优粮油品种,按全镇集中统 一选定的小麦、油菜、水稻品种进行推广,提升粮油产量 和质量。“大托管”面积实现:2023 年基本实现全镇村全覆 盖,全程托管面积 3.97 万亩,2024 年全程托管面积 4.96 万亩, 2025 年全程托管面积 6.94 万亩。 2.强力推进“整村托管”。2023 年示范点 10 个,整村 托管村 1 个以上,2024 年示范点 11 个,整村托管村 2 个以 上,2025 年示范点 11 个,整村托管村 3 个以上。 3.加快开展田地整理。2023 年 1 万亩,1 个项目示范 点;2024 年 2 万亩,4 个项目示范点;2025 年 3 万亩,6 个项目示范点。 4.建设优质粮标准化基地。实现“大托管”优质粮油 种植,建水稻、小麦“双百万”优质粮标准化基地。创建 农产品公共品牌,打造知名产品、特色产品。 5.强化政策、科技、金融、保险和产业链支撑。健全 镇村组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加大政策、科技、金融和项目 扶持力度,镇财政、农经、农业综合、自然资源和规划、 乡村振兴、金融、保险等部门和单位要提供全方位服务支 撑。 二、工作内容 (一)严格把握实施环节:一是确定好实施“大托管” 的村。按照“村级申报需求,镇审核把关,县级跟踪指导” 的环节组织实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扛稳粮食生产责任。二是遴选托管服务主体。选择一批综 合服务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农业企业、供销合作社企业、 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服务组织,建立服务组织名录库, 公开推荐给村。组织开展洽谈,镇政府组织引导村合作社 与服务主体开展托管洽谈工作。签订托管服务合同,村合 作社通过公开竞争性洽谈,择优选择符合条件的服务主体, 签订托管服务合同,建立托管服务关系。支持培育本地农 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村合作社自营开展 “大托管”服务 的,一切收支要按村合作社运营管理的要求,纳入乡镇 “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进行管理。 (二)积极推进“整村托管”。镇要充分发挥村级党组 织引领作用,激活村合作社协调服务功能,大力组织村 “两委”群众基础好、农户托管意愿高、服务主体能力强 的村开展“整村托管”。整村托管的主要指标为:“大托管” 的土地相对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在 5000 亩以上的村,“大 托管”面积占 50%以上;5000 亩以下的村,“大托管”面积 占 70%以上。要发挥托管服务主体“专”技能,引导托管主 体利用专业生产优势,引入优良品种、智能装备、先进种 植技术和耕作机械等要素,开展专业化生产。要因地制宜 稳慎推进。 (三)开展田地整理小田并大田。整合利用财政涉农 项目资金,吸引社会资金和金融、工商资本投入,积极开 展小田并大田、撤埂并田和“标准地”整理,“大托管”试 点示范村要积极开展大托管土地整理,对丘岗地,开展适 应高程的“坡改梯”,避免大面积“梯改坡”,而导致水稻 种植大面积减少,防止破坏耕地;对平坦地,撤埂并田, 小田并大田,形成田、路、灌排渠配套。整合利用乡村振 兴、高标准农田整治、土地全域治理等涉农项目资金开展 土地整理、小田并大田,重点向“整村托管”村倾斜,支 持推进整村托管。 (四)建设优质粮标准化生产基地。结合市软麦生产 基地建设,加快我县优质粮生产基地建设。扶持正阳关农 场企业开展生产基地建设。在东部和南部建水稻、小麦优 质粮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强对托管村农业技术指导,发挥 农技特派员技术优势,指导绿色生产技术。 (五)加大配套服务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农业生 产“大托管”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简化流程、降低利率,解决托管服务主体“融资难、融资 贵”问题。推进银担联动,引导担保服务机构为托管主体 提供信贷担保。结合整村托管村土地整理开发良田建设贷 款产品,推进农业“标准地”建设。发展大型智慧农机融 资租赁,降低服务主体农机具成本。农业保险机构要严格 按照《农业保险条例》要求,做好完全成本保险承保、理 赔工作,做到承保前及时查验标的,参保后农作物因自然 灾害造成损失的,及时接报案、查勘、定损、理赔。 (六)加强平台建设和行业监管。一是搭建镇级“大 托管”信息服务平台。发挥现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 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等作用,开展托管信息发布 和供需对接,实现“大托管”信息服务功能。二是成立镇 “大托管”服务中心。为托管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等全 程机械化服务。三是加强质量监管。加强“大托管”制度 建设,统一制定服务标准和“两委托”合同文本,加强服 务价格监管,强化行业管理。建立信誉评价制度,定期对 托管服务主体开展信誉评价。对服务能力弱、设备设施不 全、技术能力差、粮油单产低下的,限期整改提高;对不 服从管理和服务质量差、农民投诉多的,三年内取消其承 担“大托管”服务的资格。支持市“农管家”开展土地确 权电子证照颁证试点,实现通过“皖事通”对“大托管” 的收益查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成立农业生产“大托管”工 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加强宣传指导、 统计调度督查等;村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具体组织村实 施。建立健全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切实加强对“大托管” 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制定“大托管” 示范推广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推进措施等, 强化任务落实。 (二)推动政策落实。要把“大托管”工作与“两强 一增”行动、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整合涉农项目 资金,重点支持“大托管”村开展农田整治和宜机化改造, 多种粮,种好粮。落实好各类补贴政策,提高农户与服务 主体参与“大托管”的积极性。大托管补助对象为村合作 社,村合作社按“两个合同”的约定进行分配。支持补助 条件为村级申报、镇审核、报县“大托管”备案、相对集 中连片面积 500 亩以上(单个承接服务主体 100 亩以上) 从事水稻、大豆、小麦、油菜种植、达到要求的村合作社。 要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服务主体种植的粮油单产、 收益要高于周边农户;参与托管农户承包地经营权固定保 底收益每年每亩要在 350 元以上,村合作社收取协调管理 服务费每年 30—50 元;项目实施财政收益分红比例,村占 比不超过 20%。 (三)稳慎组织实施。镇农业部门培训、指导村开展 “大托管”改革工作。组织村级宣传动员群众,摸底签约, 确定示范村及申报面积;要组织推动村“两委”和村合作 社与农户、服务主体规范签订托管服务合同,强化内容约 束和可追溯管理(农户与村合作社、村合作社与承接服务 主体(三方)两个合同式样附后)。要做好“大托管”过程 中的矛盾化解工作。要强化民主监督,运用好“四议两公 开”,引导农户和监事会人员参与监督。要加强农业生产风 险预警防控,提高服务主体应对风险能力。村要确保资金 安全使用,要以“谁实施、谁负责”履行好主体责任,以 “谁签字,谁负责”履行好审核责任。对于弄虚作假、骗 取财政补贴资金的,将严肃追责。 (四)强化督导调度。将“大托管”示范推广提质扩 面增效工作列入“两强一增”行动调度内容,纳入乡村振 兴、农业生产和秋种工作考评,纳入党组织建设考评。建 立健全督导调度机制,做好跟踪指导和工作监管。对工作 推进缓慢、落实执行不力的,要及时进行通报,保障推深 做实“大托管”改革工作提质扩面增效的进度和质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