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docx
附件 2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评审参考标准 一、征文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记录、展示“五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 紧扣主题、立意明确 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 (30 分) 及对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的重托和建议。若 偏题酌情扣分。 突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 内容详实、表述得当 描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党的百 年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切忌写成“五老” (20 分) 个人简历。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20 分) 情感真实、表达细腻 根据文章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20 分) 文体合规、用字规范 (10 分) 文体为记叙文,字数不超过 2000 字。文体有 误或字数超过 2400 字即此项为 0 分,字数在 2001-2400 字之间或出现不规范用字的酌情 扣分。 二、微视频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主题表达 (30 分) 记录、展示“五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 及对青年学生奋进新征程的重托和建议。突 出“五老”人物事迹,强调故事性和细节描 述,以“五老”的个体经历反映出党的百年 结构设置 (20 分) 细节和节奏 (20 分) 电视语言表达 (20 分) 剪接和时长 (10 分) 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 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切忌 拍摄成“五老”个人简历。根据片子实际情 况酌情赋分。 结构明确、逻辑清晰,悬念设置精彩且自然, 能够突出主题、吸引观众。根据片子实际情 况酌情赋分。 调和统一,不突兀;节奏严密且活泼,变化 精巧且错落有致;细节运用真实生动,有较 强的艺术感染力;画面构图、特效、字幕、 片头片尾、暗转等包装处理得当。根据片子 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画面语言生动且富有特色,能够吸引观众眼 球、表达出拍摄主体的内在情绪、心理及表 现行为等;解说语言为画面服务,且起到补 充和画龙点睛作用;现场语言如采访等,出 现时间合适且有对主题阐释等作用,能够很 好地渲染影片;字幕语言能够调动观众兴趣, 令人印象深刻。根据片子实际情况酌情赋分, 电视语言单一,无法讲清事件,无法使观众 明白要表达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酌情扣分。 根据影片结构划分篇章结构;镜头衔接自然 流畅,转换符合整体节奏,有自己的风格特 色,思维逻辑独树一格。根据片子实际情况 酌情赋分,如出现跳帧、黑屏等重大技术失 误,或时长超过 6 分钟,该项即为 0 分;时 长在 5—6 分钟的酌情扣分。 三、舞台剧评审标准(总分 100 分) 主题表达 (30 分) 记录、展示“五老”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对青 年学生奋进新征程的重托和建议。主题鲜明, 贴近生活,有深度,引起观众共鸣。若偏题酌 情扣分。 内容设置 (20 分) 基于人物事迹,从小点切入,以小见大;剧情 编排合理,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幕 与幕之间转换适当。根据剧情设计酌情赋分。 舞台表演 (20 分) 突出艺术设计与表现力,主题表现清晰,人物 性格表现充分,动作得体到位,情感细腻有共 鸣,团体合作默契。根据表演酌情赋分。 舞台呈现 (20 分) 视频录制 (10 分) 服装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合体大方,饰物搭配 得当,辅助表现人物性格、剧情效果等;场景 布置及道具安排准确反映剧目表达内容及环 境。根据视觉效果酌情赋分。 通过切换台进行多机位录制,有不同景别的搭 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配戴 无线话筒对演员进行收音,且声音清晰;背景 音乐符合剧情及气氛需要。根据视频呈现酌情 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