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相关事项.docx
附件 1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 GIS 应用技能大赛相关事项 一、竞赛内容 从信息流的视角,GIS 是指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的有关 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分析和输出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因此,本次大赛 重在了解我国高校 GIS 学子对 GIS 基本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推动高水平 GIS 应用型 人才的培养。本次大赛竞赛的主要内容包括: 1、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与集成处理能力。一是展示学生对地图数据采集、关键技 术及常用 GIS 软件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二是测试学生面对不同比例尺、不同精度、不同 结构的多源空间数据,能够应用常用 GIS 软件进行变换处理,实现满足 GIS 要求的空间 数据库建库能力。 2、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主要测试学生能否灵活应用多种空间分析技术,完成选 址分析、工程规划、规划分析、地理现象模拟分析、地理信息提取分析及专题图制图等 应用。 二、竞赛模式 本次大赛采用线上竞赛方式,具体规定如下: 1、参赛队伍:为更好的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竞赛要求所有参赛选手必须以团队形 式参赛,团队成员不得超过 4 人(限在校本科生);如果参数学生超过 1 人,请指定 1 名学生队长,要求在附件 2 中填报为 1 号参数学生;如果指导教师超过 1 人,请指定 1 名牵头教师,要求在附件 2 中填报为 1 号指导教师。 2、竞赛时长:比赛分两个时段进行,每个时段竞赛时常为 150 分钟。第一个时段 比赛内容为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与集成处理,第二个时段比赛内容为空间分析技术的应 用。 3、竞赛场地和设备:由于采用网络比赛的形式,各参数队伍须在赛前准备提供一 个独立、无干扰的房间,并安装 3 台摄像头用于远程监考。各参赛队伍须配备 4-6 台符 合组委会要求的计算机作为比赛用机,各参赛队伍须聘请一位非指导教师进行本地监考, 比赛用机和本地监考教师的具体要求,详见第 3 号通知。 4、竞赛题目:比赛当日由相关专家从竞赛题库中抽取本届大赛竞赛题目与数据, 所有参赛团队均使用相同参赛题目与数据。 5、软件使用:涉及的专业软件主要包括 ArcMap、ArcGIS Pro、GeoScene Pro、 SuperMap iDesktop,文档编排软件为 Microsoft Office 2016。 (以上软件的版本号如有变 化将另行通知) 6、评分方式:依据组委会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对参赛作品评分。 三、具体竞赛技能说明 1、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与集成处理。 (1)需要熟悉地图数据采集的完整流程,主要包括图像纠正、定向、图层创建、 数据采集(会快速准确采集部分点、线、面地图要素)。(2)能对上述采集的数据、遥 感影像数据及大赛提供的其他空间数据,进行变换处理(格式变换、空间坐标变换等), 建成规范标准的空间数据库。 (3)能够针对不同来源的数据,如倾斜摄影数据、地形数据,完成多源数据整合 处理。 (4)能对整个操作过程做出归纳总结,并撰写文档材料。 说明:上述数据均属于同一个地理区域。 2、空间分析技术的应用 (1)需要熟悉 GIS 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距离制图分析、数字地形 分析及其他空间分析功能,以及具备专题图制作能力。 (2)能够利用指定的数据集,完成选址分析、规划分析、地理现象模拟分析、地 理信息提取分析或专题图快速制作等。 (3)能够利用指定的数据集,完成通视分析、可视域分析、剖面分析、三维网络 分析及三维建模显示等。 (4)能对整个操作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并撰写文档材料。 注:比赛内容以上述内容为主,但不局限于上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