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doc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 数据库更新标准 (试行)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〇九年八月 前 言 为规范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 满足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的汇交、更新、维护等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需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 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 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范围是第二次全 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 本规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 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 参加编写人员: 目 前 录 言.................................................................................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2 5 数据库更新结构定义....................................................................5 6 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38 7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与格式...............................................................40 8 元数据更新...........................................................................46 I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更新数 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9231-2001 土地基本术语 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 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 17798-1999 3.8要素] 3.2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3 层 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 3.4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空间要素对象(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5 土地利用 land use 1 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 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 [GB/T 19231-2003 4.1.1 土地利用]。 3.6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用x,y(或x, y, 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18 矢量数据]。 3.7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按照栅格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有不同“灰度值”的像片数据 [GB/T 16820-1997 5.19 栅格数据]。 3.8 图形数据 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图形数据。 3.9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 [GB/T 16820-1997 5.20 属性数据]。 3.10 元数据 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供 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2003 3.3 元数据]。 4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 4.1 数据库更新内容 土地调查数据库数据库更新是指两个时点对比参与变化的要素所产生的数据变化更新,包括土地利 用类型的流向和流量、土地权属和界线的变更、土地属性和图形的变化等内容。两个时点之间的数据变 更过程视作为长事务。 4.2 数据库更新基本单元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基本单元定义为:两个时点之间的要素对象叠加所形成的最小面对象和被其 分割或包含或和其相交的线对象、点对象的集合。基本单元中任一对象发生变化,视为基本单元发生变 化。 4.3 增量数据库 土地调查更新增量数据库是由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两个文件组成,采用VCT格式 进行交换,反映了两个时点之间对比要素对象的变化及其相关对象的集合。若更新数据包不包含数据库 更新过程文件,则表示具有更新过程属性表的空间对象未发生变化。在数据库更新文件和数据库更新过 程文件中,具有相同对象标识码的几何数据和属性数据是对同一空间对象的描述,空间对象的标识码在 同一文件中必须唯一。 4.4 数据单位 在土地调查更新数据库中,除特别声明外,数据单位规定如下: (1)长度单位:米。 (2)面积单位:平方米。 4.5 更新要素分类与编码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 将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要素代码采用十 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2 XX XX XX XX X X | | 小 类 码 | 一 级 类 要 素 码 | 二 级 类 要 素 码 | 三 级 类 要 素 码 | 四 级 类 要 素 码 大 类 码 其中: (1)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10,土地专业码为20;小 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土地利用的业务代码为01,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 业务代码为02,土地权属的业务代码为06;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 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2)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 代码》(GB/T 13923-2006)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3)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各类要素的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 表1 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 要素代码 1000000000 1000100000 要素名称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定位基础 1000110000 测量控制点 1000110408 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 1000119000 测量控制点注记 1000600000 境界与政区 1000600100 行政区 1000600200 行政区界线 1000609000 行政区注记 1000700000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 地貌 1000710000 等高线 1000720000 高程注记点 1000780000 坡度图 2000000000 土地信息要素 2001000000 说明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的扩展 土地利用要素 2001010000 地类图斑要素 2001010100 地类图斑 3 表 1(续) 要素代码 2001010200 要素名称 说明 地类图斑注记 2001020000 线状地物要素 2001020100 线状地物 2001020200 线状地物注记 2001030000 零星地物要素 2001030100 零星地物 2001030200 零星地物注记 2001040000 地类界线 2002030000 栅格要素 2002030100 数字航空摄影影像 2002030101 2002030200 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 数字航天遥感影像 2002030201 数字航天正射影像图 2002030300 数字栅格地图 2002030400 数字高程模型 2002039900 其他栅格数据 2005000000 基本农田要素 2005010000 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2005010100 基本农田保护区 2005010200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 2005010300 基本农田保护图斑 2006000000 土地权属要素 2006010000 宗地要素 2006010100 宗地 2006010200 宗地注记 2006020000 界址线要素 2006020100 界址线 2006020200 界址线注记 2006030000 界址点要素 2006030100 界址点 2006030200 界址点注记 2099000000 其他要素 2099010000 开发园区 2099020000 开发园区注记 注 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注 2: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 2006)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区界线属性表描述。 4 5 5.1 数据库更新结构定义 更新空间要素分层 空间要素更新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表2。 表2 层名称及各层要素 序号 1 2 3 4 5 6 层名 定位基础 行政区划 地貌 层要素 几何特征 基本农田 约束 条件 测量控制点 Point CLKZDGX O 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 Point JZKZDGX O 测量控制点注记 Annotation ZJGX O 行政区 Polygon XZQGX M XZQGXGC C 行政区界线 Line XZQJXGX M 行政要素注记 Annotation ZJGX O 等高线 Line DGXGX O 高程注记点 Point GCZJDGX O 坡度图 Polygon PDTGX M 地类图斑 Polygon DLTBGX M DLTBGXGC C 线状地物 Line XZDWGX C XZDWGXGC C 零星地物 Point LXDWGX M LXDWGXGC C 地类界线 Line DLJXGX M 土地利用要素注记 Annotation ZJGX O 宗地 Polygon ZDGX M ZDGXGC C 宗地注记 Annotation ZJGX O 界址线 Line JZXGX M 界址线注记 Annotation ZJGX O 界址点 Point JZDGX M 界址点注记 Annotation ZJGX O 基本农田保护区 Polygon JBNTBHQGX M JBNTBHQGXGC C 基本农田保护片 Polygon JBNTBHPGX C JBNTBHPGXGC C 基本农田保护块 Polygon JBNTBHKGX M JBNTBHKGXGC C 基本农田注记 Annotation ZJGX O 土地利用 土地权属 属性表名 说明 见本表注 2 见本表注 2 见本表注 2 见本表注 2 见本表注 2 见本表注 2 见本表注 2 见本表注 2 5 表 2(续) 7 栅格数据 8 其他 数字正射影像图 Image SGSJGX M 数字栅格地图 Image SGSJGX O 数字高程模型 Image /Tin SGSJGX M 其他栅格数据 Image SGSJGX O 开发园区 Polygon KFYQGX O 注 1: 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C(条件可填)。以下同。 注 2:在要素发生变化时,成为比选项。 5.2 空间要素更新属性结构 5.2.1 测量控制点更新属性结构 表3 测量控制点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CLKZD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4 控制点名称 KZDMC Char 50 非空 O 5 控制点点号 KZDDH Char 10 非空 O 6 控制点类型 KZDLX Char 10 见表 37 M 7 控制点等级 KZDDJ Char 30 见表 37 M 8 标石类型 BSLX Char 2 见表 38 M 9 标志类型 BZLX Char 2 见表 39 M 10 控制点状态 KZDZT Char 100 见本表注 3 O 见本表注 2 11 点之记 DZJ Varbin 非空 M 见本表注 3 12 X(E)_XA80 X80 Float 10 3 ≥0 C 见本表注 4 13 Y(E)_XA80 Y80 Float 10 3 ≥0 C 见本表注 4 14 Z_XA80 Z80 Float 10 3 (-160,8850) C 见本表注 4 15 X(E)_BJ54 X54 Float 10 3 ≥0 C 见本表注 4 16 Y(E)_BJ54 Y54 Float 10 3 ≥0 C 见本表注 4 17 Z_BJ54 Z54 Float 10 3 (-160,8850) C 见本表注 4 18 X2000 X2000 Float 10 3 ≥0 C 见本表注 4 19 Y2000 Y2000 Float 10 3 ≥0 C 见本表注 4 20 Z2000 Z2000 Float 10 3 (-160,8850) C 见本表注 4 21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22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6 见本表注 1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注 1:灭失表示为“0”;属性变更表示为“1”; 图形变更表示为“2”;新增表示为“3”;无变化 表示为“4”。以下同。 注 2:控制点状态是指现有控制点的保存现状,可以用保有完好、部分损坏、完全损坏等语言概要描 述。 注 3:本字段存储点之记影像文件所在的物理路径及文件名。在数据交换时需要将本字段指向的文件 复制到存储交换数据文件的物理路径,同时将本字段的物理路径值转换为存储交换数据文件的 物理路径值。本标准中所有Varbin类型字段均同此含义。 注 4:本表第12、13、14号字段、第15、16、17号字段与第18、19、20号字段,其字段值至少填一组。 注 5:本表记录更新后测量控制点属性;若更新行为为灭失,则记录灭失前属性。 7 5.2.2 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更新属性结构 表4 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JZKZD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4 控制点名称 KZDMC Char 50 非空 O 5 控制点点号 KZDDH Char 10 非空 O 6 控制点类型 KZDLX Char 10 见表 37 O 7 控制点等级 KZDDJ Char 30 见表 38 O 8 点之记 DZJ Varbin 非空 M 影像文件 9 点位 DOM 影像 DWYX Varbin 非空 M 影像文件 10 点位实地照片 DWZP Varbin 非空 M 影像文件 11 X(E)_XA80 X80 Float 10 2 ≥0 M 12 Y(E)_XA80 Y80 Float 10 2 ≥0 M 13 Z_XA80 Z80 Float 10 2 (-160,8850) O 14 X(E)_BJ54 X54 Float 10 2 ≥0 O 15 Y(E)_BJ54 Y54 Float 10 2 ≥0 O 16 Z_BJ54 Z54 Float 10 2 (-160,8850) O 17 X(E)_WGS84 X84 Float 10 2 ≥0 O 18 Y(E)_WGS84 Y84 Float 10 2 ≥0 O 19 Z_WGS84 Z84 Float 10 2 ≥0 O 20 X2000 X2000 Float 10 3 ≥0 O 21 Y2000 Y2000 Float 10 3 ≥0 O 22 Z2000 Z2000 Float 10 3 (-160,8850) O 23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24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见表 3 注 1 注 1:本表记录更新后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属性;若更新行为为灭失,则记录灭失前属性。 8 5.2.3 行政区更新属性结构 表5 行政区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GX) 字段 序号 字段名称 代码 字段类 型 字段 长度 小数 约束 值域 位数 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行政区代码 XZQDM Char 12 见 5.1 条 M 4 行政区名称 XZQMC Char 100 见 GB/T 2260 M 5 控制面积 KZ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1 6 计算面积 JS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1 7 描述说明 MSSM Char 2 {01,00} M 见本表注 2 8 批准文号 PZWH Char 50 非空 M 9 批准文件 PZWJ Varbin 非空 M 10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11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影像文件 注 1:应于更新前的面积内含保持一致。 注 2:海岛区域填写代码“01”,非海岛区域填写“00”。 注 3:本表记录更新的行政区属性。 注 4:本表的记录的内容应于XZQHGXGC属性表对应的更新后相关属性值保持一致。 9 5.2.4 行政区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6 行政区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HGXGC) 字段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长度 小数 约束 值域 位数 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变更面积 BGMJ Float 15 >0 M 见本表注 2 4 变更前行政区标识码 BGQXZQ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3 5 变更前行政区代码 BGQXZQDM Char 12 见 GB/T2260 M 见本表注 4 6 变更前行政区名称 BGQXZQMC Char 100 见 GB/T2260 M 见本表注 4 7 变更后行政区标识码 BGHXZQ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5 8 变更后行政区代码 BGHXZQDM Char 12 见 GB/T2260 M 见本表注 6 9 变更后行政区名称 BGHXZQMC Char 100 见 GB/T2260 M 见本表注 6 10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1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2 注 1:区划调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灭失、新增或区划调整部分的面积;因行政区区划调整,其面积的增减要严格保持平衡。 注 3:新增行政区,记为“0”;行政区灭失或变更,记录区划前行政区的标识码。 注 4:新增行政区,此项为空值;行政区灭失或变更,记录区划前行政区的属性。 注 5:行政区灭失,记为“0”;行政区变更或新增,记录区划后行政区的标识码。 注 6:行政区灭失、变更或新增,记录区划后行政区的属性。 5.2.5 行政区界线更新属性结构 表7 行政区界线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XZQJX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4 界线类型 JXLX Char 6 见表 40 M 5 界线性质 JXXZ Char 6 见表 41 M 6 界线说明 JXSM Char 100 非空 O 7 界线草图 JXCT Varbin 非空 O 8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9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值域 约束条件 注 1:本表记录更新的行政区界线属性;若更新行为为灭失,则记录灭失前的属性。 10 备注 见表 3 注 1 影像文件 5.2.6 等高线更新属性结构 表8 等高线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DGX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4 等高线类型 DGXLX Char 6 见表 42 M 5 标示高程 BSGC Int 4 (-160,8850) M 6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7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备注 见表 3 注 1 单位:米 注 1:本表记录更新的等高线属性;若更新行为为灭失,则记录灭失前的属性。 5.2.7 高程注记点更新属性结构 表9 高程注记点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GCZJD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4 标示高程 BSGC Float 7 (-160,8850) M 单位:米 5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6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2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注 1:本表记录的主体为更新后的高程注记点属性;若更新行为为灭失,则记录灭失前的属性。 5.2.8 坡度图更新属性结构 表10 坡度图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PDT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4 坡度级别 PDJB Char 2 见表 44 M 5 更新时间 GXSJ Date 10 非空 M 6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备注 见表 3 注 1 注 1:本表记录的主体为更新后的坡度图属性;若更新行为为灭失,则记录灭失前的属性。 11 5.2.9 序号 地类图斑更新属性结构 表11 地类图斑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DLTB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长度 位数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图斑预编号 TBYBH Char 8 非空 O 4 图斑编号 TBBH Char 8 非空 M 5 地类编码 DLBM Char 4 见本表注 1 M 6 土地分类编码 TDFLBM Char 4 见本表注 2 C 7 地类名称 DLMC Char 60 见本表注 1 M 8 权属性质 QSXZ Char 3 见表 43 M 9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3 M 10 权属单位名称 QSDWMC Char 60 非空 M 11 座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4 M 12 座落单位名称 ZLDWMC Char 60 非空 M 13 耕地类型 GDLX Char 2 见本表注 5 O 14 耕地坡度级 GDPDJ Char 2 见表 44 O 15 扣除类型 KCLX Char 2 见本表注 6 O 16 扣除地类编码 KCDLBM Char 4 见本表注 1 O 17 扣除地类系数 KCDLXS Float 5 2 >0 O 18 图斑面积 TB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7 19 线状地物面积 XZDW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8 20 零星地物面积 LXDW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9 21 扣除地类面积 KCDL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10 22 图斑地类面积 TBDL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11 23 更新草图 GXCT Varbin 非空 O 影像文件 24 地类备注 DLBZ Char 2 非空 O 见本表注 12 25 新增建设用地状况 XZJSYDZK Char 2 非空 C 见本表注 13 26 新增耕地类型 XZGDLX Char 2 非空 C 见本表注 14 27 耕地减少类型 GDJSLX Char 2 非空 C 见本表注 15 28 批准文号 PZWH Char 50 非空 O 29 批准文件 PZWJ Varbin 非空 O 30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31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12 影像文件 表11(续)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注 1:地类编码和名称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执行; 注 2:当地类编码填写201或202或203或204时:商服用地填写“21”,工矿仓储用地填写“22”,公用设施用地填写 “23”,公用建筑用地填写“24”,住宅用地填写“25”,街巷填写“266”。 注 3:按照权属单位编码规则,填写到村民小组级。 注 4:座落单位代码指该地类图斑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当该地类图斑为飞入地时, 实际座落单位的代码不同 于权属单位的代码;座落单位代码填写到村民小组级。 注 5:当地类为梯田耕地时,耕地类型填写“T”。 注 6:扣除类型指按田坎系数(TK)、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非耕地系数(FG)或耕地系数(GD)。 注 7:图斑面积指用经过核定的地类图斑多边形边界内部所有地类的(如地类图斑含岛、孔,则扣除岛、孔的 面积)。 注 8:线状地物面积指该图斑内所有线状地物的面积总和。 注 9:零星地物面积指该图斑内所有零星地物的面积总和。 注 10:扣除地类面积:当扣除类型为“TK”时,扣除地类面积表示扣除的田坎面积;当扣除类型不为“TK”时, 扣除地类面积表示按比例扣除的散列式其他地类面积。 注 11:图斑地类面积 = 图斑面积 - 扣除地类面积 - 线状地物面积 - 零星地物面积。 注 12:批而未用土地的填写“P”。 注 13:图斑变更部分为新增建设用地时:本年度批准本年度建设—B,其中占用耕地—B1 、占用基本农田 —B2;“批而未用土地”—P,其中占用耕地—P1、占用基本农田—P2;本年度未批先建—W,其中占用 耕地W1、占用基本农田—W2;本年度前批准本年度建设(即本年度前的“批而未用土地”,本年度建设) —Q,其中占用耕地—Q1、占用基本农田—Q2。 注 14:图斑变更部分为新增耕地时:土地整理—Z1,其中用于补划基本农田—Z11;土地复垦—Z2,其中用于 补划基本农田—Z21、土地开发—Z3,其中用于补划基本农田—Z31;农业结构调整—Z4,其中用于补划 基本农田—Z41;其他—Z5,其中用于补划基本农田—Z51。 注 15:耕地减少时:农业结构调整—J1、可调整地类—J2、生态退耕—J3、灾毁—J4、其他—J5。 注 16:本表记录更新的图斑属性。 注 17:本表的记录的内容应于DLTBGXGC属性表中对应的更新后相关的属性值保持一致。 5.2.10 地类图斑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12 地类图斑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DLTBGXGC)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值域 长度 位数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图斑变更面积 BGMJ Float 15 ≥0 M 见本表注 2 4 变更图斑编号 BGTBBH Char 8 非空 O 见本表注 3 5 新增建设用地状况 XZJSYDZK Char 2 见表 11 注 13 C 6 新增耕地类型 XZ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4 C 7 耕地减少类型 GDJS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5 C 8 变更前所属图斑标识码 BGQSSTBBSM Int 10 >0 M 2 见本表注 4 13 表12(续)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 字段 小数 型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备注 9 变更前权属性质 BGQQSXZ Char 3 见表 43 M 见本表注 4 10 变更前权属单位代码 BGQQS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2 M 见本表注 4 11 变更前座落单位代码 BGQZL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见本表注 4 12 变更前所属图斑编号 BGQSSTBBH Char 8 非空 M 见本表注 4 13 变更前地类编码 BGQDLBM Char 4 见表 11 注 1 M 见本表注 4 14 变更前线状地物面积 BGQXZDW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5 15 变更前零星地物面积 BGQLXDW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6 16 变更前耕地类型 BGQ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4 O 17 变更前扣除类型 BGQKCLX Char 2 见表 11 注 5 O 18 变更前扣除地类编码 BGQKCDLBM Char 4 见表 11 注 1 O 19 变更前扣除地类系数 BGQKCDLXS Float 5 2 >0 O 20 变更前扣除地类面积 BGQKCDL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7 21 变更前地类面积 BGQDL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8 22 变更后所属图斑标识码 BGHSSTB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9 23 变更后权属性质 BGHQSXZ Char 3 见表 43 M 见本表注 9 24 变更后权属单位代码 BGHQS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2 M 见本表注 9 25 变更后座落单位代码 BGHZL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3 M 见本表注 9 26 变更后所属图斑编号 BGHSSTBBH Char 8 非空 M 见本表注 9 27 变更后地类编码 BGHDLBM Char 4 见表 11 注 1 M 见本表注 9 28 变更后土地分类编码 BGHTDFLBM Char 4 见表 11 注 2 C 29 变更后线状地物面积 BGHXZDW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10 30 变更后零星地物面积 BGHLXDW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11 31 变更后耕地类型 BGH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4 O 32 变更后扣除类型 BGHKCLX Char 2 见表 11 注 5 O 33 变更后扣除地类编码 BGHKCDLBM Char 4 见本表注 5 O 34 变更后扣除地类系数 BGHKCDLXS Float 5 2 >0 O 35 变更后扣除地类面积 BGHKCDLMJ Float 15 2 ≥0 O 见本表注 12 36 变更后地类面积 BGHDL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13 37 变更记录表 BGJLB Varchar 非空 O 见本表注 14 38 变更记录号 BGJLH Char 20 非空 O 见本表注 15 39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40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表12(续)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14 字段 小数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备注 注 1:图斑变更基本单元的标识码,即:图斑变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变更部分的图斑面积;因图斑的分割、合并等图形变更行为,其面积的增减要保持平衡。 注 3:图斑变更基本单元的编号。 注 4:图斑变更基本单元在变新前所属图斑的属性值。 注 5:图斑变更基本单元变更前所含的线状地物面积之和。 注 6:图斑变更基本单元变更前所含的零星地物面积之和。 注 7: 变更前扣除地类面积 = (变更图斑面积 – 变更前线状地物面积 - 变更前零星地物面积) * 变更前扣除 地类系数。 注 8: 变更前地类面积 = 图斑变更面积 - 变更前线状地物面积 - 变更前零星地物面积 - 变更前扣除地类面积 注 9:图斑变更基本单元变更后所属图斑的属性值。 注 10:图斑变更基本单元变更后所含的线状地物面积之和。 注 11:图斑变更基本单元变更后所含的零星地物面积之和。 注 12:变更后扣除地类面积 = (图斑变更面积 – 变更后线状地物面积 - 变更后零星地物面积) * 变更后扣除 地类系数。 注 13:变更后地类面积 = 图斑变更面积 - 变更后线状地物面积 - 变更后零星地物面积 - 变更后扣除地类面 积。 注 14:变更图斑外业调查记录表扫描影像。 注 15:变更图斑外业调查记录表页码编号。 15 5.2.11 线状地物更新属性结构 表13 线状地物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XZDW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地类编码 DLBM Char 4 见表 11 注 1 M 4 地类名称 DLMC Char 60 见表 11 注 1 M 5 线状地物预编号 XZDWYBH Char 8 非空 O 6 线状地物编号 XZDWBH Char 8 非空 M 7 线状地物长度 XZDWCD Float 15 1 >0 M 8 线状地物宽度 XZDWKD Float 15 1 >0 M 9 线状地物面积 XZDWMJ Float 15 2 >0 M 10 线状地物名称 XZDWMC Char 60 非空 O 11 权属单位代码 1 QSDWDM1 Char 19 非空 M 12 权属单位名称 1 QSDWMC1 Char 60 非空 M 13 权属单位代码 2 QSDWDM2 Char 19 非空 O 14 权属单位名称 2 QSDWMC2 Char 60 非空 O 15 扣除图斑编号 1 KCTBBH1 Char 8 非空 M 16 扣除图斑座落单位代码 1 KCTBZLDWDM1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17 扣除图斑编号 2 KCTBBH2 Char 8 非空 O 18 扣除图斑座落单位代码 2 KCTBZLDWDM2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O 19 权属性质 QSXZ Char 2 见表 43 M 20 扣除比例 KCBL Float 5 {0.5,1} M 21 新增建设用地状况 XZJSYDZK Char 2 见表 11 注 13 C 22 新增耕地类型 XZ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4 C 23 耕地减少类型 GDJS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5 C 24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25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1 注 1:本表记录更新的线状地物属性。 注 2:本表的记录的内容应于XZDWGXGC属性表中对应的变更后属性值保持一致。 16 备注 5.2.12 线状地物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14 线状地物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XZDWGXGC)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 字段 小数 型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变更编号 BGBH Char 8 非空 O 4 变更长度 BGCD Float 15 1 ≥0 M 见本表注 2 5 变更宽度 BGKD Float 15 1 ≥0 M 见本表注 3 6 变更面积 BG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4 7 扣除变更图斑标识码 1 KCBGTBBSM1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5 8 扣除变更图斑标识码 2 KCBGTBBSM2 Int 10 ≥0 C 见本表注 5 9 新增建设用地状况 XZJSYDZK Char 2 见表 11 注 13 C 10 新增耕地类型 XZ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4 C 11 耕地减少类型 GDJS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5 C 12 变更前线状地物标识码 BGQXZDW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6 13 变更前长度 BGQCD Float 15 1 ≥0 M 见本表注 6 14 变更前宽度 BGQKD Float 15 1 ≥0 M 见本表注 6 15 变更前面积 BGQ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6 16 变更前地类编码 BGQDLBM Char 4 见表 11 注 1 C 见本表注 7 17 变更前线状地物编号 BGQXZDWBH Char 8 见本表注 7 C 18 变更前权属单位代码 1 BGQQSDWDM1 Char 19 见本表注 7 C 19 变更前权属单位代码 2 BGQQSDWDM2 Char 19 见本表注 7 C 20 变更前扣除图斑地类编码 1 BGQKCTBDLBM1 Char 4 见表 11 注 1 C 21 变更前扣除图斑编号 1 BGQKCTBBH1 Char 8 见本表注 8 C 22 变更前扣除图斑座落单位代码 1 BGQKCTBZLDWDM1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C 见本表注 8 23 变更前扣除图斑地类编码 2 BGQKCTBDLBM2 Char 4 见表 11 注 1 C 见本表注 8 24 变更前扣除图斑编号 2 BGQKCTBBH2 Char 8 见本表注 8 C 25 变更前扣除图斑座落单位代码 2 BGQKCTBZLDWDM2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C 见本表注 8 26 变更前权属性质 BGQQSXZ Char 2 见表 43 C 见本表注 7 27 变更前扣除比例 BGQKCBL Float 5 {0.5,1} C 见本表注 7 28 变更后线状地物标识码 BGHXZDW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9 29 变更后长度 BGHCD Float 15 ≥0 M 见本表注 9 1 1 见本表注 8 17 表14(续) 小 序 字段名称 号 字段代码 字段类 字段 数 型 长度 位 约束 值域 条件 备注 数 30 变更后宽度 BGHKD Float 15 1 ≥0 M 见本表注 9 31 变更后面积 BGH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9 32 变更后地类编码 BGHDLBM Char 4 见表 11 注 1 C 见本表注 10 33 变更后线状地物编号 BGHXZDWBH Char 8 见本表注 10 C 34 变更后权属单位代码 1 BGHQSDWDM1 Char 19 见本表注 10 C 35 变更后权属单位代码 2 BGHQSDWDM2 Char 19 见本表注 10 C 36 变更后扣除图斑地类编码 1 BGHKCTBDLBM1 Char 4 见表 11 注 1 M 见本表注 11 37 变更后扣除图斑编号 1 BGHKCTBBH1 Char 8 非空 M 见本表注 11 38 变更后扣除图斑座落单位代码 1 BGHKCTBZLDWDM1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见本表注 11 39 变更后扣除图斑地类编码 2 BGHKCTBDLBM2 Char 4 见表 11 注 1 C 见本表注 11 40 变更后扣除图斑编号 2 BGHKCTBBH2 Char 8 非空 C 见本表注 11 41 变更后扣除图斑座落单位代码 2 BGHKCTBZLDWDM2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C 见本表注 11 42 变更后权属性质 BGHQSXZ Char 2 见表 43 C 见本表注 10 43 变更后扣除比例 BGHKCBL Float 5 {0.5,1} C 见本表注 10 44 变更记录表 BGJLB Varchar 非空 O 见本表注 12 45 变更记录号 BGJLH Char 20 非空 O 见本表注 13 46 变更时间 BGSJ Date 8 YYYYMMDD M 47 变更说明 BGSM Varchar 非空 O 1 注 1:线状地物变更基本单元的标识码,即:线状地物灭失、新增或变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灭失、新增或变更部分的线状地物长度。 注 3:变更宽度=ABS(变更后宽度-变更前宽度)。 注 4:变更部分面积 = ABS(变更部分长度*变更部分宽度)。 注 5:线状地物座落变更图斑基本单元的编号。 注 6:新增线状地物,此项记为“0”;灭失或变更的线状地物,记录变更前所属线状地物的属性值。 注 7:新增线状地物,此项为空值;灭失或变更的线状地物,记录变更前所属线状地物的属性值。 注 8:记录变更前图斑的属性值。 注 9:线状地物灭失,此项记为“0”;新增或变更的线状地物,记录变更后所属线状地物的属性值。 注 10:线状地物灭失,此项为空值;新增或变更的线状地物,记录变更后所属线状地物的属性值 注 11:记录变更后图斑的属性值。 注 12:变更线状地物外业调查记录表扫描影像。 注 13:变更线状地物外业调查记录表页码编号。 18 5.2.13 零星地物更新属性结构 表15 零星地物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LXDW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零星地物编号 LXDWBH Char 4 非空 M 4 面积 MJ Float 15 >0 M 5 地类编码 DLBM Char 4 见表 10 注 1 M 6 地类名称 DLMC Char 60 见表 10 注 1 M 7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见表 10 注 3 O 8 权属单位名称 QSDWMC Char 60 非空 O 9 权属性质 QSXZ Char 2 见表 43 O 10 座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11 座落图斑编号 ZLTBBH Char 8 非空 M 12 耕地类型 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4 O 13 耕地坡度级 GDPDJ Char 2 见表 44 O 14 新增建设用地状况 XZJSYDZK Char 2 见表 11 注 13 C 15 新增耕地类型 XZ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4 C 16 耕地减少类型 GDJS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5 C 17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8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2 备注 条件 注 1:本表记录零星地物更新后的属性。 注 2:本表记录的零星地物属性应与LXDWGXGC属性表中对应的变更后属性保持一致。 19 5.2.14 零星地物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16 零星地物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LXDWGXGC)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零星地物编号 LXDWBH Char 4 非空 M 4 扣除变更图斑标识码 KCBGTB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2 5 变更前面积 BGQMJ Float 15 >0 C 见本表注 3 6 变更前地类编码 BGQDLBM Char 4 见表 10 注 1 C 见本表注 3 7 变更前权属单位代码 BGQQSDWDM Char 19 见表 10 注 3 O 见本表注 4 8 变更前权属性质 BGQQSXZ Char 2 见表 43 O 见本表注 4 9 变更前座落单位代码 BGQZL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C 见本表注 5 10 变更前座落图斑编号 BGQZLTBBH Char 8 非空 C 见本表注 5 11 变更前座落图斑地类编码 BGQZLTBDLBM Char 8 非空 C 见本表注 5 12 变更后面积 BGHMJ Float 15 >0 M 见本表注 6 12 变更后地类编码 BGHDLBM Char 4 见表 10 注 1 M 见本表注 7 13 变更后权属单位代码 BGHQSDWDM Char 19 见表 10 注 3 O 见本表注 7 14 变更后权属性质 BGHQSXZ Char 2 见表 43 O 见本表注 7 15 变更后座落单位代码 BGHZL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见本表注 8 16 变更后座落图斑编号 BGHZLTBBH Char 8 非空 M 见本表注 8 17 变更后座落图斑地类编码 BGHZLTBDLBM Char 8 非空 C 见本表注 8 18 新增建设用地状况 XZJSYDZK Char 2 见表 11 注 13 C 19 新增耕地类型 XZGD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4 C 20 耕地减少类型 GDJSLX Char 2 见表 11 注 15 C 21 变更记录表 BGJLB Varchar 非空 O 见本表注 9 22 变更记录号 BGJLH Char 20 非空 O 见本表注 10 23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24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2 2 注 1:填写参与变更的零星地物标识码。 注 2:灭失、新增或变更的零星地物,记录零星地物座落的图斑变更基本单元的编号。 注 3:新增的零星地物,此项记为“0”;变更或灭失的零星地物,记录变更前的属性值。 注 4:新增的零星地物,此项为空值;变更或灭失的零星地物,可选则记录变更前的属性值。 注 5:记录变更前图斑的属性值。 注 6:灭失的零星地物,此项记为“0”;变更或新增的零星地物,记录变更前的属性值。 注 7:灭失的零星地物,此项为空值;变更或新增的零星地物,可选则记录变更前的属性值。 注 8:记录变更后图斑的属性值。 注 9:变更零星地物外业调查记录表扫描影像。 注 10:变更零星地物外业调查记录表页码编号。 20 5.2.15 地类界线更新属性结构 表17 地类界线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 字段类 码 型 字段 (属性表名:DLJXGX) 小数 长度 约束 值域 位数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3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4 地类界线类型 DLJXLX Char 2 见表 45 M 5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6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见表 3 注 1 注 1:本表记录地类界线变更过程和更新后的属性;若变更行为为灭失,则记录灭失前的属性。 5.2.16 宗地更新属性结构 表18 序号 字段名称 宗地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GX)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地籍号 DJH Char 19 非空 M 4 宗地四至 ZDSZ Char 200 非空 O 5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M 见本表注 1 6 座落单位代码 ZLDWDM Char 19 M 见本表注 2 7 权属性质 QSXZ Char 2 见表 43 M 8 土地使用权类型 TDSYQLX Char 2 见表 46 O 9 土地用途 TDYT Char 4 10 实测面积 SCMJ Float 15 2 11 发证面积 FZMJ Float 15 2 12 批准文号 PZWH Char 50 13 批准文件 PZWJ 14 宗地草图 15 16 O 见本表注 3 >0 M 单位:平方米 >0 O 单位:平方米 非空 O Varbin 非空 O 影像文件 ZDCT Varbin 非空 M 影像文件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注 1:该字段记录法人单位代码证的代码;无法人单位代码证的,记录宗地的地籍号。 注 2:该字段记录法人单位代码证的代码;无法人单位代码证的,记录宗地的地籍号。 注 3:土地用途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执行,填写本宗地内主要用途的二级类编码; 注 4:宗地的权利人、权属来源证明、权属调查、注册登记、他项权利等信息用扩展属性表描述,其扩展 属性表结构描述表见表18-22。 注 5:扩展属性表的标识码应于本表中对应的标识码保持一致。 注 6:本表记录的内容应于ZDGXGC属性表中对应的变更后相关属性值保持一致。 21 5.2.16.1 序号 权利人更新扩展属性结构 表19 权利人更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QLR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表 18 注 5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地籍号 DJH Char 19 非空 M 4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5 权利人名称 QLRMC Char 100 非空 M 6 代理人姓名 DLRXM Char 50 非空 O 7 代理人身份证件类型 DLRSFZJLX Char 1 见表 46 O 8 代理人身份证件号 DLRSFZJH Char 20 非空 O 9 代理人身份证明书 DLRSFZMS Char 100 非空 O 10 代理人电话号码 DLRDH Char 15 非空 O 11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2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M 影像文件 注 1:若变更行为为“灭失”,本表记录灭失前权利人的属性信息。 5.2.16.2 权属来源证明更新扩展属性结构 表20 权属来源证明更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QSLYZM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表 18 注 5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地籍号 DJH Char 19 非空 M 4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5 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类型 QSLYZMWJLX Char 100 非空 O 6 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编号 QSLYZMWJBH Char 50 非空 O 7 权属来源证明 QSLYZM Varbin 非空 O 8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9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注 1:若变更行为为“灭失”,本表记录灭失前权属来源证明的属性信息。 22 影像文件 5.2.16.3 序号 权属调查更新扩展属性表结构 表21 权属调查更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QSDC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表 18 注 5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地籍号 DJH Char 19 非空 M 4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5 调查表号 DCBH Char 50 非空 M 6 指界委托书 ZJWTS Char 100 非空 M 7 预编地籍号 YBDJH Char 19 非空 O 8 说明 SM Char 200 非空 O 9 权属调查记事 QSDCJS Char 600 非空 O 10 调查员 DCY Char 50 非空 M 11 调查日期 DCRQ Date 10 YYYYMMDD M 12 宗地草图 ZDCT Char 100 非空 M 影像文件 13 界址标识 JZBS Varbin 非空 O 影像文件 14 地籍勘丈记事 DJKZJS Char 300 非空 O 15 勘丈员 KZY Char 50 非空 O 16 勘丈日期 KZRQ Date 10 YYYYMMDD O 17 调查审核意见 DCSHYJ Char 200 非空 M 18 调查审核人 DCSHR Char 50 非空 M 19 调查审核日期 DCSHRQ Date 10 YYYYMMDD M 20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21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影像文件 影像文件 注 1:若变更行为为“灭失”,本表记录灭失前权属调查的属性信息。 23 5.2.16.4 序号 注册登记更新扩展属性结构 表22 注册登记更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ZCDJ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备注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表 18 注 5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地籍号 DJH Char 19 非空 M 4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5 登记卡编号 DJKBH Char 50 非空 M 6 登记日期 DJRQ Date 10 YYYYMMDD M 7 登记记事 DJJS Char 200 非空 O 8 登记卡经办人 DJKJBR Char 50 非空 M 9 登记卡审核人 DJKSHR Char 50 非空 M 10 土地证号 TDZH Char 50 非空 M 11 归户卡号 GHKH Char 50 非空 O 12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3 更新记录 GXJL Varchar 非空 O 注 1:若变更行为为“灭失”,本表记录灭失前注册登记的属性信息。 24 5.2.16.5 他项权利登记更新扩展属性结构 表23 他项权利登记更新扩展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_TXQLDJ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值域 长度 位数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表 18 注 5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地籍号 DJH Char 19 非空 M 4 权属单位代码 QSDWDM Char 19 见表 11 注 3 M 5 他项权利人 TXQLR Char 100 非空 M 6 他项权利人身份证件类型 TXQLRSFZJLX Char 1 见表 47 O 7 他项权利人身份证件号 TXQLRSFZJH Char 20 非空 O 8 义务人 YWR Char 100 非空 M 9 义务人身份证件类型 YWRSFZJLX Char 1 见表 47 O 10 义务人身份证件号 YWRSFZJH Char 20 非空 O 11 他项权利种类 TXQLZL Char 100 非空 M 12 他项权利范围 TXQLFW Char 200 非空 M 13 设定日期 SDRQ Date 10 YYYYMMDD M 14 权利顺序 QLSX Char 2 非空 M 15 续存期限 XCQX Char 10 非空 M 16 登记卡编号 DJKBH Char 50 非空 M 17 他项权利证号 TXQLZH Char 50 非空 M 18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9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注 1:若变更行为为“灭失”,本表记录灭失前他项权利登记的属性信息。 注 2:本表有关内容的解释参见《土地登记办法》。 25 5.2.17 宗地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24 宗地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DGXGC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长度 位数 值域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变更面积 BGMJ Float 15 > 0 M 见本表注 2 4 变更前标识码 BGQ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3 5 变更前地籍号 BGQDJH Char 19 非空 C 见本表注 4 6 变更前权属单位代码 BGQQS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4 C 7 变更前座落单位代码 BGQZL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4 C 8 变更前权属性质 BGQQSXZ Char 2 见表 43 C 见本表注 4 9 变更前土地使用权类型 BGQTDSYQLX Char 2 见表 46 O 见本表注 5 10 变更前土地用途 BGQTDYT Char 4 O 见本表注 4 11 变更后标识码 BGH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6 12 变更后地籍号 BGHDJH Char 19 非空 C 见本表注 7 13 变更后权属单位代码 BGHQS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7 C 14 变更后座落单位代码 BGHZLDWDM Char 19 见本表注 7 C 15 变更后权属性质 BGHQSXZ Char 2 见表 43 C 见本表注 7 16 变更后土地使用权类型 BGHTDSYQLX Char 2 见表 46 O 见本表注 8 17 变更后土地用途 BGHTDYT Char 4 O 见本表注 7 18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19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2 YYYYMMDD M 非空 O 注 1:宗地变更基本单元的标识码,即:宗地灭失、新增或变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宗地灭失、变更部分或新增的面积。 注 3:新增宗地,此项记为“0”;宗地灭失或变更,记录变更前所属宗地的标识码。 注 4:新增宗地,此项为空值;宗地灭失或变更,记录变更前所属宗地的属性值。 注 5:新增宗地,此项为空值;宗地灭失或变更,此项可选。 注 6:宗地灭失记为“0”;宗地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宗地的标识码。 注 7:宗地灭失,此项为空值;宗地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宗地的属性值。 注 8:宗地灭失,此项为空值;宗地变更或新增,此项可选。 26 5.2.18 界址线更新属性结构 表25 界址线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ZX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约束 值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3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4 界址线长度 JZXCD Float 15 >0 M 5 界线性质 JXXZ Char 6 见表 41 M 6 界址线类别 JZXLB Char 1 见表 48 M 7 界址线位置 JZXWZ Char 1 见表 49 M 8 权属界线协议书编号 QSJXXYSBH Char 30 非空 C 见本表注 2 9 权属界线协议书 QSJXXYS Varbin 非空 C 见本表注 2 10 权属争议原由书编号 QSZYYYSBH Char 非空 C 见本表注 2 11 权属争议原由书 QSZYYYS Varbin 非空 C 见本表注 2 12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13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2 30 8 见表 3 注 1 单位:米 注 1:若更新行为为“灭失”,本表记录灭失前界址线的属性信息。 注 2:本表7、8和9、10两组字段,其中一组字段的值为必填。 5.2.19 序号 界址点更新属性结构 表26 界址点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ZD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3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4 界址点号 JZDH Char 10 非空 M 5 界标类型 JBLX Char 2 见表 50 M 6 界址点类型 JZDLX Char 2 见表 51 M 7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8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备注 见表 3 注 1 注 1:若更新行为为“灭失”,本表记录灭失前界址点的属性信息。 27 5.2.20 序号 基本农田保护区更新属性结构 表27 基本农田保护区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BNTBHQ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保护区编号 BHQBH Char 12 非空 M 4 保护区面积 BHQMJ Float 15 2 > 0 M 见本表注 1 5 基本农田面积 JBNTMJ Float 15 2 > 0 M 见本表注 2 6 批准文号 PZWH Char 50 非空 M 7 批准文件 PZWJ Varbin 非空 M 8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9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影像文件 注 1:记录更新后基本农田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面积。 注 2:记录更新后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基本农田总面积。 注 3:本表记录的内容应于JBNTBHQGXGC属性表中对应的变更后属性值保持一致。 5.2.21 序号 基本农田保护区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28 基本农田保护区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BNTBHQGXGC)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值域 长度 位数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变更保护区面积 BGBHQ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2 4 变更基本农田面积 BGJBNT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3 5 变更前标识码 BGQ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4 6 变更前保护区编号 BGQBHQBH Char 12 见本表注 5 C 7 变更后标识码 BGH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6 8 变更后保护区编号 BGHBHQBH Char 12 见本表注 6 C 见本表注 7 9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0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注 1:保护区变更基本单元的标识码,即:保护区灭失、新增或变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保护区灭失、变更部分或新增的面积。 注 3:灭失、变更部分或新增保护区中包含的基本农田面积。 注 4:新增保护区,此项记为“0”;保护区变更或灭失,记录变更前所属保护区的标识码。 注 5:新增保护区,此项为空值;保护区变更或灭失,记录变更前所属保护区编号。 注 6:保护区灭失,此项记为“0”;保护区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保护区的标识码。 注 7:保护区灭失,此项为空值;保护区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保护区编号。 28 5.2.22 序号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更新属性结构 表29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BNTBHPK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保护片块编号 BHPKBH Char 16 非空 M 4 保护片块面积 BHPKMJ Float 15 2 > 0 M 见本表注 1 5 基本农田面积 JBNTMJ Float 15 2 > 0 M 见本表注 2 6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7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批准文号 PZWH Char 非空 M 9 批准文件 PZWJ Varbin 非空 M 50 影像文件 注 1:记录更新后基本农田保护片(以下简称“保护片块”)块面积。 注 2:记录更新后保护片块中包含的基本农田面积。 注 3:本表记录的内容应于JBNTBHPKGXGC属性表中对应的变更后属性值保持一致。 5.2.23 序号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30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BNTBHPKGXGC)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值域 长度 位数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变更保护片块面积 BGBHPK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2 4 变更基本农田面积 BGJBNTMJ Float 15 2 >0 M 见本表注 3 5 变更前标识码 BGQ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4 6 变更前保护片块编号 BGQBHPKBH Char 16 见本表注 5 C 7 变更后标识码 BGH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6 8 变更后保护片块编号 BGHBHPKBH Char 16 见本表注 6 C 见本表注 7 9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0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注 1:保护片块变更基本单元的标识码,即:田保护片块灭失、新增或变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保护片块灭失、变更部分或新增的面积。 注 3:灭失、变更部分或新增的保护片块中包含的基本农田面积。 注 4:新增保护片块,此项记为“0”;保护片块变更或灭失,记录变更前所属保护片块的标识码。 注 5:新增保护片块,此项为空值;保护片块变更或灭失,记录变更前所属保护片块编号。 注 6:保护片块灭失,此项记为“0”;保护片块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保护片块的标识码。 注 7:保护片块灭失,此项为空值;保护片块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保护片块编号。 29 5.2.24 序号 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更新属性结构 表31 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BNTBHTBGX)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保护图斑编号 BHTBBH Char 20 非空 M 4 基本农田面积 JBNTMJ Float 15 > 0 M 5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6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7 批准文号 PZWH Char 非空 M 8 批准文件 PZWJ Varbin 非空 M 2 50 见本表注 1 影像文件 注 1:本表记录更新后基本农田保护图斑(以下简称“保护图斑”)面积。 注 2:本表记录的内容应于JBNTBHTBGXGC属性表中对应的变更后属性值保持一致。 5.2.25 序号 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32 基本农田保护图斑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JBNTBHTBGXGC)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 小数 值域 长度 位数 约束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1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见表 3 注 1 3 变更保护图斑面积 BGBHTBMJ Float 15 >0 M 见本表注 2 4 变更前标识码 BGQ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3 5 变更前保护图斑编号 BGQBHTBBH Char 20 见本表注 4 C 6 变更后标识码 BGHBSM Int 10 > 0 M 见本表注 5 7 变更后保护图斑编号 BGHBHTBBH Char 20 非空 C 见本表注 6 8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9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2 注 1:保护图斑变更基本单元的标识码,即:保护图斑灭失、新增或变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保护图斑灭失、变更部分或新增的面积。 注 3:新增保护图斑,此项记为“0”;保护图斑变更或灭失,记录变更前所属保护图斑的标识码。 注 4:新增保护图斑,此项为空值;保护图斑变更或灭失,记录变更前所属田保护图斑编号。 注 5:保护图斑灭失,此项记为“0”;保护图斑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保护图斑的标识码。 注 6:保护图斑灭失,此项为空值;保护图斑变更或新增,记录变更后所属保护图斑编号。 30 5.2.26 栅格数据更新属性结构 表33 栅格数据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SGSJ)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数据文件名 SJWJM Varbin 非空 M 4 头文件名 TWJM Varbin 非空 O 5 元数据文件名 YSJWJM Varbin 非空 M 6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7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备注 见本表注 注: 指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 5.2.27 开发园区更新属性结构 表34 开发园区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KFYQGX)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开发园区名称 KFYQMC Char 100 非空 M 4 开发园区类型 KFYQLX Char 2 见表 52 M 5 开发园区面积 KFYQMJ Float 15 >0 M 6 批准文号 PZWH Char 50 非空 M 7 批准文件 PZWJ Varbin 非空 M 8 更新时间 GXSJ Date YYYYMMDD M 9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8 2 备注 单位:平方米 影像文件 31 5.2.28 开发园区更新过程属性结构 表35 开发园区更新过程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KFYQGXGC) 字段 序号 字段名称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长度 小数 约束 值域 位数 备注 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变更行为 BGXW Char 1 非空 M 3 变更面积 BGMJ Float 15 >0 M 见本表注 2 4 变更前标识码 BGQGXQ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3 5 变更前开发园区名称 BGQKFYQMC Char 100 非空 C 见本表注 4 6 变更前开发园区类型 BGQKFYQLX Char 2 见本表注 4 C 7 变更后标识码 BGHGXQBSM Int 10 >0 M 见本表注 5 8 变更后开发园区名称 BGHKFYQMC Char 100 非空 C 见本表注 6 9 变更后开发园区类型 BGHKFYQLX Char 2 见本表注 6 C 10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1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2 见本表注 1 注 1:开发园区撤销、新增或调整部分的标识码。 注 2:开发园区撤销、新增或调整部分的面积。 注 3:新增开发园区,此项记为“0”;开发园区调整或撤销,记录更新前所属开发园区的标识码。 注 4:新增开发园区,此项为空值;开发园区调整或撤销,记录更新前所属开发园区的属性值。 注 5:开发园区撤销,此项记为“0”;开发园区调整或新增,记录更新后所属开发园区的标识码。 注 6:开发园区撤销,此项为空值;开发园区调整或新增,记录更新后所属开发园区的属性值。 32 5.2.29 注记更新属性结构 表36 序号 字段名称 注记更新属性结构描述表 (属性表名:ZJGX) 字段代码 字段类型 字段长度 小数位数 值域 约束条件 1 标识码 BSM Int 10 >0 M 2 要素代码 YSDM Char 10 见表 1 M 3 注记内容 ZJNR Char 60 非空 M 4 字体 ZT Char 4 非空 M 5 颜色 YC Char 12 非空 M 6 磅数 BS Int 4 >0 O 7 形状 XZ Char 1 非空 O 8 下划线 XHX Char 1 非空 O 9 宽度 KD Float 15 1 >0 O 10 高度 GD Float 15 1 >0 O 11 间隔 JG Float 6 2 >0 O 12 注记点左下角 X 坐标 ZJDZXJXZB Float 15 3 >0 M 13 注记点左下角 Y 坐标 ZJDZXJYZB Float 15 3 >0 M 14 注记方向 ZJFX Float 10 6 [0,2П) M 15 更新时间 GXSJ Date 8 YYYYMMDD M 16 更新说明 GXSM Varchar 非空 O 备注 单位:磅 单位:弧度 5.3 属性值代码 5.3.1 控制点类型代码 表37 代码 110000 控制点类型及等级代码表 测量控制点类型 控制点等级 测量控制点 110100 平面控制点 110101 大地原点 大地原点 110102 三角点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 秒,10 秒 110103 图根点 一级,二级,三级 110104 导线点 一级,二级 110200 高程控制点 110201 水准原点 水准原点 110202 水准点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图根水准 110300 110302 卫星定位控制点 卫星定位等级点 A,B,C,D,E 注 1:控制点等级描述了各类控制点的等级值域; 注 2:导线点指点位精度为5秒、10秒的一级导线和二级导线; 注 3:图根导线使用图根点描述。 33 5.3.2 标石类型代码 表38 代 5.3.3 码 标石类型 1 基岩标石 2 混凝土标石 3 普通标石 9 其他 标志类型代码 表39 代 5.3.4 标志类型 1 铜标志 2 钢标志 3 刻十字标志 9 其他 界线类型代码 代 界线类型代码表 码 界线类型 250200 海岸线 250201 大潮平均高潮线 250202 零米等深线 250203 江河入海口陆海分界线 620200 国界 630200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 640200 地区、自治州、地级市界 650200 县、区、旗、县级市界 660200 街道、乡、(镇)界 670402 开发区、保税区界 670500 村界 界线性质代码 表41 代 5.3.6 标志类型代码表 码 表40 5.3.5 标石类型代码表 界线性质代码表 码 界线性质 600001 已定界 600002 未定界 600003 争议界 600004 工作界 600009 其他 注: 本表根据《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代码》的扩充原则。 等高线类型代码 表42 代 等高线类型代码表 码 等高线类型 710101 首曲线 710102 计曲线 710103 间曲线 34 5.3.7 权属性质代码 表43 代 权属性质代码表 码 权属性质 10 国有土地所有权 20 国有土地使用权 30 集体土地所有权 31 村民小组 32 村集体经济组织 33 乡集体经济组织 34 其它农民集体经济组织 40 5.3.8 集体土地使用权 坡度级别代码 表44 坡度级别代码表 代 码 5.3.9 坡度级别 1 ≤2° 2 (2°~6°] 3 (6°~15°] 4 (15°~25°] 5 >25° 地类界线类型代码 表45 代 地类界线类型代码表 码 地类界线类型 1 同时为线状地物的地类界线 2 同时为行政和权属界线的地类界线 3 同时为线状地物、行政和权属界线的地类界线 4 水域边界线 9 其他 35 5.3.10 土地使用权类型代码 表46 5.3.11 土地使用权类型代码表 代码 使用权类型 11 划拨 12 出让 13 入股 14 租赁 15 授权经营 21 荒地拍卖 22 拨用宅基地 23 拨用企业用地 24 农用地承包 25 集体土地入股 99 其他 证件类型代码 表47 证件类型代码表 代码 证件类型 1 居民身份证 2 军官证 3 护照 行政、企事业单位机构代码 4 5.3.12 证或法人代码证 5 营业执照 9 其它 界址线类别代码 表48 界址线类别代码表 代码 5.3.13 界址线类别 1 围墙 2 墙壁 3 栅栏 4 铁丝网 5 滴水线 6 路涯线 7 两点连线 9 其他 界址线位置代码 表49 界址线位置代码表 代码 界址线位置 1 左 2 中 3 右 36 5.3.14 界标类型代码 表50 界标类型代码表 代码 5.3.15 界标类型 1 钢钉 2 水泥桩 3 石灰桩 4 喷涂 5 瓷标志 6 无标志 9 其他 界址点类型代码 表51 界址点类型代码表 代码 5.3.16 界址点类型 1 解析界址点 2 图解界址点 9 其他 开发园区类型代码 表52 开发园区类型代码表 代码 10 开发园区类型 国家级 11 经济技术开发区 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3 保税区 14 出口加工区 15 边境经济合作区 19 其他 20 省级 21 经济开发区 2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3 特色工业园区 37 6 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6.1 标准图幅土地调查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以标准图幅为基础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XX XX X XXXX XX X XX XXX XXX XXX . XXX | | | | | | | | | | | 专 业 代 码 业 务 代 码 比 例 尺 代 码 年 代 时 间 月 份 代 码 1:100 万 图 幅 行 号 1:100 万 图 幅 列 号 图 幅 行 号 图 幅 列 号 特 征 码 扩 展 文 件 名 命名规则说明: (1)主文件名采用二十三位字母数字型代码;按年代更新的数据,月份代码使用“00”;图幅 行列号位数不足者前面补零;扩展文件名因文件格式不同而不同:矢量数据为 VCT,数字正射影像图 为 IMG,数字栅格地图为 RAS,数字高程模型为 DEM,元数据为 XML,附加信息文件和头文件为 TXT。 (2) 比例尺代码见表 44。 表53 比例尺代码表 比例尺 代 码 1:2000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1:250000 1:500000 I H G F E D C B (3) 行列编号计算公式(引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 ① 1:1 000 000 图幅行、列号的计算: a = [φ/4°]+1………………………………………………(1) b = [λ/6°]+31………………………………………………(2) 式中: a ——1:1 000 000地形图图幅所在纬度带数字码所对应的数字码; [ ] ——商取整; φ ——图幅内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南廓点的纬度; b ——1:1 000 000地形图图幅所在经度带的数字码; λ ——图幅内某点的经度或图幅西南廓点的经度; ② 相应比例尺的图幅行、列号的计算: c =4°/Δφ-[(φ/4°)/Δφ]……………………………………(3) d = [(λ/6°)/Δλ]+1……………………………………………(4) 式中: c——所求比例尺图幅的行号; Δφ——所求比例尺图幅的纬差(1:1万图幅纬差2’30”); [ ]——商取整; φ——图幅的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纬度; d——所求比例尺图幅的列号; ( )——商取余; λ——图幅内某点的经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度; Δλ——所求比例尺图幅的经差(1:1万图幅经差3’45”); (4) 特征码为十进制三位顺序码。 38 数据库更新文件,特征码表示为“001”;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特征码表示为“002”。 (5)命名实例 示例:某 1:1 万 2009 年土地调查更新数据文件,图幅内某一点纬度为39°22’30”,经度为 114°33’45”,其数据文件 的命名方法为: ① 专业代码为 20 ② 业务代码为 01 ③ 1:10000 比例尺代码为 G ④ 土地利用图的年代为 2009 ⑤百万分之一图幅的行号字符码为 J a = [39˚22′30″/4˚]+1 = 10(字符码 J) ⑥ 百万分之一图幅的列号数字码为 50 b = [114˚33′45″/6˚]+31 = 50 ⑦ 万分之一图幅的行号为 015 Δφ= 2′30″, c = = Δλ = 3′45″ 4˚/2′30″-[(39˚22′30″/4˚)/2′30″] 96−[3˚22′30″/2′30″] = 015 ⑧ 万分之一图幅的列号为 010 d = [(114˚33′45″/6˚)/3′45″]+1 = 010 ⑨ 特征码设定为 001 则该数据文件的命名为:2001G200900J50015010001. VCT 6.2 以行政区为基础的土地调查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以行政区为基础的土地调查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如下: XX XX X XXXX XX XXXXXX XXX XXX XXX . XXX | | | | | | | | | | 专 业 比 年 月 县 乡 行 特 扩 业 务 例 代 份 行 行 政 征 展 代 代 尺 时 代 政 政 村 码 文 码 码 代 间 码 区 区 级 件 划 划 代 名 代 代 码 码 码 码 命名规则说明: (1) 主文件名采用二十六位字母数字型代码;按年代更新的数据,月份代码使用“00”;扩展 (2) 文件名因文件格式不同而不同:矢量数据为 VCT,数字正射影像图为 IMG,数字栅格地图为 RAS,数字高程模型为 DEM,元数据为 XML,附加信息文件和头文件为 TXT; (3) 专业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土地专业码为 20; (4) 业务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土地利用业务为 01; (5) 比例尺代码采用一位字符码,比例尺代码表见表 44; (6) 年代代码采用四位数字码; 39 (7) 月份代码采用二位数字码; (8) 县(市)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六位数字型代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标准查取; (9) 乡(镇)级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十进制三位顺序码,在县(市)行政区范围内,按照乡(镇) 名称的顺序从 001 至 999 编码; (10) 行政村(或国有单位)级代码采用十进制三位顺序码,在乡(镇)行政区范围内,按照权 属单位名称的顺序从 001 至 999 编码; (11) 特征码为十进制三位顺序码。 数据库更新文件,特征码表示为“001”;数据库更新过程文件,特征码表示为“002”。 (12) 命名实例 示例1: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09年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过程数据,比例尺为1:1万,其数据文件 命名为:2001G200934012300000000002. VCT。 示例2: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比例尺为1:1万,其数据文件命名为: 假设上派镇的三位顺序码为001; 则该数据文件名为:2001G200900340123001000001. VCT。 示例3:1:1万肥西县上派镇凉亭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数据,其数据文件命名为: 假设上派镇凉亭村的三位顺序码为006; 则该数据文件名为:2001G200900340123001006001. VCT。 7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与格式 7.1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 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需要交换的更新和更新过程数据内容包括所有矢量、栅格数据和元数据,交换 的更新文件和更新过程数据文件以目录方式存储,一个交换单元(标准分幅或行政区)一个目录。文件 命名规则参见本标准7.1和7.2的规定。 更新的全部矢量数据按照年度存放在名称为“矢量数据更新\****年度矢量数据\更新数据”和“矢 量数据更新\****年度矢量数据\更新过程数据”(例如:矢量数据更新\2010年度矢量数据\更新数据) 目录中,内容包括更新的矢量数据、扫描影像及多媒体数据、数据字典和元数据。各层个更新的矢量数 据存放在一个VCT文件中,以Varbin类型存储的扫描影像及多媒体数据,直接将原数据以目录方式(名 称为“扫描影像及多媒体数据”)复制到“矢量数据更新\****年度矢量数据\更新数据”目录中。本标 准没有规定但数据库数据字典中包含的相关内容(如权属单位代码字典)以Access数据库文件方式交换 到“矢量数据更新\****年度矢量数据”目录中。更新的元数据存放在名称为“元数据更新\****年度元 数据”目录中。 更新的全部栅格数据存放在名称为“栅格数据更新\****年度栅格数据”目录中。一类栅格数据存 储一个子目录,内容包括更新的栅格数据本身、附加信息文件、栅格数据元数据。更新的栅格数据属性 表SGSJ以Access数据库文件方式交换到“栅格数据更新\****年度栅格数据”目录中。 交换格式参见本标准2.2~7.5的规定 7.2 更新矢量数据交换格式 土地调查更新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利用《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描述,由六部分组 成: 第一部分为文件头;第二部分为层类型参数;第三部分为属性数据结构;第四部分为几何图形数 据;第五部分为注记;第六部分为属性数据。/参见注释1/ Head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