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2022年招生简章.doc

ゝxτяéмé°14 页 131 KB下载文档
2022年招生简章.doc2022年招生简章.doc2022年招生简章.doc2022年招生简章.doc2022年招生简章.doc2022年招生简章.doc
当前文档共1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2022年招生简章.doc

单 位 简 介 近 5 年来,本学科点争取和承担国家及地方科学研究项目 420 项,其 中争取和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科学研究项目 150 余项,其中主持和参加国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位于西双 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课题、东 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仑镇一江碧水的葫芦岛上,在昆明市设有分部。 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等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植物园联盟、野外台站联 版纳植物园 1959 年由著名的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亲手创建,占地面积 盟等 30 余项;NSFC-云南省联合基金重点项 12 项、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 1100 公顷,收集保存植物 15000 多种,已建成 38 个专类园区,是集科学 目4项。重大科研产出明显增多,科研显示度和社会效益进一步凸显。累 研究、物种保存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现有在职职工 387 人 计发表科研论文 1680 篇,其中 SCI/SSCI 收录 1261 篇,发表在 SCI Q1 刊 (含项目聘用),专业技术人员 329 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154 人;国家 物上的论文 714 篇;出版专著 21 部,译著 1 部;申请专利 45 件(其中申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 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1 人,中 请发明专利 40 件),获得授权专利 31 项(其中发明专利 25 件);2 个 国科学院“百人计划”8 人;版纳植物园设有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睡莲品种国际新品种登录,1 个农作物品种获得审定;获得云南省自然科 在站博士后 31 人;现有生态学、植物学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生态学、 学一等奖 2 项、自然科学二等奖 1 项、自然科学三等奖 4 项、科技进步二 植物学两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生物与医药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 等奖 1 项。 点;研究生指导教师 90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45 人;在读研究生 371 人, 其中博士研究生 141 人,留学生 83 人。 先后在 Science、Nature Plants、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Ecology Letters 、 PNA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Science Advances 、 Plant Cell 、 版纳植物园下设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 Molecular plant、Ecology 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在区 用重点实验室和综合保护中心三个研究部门,共有 38 个研究组,主要从 域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多次被 Nature、Science 上 事进化生态、森林生态、恢复生态、全球变化、生理生态、植物分子生物 的评述论文引用,已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 学、植物进化生物学、能源植物、药用植物学等科学研究。三个野外科学 用重点实验室于 2013 年通过评审成立,早期批准成立的院热带森林生态 研究站: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学重点实验室于 2015 年顺利通过考核,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 研究站和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其中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生态站与哀牢山亚 作为中科院面向东南亚开展合作研究的牵头单位,将进一步推进我园 热带森林生态站为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 CERN 的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网络 与东南亚相关国家的科技合作。版纳植物园作为牵头单位,联合昆明植物 台站。以及具有实验室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合格的生物地球化学实验室 所、昆明动物所以及国内其他科研机构和大学,与缅甸环保与林业部、缅 (昆明分部)为全园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甸林业研究所合作,建立“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以缅 甸为中心,辐射东南亚国家,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使版纳植物园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和生态系统监测和保护等领域,开展联合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和科学、严谨的学 建成覆盖东南亚的综合研究网络和教育平台。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建 风,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设,将更加有效地开展“一带一路”南线地区的合作,扩大影响力,确立版 鼓励学生掌握坚实、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的生态学、植物学实 纳植物园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领导者地位。 西双版纳植物园“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大幅度提高影 响力和科学内涵,使得本学科点在总体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为我国热 带及东南亚周边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 撑。 验方法与技能,把握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相关学科和社会、人文学 科的必要知识,具备从事生态学、植物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有关生态学、植 物学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进行交流,阅读相关学科的外文 文献,能撰写英文学术论文,具备较高水平的外文听、说、读、写能力。 研究生培养 版纳植物园于 1986 年(原中国科学院昆明生态研究所)开始招收硕士 培养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在社会 上的竞争能力。全力打造未来的热带生物学科学家。 学位研究生。自 1996 年 9 月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划出,与中国 版纳植物园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 科学院原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来, 合素质的提高。通过 30 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研究生培养工作已形成了一 逐年加大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支持。在 定的优势与特色: 不断提高整体科研实力的基础上,以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各种优惠条件吸引 生源,使研究生培养工作保持良好势头。 通过几年的努力,版纳植物园研究生生源逐年增加,优秀生源大幅度 坚持独立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强调导师的指导性作用,培养研究 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着重锻炼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鼓励学 生在科学研究中大胆假设、谨慎求证,勇于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 提升,研究生培养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 2021 年底,已招收、培养 版纳植物园积极鼓励和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内进修学 博士、硕士研究生共计 1508 人,毕业生 902 人。硕士研究生中大部分继 习,以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把新 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部分学生出国留学深造。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主 的培养方式和理念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工作中,逐步把眼光放到国外,积极 要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有的已经成为单位科研骨干,就业率达 90% 探索与国外知名大学及相关研究机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式与途径。 以上。 为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对外交流的能力,促进国际交流 与合作,我园专门设立了研究生专项基金(每年 20 万元),以资助研究 手段(主要是分子、化学、数学及计算机运用等),综合了生态学和生物多 生参加国际会议。 样性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发展成现代的广义植物学(或叫植物生物学),即 目前版纳植物园每年在读研究生人数稳定在 380 人左右,已经形成了 一支发挥重要作用的流动人才队伍。 2022 年版纳植物园将继续面向全国及海内外招收生态学、植物学专 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上认识和 研究植物的形态、构造、生理、分类、分布、遗传变异、起源进化及其与 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 业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包括专业学位研究生)。版纳植物园热忱欢迎 版纳植物园的植物学研究主要是利用其独特而重要的区位优势,即地 全国各地有志于从事热带生物学研究工作的莘莘学子们加入探讨未知世 处东亚植物区与东南亚热带植物区交汇的核心地带,着重以热带植物为研 界的行列,为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做出贡献! 究对象,从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研究植物的遗传变异、生理 版纳植物园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如同其自身的发展历程一样,经历了无 适应、繁殖对策、分布模式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热带植物引种驯化、 数坎坷与艰辛。但在蔡希陶教授“无私奉献、献身科学”精神的鼓舞下,在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等奠定 科学院领导的关怀下,新一代的版纳植物园建设者锐意进取、大胆开拓, 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 Nature Plant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Science 已经在建设世界一流植物园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版纳植物园在发展 Advance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 等著名期刊上发表。 过程中努力为研究生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把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得如火如 荼,蒸蒸日上。我们相信,版纳植物园的毕业生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从 事任何工作,都会以拥有这段与众不同的学习经历而感到自豪! 生态学 随着近年来研究手段的不断更新,生态学的研究尺度在微观方向上 已经拓展到分子水平,在宏观方向上已经拓展到景观、区域乃至全球水平, 专业及研究方向介绍 它无论是在其自身的学科理论构建还是在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上都 植物学 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 传统或经典的植物学主要包括植物形态解剖和系统分类学。前者主要 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 从细胞、组织、器官及植物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上了解和研究植物;后者 版纳植物园的生态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结 主要从植物的类群(分类)、起源与进化及亲缘关系上了解和研究植物。在 构、功能和动态的研究。重点探讨物种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森林群落的 传统植物学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生物科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成果和技术 演替及更新规律、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机制和技术、重要物种相互作用以 及协同进化的生态学机制及其分子机理,并将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尺度逐步 拓展到景观水平,为我国西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①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学位满 6 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 之日),达到与硕士学位同等学力; 近年来,依托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我园生态学研究不断获得新进 ②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结业生(报名时已取得结业证书); 展,相关研究成果在 Science、PNAS、Ecology、Ecology Letters 等著名期 ③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但尚未取得 刊上发表。 硕士学位的人员。 随着全世界生态学领域的不断深入研究,版纳植物园的生态学研究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也将在生态学学科理论发展的推动下不断进步,并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 发挥重要作用。 5.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 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6.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除符合上述有关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 6 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 报 考 条 件 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博 士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 论文 2 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为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 7. 三年学制的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考,最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得硕士学位;两年学制或两年半学制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原则上需取得 3.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硕士学位后方可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必须取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 (1)已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 考。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能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 位); 8. 我园可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该专项 计划实行“与普通招考生统一考试、单独划线录取、定向少数民族地区培 (3)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 养”的政策,主要面向少数民族考生。报考该专项计划的考生,除了需具 其中硕士学位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备上述第 1 款中各项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 (1)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立志为西部大 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 (2)考生原籍在西部 12 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南省,新疆生产 (1)我园招收的博士研究生全部为国家计划内全日制脱产学习博士 生。有特殊原因不能保证全脱产学习的考生,应在报考和复试时向我园研 究部和导师说明。 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4 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 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湖北恩施自治州等 (2)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报考手 续。 地区,或者是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 12.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 科培养基地和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等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 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 员。 生本人承担。 (3)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同意 硕 士 报考。 (4)保证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 9. 在高校取得学术型推荐免试外推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可 以按直接攻博方式录取为博士研究生(简称为直博生)。已被确定录取的 直博生,不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但必须在国科大博士生网报 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10. 下列情况的考生报考时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 (1)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毕业硕士生。 (2)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正在履行合同服务期的 在职人员考生。 11.拟报考定向培养的考生: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包括通过高等自 学考试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考或网络教育获得本科毕业证书的人员, 该类人员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 书方可报考);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4)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其中同等学力人员是指: ①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高职高专毕业 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 到 2021 年 9 月 1 日); ②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 ③ 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 生。 博 士 考生在报考前请与我园研究生部及导师取得联系。所有考生必须参 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同等学力人员报考,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 8 门以上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由教 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 (2)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 论文,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主要完成 人),或主持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 6. 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报考条件见《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7 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7. 已经在读的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在读单位学籍管理部门 书面同意后方可报考。 8. 我园接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等学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 春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21 年 9 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版纳植物园春季只招收硕博连读考生。 秋季入学博士生网报时间:2021 年 11 月中旬,具体时间以中国科学 院大学通知为准。本次报名只招收普通招考考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 人才计划考生)。 2.网上报名方式: 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http://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 “普通招考”、“硕转博”、“直博生”三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 进行考生注册。其中“直博生”需持有报考单位下发的注册码方可进行注册 报名。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在“普通招考”类别中报名,进入系统后在考 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或专业学位)。能在高校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 试方式栏中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应届生应按“普 考生,可尽早与我园研究生部联系推免生接收事宜。推免生应通过中国科 通招考”类别报考。网上报名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系统中的“网报公告”,凡 学院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上报名”→“推免申请系统”提出网上申请(网址: 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 http://admission.ucas.ac.cn/), 并按要求提交推荐免试材料和进行相关考核。 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被确定接收的推荐免试考生应按时参加全国统一的研究生网上报名和现 场确认。 3. 网上报名成功后,报考“普通招考”类别的考生应在 2022 年 1 月 28 日 前向我园研究生部提交下列书面材料: (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 (2)2 名教授(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 大学博士网报系统首页中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寄至我园研究生部或密 封后由考生转交); (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中国科学院 西双版纳植物园转博申请表》、2 名教授(或相当职称)同行专家的推荐 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网报系统首页中下载)、硕士课程成绩 单、转博报告 5 份。 直博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我园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 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本科学习成绩单、推荐免试审批表、有效 (4)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硕士论文评议书和硕士学位答辩决议书复印件 身份证件复印件等材料。 (同等学力人员免交); 我园将对考生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查,向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发放准考 (5)有效证件复印件(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军官证、护照、港澳台身份 证); (6)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考生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须提交由原 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处审核盖章的《报考少 证(请于考试前一天到我园研究生部领取,不再邮寄)。在复试阶段将对报 考资格进行复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 本人承担。 5.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空表可从中国科学 院大学招生信息网下载)。 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 毕业生可以免试)、英语和不少于两门的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 (7)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除了提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交 ①已取得报考专业 6 门以上硕士研究生主干课程的合格成绩单(由教 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成绩通知单)。 ②已在公开出版的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术论文 2 篇(第一作者);或获得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为 主要完成人);或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等相关证明材料。 4. 硕博连读转博的考生应在 2021 年 10 月 20 日前向我园研究生部提交网 3 小时,满分为 100 分。政治理论课、英语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命题, 业务课由我园组织命题。秋季入学招生考试:2022 年 3 月中旬,具体考 试时间另行通知;同等学力考生除了英语及两门业务课外,还须进行政治 理论课笔试,同时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不得 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方式为笔试,每门加试科目考试时间不少于 2 小时。 考试地点:版纳植物园昆明分部。 硕 士 1. 考生必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1. 考试结束后进行复试。考生复试时需作 15 分钟学术报告(多媒体), 介绍硕士学习期间或工作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不能做综述报告)。 进 行 网 上 报 名 ( 公 网 网 址 : http : //yz.chsi.com.cn , 教 育 网 网 址 : 2. 复试后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http://yz.chsi.cn),逾期不予办理。 3. 录取: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 2. 网报成功后,在规定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现役军人持“军官证”、“文 试成绩)、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 职干部证”等部队有效身份证件)、学历证书(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 健康状况择优确定录取名单,其中政审、体检不合格或复试不及格的考生 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办理照片采集等确认手续。 不予录取。 3. 现场确认后,尽快将以下材料挂号邮寄到版纳植物园昆明分部研 硕 士 1. 硕士生采取差额复试办法,根据教育部规定及考生初试成绩情况, 究生部: (1)报考点打印的“考生信息审核表”(须在报考信息备注栏上注明报考 原则上按 不 低 于 1:1.2 的 比 例 确 定 复 试 人 数 。 2. 考生的复试总成绩按百分制计算,由初试成绩(占 50%)和复试成绩 导师姓名); (2)大学成绩单(加盖院系公章)、各类证书复印件; (占 50%)构成。复试成绩中,英语测试成绩占 50%,专业及相关知识测试 (3)身份证复印件; 成绩占 50%。 (4)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往届考生提交)。 4. 初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初试地点由各省(市、区)报名点确定、公 布。 3. 英语测试包括自我介绍、自由对话和选题陈述三部分,时间为 15 分钟(其中自我介绍部分不超过 3 分钟);专业及相关知识测试,时间为 15 分钟。 5. 推荐免试生的推荐、复试、接收工作将于 2021 年 9 月初开始,10 月下旬结束(届时版纳植物园研究生部将另行通知)。推荐免试生须根据毕 业院校所在地省级招办要求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 4. 对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闭 卷 笔 试 )。 5. 政审、体检不合格、复试成绩不合格以及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 录取的考生,一律不予录取。 6. 身体健康检查在三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 复试及录取 博 士 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 [2003]3 号)。 7. 录取: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并结合其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 生态学(071300) 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招收定向培养硕士生实行合同制。招生单位 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被录取的考生之间,必须在录取前分别签署 01 植物生态 三方定向培养合同。 02 进化生态 2022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计划招收 20 人) 专业方向(代码) 招生导师 初 试 科 目 李 捷 Harald Schneider 郁文彬 ①英语 陈 进 权锐昌 张 玲 谭 垦 彭艳琼 星耀武 陈占起 王 刚 03 保护生物学 Campos-Arceiz ②植物学 ③植物系统学 04 恢复生态 白 杨 ①英语 ②植物学 ③有机化学 03 种子生物学 文 彬 陈江华 刘长宁 陈利钢 05 生态水文 刘文杰 鹏 李巧明 07 植物生理生态 ③进化生物学 ②生态学 ③植物生物学 ①英语 张教林 范泽鑫 ②生态学 ②生态学 ②生态学 陈亚军 ③植物生理学 08 土壤生态 杨效东 09 生物入侵生态学 郑玉龙 ②生态学 ③植物生物学 ②生态学 ③自然地理学 杨永平 ①英语 ①英语 ①英语 ③植物分子遗传学 徐 ③进化生物学 苏 涛 胡彦如 梁 岗 姜艳娟 ②生态学 应 06 环境生态 ②植物学 ①英语 ③气候变化与生态响 ③植物生理与分子生 ①英语 ②生态学 ③植物生物学 ①英语 ②植物学 物学 ①英语 ①英语 沈有信 张玉梅 ①英语 05 群落遗传学 Kyle Warwick Tomlinson Akihiro Nakamura 02 药用植物 04 植物分子生物学 敏 林露湘 杨 洁 Jose Ahimsa 植物学(071001) 01 植物系统与保护生物学 曹 ①英语 ②生态学 ③自然地理学 ①英语 ②生态学 ③植物生理学 10 全球变化 林 华 11 生态基因组学 孙永帅 ①英语 ②生态学 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 (1)邢其毅, 裴伟伟, 徐瑞秋, 裴坚编著,2005. 基础有机化 ③自然地理学 ①英语 ②生态学 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③进化生物学 注:1、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子生物学(第 4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考生报考前,请与招生导师联系。 博士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书 陈晓亚, 薛红卫编著,2012. 植物生理与分 植物地理学 王荷生编著,1992. 植物区系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植物生物学 周云龙主编, 1999. 植物生物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社. 植物学 (1)叶创兴, 廖文波等编著, 2000. 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 广 植物生理学 (1)潘瑞炽主编, 2004. 植物生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王荷生编著, 1992. 植物区系地理. 北京: 科学出 社.(2)Hans Lambers, F. Stuart Chapin III, Thijs L. Pons (编著), 2008. Plant 版社.(3)陆时万, 徐祥生, 沈敏健编著, 1991. 植物学 (上册)(第二版). 北 Physiological Ecology (第二版),New York: Springer. 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生 态 学 (1) Krebs, C. J. 2003. Ecology: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5th edition,影印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2)郑 师章, 吴千红等, 1994. 普通生态学—原理、方法和应用. 自然地理学 (1)伍光和, 王乃昂, 胡双熙, 田连恕, 张建明 编著, 2008. 自然地理学(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刘南威, 郭有立, 张争胜 编著,2016. 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三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进化生物学 (1)张昀编著, 1998. 生物进化(第一版). 北京: 北京大学 (1)张昀编著,1998. 生物进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2)陈家宽, 杨继主编, 1994. 植物进化生物学(第一版). 武汉: 武汉 (2)吕宝忠, 钟扬, 高丽萍等译,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 北京: 高等教育出 大学出版社.(3)Monroe W. Strickberger 著. 2002. 进化生物学(第三版)(国外 版社;(3)邹喻苹, 葛颂, 王晓东编著,2001. 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 优秀教材影印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第一版). 植物系统学 标记.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分子遗传学 (1)刘良式主编, 2003. 植物分子遗传学(第二版). 气候变化与生态响应 方精云主编, 2000. 全球生态学—气候变化与 生态响应.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 科学出版社.(2)Daniel L. Hartl & Elizabenth W. Jones 著. 2002. 遗传 药用植物栽培学 (1)郭巧生主编,2009.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 1 版). 学—基因与基因组分析(第一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影印版). 上海: 复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徐良主编,2007. 药用植物栽培学(第 1 李 捷 Harald Schneider 版).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胡华斌 刘红梅 李巧明 细 胞 生 物 学 (1)翟 中 和 , 王 喜 忠 , 丁 明 孝 编 著 .2000.细 胞 生 物 高 洁 学 (第 一 版 ).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2)刘 凌 云 , 薛 绍 白 , 柳 惠 图 编 著 ,2002.细 胞 生 物 学 (第 一 版 ). 北 京 :高 等 教 育 出 版 社 . 03 保护生物学 罗 艳 孟宏虎 郁文彬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李 朗 Sven Landrein 左云娟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计划招收 50 人) 文 彬 邵士成 陈江华 刘长宁 胡彦如 专业方向(代码) 招生导师 初 试 科 目 梁 岗 04 植物分子生物学 植物学(071001) 陈利钢 徐 鹏 付乾堂 潘帮珍 姜艳娟 陈茂盛 唐明勇 雷日华 杨永平 田 波 ①101 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 01 药用植物 ③621 植物学 ④853 遗传学 生态学(071300) 张玉梅 ① 101 政治理论 01 植物生理生态 02 生物能源 罗 嘉 张 帆 同上 张教林 范泽鑫 郑玉龙 ② 201 英语 陈亚军 付培立 李扬苹 ③ 746 现代生物学 ④ 841 生态学 陈 进 刘文杰 张 玲 07 全球变化 孙永帅 韩廷申 02 进化生态 谭 垦 文 08 环境生态 04 恢复生态 杨 斌 刘长安 刘成刚 杨效东 刘胜杰 汪正威 平 王 刚 09 土壤生态 03 环境教育 林 华 宋清海 周文君 蒋小金 李树峰 彭艳琼 权锐昌 陈占起 王 波 苏 涛 陈 Sandhya Mishra 进 沈有信 宋 亮 李 苏 卢华正 Jose Ahimsa 10 保护生物学 Campos-Arceiz Akihiro Nakamura 05 景观生态 白 杨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曹 敏 林露湘 星耀武 (计划招收 12) 杨 洁 胡跃华 宋晓阳 专业方向(代码) KyleWarwick Tomlinson 06 植物生态 Gbadamassi Gouvide 同上 招生导师 生物与医药(085238) Olawole DOSSA Masatoshi KATABUCHI 初 试 科 目 01 基因工程 陈利钢 刘长宁 徐 鹏 ① 101 政治理论 付乾堂 ② 201 英语 唐明勇 田 波 ③ 338 生物化学 等教育出版社. (2) AN INTRODUCTION TO GENETIC ANALYSIS (网上 ④ 846 普通生物学 免费阅读 http://www.ncbi.nlm.nih.gov/books/bv.fcgi?rid=iga.TOC) 生物化学 (1) 王镜岩等编著, 2002. 生物化学(上下册)(第三版). 北京: 高 02 资源植物 等教育出版社. (2) Benjamin Lewin.《基因 VIII》(中文版),科学出版社. 张玉梅 罗 嘉 普通生物学/现代生物学 (1) 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德主编, 2009. 陈阅增 普通生物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吴相钰主编, 2005. 陈阅 张 帆 增普通生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03 园林园艺 施济普 吴福川 白 杨 罗 艳 学制、待遇及就业 席会鹏 博士、硕士学制一般均为三年,硕博连读生学制为五年。 04 生态工程 沈有信 谭 垦 宋 亮 硕士研究生:2020~2520 元/月(在北京学习基础课硕士生为:1800 元/月);博士研究生:3720~4320 元/月。 注: 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指标为准。 医疗保障:为解决研究生患病就医费用高的问题,版纳植物园为每位 研究生购买了大学生医疗保险及意外伤害险,同时每年匹配一定数额的门 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参考书 植物学 (1) 杨继主编, 2007. 植物生物学(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诊医疗补贴。 免费入住学生公寓。 (2) 马炜梁主编, 2009. 植物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周云龙主编, 联 系 方 式 2011. 植物生物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 杨焕明主编, 2016. 基因组学. 科学出版社. 生态学 (1) 李博主编, 2000. 生态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戈峰主编, 地 址: 云南省昆明市学府路88号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分部 2008. 现代生态学(第二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 联系部门: 研究生部 遗传学 (1) 刘祖洞, 乔守怡, 吴燕华等,2013. 遗传学(第三版). 北京:高 联 系 人: 周双云 刀乙航 王雪琦 电 话: 0691-8713880 0871-65160966 传 真: 0691-8715070 0871-65160966 邮 编: 650223 邮件信箱: zhousy@xtbg.ac.cn; wangxueqi@xtbg.ac.c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