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报告.docx
关于绥芬河市 2021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2 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绥芬河市 2021 年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2 年预算(草案)向大会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1 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1 年,财政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 的监督指导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 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积极的财政政 策更加积极有为,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 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切实防控财 政运行风险,聚焦发力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支持自 贸试验区建设,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 贡献。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53588 万元,同比增长 7.2%,其中: 税收收入 31000 万元,同比增长 7.3%;非税收入 22588 万元,同 比增长 7.1%。 - 1 - 2.财力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财力为 289787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 53588 万元,返还性收入 16747 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 98903 万元,专项转移支付 40948 万元,一般债券转贷收入 14135 万元, 再融资债券收入 21777 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 9116 万元,调入 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33856 万元,上年结余 717 万元。 3.平衡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 245258 万元,上解支出 6165 万元,自 身财力安排债务还本支出 5 万元,再融资债券支出 21777 万元, 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2035 万元,年终结余 4547 万元。收支相 抵后,全年预算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24553 万元,完成预算的 152.9%,同 比增长 18.4%。 2.财力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财力为 33549 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收 入 24553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466 万元,新增专项债 8530 万元。 3.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 12050 万元,上解支出 5 万元,自身 财力安排的债券还本支出 12210 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9116 万 元,年终结余 168 万元,收支相抵后,全年预算平衡。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 66905 万元,完成预算 103%。社会保 - 2 - 险基金预算支出 63635 万元,完成预算 102%。收支相抵,当年结 余 3270 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转移支付收入 50 万元,支出 16 万元。年 终结余 34 万元。收支平衡。 (五)政府债务情况 2021 年争取债券资金 44442 万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资金 为 22665 万元,再融资债券 21777 万元。 二、2021 年主要财政工作情况(以下数据为截至 2021 年 11 月末数据) 一年来,市财政认真落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决议,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做好“六稳” 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 展格局,经济发展保持较好态势,民生保障有效改善,社会发展 大局保持稳定,助力全市“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筑牢口岸屏障,全力支持抗击新冠疫情 1.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持续提升疫情防控能 力,全年累计投入疫情防控财政资金 1.56 亿元,统筹用于医疗救 治、人员补助、防疫物资、后勤保障、医院改造等,为筑牢疫情 防控“口岸屏障”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2.始终把口岸作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坚持“两手抓”、“两 不误”,尽最大能力帮扶企业抗击疫情、扩大生产、缓解资金困 - 3 - 难,全年向企业拨付扶持资金 19042 万元。其中,累计向 60 余家 企业拨付省专项扶持资金 6575 万元、总部经济企业扶持资金 6451 万元、向 9 家企业循环拨付贷款周转金 6016 万元。 (二)加大政策扶持,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1.继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增强实体经济发展能力。减免不 动产登记费等 6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免各项 税费 2006 万元。通过“云闪付 APP”平台向消费者发放 150 万元 政府消费券,带动生产与投资活动,驱动全市经济加速回暖。 2.继续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面落 实《绥芬河市项目倍增建设年活动方案》及《绥芬河市总部经济 招商年活动方案》,及时兑现招商引资企业优惠政策,总部经济 企业年内新增 82 户,比去年同期增加 64 户,纳税总额 30313 万 元,比去年同期增加 3740 万元。 3.继续加大跑上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密切关注国家宏 观经济运行形势和政策动向,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结合自贸区实际规划需求和财政政策取向的新变化,找准突破点主 动对接,累计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合计 169962 万元。 (三)聚焦精准发力,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2021 年民生支出 212041 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6.46%, 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教育及城乡建设等仍然是重点保障 领域。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4377 万元。及时足额拨付各级财政 补助资金 12896 万元,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和社会保障资金发 放到位。筹集资金 2303 万元用于自主择业干部、军队离退休人员、 - 4 - 退役士兵等人员安置支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96 万元,专 项用于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及重度残疾人家庭护理补贴。为保障 民生支出,拨付就业补助资金 1288 万元、城乡低保资金 725 万元。 2.卫生健康支出 19823 万元。全力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投入 3100 万元用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建设和服务 能力提升,投入 5067 万元用于保障医务人员工资和保险,缓解疫 情冲击下医院经营困境。向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拨付资金 685 万 元,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能够满足辖区居民需要。 3.教育文化旅游支出 24113 万元。全面落实教育支出“两个 只增不减”要求,全年拨付义务教育保障资金 3655 万元,用于义 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薄弱能力提升以及中小学生膳食营养供给。 拨付资金 1846 万元用于高中和职高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拨付资金 675 万元用于支持幼儿园建设和维修改造。支持文化事 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拨付资金 274 万元用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拨付资金 114 万元用于支持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 拨付资金 95 万元用于保护俄式建筑欧罗巴宾馆维修改造。 4.农林水支出 5732 万元。拨付资金 310 万元,用于加强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支持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 建设。兑付玉米和大豆生产者、水库移民、耕地地力等农业补贴 资金 869 万元。水利工程建设与维护支出 557 万元,防汛支出支 出 56 万元。 5.城乡社区、节能环保和交通运输方面支出 56382 万元。全 力支持自贸区发展建设,拨付资金 13586 万元用于加快机场项目 建设,拨付资金 13680 万元用于建设实木家具产业园、中药饮片 - 5 - 加工基地、互贸加工产业园及站前旅游集散中心。为助力我市文 明城复检通过及旅发大会顺利召开,城市街道改造、公园绿化及 亮化等投入资金 4398 万元,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及征地拆迁补偿 投入资金 9862 万元,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投入 资金 741 万元,农村污水处理和人居环境改善投入资金 396 万元, 天然林和林草生态系统保护投入资金 658 万元,节能环保和成品 油价格补贴投入资金 1336 万元。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1.不断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在保工资、保运转和保民生的 基础上,通过安排预算资金、盘活存量资产、严控支出、加大土 地出让力度等方式集中财力偿还政府性债务,全年偿还政府债务 本金 12215 万元、利息 13127 万元,争取再融资债券 21777 万元, 偿还和核销隐性债务 8299 万元。 2.不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夯实绩效管理基础,建立健全制 度体系,推动开展部门预算整体绩效评价全覆盖,114 户预算单 位提交整体绩效目标、金额 59985 万元,项目绩效目标 359 个、 金额 12168 万元。完成政府投资预算评审项目 67 个, 审减金额 1355 万元,审减率 10.02%。 3.不断强化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盘活存量资金 9028 万元,清 理压缩以前年度暂付款 13436 万元。年内共触发监控预警 492 条、 预警金额 4521 万元。拒付不合理支出 10 笔,拒付金额 548 万元。 严格执行对基本户转账监控预警规则,有效防范财政资金支付风 险。 4.不断强化国资国企管理。制定《绥芬河市国有企业改革重 - 6 - 点任务分工方案(2020-2022 年)》,向绥发展集团增加注册资 本金 62180 万元,统筹推进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公司制改制。强 化国资监管工作,规范投资行为,继续清查我市行政事业单位闲 置房产,年内清查出闲置房产 12 处,总面积 3571 平方米。 5.不断创新财政基础工作。深化“互联网+采购”建设,开展 政府采购业务网上审批业务,实现计划审批、意向公示、采购结 果等全程电子化,让政府采购工作更加透明化、便利化。推进会 计代理记账服务工作,目前已将 34 家行政事业单位纳入代理记账 服务范围,有效解决了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缺少、财务工作水平不 高的问题。 一年来,我们战胜了困难和挑战,顶住了压力和考验,成绩 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 是市人大监督指导、市政协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部门携手 奋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 的看到,当前宏观经济环境更为复杂,疫情防控影响依然存在, 财政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财政收入基础不够坚实,持续增长 动力仍需加强;保障疫情防控、民生福利、支持社会发展、偿还 债务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预算绩效评价约 束作用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高 度重视、精准施策,上下联动并认真加以解决,也恳请各位代表、 委员一如既往地给予指导、监督和支持。 三、2022 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2022 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 - 7 - 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 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围绕市委中心任务目标,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提高资金配置使用效率,集中财力保障疫情 防控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2022 年预算编制坚持以下原则: ——统筹兼顾,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加大同一领域不同渠道 资金、不同年度间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将收入和支出纳入部门预算,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过紧日子,严格财政支出管控。各部门按照积极稳妥、 量入为出的原则规划各项事业发展,所需资金应与财政承受能力 相适应。运用清单制管控方法,坚持区分缓急、有保有压,根据 实际情况分类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提质增效,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要以实现绩效目标为导 向,将绩效管理嵌入预算管理流程,建立绩效与预算安排挂钩机 制,对交叉重叠项目归并整合,对低效无效项目及时退出,打破 支出固化格局,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兜牢底线,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在保障市委、市政府确 定的重点项目的同时,把财政资金投向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 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支出强度的可持续 性,做好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兜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二)2022 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 - 8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8320 万元,同比增长 8.8%,其中:税收 收入 33790 万元,非税收入 24530 万元。 (2)财力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 174203 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 58320 万元,返还性收入 16585 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 79716 万 元,专项转移支付 15035 万元,上年结余 4547 万元。 (3)平衡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68422 万元,上解支出 5781 万元。 其中:按标准核定的基本支出 65384 万元、全市各单位业务费支 出 8538 万元、市专项支出 74918 万元(重点项目包括:偿还债务 本金及利息支出 15889 万元,疫情防控支出 3000 万元,城市维护 及口岸运转 700 万元,绥芬河机场运营费用 3000 万元,自贸区专 项业务费 6000 万元,自贸区促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5000 万元, 自贸区基础设施建设 5000 万,自贸区人才引进基金 1036 万,自 贸区企业能力建设 18000 万元,乡村振兴发展 500 万元,预留调 资 3886 万元,目标奖 1300 万元),省专项支出 15035 万元,上 年结余 4547 万元,收支相抵后,全年预算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 5000 万元,同比下降 76.2%。 (2)财力情况 政府基金财力为 5358 万元,其中:政府基金预算收入 5000 万元。基金专项补助 190 万元,上年结余 168 万元。 (3)平衡情况 - 9 - 政府性基金支出 5358 万元,其中:专项支出 4961 万元、业 务费支出 39 万元,省专项支出 190 万元,上年结余 168 万元,收 支相抵后,全年预算平衡。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 71407 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收入 45896 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收入 804 万元、机关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收入 11025 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 生育保险)收入 8568 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 4278 万 元、工伤保险收入 345 万元、失业保险收入 490 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支出 70232 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支出 45896 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609 万元、机关 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11551 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 生育保险)支出 7941 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3335 万 元、工伤保险支出 342 万元、失业保险支出 557 万元。 收支相抵,当年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结余 1175 万元。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和支出均为 36 万元,上年结余 34 万 元,支出 50 万元,收支平衡。 (三)实现 2022 年预算目标的主要措施 1.坚持开源节流、挖潜增收,全力提升财政支撑保障能力 挖掘收入增长潜力。坚持依法征管与涵养税源同步抓,加强 财税沟通协调,强化税收征管,加大对财政收入监测分析,支持总 部经济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动力。 挖掘对上争取潜力。紧紧围绕国家支持东北振兴的战略部署, - 10 - 借助绥芬河自贸片区优势,多渠道、多方面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 力争更多的新增财力补助,力争更多的转移支付资金。 挖掘支出管控潜力。牢固树立绩效理念和过"紧日子"思想,将 严格支出管控作为预算管理长期坚持的原则,不断强化库款管理, 硬化预算执行约束,严控预算追加,不断压减“三公经费”等非 刚性、非重点、非急需支出。 2.坚持精准施策、扶持引导,全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活力 支持壮大优势产业。统筹整合财政支持发展专项资金,盘活 存量、用好增量,多渠引水、同向发力,推动重点产业、重点园 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发展,助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自贸片 区协调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增强市场主 体活力,有针对性地研究争取上级扶持政策、兑现地方优惠政策、 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营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 加快建设重点项目。围绕我市“十四五”规划发展纲要,聚 焦全市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做好资金保障工作。落实招商引资 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重点税源企业,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3.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增强财政民生投入的有效 性和持续性 慎终如始保障疫情防控。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大局 意识,把疫情防控作为首要政治责任,保障医疗救治、物资采购、 - 11 - 核酸检测等支出,推动完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 设,全面提升疫情防控综合能力。 推动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重点群体就业,鼓励以创业 带动就业。及时兑现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政策,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救助优抚政策,强化困难人群基 本生活保障。推动城镇老旧小区和供热管网、二次供水改造,促 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困难问题。 推动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落实教育“两个只增不减”要求, 持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优化教育资金支出结构,推动城乡 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支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坚持落实文化事 业保障政策,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促进提升基层公共文 化服务水平。 推动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红色美丽乡村建设,推进 城乡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提升农村生活保障水 平,推动天然林保护修复、国土绿化、生态效益补偿和水环境生 态补偿,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4.坚持依法依规、强化管理,全力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 强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以财政信息化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推进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建设,将运用一体化管理作为深化 预算改革的核心目标,高度重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集 中发放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助力提升财政治理能力。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紧紧围绕预算绩效管理全链条,狠抓事 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完善、绩效指标监控、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等重要环节,促进绩效与预算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财政资金分配 - 12 - 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强化预算约束与绩效管 理,助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强化国库资金管理。加强国库资金管理,保持合理国库资金 规模,根据预算和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管好用好直达资金, 加大对重点单位、重点项目的监督力度,加强对国库资金暂付款 管理,从严控制增量,大力压缩存量,确保财政支出刚性需要, 切实防范国库资金支付风险。 强化债务风险防控。统筹协调稳增长和防风险,通过安排预 算资金、盘活存量资金、处置闲置资产等方式偿还到期债务本息, 多措并举控增量降存量,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进一步完善我 市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加强债务风险监测、债务风险评估和债务 风险预警,切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各位代表,做好 2022 年财政工作任务 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 督支持下,全面贯彻大会决议,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真抓实干、 锐意进取,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 展作出新的贡献!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