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方案.doc
永丰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培训方案 为加快我校信息化教育的进程,全面达成学科素质教育 目标,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教育技术的 能力,根据教体局的总体部署,结合我校信息技术应用的实 际情况,现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自培、自修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做到集中培训、校 本培训和自学提高相结合,全面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组织 教学的能力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并掌握信息技术应 用的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让所有在职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 中,能够熟练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信息技术 应用能力。 二、培训目标 (一)通过培训使所有在职任课教师能够比较熟练掌握 班班通的使用、Word 文档编排、电子表格制作和 PPT 课件制 作(能够进行图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混排) 。 (二)通过集中培训和日常研训,促进教师熟练掌握信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课堂信息化教学基本技术 应用技能等,并能熟练运用微信、QQ 群、校园网站等网上教 研方式与专家、教师之间进行研讨交流。 (三)建立全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骨干教师人才队伍。 三、培训对象 我校全体 40 岁以下在职在岗一线教师。 四、培训内容 (一)移动学习的工具、应用、设计; (二)翻转课堂和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 (三)素材的搜集与整理和 PPT 制作技巧; (四)录屏软件的安装和基本使用。 五、培训方式及时间 1.分散自学: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微信、QQ 使 用方法,对翻转课堂、微课有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 中讲授、操作练习、小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主要培训 PPT 制作、素材搜集与整理、录屏软件 Camtasia Studio 的安装 和基本使用,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训时间及培训地点: 培训时间:具体时间为 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 3 六、培训成果 (一)在集中培训期间,每位教师要高质量完成培训学 习任务,并写好一个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的教学设计,后 续的基本技能培训测试达到合格以上水平方可完成培训。 (二)日常教学期间,学校把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技 术在课堂教学应用的普及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日常教学 工作的重要指标。定期举办各任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典 型课例的研讨交流培训活动,教师运用博客、QQ 群、校园网 站等网络途径发布到网站上与专家进行研讨交流共享。 (三)做好评选高中各学科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的教学能手、优质课的推荐上报工作,要求教师提前积 极准备,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七、组织领导 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工作的 质量,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学校相关人员 组成,具体负责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 八、培训具体要求 (一)按照规定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1.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 可行性的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机制。 2.在培训之前详细检查、维修培训硬件环境和网络,确 保培训工作畅通无阻。 3.认真组织、严格管理,将日常研训纳入学校教研计划, 保证培训时间。 4.建立完备的培训人员考勤和监督检查制度,保证参训 人员数量(要求全体在职在岗一线教师全部参加培训),确 保提高本次参训教师课程整合技术应用水平。 (二)详细收集、积累培训资料,完善培训档案建设。 1.将应用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应用培训管理与评价等 各种制度并入档案。 2.及时收取参训教师理论的学习笔记、上机操作笔记和 心得体会,将其中的 1―2 篇发表博客或学校网站,以备学 习交流应用。 3.细化过程管理并记载完整的培训记录,其中包括培训 教师登记表、教师培训记录、讨论交流的照片等。 九、培训结果评估 培训结束,统一进行全员理论水平测试,按我校参训人 员的百分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参训教师到指定场所进行 上机操作水平测试,抽考人员考试成绩的平均分数,将作为 衡量我校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