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
绥芬河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 年) (征求意见稿) 绥芬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2022 年 7 月 绥芬河市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 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 展理念,依托绥芬河冰雪资源和经济基础,承接《黑龙江省冰雪 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 年)》《牡丹江冰雪经济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各项工作任务,推进绥芬河冰雪资源有序开发和 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绥芬河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实现 绥芬河市“文旅兴边”目标。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 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抢抓三亿人参 与冰雪运动和后冬奥时期冰雪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整 合优势冰雪资源,聚焦冰雪经济体系建设,发展壮大冰雪经济规 模和质量,深化全方位交流合作,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 “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做强做优绥芬河冰雪体 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产业,大力推进“冰天雪地 也是金山银山”实践地建设,为绥芬河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 强大动能、提供有力支撑。 二、行动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服务职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 为政府结合。遵循市场规律,壮大市场主体,推进重大产业项目 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产业持续发展能力,引导 冰雪企业、冰雪项目集聚,打造冰雪经济集群。 ——坚持融合发展,协调推进原则。深入挖掘绥芬河冰雪资 源比较优势,突出冰雪产品供给。深化机制改革创新,推进冰雪 体育、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与相关产业深度创新融合, 推进冰雪经济、创意设计、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延伸冰雪产业链, 健全冰雪经济体系,为冰雪经济发展赋能,全面提升冰雪经济价 值转化能力。 ——坚持兼收并蓄,四季兼顾原则。积极借鉴吸收国内外冰 雪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发展经验,整合绥芬河冰雪资源,强化顶 层设计和科学布局,兼顾四季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建设以冰雪为 重点,适宜四季发展的冰雪运动示范区、冰雪文化承载区、冰雪 产业集聚区、冰雪旅游度假地。 ——坚持内引外联,招大引强原则。着力引进国内外冰雪经 济发展战略投资,强化与域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意团队、专 业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充分发 挥绥芬河在国家沿边开放、对外经贸合作中的窗口、桥梁和纽带 作用,结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自贸区政 策叠加优势,积极推进与俄罗斯、日本、韩国合作,优势互补、 错位发展,推动冰雪经济国际化、标准化建设,提高优质冰雪产 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推进冰雪装备出口基地建设。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 2025 年,把绥芬河建成为中俄冰雪旅游和冰雪 运动交流地,培育 1 个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冰雪企业 或知名品牌 IP,做活冰雪教育,做精冰雪旅游,做强冰雪体育, 做大冰雪装备出口,冰雪经济成为绥芬河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新 引擎、新动能。 具体目标:打造“四品三基地”。 “四品”:整合时尚浪漫元素,推出冰雪休闲游品牌;整合 优势冰雪资源,推出冰雪运动游品牌;整合城市文化资源,突显 百年口岸、红色文化,推出冰雪文化游品牌;整合进口商品资源, 叫响“购物天堂”的旅游名片,推出冰雪购物游品牌。 “三基地”:打造冰雪装备出口基地、中俄冰上运动交流训 练基地、绥芬河越野滑雪交流培训基地。 四、实施路径 (一)提档升级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夯实冰雪经济发展基 础 提升冰雪经济基础设施能力和水平,建设游客集散中心、完 善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加大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 逐步提升基础配套能力。提升冰雪服务和接待能力,强化星级酒 店、家庭旅馆的管理,鼓励乡村民宿全面发展。提档升级景区景 点,增强我市冰雪经济核心竞争能力。 (二)开展冰雪教育活动,营造浓厚冰雪经济发展氛围 利用校园广播、公众号、橱窗和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冰雪运动, 在师生中倡导“看冰雪”、“讲冰雪”、“玩冰雪”、“赛冰雪”活动, 宣传冰雪知识,普及冰雪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速滑、雪地足球、 冰上拉爬犁等冰雪趣味活动,同时鼓励师生参加各类冰雪活动及 比赛。举办中小学冬季运动会、中小学生滑雪体验等活动,提高 青少年参加冰雪运动比例。积极参与全省大众冰雪赛事活动。大 力宣传推广冰雪体育文化,吸引更多冰雪运动爱好者来绥芬河参 与冰雪旅游活动和冰雪运动。 (三)引入冰雪新项目,壮大冰雪经济发展主体 推进“四品三基地”产业布局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实施“五 依托五打造”工程。依托爱情谷主题公园,打造“冰雪之恋”冬 季旅游观光项目;依托中俄自驾游露营地,打造“冰雪欢乐谷” 主题儿童乐园;依托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打造文化休闲游项目; 依托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打造绥芬河越野滑雪交流培训基地; 依托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龙江四大精神园,打造冰雪红色游项 目。 强化产品供给和业态创意设计、突出绥芬河旅游文化特色。 加强冰雪旅游与文化、教育、体育、健身、医疗、养生、商贸、 林业等产业的联动发展。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绥芬 河冰雪项目和产品的开发和建设。 (四)创新融合冰雪产业链,提高冰雪经济发展质量 着力开发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冬季饮食、冬季服饰、冬季户 外用品、冰雪装备品牌。用数字技术、创意设计与冰雪产业有效 融合,带动冰雪电子商务、冰雪运动场地、冰雪装备、冰雪文化 创意产品等产业发展,创新冰雪产业链,打造冰雪产业新业态, 用创意和数字为冰雪经济发展赋能。 (五)广泛开展合作交流,拓宽冰雪经济发展渠道 加强与国内高校和俄罗斯毗邻地区合作交流,深化与创意团 队、专业机构开展广泛合作,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 通过引进和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涵盖经济发展各环 节的人才队伍,厚植发展内生动力,强化与省内外、国内外在冰 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教育、冰雪商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 制造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招引战略投资伙伴,打造对俄冰雪装 备展销(出口)中心、对俄冰上运动训练交流中心,拓宽冰雪经 济发展渠道。 (六)优化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冰雪经济发展内涵 与省内知名冰雪旅游景点景区合作,引客入绥;与俄罗斯合 作开发冬季旅游线路,并向俄罗斯腹地以及日本、韩国延伸。 五、重点任务 (一)冰雪体育产业 1.积极发展冰雪体育赛事经济。一是培育精品赛事品牌。发 挥口岸地缘优势,叫响中俄体育大会品牌,扩大与俄罗斯远东地 区的冰雪体育交流,深化中俄体育大会冬季体育赛事交流合作, 举办滑雪、雪地足球、冬季铁人三项赛、冰雪森林徒步穿越、冰 上摩托赛等表演竞技活动,逐步提高绥芬河冰雪体育竞赛产业的 影响力和吸引力。二是开展商业赛事活动。支持商业化、市场化 的职业冰雪体育赛事活动和冰雪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发展体育经 济机构,鼓励职业俱乐部来绥芬河开展冰雪运动赛事、交流等活 动。支持重点赛事与演艺、会展等内容相结合,实现赛事活动产 品化、赛事举办常态化、赛事举办地永久化,为冰雪经济发展注 入新理念、新机制。三是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绥芬河口岸优 势,打造中俄体育人才交流平台,举办中俄体育人才冰雪运动交 流合作活动,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的体育人才和教练员来绥芬河 进行交流和合作。 2.深化拓展冰雪体育休闲运动。一是扩大冰雪消费人群。围 绕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策划推出适合各类群体需求的大 众化冰雪休闲娱乐产品。以冰雪健身运动与休闲为主题,组织开 展冬泳、冬钓、雪地足球、雪地自行车、冬季铁人三项赛、冰爬 犁、雪地轮胎、冰滑梯等“赏冰乐雪”系列冰雪休闲娱乐活动。 二是推进中俄冰上运动交流训练基地。利用政策支持、开展招商 引资,建设集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文化、运动培训于一体 的中俄冰上运动交流训练基地。 专栏 1:全民上冰雪行动 1. 推进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向青少年提供优惠卡票,借助教育“双减”政策,实 现上冰上雪“双增”目标。 2. 广泛争取政策支持,有场地条件的中小学建设室外冰场。 3. 鼓励社会力量为学生“上冰”提供资金、装备、防护用品和人力等支持。 4. 引导全社会上冰雪。利用工会会费补贴会员、政府发放定向消费券等形式鼓励社会 参与体验冰雪运动,推进冰雪俱乐部规范发展。 5. 对俄冰上运动训练交流中心项目。引进社会资本,新建一座涵盖冰球训练和比赛、 短道速滑、冰壶等运动项目的室内大型对俄冰上运动训练交流场馆。 3.打造绥芬河中俄体育文化交流之都。深化与俄罗斯远东地 区的合作与交流,引进俄罗斯或相关国家冰雪表演艺术家和冰雪 运动教练,强化冰雪运动高端人才培育。与国内外知名运动俱乐 部或学校建立合作联系,共同举办高水平冰雪运动竞技交流,为 绥芬河优秀青少年冰雪运动员提供发展路径和输出渠道。 (二)冰雪文化产业 1.开发冰雪文化产品。充分挖掘绥芬河的文化内涵,开发具 有地域特点和民俗特色的冰雪文化产品。推动冰雪文化与历史文 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融合发展,完善和提升大众冰雪文化休 闲娱乐产品,发展特色冰雪文化。 专栏 2:冰雪文化产品 1. 冰雪红色游产品。整合绥芬河红色文化资源,推出“冰雪红色游”产品,依托中共 六大历史资料馆、龙江四大精神园,利用优美的环境和广阔的空间,以冰雕雪雕的景 观形式展示龙江精神,打造冰雪文化产品。 2. 冰雪文化创意产品。改造升级历史文化街区,串联绥芬河百年历史建筑,融入绥芬 河百年口岸和红色历史文化,推出具有绥芬河地域文化特色的冰雪文化创意产品。 2.开展冰雪文化节庆活动。创新性打造具有绥芬河独特地域 优势的冰雪节庆活动。组织开展冰雪雕大赛、冰雪摄影、冰雪绘 画、冰雪文学创作等展现冰雪风貌、传播冰雪文化的系列活动, 支持开展“全民冰雪趣味运动会”等系列文体休闲娱乐类活动, 鼓励发展冰雪打卡地和街头演艺等时尚文化活动。 3.营造冰雪意象氛围。借鉴国内外冰雪经济发展经验,加强 和提升冰雪城镇规划水平,强化地域文化形象特征植入,通过富 有生活气息的街巷系统、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风貌、配套完善的 基础设施、无处不在的文化体验内容,以及温馨安宁的人居环境, 彰显绥芬河独特的生活品味,为冰雪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底 色。 (三)冰雪装备产业 1.做大冰雪装备出口。借助口岸优势,利用针对俄罗斯、日 本、韩国等国家的区位优势,发展具有特色的冰雪装备项目,做 强做大对俄冰雪装备出口产业。 专栏 3:冰雪装备出口产业项目 谋划建设黑龙江省(绥芬河)对俄冰雪装备展销(出口)中心,引进国内冰雪装备研 发制造企业入驻该展销中心,发挥绥芬河对俄冰雪经济产业优势,促进冰雪装备出口 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绥芬河冰雪经济产业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 2、构建冰雪产品体系。着力开发雪场设施装备、冰雪运动器 材、维护保养装备、竞赛装备器材、竞技竞赛服装等类型的冰雪 产品。 3、引入高端冰雪装备制造项目。重点对接国内外冰雪装备生 产企业或代工企业,吸引投资商到绥芬河投资建设高端冰雪装备 生产项目或销售门店,形成冰雪装备展销出口集群。 (四)冰雪旅游产业 进一步加大重点景区提升和优质冰雪资源开发力度,爱情谷 争取晋升 4A 景区和省级冰雪旅游度假区。 1.打造全域冰雪旅游城。坚持“四品三基地”的总体定位, 推出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区域,打造全域冰雪旅游城市。强 化服务功能提升,聚力打造冰雪旅游产业集群、冰雪文化产业集 聚区、冰雪休闲运动基地、冰雪研学基地,促进全市冰雪旅游产 业互补共赢。 2.优化景区发展模式。推动旅游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 权分置,引入专业团队和先进经营管理模式,推进景区市场化、 资本化、品牌化运作。 3、丰富冰雪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冰雪户外运动、冰雪特色景 点等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专栏 4:冰雪旅游产品体系 1. 冰雪户外运动。滑雪、雪地足球、冬季铁人三项赛、雪地摩托等雪上体验产品;溜 冰、冰上摩托、冰爬犁、冰滑梯、冰雪森林徒步穿越等冰雪运动休闲产品。 2. 谋划“冰雪之恋”爱情谷主题公园。把中国传统爱情元素作为冬季景观展示,利用 冰雕、雪雕形式展示中国古代传统爱情故事。把赏冰乐雪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采 取现代的灯光技术,让冬季的爱情谷更绚烂更富有内涵。 3. 策划“冰雪欢乐谷”主题儿童乐园。打造以冰滑梯、初级雪道、滑雪圈等儿童喜闻 乐见的冬季娱乐项目及当前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为主题的卡通游乐园,为孩 子们提供冬季游玩的好去处。 4.开发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培育适合长三角、珠三角冰雪旅 游客源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精品冰雪旅游线路。积极开拓中俄国际 跨境冰雪旅游线路,最大限度地与国际冰雪休闲产业群落和主要 旅游线路拓线结网。 专栏 5:精品冰雪旅游线路 1. 中俄跨境旅游线路。 (1)名湖名城名港旅游线路,镜泊湖-绥芬河-海参崴;(2)雪 乡名城名港旅游线路,雪乡-绥芬河-海参崴;(3)滑雪交流精品线路,亚布力-绥芬 河-海参崴。 2. 特色冰雪文化(中东铁路文化、红色文化、口岸文化、生态农业和生态康养)体验 旅游线路。横道河子-牡丹江-穆棱-绥芬河-东宁 3.冰雪生态休闲旅游线路。哈尔滨-横道河子-牡丹江-穆棱-绥芬河-东宁 5.完善冰雪旅游度假体系。打造口岸冰雪文化体验区,突出 发展休闲度假和观赏、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冰雪体验空间,打 通配套产业链,形成四季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冰雪旅游度假基地。 建设高标准乡村冰雪旅游带动区,整合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绥 芬河国家森林公园冰雪旅游资源,推出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冰 雪旅游融合发展的冰雪文化旅游产品。开展民间民俗冰雪娱乐活 动,鼓励发展乡村餐饮、冰雪主题民宿,销售冰雪主题文创和非 遗产品。 6.加强冰雪旅游形象宣传营销。利用会展节庆、体育赛事、 对外交流、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等平台渠道,开展冰雪旅游品牌 创建、精品节庆宣传和旅游市场营销。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充 分发挥其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作用,强化对我省冰 雪旅游品牌形象认知。加强与优势新媒体平台合作,利用搜索引 擎、官方微信微博、网络社区、旅游 OTA、旅游 APP 等互联网媒 体以及短视频媒体平台,构建全媒体营销新格局。 7.构建冰雪旅游消费服务体系。旅游餐饮业。以马克西姆西 餐厅、契科夫咖啡馆、百年啤酒屋等为核心,打造具有俄罗斯餐 饮特色的冰雪餐饮文化产品;以红花岭东北抗联小镇“八大碗”、 烧烤大串等餐饮为载体,打造具有绥芬河特色风味的冰雪餐饮文 化产品。旅游住宿业。提档升级星级酒店,鼓励乡村民宿全面发 展。旅游购物业。依托绥芬河口岸边境商贸优势,充分发挥绥芬 河作为俄罗斯商品集散中心的地域优势,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为 核心,以罗斯帝国、伊戈尔等大型俄货商场为平台,以市区文化 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辅助的购物平台,开展购物游节事活动,打 包推出绥芬河银色边城网红直播季。旅游服务业。加大政策支持 力度,扶持 5-8 家专业旅行社进行主题营销与服务。针对东北地 区、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等市场重点推介绥芬河边境口 岸-异域风情主题线路和冰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专栏 6:冰雪购物游体系 1、 “异域风情购物游”节事活动。开展“冬季进口海鲜节” 、“冬季购物节”等节事活动, 搅热冬季旅游产品市场,拉动消费。 2、银色边城网红直播季。组织绥芬河网络直播人员走进城市、走进景区进行直播,短 时间内将绥芬河的冬季美景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让线上购物搭上绥芬河冬季旅游经 济平台火遍全国。 六、支撑体系 (一)冰雪教育培训行动 以专业教练、退役运动员为主体,通过“送体育进校园、进 社区、进景区、进场馆” ,扩大社会培训面,培养青少年后备力量、 拔尖人才和成人发烧友。引进俄罗斯专业冰雪运动教练员,通过 市场化运作,形成国际冰雪培训产业。广泛开展冰雪教育培训交 流合作,加快冰雪经济人才梯队建设,加快冰雪运动技能的培养 和传播,服务绥芬河经济和冰雪产业发展。 1.建立冰雪运动培训基地。借助省体育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 定职能,联合冰雪专业队、体育院校、大专院校体育系、研究机 构和冰雪企业等优势资源,建立冰雪运动培训基地。鼓励引进俄 罗斯或国内知名品牌培训机构落户绥芬河。 2.提升教育培训师资水平。把冰雪运动培训师队伍建设放到 重要位置,强化师资培训基地建设,将冰雪运动培训纳入全市体 育培训规划。建立冰雪体育教学高级人才智库、中青年技术人才 库,遴选优秀人才进行针对性重点培养。举办冰雪运动类社会体 育指导员技能大赛,搭建教学交流平台,提高各学校开展冰雪体 育及教师业务能力的整体水平。 3.强化冰雪装备使用和冰雪运动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专业检 查和日常巡查,强化设备使用安全、运动防护安全和应急救援技 能教育,降低冰雪运动安全事故发生率,把“高危性运动”项目, 变成“高档时尚”的健身体验和生活感受,提高冰雪运动对社会 大众的吸引力。 专栏 7:冰雪人才赋能行动计划 绥芬河越野滑雪交流培训基地。利用绥芬河国家森公园滑雪场、冰雪资源,新增森林雪 地 CS、环形越野滑雪赛道和雪地摩托等参与性娱乐项目,提档升级 2S 滑雪场,打造越 野滑雪交流培训基地,培养国际水准专业人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优势。 (二)生态环保管控行动 进一步强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将旅游发展与资源和生态 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产 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社会 效益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协作,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营造旅游生 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坚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依法行政与教 育引导相结合,努力提高居民的政策法规意识,建设生态环境保 护的良好法制环境。 1.加强冰雪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严 格落实生态环境和生态红线管控要求,优化滑雪场、冰雪场馆、 综合服务区、冰雪度假小镇服务配套设施等整体布局。增强环境 保护和生态美学意识,减少“都市化”建筑风貌和路网设计,凸 显生态文化。 2.强化冰雪旅游区生态建设与修复指引。注重生态景观营造, 尽量保持自然、森林野趣景观。强化冰雪场地夏季生态修复,减 少裸露土壤、岩石。采取异地植被恢复、耕地占一补一、林地占 一退 N 等方式,降低滑雪场建设对周边植被造成的不利影响。修 建设定必要的缓冲区域,避免或降低冰雪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栖 息地干扰,完善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减少冰雪景区生态环境影响。 3.完善冰雪旅游区运营环保措施指引。推广绿色采购,建立 冰雪景区优选产品的信息档案库,鼓励选用可回收、可再利用的 材料和使用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科学指导滑雪场人工造雪, 提高造雪效率,根据温湿度、风速及风向等气象信息,控制造雪 系统,防止不必要的水资源和能源消耗。促进车辆和装备设备清 洗过程的节水,减少有毒有害化学产品使用。推行绿色餐饮住宿 服务,减少餐厨废物并促进循环再用,减少客房、洗衣房、娱乐 设施运营中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促进酒店废弃物的回收和循环 利用。 七、保障机制 全面贯彻落实省、牡丹江关于建立“四个体系”的有关要求, 完善工作机制,为我市冰雪经济高质量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一)推进“四个体系”建设 1.领导责任体系。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 管市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绥芬河 市发展冰雪经济推进落实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压 实责任,确保冰雪经济发展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2.工作推进体系。坚持“挂图作战” ,制定《绥芬河市冰雪经 济任务分解表》,明确时间节点、进度目标、主要措施,并定期对 推进落实情况进行督办调度。成立冰雪教育推进专班、冰雪运动 场馆建设与冰雪运动推进专班、冰雪装备产业推进专班、冰雪旅 游产业推进专班,实行专项负责、专职推进。 3.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评价办法,采取年度考核与日常 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对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推进落实情况进 行考核通报,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优罚劣、提职晋级的重要参考 依据。 4.监督问责体系。将监督问责贯穿工作落实全过程,按照工 作职责、时间节点,对标对表,及时跟踪督办。灵活运用通报批 评、约谈、问责等方式,督促责任主体积极履职尽责,确保工作 质量和进度,推动各项工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落细落实落地。 (二)完善“四个机制”保障 1.财税金融扶持机制。遵循政策性导向和市场化运作原则,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出资设立冰雪经济发展投资基金。鼓励政府性 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相关小微企业的融资增信力度。健全促进冰 雪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相关部门在扶持产业发展和分配有关资 金时加大冰雪经济发展项目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将冰雪服务、用 品制造等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符合条 件的冰雪企业落实好财税金融优惠支持政策。 2.标准体系推进机制。鼓励冰雪产业企业、社会团体、高校、 科研院所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冰雪标准化有关活动,发挥我市冰雪 资源优势,在冰雪标准体系建设、冰雪标准化管理方面做出更多 有益的探讨。积极培育冰雪产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3.产业增强促进机制。鼓励开发区辟建冰雪产业专业园、冰 雪运动体验集合区或冰雪文化观赏与消费体验区,促进冰雪装备、 冰雪运动和文旅消费产业集聚发展。加强“产学研”联合和政策 扶持,引进新工艺、新技术,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带动冰雪 经济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4.营商环境优化机制。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 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统筹推进、非前置事项容缺审批、 “先期 在孵化器培育,后期再定向移植栽培”的项目培育机制,加快冰 雪装备研制、定型和推广进程。全面落实人才激励扶持政策,对 冰雪经济相关的各类创新型人才要给予重点支持或政策性补贴, 为各类人才营造安心立业、舒心生活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