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DNL12).doc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2013 年度冠名奖推荐表(集体) 被推荐集体名称 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部 负责人姓名 (DNL12 部) 申报冠名奖奖项名称 被推荐集体人员情况 刘中民 科技创新奖 职工:48 名;研究生:29 名;返聘职工:3 名 主要事迹:(800 字,小四宋体,单倍行距。有获奖、专利、专著、论文等,请复印首页附 后) 甲醇制低碳烯烃(DMTO)技术推广及产业化进展顺利,截止 2014 年 1 月,已签订二十套 工业装置的技术实施许可合同,烯烃总规模超过 1100 万吨/年。第二套 DMTO 工业装置,宁波 禾元化学有限公司 180 万吨甲醇制取 60 万吨烯烃装置,于 2013 年 1 月 28 日投料试车成功,并 于 2 月 3 日产出合格烯烃。截止 2013 年 11 月,该装置稳定运行 290 天,生产聚合级乙烯、丙 烯产品 49.13 万吨。该项目是首套以外购甲醇为原料,在沿海地区建设的大型甲醇制烯烃项目。 此项目投料成功,再一次证明了 DMTO 的可靠性和先进性,巩固了我国在世界甲醇制烯烃工业 化领域中的国际领先地位,同时也开创了一条以外购甲醇为原料生产低碳烯烃的新途径,对于 缺乏煤炭资源但烯烃需求旺盛的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甲醇制烯烃研究 团队荣获王宽诚基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团队突出贡献奖” 。 广东潮州市华新能源有限公司采用 DNL12 研究部开发的二甲醚成套技术,建设年产 20 万 吨二甲醚工业装置。2013 年 3 月 31 日,一次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二甲醚产品。该技术采用液 态甲醇多段冷激式固定床反应器,能够控制反应器催化剂床层温度分布,易于工业实际操作, 并通过运用窄点技术对换热流程进行优化,充分利用低温位热量,使我所二甲醚生产技术处于 国内、外先进水平。 研究室多年来一直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在甲醇制烯烃等工业化过程开发和应用 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致力于解决实际工业化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基础科学问题。继 2012 年对 RHO-SAPO 分子筛上七甲基苯基碳正离子成功观察后(J. Am. Chem. Soc. 2012, 134, 836− 839),2013 年在 CHA 结构分子筛上实现对五元环和六元环碳正离子的直接观察,并对烃池机 理的两个催化循环进行了理论预测, 结果发表于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44), 11564-11568。 2013 年 7 月,由研究所、DNL12 研究部和 5 室共同出资 1 亿元,设立了大连化物所甲醇转 化与煤代油新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基金。该项基金用于甲醇转化与煤代油新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 探索研究及相关人才引进与博士后培养。首批 8 个项目已经通过所内评审。此基金的设立对促 进煤代油新技术创新及我所相关优势学科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中的紧密融合,支持人才引进 与培养必将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