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6.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docx

巴黎右岸Proven▼5 页 20.643 KB下载文档
6.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docx6.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docx6.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docx6.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docx6.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docx
当前文档共5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6.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docx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选拔赛通知 各相关部门、二级学院: 为促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积极备战 2019 年由省教育厅主办,省委网信办、 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人社厅、省商务厅、团省委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 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赛区),经研究决定举办校内选拔赛,现将有 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能够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 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作用,促进制造业、农业、能源、环保等产业转型 升级;发挥互联网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创新网络化服务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教育、医疗、 交通、金融、消费生活等深度融合。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智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 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技术、 大数据、云计算、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 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 5.“互联网+”社会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法务、房产家居、高 效物流、教育培训、医疗健康、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 6.“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行业背景选择 相应类型。以上各类项目可自主选择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 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 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 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 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 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参赛对象及条件 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大赛分为创意组、初创组、 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具体参赛条件如下: 1. 创意组 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 2019 年 5 月 31 日(以 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 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2. 初创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未满 3 年(2016 年 3 月 1 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 资不超过 1 轮次。参赛申报人须为初创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 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 研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3. 成长组 参赛项目工商登记注册 3 年以上(2016 年 3 月 1 日前注册);或工商登记注册未满 3 年(2016 年 3 月 1 日后注册),且获机构或个人股权投资 2 轮次以上(含 2 轮次)。参赛 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 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 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4. 就业型创业组 参赛项目能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主要面向高职高专院校的创新创业 项目(高职高专院校也可申报其他符合条件的组别),其他高校也可申报本组。若参赛项目 在 2019 年 5 月 31 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 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若参赛项目在 2019 年 5 月 31 日前已 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为本专科 生、研究生,不含在职生),或毕业 5 年以内的毕业生(2014 年之后毕业的本专科生、研 究生,不含在职生)。企业法人在大赛通知发布之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 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 3 人,须为 项目的实际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 人项目参赛。初创组、成长组、就业型创业组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 参赛成员合计不得少于 1/3。高校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的师生共创项目不能参加创意组,允许 将拥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股权合并计算,合并计算的股权不得少于 50%(其中参赛成员合计 不得少于 15%)。 三、具体时间安排 1. 2019 年 3 月 20 日-3 月 31 日:宣传发动。各二级学院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大赛, 召开学生参赛动员大会,并动员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2. 2019 年 4 月 1 日-2019 年 4 月 20 日,作品申报。各参赛团队积极进行参赛作品的准 备,并按时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org.cn/)或微信公众号(名 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 行报名并上传参赛材料,完成申报。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 2018 年 4 月 5 日。 3. 2019 年 4 月 21 日-4 月 30 日:学校决赛。学校组织专家统一对所有申报作品进行评 审; 4. 2019 年 5 月 1 日-5 月下旬:对优选申报项目进行修改完善,准备申报省赛(一般材 料截止时间为 5 月中下旬;省复赛时间为 6 月中下旬;省决赛时间为 7 月)。 四、奖项设置:本届大赛设一等奖 5 项,二等 10 项,三等 15 项,优秀指导教师 5 名, 最佳组织奖 2 个。 五、作品报送 各参赛团队 2019 年 4 月 20 日前提交报名表、商业计划书与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一 分钟,视频格式 H.264 MP4,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 20M,展示视频在省级决赛 前不作硬性要求,根据团队实际情况考虑是否提交)等有关材料。各学院报送的材料应当包 括每支参赛团队的报名表(见附件 2)(1 份)、推荐项目汇总表(见附件 5)。报名表与 所有附件材料用 A4 纸双面打印并装订成册。有关电子材料请各二级学院统一汇总后,发送 至电子邮箱:cyb@jsjzi.edu.cn,各项目命名规则:学院-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 赛事办公室设在创新创业学院。大赛 QQ 群:307343427。如有相关问题,可咨询。 地址:大学生发展中心 103 室 联系人:李寿泉,电话 83996352;李大勇,电话 83889186。 六、工作要求 1. 请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参照大赛相关文件精神邀请教师对 学生进行指导,力争每个二级学院均有高质量的作品参赛。 2. 各二级学院要以选拔赛为契机,结合各学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在学生中开展创新创 效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教师将科技成果产 业化,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3.根据省赛要求,各二级学院参赛项目数分配表 学院名称 总人数 学生比例 申报项目数 建筑建造学院 2188 18% 53 建筑装饰学院 1919 15% 46 建筑智能学院 1236 10% 30 建筑管理学院 2003 16% 48 交通工程学院 1266 10% 30 智能制造学院 1246 10% 30 经济管理学院 1427 11% 35 信电工程学院 624 5% 15 艺术设计学院 616 5% 15 合计 12525 100% 302 2019 年 3 月 18 日 附件:(相关材料到“创新创业学院”网站下载) 1、 附件 1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预通知 2、 附件 2 报名表 3、 附件 3 商业或项目计划书提纲 4、 附件 4 计划书撰写注意事项 5、 附件 5 推荐项目汇总表 6、 附件 6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赛校内选拔 赛通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