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

何必、说谎9 页 19.084 KB下载文档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
当前文档共9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docx

2018 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专业现状与建设基础 (一)专业现状分析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 2008 年成立以来,在各级领 导的关心下,在校党委、行政及院系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 下,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身的方针,大力改 善教学与实训条件,建章立制、科学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人 才培养质量。经过 10 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初步优势,师资 队伍初步形成,学科方向日趋明朗,科研水平日渐提高,教学实力 日益增强,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二)专业建设基础 广播电视编导如今具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全部在职教师均为 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另有兼职教师 5 名,分别是南阳电视台副 台长、副总编辑(副教授级)朱阿强、南阳电视台文艺部主任毛 懋、副主任张爽、南阳电视台《李曼帮忙》制片人李曼、南阳电视 台编导叶瑞基。教学队伍结构合理,组成了实验与理论教学队伍互 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的实验教学团队, 保持了动态平衡。 专业与 2017 年度新建了苹果剪辑实验室一个,进一步对摄影艺术实 验室做了扩容,使其具备了微电影全流程制作的能力,并可承担 “照明艺术”课程的实训工作,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继续 保持与南阳师范学院电视台共享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的 相关平台。 专业现拥有数十处实习基地,以各地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为主, 同时也与本土有名的传媒公司如“兄弟传媒”等形成了良好的合作 关系。为专业实习工作搭建平台,使得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充分的对 传媒行业进行“融入式”适应。 二、专业服务面向与人才需求分析 (一)服务面向 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 制作等方面专业知识,具备较高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 力,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 术摄影、音响设计、编剧撰稿、编辑制作、节目主持等方面工作的 广播电视艺术学科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需求分析 传媒人才是现代化社会急需的人才,对于编导专业培养的人才,就 应当让学生持有职业性的、事业心的和开拓技能性的教育通行证, 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传媒行业。社会需要的广播电视行业人才, 除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修养等基本素质之外,还需要岗位适 应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广播电 视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广播播电视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人文 环境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面对这种状况,需要高校培养的人才与 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造就既有较高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又能适 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广播电视技术和文化环境的高水平人才。 三、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建设目标 (一)基本思路 本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实践开展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生 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作规 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 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练,培养具备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 编导人才。 (二)建设目标 2018 年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专业基 础。积极响应学校“应用型转型”的号召,继续强化实践教学、拓 宽专业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综 合素质、系统的理论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 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院将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和社会需求,在原 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适度扩大招生规模;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 完善实训教学条件;着实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建设省品牌特色专 业,增加 2 门本专业校级精品课程;形成较为明确的科研方向,增 强科研能力,争取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四、专业建设内容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18 年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继续贯彻“应用型转型发展战 略”,积极推动实践教学和产学研一体化的进度。教师外出学习锻 炼依然要具有一定的优先级,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可进一步加 大。另外,在课程的安排上,教学系统应在根本上有意识地向应用 倾斜,从课程安排、课后实践、考察考试方式上面推进改革力度。 发动全院力量研究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组织相关的影视创作、 创意活动,让学生的自我学习热情进一步被激发出来。 (二)课程与教材建设 教学质量是检验我们办学水平的重要项目。而教学的每门具体的课 程又是形成专业培养规格、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的最基本 单元,更是实现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基本的保证。课程、 教材既是反映一所学校、一个学院、一个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 的最基本因素,又是体现师资、教学手段和管理水平等的综合反 映。因此,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是本科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 之一。 专业课要更具行业针对性,除了教育部指定的课程外,还可以适当 增加一些贴近行业需求的课程。要建设好一批精品课程,根据广播 电视编导专业发展情况,逐年完善自己的课程建设体系。另外,精 品课程是教学纽带,要充分利用好它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优势,再把 优质课程教学资源辐射受惠于众多的影视传媒专业,带动和全面提 高影视人才的培养质量,最后达到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孵化 出高质量创新型的影视人才。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了进一步提 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教学创新,从课程建设人手,以精品课程群 建设为核心,建立起省、校和院三级精品课程体系的建设工程,通 过省、校和院三级精品课程链,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为标杆, 推进校级、院精品课程和其它所有课程质量整体提高,从而促进专 业教学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要进一步提升,结构需更加合理,人员需更佳 稳定。在此基础上,要围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精品课程群体系建 设,进一步实施“名师工程”、令更多的老师以“双师”的标准要 求自己,提高自己。 (四)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本专业近三年来,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方面已经作出了较多的努力, 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8 年度,在校内的实验室方面,要开始意 识到“维护”的重要性,充分调研原有的管理团队在实验室扩容后 是否存在问题。另外,要继续通过精品课程群体系建设中的实践教 学环节,构建课程内实验室群、综合实践课实验室群、校内实验基 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等四个层次的专业实验室群体系。进一步加强与 南阳师范学院电视台和电视编辑实验室的合力,充分利用好彼此的 优势,将开放式的校园影视文化营造好。 (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018 年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仍然将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放在重要的 位置上,促进产教融合。除了以往联系密切的南阳报业传媒集团、 南阳电视台、宛城电视台、卧龙电视台、南阳人民广播电台、当地 的龙韵传媒等传媒公司外。2018 年,我们将一步联系南阳本土的知 名传媒机构,并包括时下流行的新媒体传播机构,为实践教学体系 的完善打好基础。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2018 年度,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仍要继续推动。随着新媒体影响力 的越来越大,网课、群课及在线直播课已经出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 上。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契机,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研究。同时, 沿袭之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制作的传统,但在此基础上,争取组织 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学生团体,以此保证视频课内容的制作的稳 定、高效。 精品课程的教学网站管理要进一步加强,重点问题在于,顺应时代 发展,尝试推出移动端观看的功能。最大化地实现教师间、学生 间、师生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充分调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积极性, 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 并继续免费开放。 (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2018 年度,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这对于学院实现 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要力争运用系统理论概念和方法,把质量 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职能组织起来,对人才培养活动实行 体制化、结构化和持续化的监控。比如,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和诊 断,要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又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系 统。具体落实到工作中,主要包括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师资 体系、评价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保障体系中的子 系统有效、和谐发展。 五、专业建设进度计划 第一步(9 月),进一步明确以专业建设为支点,以人才培养为目 标,以点带面,以面促点,形成良性教学发展格局的意识,统一认 识; 第二步(10 月~1 月),紧紧围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精品课程群建 设,课程组在教学队伍、实践教学和应用、教材、教改和科研、学 生创新能力培养等各方面全面推进教学与育人工作,立足于培养熟 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制作等整个流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三位一体”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新模式, 形成点面结合、点面互动、点面共进的良好教学局面。 第三步(3 月~7 月)紧密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文化大省建设的 发展要求,糅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具体要求与任务,力争把广播电视 编导专业建设成为省级重点专业。 六、专业建设发展成果 2018 年度,新传院广播电视编导的专业建设成果斐然:组织了首届 中原大学生微电影节校园巡展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也为我 专业举办类似活动积累了经验,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陈赟同学主 持的“五十二赫兹传媒工作室”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 目,获得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一等 奖;在河南省高工委、教育厅举办的全省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活 动中,微电影作品《曾以为我不再需要》、《一梦一生》分获网络 新媒体-微电影类二、三等奖。 七、保障措施 第一,校党委、行政及院系班子一贯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 第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身”的专业建设方针,即 切实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需求出发考虑发展建设的具体方 略。 第三,继续迭代认知,对影视传媒行业的变局和发展保持敏 感。重视技术进步带来艺术创作手段的变化。 第四,继续优化学院的管理体系,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的管理理念,令教学的组织更有效率。 第五,进一步改良实验室管理,在原有基础上形成更高效的管 理规章与团队协作。 第六,继续保持定期开展教师、学生座谈会,积极了解教师及 学生关于学科建设的诉求,收集整理,及时做针对性调整。 南阳师范学院新闻与 传播学院 2018 年 1 月 1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