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

The only⌒虛幻の承諾20 页 2.133 MB下载文档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
当前文档共2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简本(附件).doc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新郑市卫生局 评价单位: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二零一四年四月 1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为适应新郑市人民日益增加的医疗保健要求,改善就医环境和新郑市 医疗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新郑市卫生局拟投资 1.2 亿元建设新郑市第一人 民医院,该院是一个集急救、医疗门诊、病房为一体的综合性公立医院。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占地面积 62667m2(94 亩), 总建筑物面积 50000m2, 主要包括门急诊医技楼、行政办公楼、住院楼等,医院设置床位 500 张,临床和 医技科室主要有内科、外科、妇产科、急诊科、儿科、眼科、泌尿科、耳鼻喉科、 口腔科、皮肤科、传染科、保健科、手术室、血库、化验室、B 超室等二十余个 科室,职工约 650 人,年门诊量 25.55 万余人次。医院主要设置拥有 CT、核磁 共振、电动洗胃机、激光治疗仪,腹腔镜等多台(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医疗 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现代化诊疗手段。 1.1 工程概况 1.1.1 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新郑市中华南路农场,西邻中华路,南邻梨河镇河李村土地,东 面和北面邻梨河镇蛮子营村土地 项目总投资:1.2亿元,新郑市本级财政拨付。 项目占地面积:94亩 建 设 规 模 : 总 建 筑 面 积 50000.0 m 2 , 其 中 门 诊 医 技 楼 建 筑 面 积 为 20000.0m 2 ;病房楼建筑面积25000.0m 2 ;后勤办公综合楼建筑面积5000.0m 2 。 本次工程基本情况详见表 1。 1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表1 工程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内容 备注 1 总投资 1.2 亿元 / 2 占地面积 62667m2 / 3 总建筑面积 50000m2 地上建筑 门诊医技楼 20000m2 1 栋 4F 病房楼 25000m2 1 栋 12F,与门诊医技楼之间设置连廊 6 后勤办公综合楼 5000 m2 1 栋 4F 7 床位数 500 张 / 8 全年门诊量 255500 人次 折合 700 人次/天 10 停车场 500 150 个地上停车位,350 个地下停车位 11 劳动定员 650 人 / 12 工作制度 4 其中 5 门诊科室每天 2 班制,每班 8 小时;病房每天三班制,每 班 8 小时,全年运行 365 天 1.1.2 工程主要医疗设备 工程主要医疗设备见表 2。 表 1.2-4 工程主要设备情况 序号 科室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1 急诊科 自动洗胃机 DXW-A 1 心电图仪 ECG-2203B 1 B 超机 / 1 4 彩超 iVis40 1 5 多功能理疗器和离子手术治 疗机 / 1 6 体外电场热疗仪 / 1 7 验尿机 曼特诺 1 8 显微镜 / 1 9 血球仪 / 1 微量元素分析仪 DS-3C 1 半自动生化仪 MENBT224 1 12 血凝仪 CA51 1 13 精子分析仪 V8.0 1 14 血流变仪 MEN-C90 1 15 胎心监护仪 / 3 辐射台和暖箱 / 1 黄疸治疗箱 / 1 黄疸测试仪 / 1 不孕治疗机 / 1 利普刀机 / 1 2 3 超声室 皮肤科 10 11 16 17 化验室 产房 18 19 20 妇科 2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1 头部操纵式手术台 / 1 万能手术床 / 1 22 微波治疗仪 LJ-3100 1 23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 / 1 吸痰器 XT-1 1 25 腹腔镜 / 1 26 麻醉呼吸机 / 1 27 电刀 / 1 28 X 光机 / 1 29 DR / 1 磁共振 / 1 31 CT / 1 32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CS-B75L 1 33 卧式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 WS-280YDA 1 全自动逆渗纯水机 CM-230 1 35 煮沸机 HJZF-69 1 36 超声波清洗机 HJCS-S1200 1 24 30 34 1.2.4 手术室 放射科 供应室 总平面布局 本项目按照综合医疗设施建设标准进行布局,主要为了实现经济高效、卫生 安全的医疗功能体系,创造舒适和谐的医院环境。 项目分为医疗区和办公区,医疗区主要有门诊医技楼、住院楼组成,门诊医 技楼位于医院西侧靠近中华路,共 4 层,每层功能分区明确清晰,方便患者使用 和医院管理;住院楼位于项目区东部,远离道路,与门诊楼之间设置连廊,方便 患者。项目办公区主要由后勤综合办公楼组成,位于医院中部北侧,门诊楼和住 院楼之间,方便管理和医师人员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项目污水处理站位于西北角,污水处理站西侧为中华路,远离居住区,距门 诊综合楼约 40m,项目污水处理站采用地埋式,基本无恶臭废气排放,不会对周 围居民区及医院门诊综合楼产生不利影响。 沿中华路设置 2 个出入口,使医护工作人员、设备器械、垃圾废物、探病家 属拥有不同的流线,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 从医院总平面布置来看,项目各建筑物相互协调,结构布局合理,方便病人 就诊。综上所述,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 3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2.5 公用工程设施 1.2.5.1 供电 工程供电主要来自城市电网,在门诊综合楼内地下一层设置配电室,增设 1 台 1000KVA 变压器,可以满足工程供电需求。 1.2.5.2 供水 工程供水自来城市自来水公司,通过中华路 DN500 供水管网引入医院。工 程共设置 500 张病床,劳动定员 650 人,流动就诊人员约 700 人/d,医院内不建 设洗衣房,病人及医护人员衣服外包清洗,根据《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29-2013),N≥500 床的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平均污水量为 400L/ 床·d~600L/床·d。本工程病床数 500 床,平均污水量按 400L/床·d 计,主要 包括住院病人、病床陪护人员及医务人员产生的污水。污水量按用水量的 80%计, 工程用排水情况见表 2.2-5,水平衡见图 1-1。 表 1.2-5 工程用排水情况一览表 用水标准 序号 用水单元 1 流动就诊人员 20 2 住院病人 400 3 病床陪护人员 60 4 医务人员 100 5 食堂清洗水 20 6 合计 7 (L/人•d) 总计 500 / 注:医院不设置洗衣房。 4 规模 新鲜用水 排水量 (人/d) 量(m3/d) (m3/d) 700 14.0 11.2 500 200.0 160.0 500 30.0 24.0 650 65.0 52.0 1200 24.0 19.2 / 283.0 266.4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3 65 52 医务人员用水 2.8 14 新鲜水 283.0 200 11.2 流动就诊人员用水 化粪池 247.2 污水处理站 40 266.4 160 住院区病人用水 19.2 6 30 病床陪护人员用水 24 新郑市第二污 水处理厂 4.8 24 19.2 食堂清洗水 隔油池 双洎河 图1-1工程给排水平衡图 单位:m3/d 1.2.5.3 排水 本次工程完成后污水排放总量266.4m3/d,通过医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 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新郑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后最终排入双洎河。 1.2.5.4 制冷、制热 工程门诊综合楼、住院楼及行政办公楼夏季制冷主要采用分体式空调。冬季 供暖采用市政集中供热(中华路供热管线)。 1.2.5.5 通风系统 工程门诊综合楼内会产生致病微生物等,为了避免污染保护医护人员的身体 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医疗质量,各科室及病房安装机械通风系统,保证良 好的通风环境。 1.2.5.5 餐厅 工程将在门诊综合楼地下负一层建设一座餐厅,设置 6 个灶头,餐厅就餐人 数共计约 1200 人/d,主要为住院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饮食。餐厅厨房用天然气 来自市政燃气管道,年耗天然气量约 61320m3,天然气成分分析见表 1.2-6。 5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表 1.2-6 项目 N2 CO2 (%) (%) 数据 0.953 1.32 天然气分析一览表 CH4 (%) C2H6 C3H8 C7 nC4H10 其他 高位发热量 硫化氢 (%) (%) (%) (%) (%) (MJ/m3) (Nmg/m3) 95.0152 1.622 0.354 0.097 0.148 0.062 37.668 <20 1.2.5.6 劳动定员 工程住院楼设置 500 张床位,劳动定员人数为 650 人。 工程门诊科室每天一班制,每班 8 小时,全年运行 365 天;病房每天三班制, 每班 8 小时,全年运行 365 天。 1.2.6 工程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 1.2.6.1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尾气、 装修阶段粉尘和油漆废气等,本次评价针对不同的污染源提出的环保措施见下表。 表1.2-7 污染源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护措施一览表 采取的防治或保护措施 备注 (1)施工现场及施工车辆行驶路面经常洒水。 (2)开挖、钻孔过程中,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 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治粉尘。 (3)加强原料堆放场的管理,采取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 (4)加强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管理。混凝土及沥青成料运输 应采取封闭运输方式,驶入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 装载车厢完好,装载货物堆码整齐,不得污染道路;驶出工 施工车 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限制车速,严 辆、施工 禁超高、超载运输;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易撒落物质全 评价 扬尘及 部实行密闭运输,有效抑制粉尘和二次扬尘污染。 建议 堆场扬 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繁华区、 尘 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对环境要求高的路段, 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夜间运输, 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影响。 (5)运输车辆加蓬盖篷布防止泥土散落路面。 (6)对运输过程中洒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 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 (7)施工过程中,严禁将废弃的建筑材料作为燃料燃烧。 (8)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组织,避免因施工造成的交通阻 塞,减少运输车辆怠速产生的废气排放。 2、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废水来源主要是建筑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拟采取的污染防 6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治措施有: (1)在施工区设置一座沉淀池,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 地和道路喷洒抑尘。 (2)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 (3)施工区修建临时工棚,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向新郑市 薛店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3、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为进一步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价要求应采取以下降噪措施: (1)从声源上控制。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要求其使用的主 要机械设备为低噪声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定 期保养和维护,并负责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按操作规范使用各类机械。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22 时至次日 6 时)施工,确需夜间施工 的,应报有关部门批准,避免施工噪声扰民。 (3)采用距离防护措施,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塔吊等相对固定的强噪声设 备尽量移至周边敏感点较远处,保障居民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4)在建筑工地四周设立 2.5m 的围墙进行围挡,阻隔噪声。 (5)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采取围挡,对距离居民 区较近的建筑物外采用移动式隔声屏障,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及居民的影响。 (6)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进度。 (7)施工场所的施工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8)建设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噪声管理,施工企业也应对施工噪声 进行自律,文明施工,避免因施工噪声产生纠纷。 (9)建设与施工单位还应与施工场地周围单位、村民建立良好关系,及时让 他们了解施工进度及采取的降噪措施,并取得大家的共同理解。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噪声将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噪声对 周边环境的影响,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停止。 7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4、施工期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生活垃圾依托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部分渣土回填于项目区内,剩余渣土在项目区内临时堆放时应加盖毡布,防 止渣土飞扬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并积极联系附近施工工地,尽可能将多余渣土 外售,不能外售的按照新郑市的有关要求,定期清运至指定的渣土场妥善处置; 应尽量回收有用建筑垃圾作为填方使用,不能利用的部分需办理建筑垃圾清 运许可证并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要求执行: 建筑垃圾需按照《郑州市城市工程渣土管理办法》中相关要求向所在地的区 市政管理局申报产生建筑垃圾的种类、数量和处置方案,并领取建筑垃圾处置核 准文件和双向登记卡,并签订责任书。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 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 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清运建 筑垃圾采用封闭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本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渣土、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均得到了有效 的处置,但是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不可避免的会对其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削减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 施工产生的土石方临时堆放时必须加盖毡布。 ② 施工期工人生活垃圾应按环卫部门要求运到指定地点消纳处理。 ③ 施工土石方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力和物力,尽可能在最 短时间内将工地建筑垃圾及渣土等处置干净。 5、施工期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①施工区域采取高围挡作业,施工现场洒水作业,施工单位对附近道路实行 保洁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建筑垃圾处置和运输计划。 ②避免在交通高峰期时清运建筑垃圾,按规定路线运输,按规定地点处置建 筑垃圾,杜绝随意乱倒等。 ③应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合理存放土石方,及时清运,未及 时清运的修建挡土坝,避免发生水土流失。 8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④施工结束后,要按规划要求,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合理绿化,改善区域景 观。 1.3.6.2 营运期污染物产排情况 本项目属于基本医疗服务设施项目,主要为来院就医的病人提供专业的诊断 治疗服务。项目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 2-2。 固废 废水 手术 医疗废物 生活垃圾 病人 就诊 住院 检查 康复出院 生活污水 治疗 图1-2 设备噪声 项目医疗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门诊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后产生的污染因素主要包括废水、固体废弃物、废 气及噪声。各污染物来源途径见表 1.2-7。 表 1.2-7 序号 污染因素 1 废水 工程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物来源一览表 来源 备注 医院门诊及住院病房产生的医疗污水 / 食堂就餐人员产生的油污废水 / 门诊及病房产生的医疗废物 危险固废 2 固废 污水处理站污泥 就医患者及其陪同家属、医护人员产生的生活 垃圾 3 噪声 4 废气 大楼给水泵和食堂风机产生的设备噪声 一般固废 / 污水处理站排放的废气 主要污染因子 NH3、H2S 餐厅产生的食堂油烟废气 / (1)废水污染物产排情况分析 本项目废水主要分为医院病区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医院病区医疗废水主要 为医院门诊科室、住院部排出的医疗废水。 9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①医疗废水 医院门诊就医患者约 700 人/天,每人每次按 20L 计,流动就诊人员用水量 为 14m3/d,废水产生量为 11.2m3/d(含检验科特殊废水),采用化粪池处理后汇 入院区污水处理站处理。医院门诊设置检验科,利用药品及化学试剂进行医学检 验分析时会产生特殊废水(含酸废水及重金属废水),废水产生量约 0.5m3/d, 采用中和沉淀池预处理后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医院门诊设置牙科,经咨询建 设单位,牙科采用先进的诊疗设备,使用的测仪器及治疗药品均不含有重金属汞, 医疗废水中无含汞废水。 医院住院部共设置病床 500 张,病床利用率按 100%,根据《医院污水处理 工 程 技 术 规 范 》 ( HJ/2029-2013 ) 及 《 河 南 省 综 合 用 水 定 额 》 (DB41/T385-2009),综合考虑后医院住院部病房平均用水量取 400L/床·d 计, 则用水量为 200m3/d,排污系数按 80%计,则废水产生量为 160m3/d,采用化粪 池预处理后排入院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2)生活污水 项目生活污水主要为餐厅就餐人员产生的餐饮废水,项目食堂就餐人数约 1200 人,食堂用水定额按 20L/(人·餐),则用水量为 24m3/d,排污系数按 80% 计,则废水产生量为 19.2m3/d,经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院区污水处理站进一步处 理。 医务人员共 650 人,用水定额按 100L/(人·d) ,则用水量为 65m3/d,排污系 数按 80%计,则废水产生量为 52m3/d,经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院区污水处理站 进一步处理。 病床陪护人员按 500 人计,用水定额按 60L/(人·d),则用水量为 30m3/d, 排污系数按 80%计,则废水产生量为 24m3/d,经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院区污水 处理站进一步处理。 项目建成后各类污水经预处理后汇合进入院区污水处理站,污水排放总量为 266.4m3/d。根据《医院废水处理技术指南》,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500 床位以 10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上)废水日变化系数为 2.0~2.2,本次评价取 2.1。因此,评价建议项目污水处 理站设计处理规模为 560m3/d,污水处理站采用“强化二段生物接触氧化+二氧化 氯消毒”工艺进行处理。 项目废水水质类比郑州市中心医院监测数据,郑州市中心医院属于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且污水处理站均已通过郑州市环境保护局验收,通过查阅污水处理站 验收监测资料,郑州市中心医院废水水质中的 COD282mg/L、SS170mg/L、 NH3-N45mg/L、粪大肠菌群数>1.6×104 个/L。项目属于综合医院,外排废水主 要为医疗废水及生活污水,与郑州市中心医院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经类比,本项 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产生浓度为 COD282mg/L、SS170mg/L、NH3-N45mg/L、粪 大肠菌群数>1.6×104 个/L,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为 COD52mg/L、SS19mg/L、NH3-N10mg/L、粪大肠菌群数 0 个/L,项目废水产排 情况见表 1.2-8。 表 1.2-8 项目废水产排情况一览表 COD SS 氨氮 粪大肠菌群数(MPN/L) 进水浓度 mg/L 282 170 45 1.6×104 产生总量 t/a 27.42 16.53 4.38 / 出水浓度 mg/L 52 19 10 0 排放总量 t/a 5.06 1.85 0.97 0 项目名称 废水总量 97236m3/a 本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废水全部通过市政管网排入新郑市第二污 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汇入双洎河。 (2)废气污染物产排情况分析 本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有污水处理站废气及餐厅厨房产生的油烟废气。 ①污水处理站废气 项目建成后废水排放量约 266.4m3/d,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二氧化 氯消毒工艺处理废水,污水处理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恶臭气体 NH3 和 H2S。 本次评价废气产生源强类比郑州市中心医院污水处理站监测数据,该医院与 本项目皆属于综合性医院,废水水质状况基本相同,污水处理站采用水解酸化+ 11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生物接触氧化+二氧化氯消毒工艺,废水处理工艺与本项目相同,因此,污水处理 处理站产生的废气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本次评价通过类比确定项目污水处理站废气 H2S 源强为 0.0001kg/h,产生 量 0.001t/a,NH3 源强为 0.0027kg/h,产生量 0.024t/a。医院设置地埋式污水 处理站,恶臭气体 H2S、NH3 通过井盖散溢后无组织排放。 ②食堂油烟 工程建成后餐厅就餐人数约 1200 人,食堂厨房耗油平均按 15g/人·次计算, 则餐厅耗油量为 6.57t/a。餐厅油烟的产生量按耗油量的 2.83%计,则产生的油烟 量为 0.186t/a, 经餐厅除油烟机处理后通过专用烟道楼顶排放。油烟去除率按 75%, 工程餐厅油烟排放量为 0.046t/a。 ⑶固体废物污染因素分析 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医疗废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 污泥及生活垃圾,其中医疗废物和污泥为危险固废。 ①医疗废物 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名录中编号为 HW01 类特殊危险废物。根据 本项目综合医院的功能性质类比调查确定本项目产生的医疗废物主要包括以下几 类: a、感染性废物:主要包括示教门诊、示教病房和内科病房产生的被病人血 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纱布等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的 卫生用品、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及其他被病人污染的物品,各种废 弃的医学病理标本、废弃血液、血清等,该医疗废物经收集后,由专用收纳袋封 装,不可与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医药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混合收集,在收 纳袋外标签上写明内装物体,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医疗废物暂存间,与其余废物 一起当日清运,感染性废物一经装袋或容器后不得取出。根据类比现有工程感染 性废物产生量核算该类感染性的废物年产生量为 331.5t/a。 12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b、药物性废物:主要是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药品等药物性废物, 专用收纳袋封装,在收纳袋外标签上写明内装物体,废物收集后,暂存于医疗废 物暂存间, 与其余医疗废物一起由有资质的单位清运处理,预计年产生量为 0.6t/a。 c、医疗废物中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物,在 防治到医疗费物暂存间前,应当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 性废物收集处理,预计年产生量为 0.15t/a。 d、化学性废物:来自诊断或实验工作、清洁与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过 氧乙酸、甲醛、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及废弃的汞血压计、温度计等该类废物,如 若有破损,将温度计及血压计中的含汞物质置于沉淀池内进行沉淀处理,其余液 体化学物质置于医疗废物收纳容器内收集预计年产生量为 0.75t/a。 项目医疗废物产生总量为 333t/a(0.91t/d),集中收集后在医疗废物暂存间暂 存,项目拟将医院行政办公楼南侧的两层空置楼房的一层改造后作为在医院的医 疗废物暂存间,建筑面积约 20m2,医疗废物最终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 处置。 ②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院污水处理站的产生的污泥含有病菌等物质也属 于危险固废,名录编号为 HW01。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关于污泥的分类和泥量可知,化粪池和污水 处理站的污泥来自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粪便。经计算项目全年产生污泥量为 235t/a。 根据《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要求,设置 2m3 污泥消毒池,污水处理站和化粪池污 泥在污泥消毒池内采用生石灰消毒,再经过浓缩脱水一体机脱水后,含水率低于 80%,泥饼经密闭封装后在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作为危险废物交与有危废处理 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③生活垃圾 本项目医务人员 650 人,按 0.5kg/d·人计,则医务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 为 325kg/d;工程设床位 500 个,按每个床位 1.5kg/d·床(住院病人 1.0kg/d·人, 13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每床一个陪护 0.5kg/d·人)计,则病床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 750kg/d;门诊病人 700 人/d,按 0.2kg/d·人计,则门诊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 140kg/d;故工程 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 1.22t/d(445.3t/a) ,由当地环卫部门负责清运。本项目固体 废物产排情况见表 1.2-10。 表 1.2-10 序号 污染物 1 产生途径 固废性质 产生量(t/a) 处理措施 333 集中收集后在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 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单位 处置 污水处理站、 危险固废 化粪池 235 污泥消毒池内消毒,经脱水后在医 疗废物暂存间暂存,委托具有危险 废物处理资质单位处置 生活垃圾 职工、病患者 一般固废 445.3 送垃圾中转站处置 门诊科室及 医疗废物 住院部 2 3 项目固体废物产排情况 污泥 危险废物 (4)噪声污染因素分析 工程噪声主要为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主要噪声源有污水处理站水泵、 风机等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本项目各噪声源排放特征及处置措施详见表 1.2-11。 表 1.2-11 工程噪声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 单位:dB(A) 噪声源 名称 数量 噪声源强 治理后源 强 降噪措施 污水处理站 (位于地下) 水泵 2 85 55 减震、隔声 风机 1 95 65 减震、隔声 油烟净化器 风机 1 95 65 采用减震基础,布置食 堂操作间内 序号 排放点 1 2 二、污染防治措施 ①废气 本项目设置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恶臭废气排放量较少,经预测,恶臭气体可 以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 3 中污水处理站周边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限值要求;餐厅油烟气经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其排 放浓度可以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废气排放对周围 环境影响不大。 ②废水 14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病房产生的生活污水、餐厅废水及医疗废水等。餐厅废水 经预处理后和其他废水统一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站,采用“接触氧化+二氧化氯消 毒”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可以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表 2 处理标准要求,然后经市政管网排入新郑市第二污水处理 厂,最终入双洎河。 ③固废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医疗固体废物、污水处理站污泥。 生活垃圾属一般废物,经垃圾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负责清运至垃圾中转站最终卫 生填埋处理;医疗固废和污水站污泥属危险固废,医疗固废分类收集后置于暂存 间存放,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单位集中处置;污水处理站污泥消毒脱 水后置于危废暂存间存放,定期交由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④噪声 工程高噪声设备主要有风机及水泵等,经基础减振、消声和隔声等措施后, 可有效降低噪声源强,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 清洁生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条给出清洁生产的定义“本法所称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 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 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原材料指 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 四、经济损益分析 项目有利于提高当地医疗卫生的综合实力及卫生服务质量,对于改善项目所 在区域内的医疗条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根 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通过采取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进排 放,可改善医院排污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5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五、选址可行性分析 项目位于新郑市中华南路东侧,新蛮子营村北侧。其厂址选择具有以下几点 合理性: ①符合新郑市城市总体规划 ①厂址不位于南水北调总干渠二级保护区范围内 ①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是一个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项 目。 ①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本项目供排水、供电均能满足要求,具有较好的建址 条件。 ①建址环境分析 根据区域污染源调查,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没有较大的工厂及其大的废气排 放源,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较好,诊疗环境好;医院附近没有大的工厂及其 较大的噪声污染源,适于患者休养和治疗。 ①环境影响的可控性 在严格执行评价建议的各项安全环保措施下,本项目废水、污水处理站污泥 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影响;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经采取以上污 染防治措施后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址条件良好,符合规划和功能区划要求。本项目选址可 行。 六、总体结论简述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新郑市城市总体规划。项目在认真 落实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和评价提出的各项建议后,工程所排各项污染物均能达标 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七、征求公众意见内容及反馈意见方式 (1)征求公众意见内容  本项目建成之后您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什么?  您认为本项目建成之后最应该加强哪方面的治理(或管理)工作? 16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 您认为本项目建成之后会对您的工作、生活造成哪些影响?  您认为本项目的建设总体效益是什么?  您是否支持本项目在此建设? (2)反馈意见方式 在公示 10 日内,公众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邮寄等方式给建设单位或 环评单位反馈意见。 八、联系方式 1、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新郑市卫生局 联系人:岳刘慧 联系电话:13525594888 通讯地址:新郑市黄水路 195 号 邮编:451100 七、承担本次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评价单位: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董雪鹤 联系电话:0371-69959979 评价单位通讯地址:郑州市农科路 38 号金成国际广场 3 号楼 1805 室 邮编:450000 E-mail:420911500@qq.com 17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项目所在位置 1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新郑市第一人民医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620m 430m 项目位置 在建 社区 240m 毕小庄 已拆迁 新蛮 子营 移民 在建 双 洎 河 540m 村 社区 陈庄 图2 6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