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家庭德育教育水平 形成家校德育教育合力(2022.6.17).doc
提升家庭德育教育水平 形成家校德育教育合力 绵阳市长虹世纪城实验小学 梁砚 人无德不立,修德是做人之要、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 记说过:“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想要扣好孩子 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必须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形成家校 合力,才能把中小学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家庭德育教育现状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 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 来。”(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第一 站,学生只有在和谐的家庭中成长,才可能得到良好的道德 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示范者,无论父母做啥子事,都会对学 生的品德带来影响,因此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非常重要。 家庭德育教育有七种方式方法: 一是非常重视型。家长爱但不溺爱,严格而不苛求,孩 子的学习、生活和思维习惯及经济观念都能得到良好培养。 二是铸模具型。犹如工厂铸模具一样,孩子的生活习性、 兴趣爱好、看书内容、活动范围等等都强制性指导,要求孩 子不能走丁点样,孩子的自主学习力与创新力就被扼杀了。 三是温室养花型。“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 了”,巴心巴肝为孩子操心,一心想给孩子最好的学习生活 环境,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无免疫力、丁点的风吹日晒就枯萎。 四是金钱刺激型。“钱是万能的”,考第一,奖多少, 考多少分,奖多少钱,犯了错则扣零用钱。这一招尤其是外 出打工的父母对留守孩子最常用。 五是非暴力不合作型。“黄荆条子出好人”,用拳头解 决问题,让孩子认为武力能解决一切,崇尚暴力解决问题。 六是百依百顺型。孩子是唯我独尊的“小太阳”,父母 事事都顺“小太阳”心,件件都随“小太阳”的意。 七是敞手放养型。“管生不管养”,或忙于挣钱、忙于 自己潇洒,或婚姻破裂,或认为孩子考不考大学、读不读书 都一样,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任其自生自灭。 二、家庭德育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父母的价值观、世界观、 人生观发生了变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德育教育 被弱化。 (一)认识上出了偏差 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数父母只重“分数”,不重视孩 子全面发展,对孩子道德品质、个性发展不甚了解。部分父 母认为,孩子的文化成绩好不好代表了一切。还有部分父母 认为德育教育是老师的事,自己只需要管好孩子生活,督促 好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就行了。就这样,父母放弃了家庭德育 职能的发挥,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德育教育。 (二)方式上粗暴单一 一方面表现为暴力教育。动不动就批评孩子,这不能干 那不能干。犯了一个小错,也横加指责,甚者打之踢之,有 时单打、有时男女混合双打,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一切, 谁的拳头大谁就说话。另一方面表现为过多、过度地采取物 质奖励,使孩子追求金钱物质,成为拜金主义。 (三)表率上身斜影歪 有的教育孩子: 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有的父母不懂 怎样教育孩子,不能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有些父 母修养缺乏,如不遵守交通法;不讲礼貌、不尊重长辈;作 风不规、不乐于助人;酗酒、打牌打麻将;待人虚伪、阿谀 奉承; 拉关系、走后门等等。如此这般,孩子就会不自觉地 在潜意识里去模仿父母。 (四)内容上片面空洞 由于有些家长文化程度不高,要么小学或初中,对德育 理论学习自己都感到脑壳痛,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总是空对空, 要么一味强调学好人、做好人,但怎么学、怎么做却说不清 道不明,让孩子无从下手。要么只对德育的某一个方面较重 视,其他方面却不管不问,不能使孩子全面发展。 三、优化家庭教育方法,形成家校德育教育的合力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 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人生的 “第一粒扣子”怎么扣,少年德育教育怎么办?家庭教育起 关键。 (一)更新理念,德是才之根,有才要以德为先 这里的“才”主要是孩子们的学知、才智、才能,说到 底是孩子们长大后干事业的能力和水平。不过,才的根是德。 “德”决定着孩子们的品质与形象。古人云:“德不优者,不 能怀远”“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因此,孩子的教育,重在立德。只有以德为先,把德放在学习 的重要位置,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新人。因此,作为父母要明 白“立身、立业、立功,必先立德”,自觉重视家庭德育教 育,因为孩子有了良好的品德,想要不成“才”都非常难。 (二)勤学善悟,常长充电,增强自身素质 “以爱换爱,爱河浸种根粗苗壮花叶艳; 将心比心,心 海育苗叶茂花红果喷香。”这幅对联道出了家庭德育教育在 孩子的人生历程中的主要作用。作为家长如果自己不努力提 高自身品行,那对孩子的教育就会对牛弹琴。因此为了教育 好孩子、让其成为好孩子,使孩子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 的人,家长就必须坚持经常、长期地有目的地学习,不断提 升自我素养,并严格教育、积极约束、有效责备。正所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 人,你就得以身作则,给孩子营造一个怎么样的家庭教育。 对孩子尊重和信任,采用问题导向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全美的、从不犯错的人。 (三)身体力行,身教重于言传,家长以身作则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有其父必有其子,一个孩子将来能成为什么样 的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在家庭 里受到何种层次的教育,父母如何对待学习、工作、生活, 如何为人处事、待人接物,这样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与身体 力行,加之孩子的模仿秀,就在孩子的脑壳里留下了根深蒂 固的印象,潜化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与人脉交往,逐渐形 成他们独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将影响他们一辈 子,甚至还会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孔子曰:“少成若天性, 习惯成自然。”故,作人父母,就要规范自己言行,戒掉不 良陋习,完善自我,升华自我,通过言传身教,把社会公德、 做人道理及良好品德传给孩子。“幼则束以礼仪,长则教以 诗书”,以身作则,以理服人,不粗暴强制责骂孩子,孩子 有进步则鼓励、有错误则解析。这样,当家长指出孩子的缺 点时,孩子也会欣然接受、及时改正。 (四)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引导,培养良好品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变化有 其自身规律,德育教育亦是如此,总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由渐变到突变,由量变到质变,呈螺旋式上升,更有甚者会 出现反反复复。因此家庭德育教育要抱有“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心态和常态,经常性、不 厌其烦、反反复复、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经常采取孩子们 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德育教育,让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久久铸魂培根,养成良好习惯,铸就优 秀品质,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 (五)家校合作,齐画同心圆,共奏爱的集结号 “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 不能单独地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苏霍姆 林斯基),因此,家校要齐心协力,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体系,共画孩子成长德育教育的同心圆。家长在专业老师的 引导下,加强自我修养的完善,有意识的开展一些家庭教育 活动,将有益于德育教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给孩子,信任 并支持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学校创办“家校德育教育中 心”,开办家庭德育教育讲座,不断提高家庭父母教育素养, 一同营造德育教育的良好环境,让师生及家长都有一个其乐 融融的德育教育生活。有效运用公众号、微信群、丁丁等现 代工具,宣传报道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和优秀家长德育教育故 事,及时公布德育的日常计划和活动安排,让家长了解孩子 在校德育情况、知晓学校德育教育理念,与学校同步进行德 育教育,奏响家校间德育教育“爱的集结号”。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观瀑布如此,对待人生亦应如此。要做 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人,当一个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 民的人,那从小就离不开家校合一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