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模拟电子技术B_教学大纲(阎子勤)2011年.doc
《模拟电子技术 B》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执笔人:阎子勤 课程编号:08090D0275 英文名称:Analo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学分:3 总学时:48 。其中,讲授 48 学时,实验 0 适用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原理 大纲审核人: 学时,上机 0 学时,实训 0 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 分析方法和基本应用技能,能够对各种由集成电路或(和)分立元件构成的基本电路单 元进行分析和设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培 养学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设计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极管电路的应用、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估算、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电路、放大电路反馈电路的 分析计算和直流源电路。 教学难点: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四、教学方法 该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互融合的结构。课堂教学强调基础性,精讲多 练,启发引导,留有余地,归纳总结;网络教学开展讨论,自主学习,交流互动,举 一反三,活跃气氛;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为有机的整体。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见表 1。 表1 知识单元 知识点 序号 描述 序号 1 绪论 1 2 3 常用半导体 器件 基本放大电 路 1 描述 电子信息系统的组成,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 以及学习方法和要求。 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 结 2 半导体二极管 3 半导体三极管 4 场效应管 1 放大的概念、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2 共射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分析方法,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稳 定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多级放大电路的 动态分析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3 4 4 多级放大电 路 1 2 集成运算放 大电路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 讲 课 1 7 8 4 1 电流源电路,集成运放概述,集成运放的性 能指标 1 晶体管的高频等效电路 2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1 3 反馈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块图及一般表达式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估算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 基本运算电路 2 模拟乘法器及其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3 有源滤波电路 1 正弦波振荡电路 2 电压比较器, 10 功率放大电 路 1 OCL 电路的估算 2 11 直流电源 1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 4 5 6 7 8 9 12 放大电路的 频率响应 放大电路中 的反馈 信号的运算 和处理 波形的产生 和信号的转 换 总计 2 2 串联型稳压电源 1 开关型稳压电源 29 3 3 6 6 4 48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 本课程实验单独开设。 七、作业要求 要求独立完成课后布置的作业,课后参考其他相关书籍,自学选学部分。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 1.知识考核 占总成绩的 80%,主要采用期末闭卷考试方式评定。 2.能力考核 占总成绩的 20%,其中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等能力、素质评定占 20%。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推荐教材: [1] 华成英、童诗白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主要参考书: [1] 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_模拟部分(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 江晓安、董秀峰主编.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 版社出版,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