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docx
16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和道德修养,掌握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和发展现状,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法律与惯例,把 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通晓国际经贸业务运作方式与操作技能, 具备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能胜任外贸实务、管理、研究等 工作,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应用型国际经 济与贸易专业人才。 本专业对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5 年左右的预期目标是: 1.品德优良,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及较强的心理 承受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 2.知识完备,技能精湛。 系统扎实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以及与国际经济与 贸易专业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建立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为 核心,以其他相关知识为辅助的较完备的知识体系。熟练掌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国 际结算和国际商务谈判等国际经贸实务方面的技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外语等与专业相 关的工具性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3.精于沟通,善于合作。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与协调沟通能力,拥有良好的人 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优秀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4. 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积极开拓, 勇于探索,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毕业要求 1. [ 思想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健全的法制意识 1 1. 1 牢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 烈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忠于职守,敬 业奉献, 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2 具有健全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养成法律自觉,切实遵纪守法。 2. [基本素养]具有较厚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与健康的身心素质 1 2. 1 掌握一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人文知识,掌握科学常识和现代 科技发展趋势,拥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自然科学素养。 2.2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3. [学科素养]具有较强的学科知识背景与较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 3. 1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相关学科的基 本原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基础扎实的学科背景。 3.2 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理论, 了解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和发展现 状,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法律与惯例,把握国内外经济、贸易的运行机制和发展 规律,建立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为核心,以其他相关知识为辅助的较完备的知识 体系。 4. [专业实践]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 4. 1 掌握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和国际商务谈判等国际经贸实务方面的技 能,具备运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络支付、物流运作、网页制作等与国际经贸业务 直接或间接技能。 4.2 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应用,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具备 熟练的经贸和商务英语技能,具备用英文进行外贸函电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掌握计算 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与开发知识;能够 运用计量、统计、会计等方法分析和研究国际经贸问题。 5. [语言表达]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5. 1 掌握汉英文表达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敢于表达,善于表达,具有较强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满足业务需要的文字表达能力。 5.2 培养开放的性格特征,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协调能力。 6. [团队协作]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较强的交往协作能力 6. 1 充分把握团队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的强烈意识, 系统掌握团队 协作的知识和技能。 2 6.2 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乐于与他人分享实践经验, 自觉与团队共同探讨解 决实际问题。 7. [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能力与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7. 1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会利用现代科技与信息等高效的渠道和途径获取新知 识,具备自我学习知识、 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2 7.2 具备洞察问题、提炼问题、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研究与解决 问题的能力。 8. [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较强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8. 1 树立自我学习、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自我发展意识, 自觉把课内学习向课外 学习、在校学习向在岗学习延伸,具有较强的自主持续学习能力。 8.2 具有进取意识和探索精神,具有就理论问题提出新见解、新观点的能力, 以及 就现实问题提出新对策的创新能力,拥有良好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 三、学制与修读年限 标准学制4 年,弹性学制为4~6 年 (含休学)。 四、毕业学分 最低毕业专业学分:160 学分。第二课堂成绩单 12 学分,但不计入专业总学分。 五、授予学位 修满学分且符合学位授予标准要求,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应矩阵 培养 目标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 1 毕业要求 1 √ 毕业要求 2 √ 培养目标 2 毕业要求 3 √ 毕业要求 4 √ 培养目标 3 毕业要求 5 √ 毕业要求 6 √ 培养目标 4 毕业要求 7 √ 毕业要求 8 √ 说明:在对应支撑的相应部位标识“√”。 3 七、主干学科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学。 八、专业核心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管理学、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经济法、跨国公司 3 经营与管理、国际税收、国际货运代理、国际金融、国际服务贸易等。 九、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 学时统计 学分统计 总学 课程类型 总学 理论 实践 时 必修 761 理论 实践 25 12 分 447 314 37 课程类型 占总学分 比例 (%) 备注 23. 12 学分比例: 通识教 育课程 26.87% 选修 96 88 8 6 6 0 3.75 必修 1416 1297 119 73 68 5 45.63 选修 276 198 78 27 21 6 16.87 (43 学分) 学分比例: 专业课 程 62.50% (100 学分) 学分比例: 17 集中性实践环节 0 17 10.63 10.63% (17 学分) 160 合计 120 40 修满 12 学分,但不计入专业总学分 第二课堂 说明:百分比 (%)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十、课程设置 (一) 通识教育课程 课 程 性 质 修必 课程编 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时 实 践 学 时 周 学 时 开 课 学 期 考 核 方 式 开 课 单 位 1401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3 51 51 3 3 考试 马院 140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 2 34 34 2 4 考查 马院 140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 3 51 34 17 3 5 考试 马院 140100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8 32 16 3 1 考试 马院 4 备注 14010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 51 34 1401005 形势与政策 2 64 64 0103001 计算机应用 (一) 2 51 27 0502001 大学英语 (一) 4 80 0502001 大学英语 (二) 4 85 0804001 大学体育 (一) 1 0804001 大学体育 (二) 0804001 3 2 考试 马院 2 1~8 考查 马院 24 3 3 考试 数计学院 48 32 5 1 考试 外语学院 51 34 5 2 考试 外语学院 32 32 2 1 考试 体育学院 1 34 34 2 2 考试 体育学院 大学体育 (三) 1 34 34 2 3 考试 体育学院 0804001 大学体育 (四) 1 34 34 2 4 考试 体育学院 0804002 军事理论 1 16 16 1 考查 体育学院 1808001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 32 16 16 3 考查 双创学院 1507001 职业生涯规划 1 16 12 4 2 考查 招就处 1507002 就业创业指导 1 16 12 4 5 考查 招就处 4 17 2 课 程 性 质 课程编 课程名称 号 1611001 美育教育 小 选 修 计 学 分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时 实 践 学 时 周 学 时 开 课 学 期 考 核 方 式 2 32 16 16 2 3 考查 美设学院 音舞学院 37 761 447 314 8 2 考试 文传学院 2 考查 0406101 大学语文 2 32 24 1610101 中外文化与人文素养系列 2 32 32 开 课 单 位 备注 选修 4 1610102 2 数理基础与科学探索系列 32 32 2 考查 学分 1610103 社会发展与公民教育系列 小 计 合 计 2 32 32 2 6 96 88 8 43 857 535 322 考查 (二) 学科专业课程 课 程 类 别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时 实 践 学 时 周 学 时 开 课 学 期 考 核 方 式 开 课 单 位 1311001 专业导论 1 16 16 2 1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002 管理学 3 48 48 3 1 考试 经管学院 0111001 微积分 (上) 4 64 64 4 1 考试 数计学院 1311003 政治经济学 4 64 64 4 1 考试 经管学院 0111002 微积分 (下) 4 68 68 4 2 考试 数计学院 1311004 微观经济学 4 68 68 4 2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05 会计学 4 68 51 4 2 考试 经管学院 0111003 线性代数 3 51 51 3 3 考试 数计学院 1311006 宏观经济学 3 51 51 3 3 考试 经管学院 011100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51 51 3 4 考试 数计学院 1311007 国际经济学 3 51 51 3 4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101 财经应用文写作 2 34 34 2 4 考查 经管学院 17 备注 二选一 1311102 高等数学选讲 2 34 34 5 2 4 考查 数计学院 1311103 金融学 3 51 51 3 5 考试 经管学院 二选一 1311104 货币银行学 3 51 51 3 5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08 统计学 2 34 34 2 5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105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3 51 51 3 5 考试 经管学院 二选一 1311106 企业战略管理 3 51 51 3 5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09 商务英语 2 34 34 2 6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10 计量经济学 2 34 17 17 2 6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107 证券投资学 3 51 34 17 3 6 考查 经管学院 二选一 1311108 专 财政学 3 51 34 17 3 6 考查 经管学院 小计 53 889 838 51 1311011 国际贸易学 4 68 68 4 3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12 经济法 3 51 51 3 3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13 国际贸易实务 4 68 68 4 4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14 国际市场营销 3 51 51 3 4 考试 经管学院 业 主 干 5 总 学 时 理 论 学 时 实 践 学 时 周 学 时 开 课 学 期 考 核 方 式 开 课 单 位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1311015 国际商务谈判 2 34 17 17 2 4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016 外贸英语函电 3 51 34 17 3 5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17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2 34 34 2 5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018 国际税收 2 34 34 2 5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019 国际货运代理 3 51 34 17 3 6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020 国际金融 3 51 34 17 3 6 考试 经管学院 1311021 国际服务贸易 2 34 34 2 6 考查 经管学院 小计 31 527 459 1311109 国际商法 2 34 34 2 5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110 国际结算 2 34 17 17 2 5 考查 经管学院 专 业 拓 展 课 1311111 单证实务 3 51 34 17 3 5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112 网络营销理论与实务 3 51 34 17 3 5 考查 经管学院 ( 课 程 类 别 1311113 报关实务 3 51 34 17 3 6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114 跨境电商沟通与客服 3 51 34 17 3 6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115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 2 34 34 2 6 考查 经管学院 1311116 外贸实务模拟 2 36 9 27 4 7 考查 经管学院 2 36 18 18 4 7 考查 经管学院 2 36 36 4 7 考查 经管学院 16 276 198 78 100 1692 1495 197 学分 开设学期 课 备注 程 特 色 课 程 68 二选一 二选一 ) 1311117 1311118 跨境电商物流与供应 链管理 国际商务礼仪 小计 合计 二选一 说明:除“备注”栏注明选修外,其它均为必修课程。 (三) 集中性实践环节 课程编号 环节名称 具体内容 6 开设单位 协同培养要求 0804003 军事训练 1 人武部、体育学院 1311022 子商务演练、国际市场营销 测试 策划、电商沟通与客服等 人武部; 体育学院 开设学期视具 国际贸易实务训练、国际电 专业技能训练 1 体情况而定, 开设周数共 4 3 经管学院 周 到外贸企业、海关、检验检 1311023 与 校外单位人员主 疫局见习,到报关行、货代 专业认知实习 校外单位人员参 公司、码头、港口堆场考察 大二结束暑假 经管学院 与;建立案例库 3 等 校外单位人员主 7 (6 周) +8 (7 到外贸公司、海关、银行、 导,校内教师参 1311024 专业实习 报关行等单位实习 5 周) 经管学院 1311025 毕 业论 文/ 设 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案例 5 7(2 周) +8 (10 经管学院 6 导,校内教师参 与;建立案例库 校外单位人员参 计/作品 分析、创业方案设计等 与 周) 17 合计 说明:①第 7 学期启动毕业论文/设计/作品,明确指导教师;②表中毕业论文/设计/作品的教学周数为第 7 学期 或第 8 学期集中的教学周数。 (四) 合作培养计划 实施方式 课程名称 合作 参与 指 实施学期 合作方式 导 授课 专业导论 √ 1 邀请相关专家作讲座,提高学生专业认知度 国际商务谈判 √ 4 学生到企业学习商务谈判技巧 专业认知实习 √ 大二结束暑假 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方面的实习 5 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6 邀 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证券投资方面的 指导 6 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 √ 外贸英语函电 √ 证券投资学 √ 国际货运代理 专业技能训练测试 √ 开设学期视具体情况而 定,开设周数共 4 周 外贸实务模拟 √ 7 学生参与企业经营与管理 7 邀 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国际商务礼仪方 面的指导 √ 国际商务礼仪 专业实习 此计划主要包括: 7 (6 周) +8 (7 周) 学生参与企业实践活动 7 (2 周) +8 (10 周) 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 毕业论文/设计/作品 √ 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操作 (1) 校企合作讲授应用类课程; (2) 引入企业课程,购买课程服务; (3) 校企合作指导集中性 实践环节等等。 (五) 第二课堂 课程名称 学分 入学教育 0.5 讲授学时 课程实践 学时 总学时 备注 8 8 新生开学第一周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16 大学生防艾健康教育 0.5 8 劳动教育 2 8 16 24 32 第一学期开设 8 专题讲座或 MOOC 形式完成 第二学期开设 32 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 团委开设课程 完成 7 个必修学分 合计 12 学分 (必修) (六) 各学期考试及考查课程统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考试课程 ( 门) 6 6 7 5 4 2 0 0 7 2 考查课程 ( 门) 1 1 3 6 6 2 0 (七) 各学期周学时统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周学时 23 22 25 21 25 20 8 0 十一、“课程-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课程或环节 通 大学语文 识 中外文化与人 文素养系列 课 程 思想品质 基本素养 学科素养 专业实践 语言表达 团队协作 学习能力 创新能力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1.2 2.2 3.2 4.2 H H 数理基础与科 学探索系列 5.2 H 6.2 7.2 M H M H M M M H L M ( 选 社会发展与公 民教育系列 H 专业导论 M H 修 ) L H 管理学 专 业 基 础 课 H L H M H 微积分 (下) M 微观经济学 H 会计学 L M 微积分 (上) 政治经济学 H M M M L M L M M M H 线性代数 M 宏观经济学 H 概率论与数理 统计 M L L M M L 8 8.2 M M H 国际经济学 财经应用文 M M M L L H 写作 M 高等数学选讲 L 金融学 L M H M 货币银行学 L M H M H 统计学 M L 公司战略与风 险管理 M M H 企业战略管理 M M H M 商务英语 L 计量经济学 专 业 主 干 课 M 证券投资学 L H M 财政学 L H M 国际市场营销 H 国际贸易实务 H 国际商务谈判 M H H H H M H 国际贸易学 经济法 H H M L L M M L M M H H 外贸英语函电 跨国公司经营 与管理 M H L M 8 M L H 毕业要求 课程或环节 思想品质 1.1 学科素养 专业实践 2.1 3.1 4.1 2.2 H 国际税收 国际货运代理 1.2 基本素养 L 拓 报关实务 展 跨境电商沟通 与客服 6.1 7.1 5.2 6.2 M 8.2 M M H H H M M M 8.1 L M H 7.2 创新能力 M 单证实务 业 5.1 H 国际商法 网 络营销 理论 与实务 学习能力 H 国际服务贸易 专 4.2 团队协作 M 国际金融 国际结算 3.2 语言表达 H L H M L M H H M H M M L H H ( 特 跨境电商理论 与实务 色 外贸实务模拟 ) 跨境电商物流 与供应链管理 M M H H M L M M L 课 国际商务礼仪 M M 军事训练 集 中 实 践 环 节 专业技能训练 测试 L 专业认知实习 L 专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 计/作品 L H H H M H H H L H M M M M M M H H 说明:①师范类专业的毕业要求按照二级认证的要求写 8 条,每项要求可以分为2~4 个考察点;非师范类专业 (不含工科) 的毕业要 求不要超过 10 条,工科专业按照工程认证要求 12 条。②在不同的毕业要求下方方格内,填写字母 H (支撑程度高) 、M (支撑程度中等) 和 L (支撑程度一般) ,分别表示相应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对毕业要求的支持程度。每项毕业要求必须受 3 门以上课程 (教学环节) 高度支撑 (H) 。 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规定的核心课、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中规定的必修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都应该高度支撑 (H) 某些毕业要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