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

破碎之光perplexe21 页 119 KB下载文档
:《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
当前文档共2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关于开展201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含评审表).doc

辽 宁 省 科 学 技 术 协 会 文 件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辽科协发〔2011〕2 号 ★ 关于开展 2011 年辽宁省自然科学 学术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 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市科协: 根据省科协、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 成果奖评审与管理办法〉的通知》(辽科协发〔2003〕9 号)精神, 省科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定于 2011 年 1 月至 6 月在全 省范围内继续开展 2011 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术成果奖评选,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促进科技 与经济结合,组织引领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推进辽宁 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突 破辽西北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学术成果奖的科技性、社 会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激励全省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辽宁作 出积极贡献。 二、评审宗旨 推动自主创新,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人才成长,为辽宁经济 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科技工作者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 三、成果类别和申报要求 (一)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类别包括: 1.学术论文(含企业技术创新类学术论文) 2.学术著作 3.科技建议 (二)申报要求: 1.申报评审的成果为 2009 年以后撰写、发表或出版,且版 权单位和第一作者为我省地域。 2.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上报的学术论文和著作需是公开发 表或正式出版。 3.申报企业技术创新类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企 业,报的论文可以是未公开发表,但要得到企业人事、科技和财 务部门确认。 4.每项申报成果需填写申报表 1 份,并按《学术成果相关 证明材料表》(见附件)的要求提供证明材料。证明材料要用 A4 纸复印,并加盖认定部门印章,附在申报表后方可生效。 -2- 5.以外文形式发表的申报成果,需有中文简介。 6. 公开发表的论文类成果要将复印件(包括内容和版权页) 由上报单位核实盖章,并有权威认定单位或部门盖章证明。未公 开发表的论文要按期刊发表论文格式要求上报(见附件 3 申报成 果格式规范)。建议类可参考此规范。 7.著作类的成果申报需附原著作一部。 8.科技建议类成果必须附采用证明。 9.第一作者只能申报 1 项成果;每项申报成果的作者人数 不得超过 4 人。 10.请各单位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按照申报成果格式规范撰 写论文,所有申报材料需附申报表的电子版、打印稿各一份,经 各申报单位初审、初评后,统一报送省科协学会部。不符合规范 的,不予参评。 四、申报程序 1.各省级学会负责本学科所属会员的学术成果的征集、初 审、初评和上报工作。 2.各市科协负责基层单位、企业科技人员的学术成果的征 集、初审、初评和上报工作。 3.各高校负责本校的学术成果的征集、初审、初评,经所 属市科协同意后,可直接上报省科协学会部。 4.各单位要按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技建议等成果类别 分类整理,并按软件要求填报;企业技术创新类学术论文独立建 -3- 库,按要求上报,申报软件到省科协网站下载。 五、申报时间 2011 年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申报工作从文件下发之日起开 始,2011 年 4 月 30 日截止。 六、评审程序及相关要求 1.省科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成立省自然 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含企业技术创新类学术论文评审委 员会),进行评审。 2.各省级学会负责本学会的学术成果的初评。各市科协负 责本市学术成果奖的初评。各高校负责本单位的学术成果奖的初 评。 3.由评审委员会按学科组织评审专家组负责复评、交叉复 评,评出学术成果奖二等奖、三等奖,并负责按比例推荐学术成 果奖一等奖。 4.由评审委员会确定一等奖,并从学术论文类一等奖中评 出“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特等奖”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5.申报论文类和科技建议类的学术成果需交纳评审费每篇 50 元,申报学术著作类成果需交纳评审费每部 100 元。 6.获奖学术成果由评审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 7.在初审过程中凡未按要求申报的成果不予参评,不退还 评审费。所有参评学术成果的申报材料不予退还。 七、联系方式 -4- 联 系 人:陈 阳 13998241123 联系电话:024-23221759 电子信箱:cy13998241123@yahoo.cn 或 lnkxxhb@sina.com 通讯地址: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 44 号辽宁省科协学会学术 部 邮政编码:110016 文件及申报软件下载地址(省科协网站): http://www.lnast.net 附:1.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申报表 2.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企业技术创新类论文申 报表 3.申报成果格式规范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 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1 年 1 月 18 日 主题词:成果奖 评审 通知 -5-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 -6- 2011 年 1 月 18 日印发 附件1 报送单位 论文编号 专业代码 辽 宁 省 自 然 科 学 学 术 成 果 奖 申 报 表 成 果 名 称: 作 者 姓 名: 第一作者单位: 成 果 类 别 : 论 文 著 作 建议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印制 年 月 日 -7-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专业 地址 学位 职称 毕业学校 工作单位 邮编 职务 联系电话 E-mail 本人获得科技奖励、学术成果及参与技术研发、工程项目情况简介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8- 学 术 成 果 简 介(500 字以内、中文) -9- 学 术 成 果 相 关 证 明 材 料 表 论文类(已公开发表): 1、论文发表刊物 (附版权页原件或复印件盖章证明) 2、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SCI□ EI□ ISTP□或刊物影响因子 被引用次数 (出具证明并有权威认定单位或部门盖章生效) 论文类(未公开发表): 1、产生该成果的项目名称 2、该项目来源: 国家 □ 省 □ 3、自主创新: 原始创新 □ 市 □ 集成创新 □ 单位 □ 其他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出具相关证明) 著作类: 1、出版社 2、参编情况:著 □ 编著 □ 编 □ 3、发行量 建议类: 1、采纳单位名称 2、产生经济、社会效益 (出具相关证明) 注:1. 请在□内打“√”号。 2. 请认真填写此页,并附相关证明。所有证明材料要有认定单位或部门盖章,否则无效。 - 10 - 作 者 单 位 意 见 盖 年 省 级 学 会 或 市 科 协 章 月 意 盖 章 年 月 日 见 日 - 11 - 学 科 组 评 语 及 评 审 等 级 组长签字: 评 主任签字: 委 会 终 年 月 审 意 年 月 日 见 日 注:1. 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晰。 2. “报送单位”为省级学会、市科协的两字简称,如机械、大连等。 3. 此表可按标准自行制作。 4. 联系电话请写常用电话。 5. 论文编号和专业代码为省级学会、市科协或高校科研处填写。 -2- 附件2 报送单位 论文编号 专业代码 辽 宁 省 自 然 科 学 学 术 成 果 奖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类 论 文 申 报 表 成 果 名 称: 作 者 姓 名: 第一作者单位: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印制 年 月 日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 专业 地址 学位 职称 毕业学校 工作单位 邮编 职务 联系电话 E-mail 本人获得科技奖励、学术成果及参与技术研发、工程项目情况简介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14 - 技 术 创 新 成 果 简 介(500 字以内、中文) - 15 - 技 术 创 新 成 果 相 关 证 明 材 料 表 论文类(已公开发表): 1、论文发表刊物 (附版权页原件或复印件盖章证明) 2、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情况: SCI□ EI□ ISTP□或刊物影响因子 被引用次数 (出具出具该项成果在企业应用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并有权威认定单位和企业人事、科技 和财务部门盖章生效) 论文类(未公开发表): 1、产生该成果的项目名称 2、该项目来源: 国家 □ 3、自主创新: 原始创新 □ 省 □ 市 □ 集成创新 □ 单位 □ 其他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出具该项成果在企业应用的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并有企业人事、科技和财务部门盖章生效) 注:1. 请在□内打“√”号。 2. 请认真填写此页,并附相关证明。所有证明材料要有企业人事、科技和财务部门盖章,否 则无效。 - 16 - 作 者 单 位 意 见 盖 年 省 级 学 会 或 市 科 协 章 月 意 盖 章 年 月 日 见 日 - 17 - 学 科 组 评 语 及 评 审 等 级 组长签字: 评 主任签字: 委 会 终 年 月 审 意 年 月 日 见 日 注:1. 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用钢笔填写,字迹清晰。 2. “报送单位”为省级学会、市科协的两字简称,如机械、大连等。 3. 此表可按标准自行制作。 4. 联系电话请写常用电话。 5. 论文编号和专业代码为省级学会或市科协填写。 - 18 - 附件 3 申报成果格式规范 一、申报论文和建议要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行性。 二、已发表的论文可用复印件 三、未发表的论文字数不超过 5000 字,用 Word 软件编排, 用 A4(210*297mm)标准纸打印。 四、书写顺序: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邮政编码、中 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五、未发表论文格式: 1.用 A4(210*297mm)标准纸打印,版芯(即文字和空格等 所占的范围)居中,版芯大小为 38 行*40 字(5 号字) 。 2.文章题目:用 2 黑字体,居中排. 3.作者姓名:在标题下方,上空 5 号字一行,居中,用 5 号楷体。 4.作者单位和邮政编码:在作者姓名下方,外加圆括号, 居中,用小 5 宋体。 5.中文摘要:在正文前,文字 300-350 字左右。用小 5 号 黑体。摘要以第三人称表述,不要出现“本文” “我们”等字样。 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要对结果 进行评价。不要分段,不要出现公式和图表。 - 19 - 6.关键词:在摘要左下方,一般不超过 8 个字,用小 5 号 黑体。 7.正文:用 5 号宋体字。文中各级标题采用左顶格排列的 1,1.1,1.1.1 和 1.1.1.1 共 4 级序号的书写形式,4 级以下标 题方可用缩 2 格的(1) (2)……表示。章题(一级标题)用小 4 号黑体,条题(1.1)用 5 号黑体, 条题(1.1.1)用 5 号宋体, 图题和表题用小 5 号黑体,表内用小 5 号宋体。 8.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按国际通用标准或国家标准, 并用英文书写,如 km,kg 等。文中年代、年月日、数字一律用 阿拉伯数字表示。 9.每篇论文的图表(照片)不超过 5 幅,图片均应在文章 中的引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图表、照片必须清晰。图表中所有 文字、数字均要求有文字说明,用 5 号黑体字。 10.参考文献: 正文后可附 5 条左右参考文献,必须为公开出版物。 参考文献序号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引用文献应在文章中的引 用处右上角加注序号(如[1]、[2]……) 。 顺序依次为:序号、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刊 物名称)、出版年、版本(年、卷、期号)、页号等,全部用 6 号 宋体字。 1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四个字用 5 号黑体字。简介内 - 20 - 容用 6 号楷体字,不超过 150 字。内容和顺序是:姓名、性别、 出生年月日、毕业日期和毕业院校、最后学位、工作单位、职务 职称、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编、电话、E-mail 等。 12.论文内容要可以公开发表,不涉及保密问题。责任自负。 13.请作者按照格式撰写论文,并自留底稿。正文请用计算 机排印。必需的公式和外文,请打印清楚。 六、建议类可参考此格式 - 21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