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

ヽ|.Candy°,11 页 57.5 KB下载文档
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
当前文档共11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点击下载附件内容.doc

广 东 省 法 学 会 关于举办“中国调解高峰论坛”暨主题征文 及典型事例征集活动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法学会并佛山市顺德区法学会、省法学会各学科研 究会、各相关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最大限度地 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相关精神,探索如何进一步发挥人民法院 及各调解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社会管理法治化中的作 用,中国法学会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决定 2014 年 7 月共同举 办“中国调解高峰论坛”。为确保论坛富有成效举行,现开展“司 法改革大背景下中国调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主题征文和“多元 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度典型事例征集”活动。请你们组织发 — 1— 动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本次论坛的主题征文和典型事 例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司法改革大背景下中国调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主题 征文和评选 (一)投稿须知 1.作者可以是各级人民法院法官、各调解组织调解员、各法 学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其它法律工作者。 2.字数不少于 5000 字,一般不超过 15000 字。 3.投稿方式。投稿统一提交电子版至联系电子邮箱,电子文 档名称为作者姓名加论文标题,并请附个人简历(见附件,可进 入广东政法网:http://www.gdzf.or 在广东法学会网页下载) 4.征文截止日期:2014 年 5 月 11 日。 (二)征文选题 1.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中司法权与民间自治权的重新配置 2.“诉调对接”的规则及适用 3.诉调对接司法确认程序的风险防范与规制 4.法院对诉前委托调解的引导 5.诉前调解制度路径的建立及创新 6.法院调解的现状与改进 7.调解机构的准入和调解员的资质 8.调解员的职业化、专业化 9.调解员队伍多元化及培训、调解技能训练 — 2— 10.不同类型调解的理论与实践(如专家调解、家事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物业调解、社区调解、商事调解、消费纠纷调解、 医疗纠纷调解、行政诉讼调解、刑事和解……) 11.国际调解规则的借鉴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作者可以围绕但不限于以上选题。 (三)评审与奖励 1.组委会将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初评和 专家匿名评审择优确定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论文,以中国法 学会名义颁发荣誉证书。 2.组委会将从一、二等奖论文中遴选出约 10 位作者担任论 坛主报告人。 3.组委会将根据组织有效稿件的情况,评出“优秀组织奖” 若干名。 4.选编获奖论文,出版论文集。 5.颁奖仪式在论坛上举行。 二、“多元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度典型事例”征集和评 选 (一)征集范围 1.以近 5 年来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进行的制度创新实践为 主。 2.中央机关各部门,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地方人大、法院、 检察院、政协、各人民团体,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 — 3— 组织等均可申报。 3.凡属于与多元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度相关的典型事 例、案例和创新机制等均可申报。 (二)事例标准 1.真实性。选送的事例要来自地方实践探索,禁止虚构和杜 撰。 2.创新性。选送的事例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度 方面具有创新的性质。 3.实效性。选送的事例应对多元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度 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实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 响。 4.典型性。选送的事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其他地区、 单位具有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评审与奖励 1.由专家评审组遴选出全国多元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 度典型最佳事例 10 件,优秀事例若干。 2. 拟邀请最佳事例和优秀事例获奖代表单位出席于 2014 年 7 月份在京举办的“中国调解高峰论坛”,并颁发荣誉奖牌。 3.根据报送有效典型事例的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单 位若干名。 (四)成果转化 1.遴选部分最佳事例在“中国调解高峰论坛”上进行交流, — 4— 请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专家学者评论。 2.向社会全文公布并组织宣传获奖最佳事例,整理出版最佳 事例和优秀事例集,公开出版。 (五)申报方式 可采取组织推荐和单位申报两种方式进行申报。 (六)提交办法 1.申报单位填写《多元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度典型事例 征集申报表》(见附件),并连同相关材料(有关图片、影像资料、 媒体报道复印件)发送至联系电子邮箱。 2.以上表格和相关材料请一并邮寄至组委会办公室:北京市 西城区西四南大街兵马司胡同 63 号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律咨询中 心,100034。 (七)截止时间 申报表提交截止时间为 2014 年 5 月 1 日。 (八)重要声明 “多元化纠纷解决及诉调对接制度典型事例征集”活动系公 益活动,不以任何名义向参与者收取任何费用。 联系人:郑桂琼,电话:020-89090969、13760683971 王谨阳,电话:020-89090960、13926077735 联系电子邮箱:gdfxzw@126.com — 5— 附件: 1.“中国调解高峰论坛”暨主题征文活动参加人 员简历登记表.doc 2.典型事例征集申报表 广东省法学会 2014 年 3 月 25 日 — 6— 附件 1 “中国调解高峰论坛”暨主题征文活动参与人员 个人简介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专业方向 照 片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手机 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地址及 邮编 时间 学习院校及专业 所获学位 教 育 经 历 学 术 成 果 受 过 何 种 奖 励 — 7— 附件 2 典型事例征集申报表 事例名称 申报单位 报送方式 联系人 座机 组织推荐 单位申报 手机 邮箱 通讯地址 及邮编 事例介绍 (包括背景、做法 和成效。不超过 3000 字) (可自行加页) — 8— 典型性说明 (不超过 300 字) (可自行加页) 重要资料目录 (包括规范性文件、 领导批示、媒体报 道等) (可自行加页) 申报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备注 — 9— — 10 — 广东省法学会办公室 2014 年 3 月 26 日印发 — 11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