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教学大纲.doc
牙周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 耿海霞 课程编码: 0210015 课程英文名称: 开课单位: 口腔医学教研室 课程中文名称: 牙周病学 Periodontology 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中一门有完整体系的独立学科,牙周病与其他学科,如牙体和牙列缺 损的修复、正畸治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牙周病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门主要课程,牙周组织疾病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牙周病学 系统讲述了牙周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计划的拟定、治疗方法、预防和疗效维护、 牙周病与修复学及正畸学的关系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听课、示教、观看教学录像、 模型操作、见习、实习、典型病例讨论等环节,对牙周组织疾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有全面的 了解;能诊断常见牙龈病和牙周炎,并正确分型;能制定全面系统的治疗计划;能掌握牙周病 的基本治疗手段,并贯彻预防牙周疾病的措施和健康教育。 本课程内容有绪论、牙周组织的临床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牙周 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检查和诊断、牙龈病、牙周炎、牙周炎的伴发病变、牙周病与全身 健康的关系、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牙周基础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预防和疗效维 护、牙周病学和修复学及正畸学的关系、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 本教学大纲供口腔专业本科(五年制)使用。 先修课程要求:在完成口腔解剖生理、口腔组织病理等专业基础课学习后开设该课程。 本课程计划 38 学时,2 学分,其中理论授课 20 学时,实验操作 18 学时。 选用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牙周病学》(第 2 版),曹采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考核方法:理论知识闭卷考试(70%)+实验操作的平时成绩(30%)。 教学进程安排表: 学时 章节 教学内容 理论 实践 合计 绪论、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1 0 1 牙周病的病因学 1 0 1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牙周 病的检查和诊断 2 3 5 七 牙龈病 2 0 2 八 牙周炎 2 0 2 九、十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牙周病与全身健 康的关系 1 0 1 十一 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 1 9 10 十二 牙周基础治疗 3 0 3 十三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1 0 1 十四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4 6 10 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牙周病学 和修复学、正畸学的关系 1 0 1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 1 0 1 20 18 38 一、二、三 四 五、六 十五、十六 十七 合计 课内实验安排(实验课教学大纲另行制订,此处只简要标注下列内容)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类型 每组人数 1 牙周病的检查和病历书写 及口腔卫生知识 3 验证性 2人 牙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2人 洁治器械种类的识别及选择, 在模型上示教洁治,在模型上 练习洁治。 2人 刮治器械种类的识别及选择, 在模型上示教刮治,在模型上 练习刮治。 2 3 龈上洁治术 龈下刮治术 3 3 验证性 验证性 基本教学要求 4 洁治器及刮治器的磨锐 3 验证性 2人 器械锐利度检查和评价,示教 磨锐的方法,并练习磨锐。 5 松牙固定术 3 验证性 2人 示教松动牙钢丝结扎法,在模 型上练习钢丝结扎法。 2人 讲解牙龈切除术和牙周翻瓣 术的基本操作要点,在模型上 练习各种牙周手术缝合技术。 6 3 牙周手术基本操作 第一、二、三章 验证性 绪论、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牙周病的 分类和流行病学 一、学习目的 掌握:牙周病的定义(广义、狭义);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包括游离龈、附着龈、龈乳头 特征;牙周膜的概念;釉牙骨质界的概念;牙槽骨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 X 线片的影像; 1999 年牙周炎的分类;危险因数的概念;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口腔 卫生情况、种族、地区、吸烟、社会经济状况、全身疾病、微生物)。 熟悉:龈牙结合部、生物学宽度的概念;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牙周膜主纤维束的分组、 位置和排列方向;骨开窗、骨裂开的概念;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特点;牙周的防御机制:上皮 屏障、吞噬细胞、龈沟液、唾液;1989 年和 1999 年牙周炎分类的变迁;牙龈炎、牙周炎的流行 特点;牙周病的好发牙位。 了解:牙周病学的发展简史及现状;在口腔医学的地位;牙龈的组织学特征;牙周膜的细 胞和基质成分;牙骨质的结构、吸收和修复;牙槽骨的代谢和重建;1999 年牙龈炎的分类;牙 周病分类原则及发展;几种主要分类法;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牙周病流行病学的调查 方法和指数的设计。 理论课 1 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⒈ 牙周病的发展简史 ⒉ 牙周病学在口腔医学中的位置 第二章 ⒈ 牙龈 ⒉ 牙周膜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⒊ 牙骨质 ⒋ 牙槽骨 ⒌ 牙周组织的增龄性变化 ⒍ 机体防御机制对牙周组织的作用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⒈ 牙周病的分类 ⒉ 牙周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特点 ⒊ 牙周病流行病学指 数 ⒋ 牙周病的流行情况 ⒌ 病的危险因数 ⒍ 牙周病的好发部位。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牙周病的定义(广义、狭义);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包括游离龈、附着龈、 龈乳头特征;牙周膜的概念;釉牙骨质界的概念;牙槽骨的概念、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 X 线片 的影像;1999 年牙周炎的分类;危险因数的概念;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年龄、性 别、口腔卫生情况、种族、地区、吸烟、社会经济状况、全身疾病、微生物) 。 ⒉ 教学难点: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正常和病变时牙槽骨 X 线片的影像;1999 年牙周炎 的分类。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⒈ 牙周病 ⒉ 牙周膜 ⒊ 釉牙骨质界 ⒋ 危险因数 ⒌ 龈牙结合部 ⒍ 生物学宽度 问答题: ⒈ 正常牙龈的解剖特征 ⒉ 1999 年牙周炎的分类 ⒊ 与牙周病患病率有关的危险因素 第四章 牙周病的病因学 一、学习目的 掌握:牙周炎致病机制;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形成和结构;龈上菌斑和龈下(附着性 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的分布、主要特性;各种局部促进因素的特点;龈上、龈下牙石的临床 特征;食物嵌塞的定义,垂直及水平嵌塞,造成嵌塞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合创伤的概念, 造成合创伤的因素,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医源性因素。 熟悉:牙周生态系的概念及其意义;菌斑致病的三个学说; 各型牙周病相关的可疑致病菌 (着重证据充分的致病菌);牙石形成过程,菌斑矿化机制,牙石与菌斑的关系;遗传、吸烟、 糖尿病与牙周炎的相互关系。 了解:牙周病病因研究观点的变迁;牙菌斑的生态学;菌斑微生物作为牙周病始动因子的 证据;牙周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侵袭、体内繁殖、抑止或躲避宿主的防御功能、损害宿主的 牙周组织);其他牙面软沉积物:白垢、食物碎屑的定义、来源和意义;牙面着色的来源及意 义;解剖因素;不良习惯;了解与牙周病有关的系统病。 理论课 1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概述 ⒉ 牙周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 ⒊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⒋ 牙周病的全身易感因素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牙周炎致病机制;牙菌斑生物膜的新概念、形成和结构;龈上菌斑和龈下 (附着性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的分布、主要特性;各种局部促进因素的特点;龈上、龈下牙 石的临床特征;食物嵌塞的定义,垂直及水平嵌塞,造成嵌塞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牙合创 伤的概念,造成合创伤的因素,合创伤与牙周炎的关系;医源性因素。 ⒉ 教学难点:牙周炎致病机制;龈上菌斑和龈下(附着性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的分布、 主要特性;造成合创伤的因素。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⒈ 牙菌斑生物膜 ⒉ 龈上菌斑 ⒊ 龈下菌斑 ⒋ 食物嵌塞 ⒌ 牙合创伤 问答题: ⒈ 牙周炎致病机制 ⒉ 龈上、龈下牙石的临床特征 ⒊ 造成嵌塞的常见原因及临床表现 第五章 牙周病的主要症状和临床病理 一、学习目的 掌握:炎症时牙龈的临床表现及意义、附着丧失的概念;牙周袋的概念、牙周袋与附着水 平的关系;牙周袋的类型;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临床表现;牙松动和病理性移位的原因。 熟悉:牙周袋形成机制;牙槽骨吸收的局部因素和病理。 了解:牙龈炎症的临床病理;牙周袋的病理;牙槽骨吸收的机制;牙周病活动期和静止期 的特点。 理论课 1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牙龈出血和炎症 ⒉ 牙周袋的形成 ⒊ 牙槽骨吸收 ⒋ 牙松动和移位 ⒌ 牙周病的活动性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炎症时牙龈的临床表现及意义、附着丧失的概念;牙周袋的概念、牙周袋与 附着水平的关系;牙周袋的类型;牙槽骨破坏的形式、临床表现;牙松动和病理性移位的原因。 ⒉ 教学难点:附着丧失的概念;牙周袋与附着水平的关系。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⒈ 附着丧失 ⒉ 牙周袋 问答题: ⒈ 炎症时牙龈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⒉ 牙周袋与附着水平的关系 ⒊ 牙松动和病理性移位的原因 第六章 牙周病的检查和诊断 一、学习目的 掌握:系统病史、口腔病史、牙周病史收集内容;口腔卫生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龈状况 的检查和记录,牙周袋和牙松动度的检查,牙周炎的 X 线检查;正常牙周组织的 X 线像、牙周 炎时的 X 线像。 熟悉:各种牙周检查指标(菌斑指数、简化口腔卫生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 诊出血)的意义及分级;正中合、休息位、牙位、肌位的概念、检查方法;早接触及牙合干扰 的概念及检查方法;牙合创伤的临床指征;牙周系统病历的书写。 了解:牙合检查的方法及步骤,食物嵌塞的检查;牙周微生物及龈沟液的检查。 理论课 1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病史收集 ⒉ 牙周组织检查 ⒊ 合与咬合功能的检查 ⒋ X 线片检查 ⒌ 牙周病历的特点及要求 ⒍ 牙周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系统病史、口腔病史、牙周病史收集内容;口腔卫生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 龈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周袋和牙松动度的检查,牙周炎的 X 线检查;正常牙周组织的 X 线像、 牙周炎时的 X 线像。 ⒉ 教学难点:牙龈状况的检查和记录;牙周袋和牙松动度的检查。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⒈ 菌斑指数 ⒉ 简化口腔卫生指数 ⒊ 牙龈指数 ⒋ 龈沟出血指数 问答题: ⒈ 牙周袋和牙松动度的检查 ⒉ 各种牙周检查指标的意义及分级 ⒊ 早接触及牙合干扰的概念及检查方法 ⒋ 牙合创伤的临床指征 第七章 牙龈病 一、学习目的 掌握:慢性龈缘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增生性龈炎病因、病理 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青春期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妊 娠期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病因、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原则;药物性牙龈增生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牙龈瘤的概念、病 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 诊断、治疗原则。 熟悉:慢性龈缘炎预后及预防;青春期龈炎预防;妊娠期龈炎预防;引起牙龈增生的常见 药物;急性龈乳头炎病因、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了解:妊娠期龈炎病理;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病理;药物性牙龈增生预防;牙龈纤维瘤病临 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牙龈瘤的病理;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理;急性龈乳 头炎预防;急性多发性龈脓肿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理论课 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慢性龈缘炎 ⒉ 增生性龈炎 ⒊ 青春期龈炎 ⒋ 妊娠期龈炎 ⒌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⒍ 药物性牙龈增生 ⒎ 牙龈纤维瘤病 ⒏ 牙龈瘤 ⒐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⒑ 急性龈乳头炎 ⒒ 急性多发性龈脓肿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慢性龈缘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增生性龈炎病因、 病理和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青春期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妊娠期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病因、临床表现、 诊断和治疗原则;药物性牙龈增生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牙龈瘤的概念、病 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 诊断、治疗原则。 ⒉ 教学难点:增生性龈炎诊断与鉴别诊断;牙龈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临床病例讨论。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⒈ 慢性龈缘炎 ⒉ 增生性龈炎 ⒊ 药物性牙龈增生 ⒋ 牙龈瘤 问答题: ⒈ 慢性龈缘炎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⒉ 白血病的牙龈病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⒊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第八章 牙周炎 一、学习目的 掌握: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治疗原则;侵袭性牙周炎临床 特点(局限型、广泛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熟悉:侵袭性牙周炎主要致病菌;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Down 综合征、白细胞功能 异常、与糖尿病、爱滋病有关的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了解:侵袭性牙周炎病因、流行病学特点、病理。 理论课 2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慢性牙周炎 ⒉ 侵袭性牙周炎 ⒊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治疗原则;侵袭性牙周 炎临床特点(局限型、广泛型)、诊断及治疗原则。 ⒉ 教学难点: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⒈ 慢性牙周炎 ⒉ 侵袭性牙周炎 ⒊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⒋ Down 综合征 问答题: ⒈ 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的区别 ⒉ 慢性牙周炎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⒊ 侵袭性牙周炎主要致病菌 第九章 牙周炎的伴发病变 一、学习目的 掌握: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表现、根分叉病 变的分度及治疗原则;牙周脓肿与牙龈脓肿、牙槽脓肿的鉴别,牙周脓肿的治疗原则。 熟悉:牙周脓肿发病因素。 了解:根分叉病变的发病因素;牙龈退缩的常见原因及治疗原则;牙根敏感及根面龋的预 防。 理论课 0.5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⒉ 根分叉病变 ⒊ 牙周脓肿 ⒋ 牙龈退缩 ⒌ 牙根敏感及根面龋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表现、根 分叉病变的分度及治疗原则;牙周脓肿与牙龈脓肿、牙槽脓肿的鉴别,牙周脓肿的治疗原则。 ⒉ 教学难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原则;根分叉病变的分度及治疗原则;牙周脓肿与牙 龈脓肿、牙槽脓肿的鉴别。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问答题: ⒈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⒉ 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表现、分度及治疗原则 ⒊ 牙周脓肿与牙龈脓肿、牙槽脓肿的鉴别 第十章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一、学习目的 掌握: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糖尿病对牙周治疗的影响。 了解:牙周炎影响全身健康的机制,牙周治疗中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 理论课 0.5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牙周感染对某些全身疾病的影响 ⒉ 全身疾病对牙周炎治疗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及难点: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糖尿病对牙周治疗的影响。 ⒉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⒈ 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⒉ 糖尿病对牙周治疗的影响 第十一章 牙周病的预后和治疗计划 一、学习目的 掌握:牙周炎预后判断的依据及个别牙的预后;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和治疗程序。 熟悉:牙周诊室控制感染的特点和原则。 理论课 1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牙周病的预后 ⒉ 牙周病的治疗计划 ⒊ 牙周治疗中应控制医院内感染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及难点:牙周炎预后判断的依据及个别牙的预后;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和治 疗程序。 ⒉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⒈ 牙周炎预后判断的依据及个别牙的预后 ⒉ 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和治疗程序 ⒊ 牙周诊室控制感染的特点和原则 第十二章 牙周基础治疗 一、学习目的 掌握:菌斑控制的意义与方法;洁治术的适应证及超声洁治术的禁忌证,常用手工洁治器 的选择、器械的握持、超声波洁的操作方法;常用龈下刮治器械的辨别及使用、龈下刮治术(根 面平整术)的操作要点;菌斑控制、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的临床效果;选磨法 的概念、早接触点和牙合干扰的选磨原则、选磨方法;松牙固定的指征和时机。 熟悉:采用选磨法治疗食物嵌塞。 了解:特殊人群的菌斑控制;超声波洁牙机的主要构造及原理;机械清除菌斑牙石后牙周 组织愈合方式;充填或冠的修复、拔牙、正畸矫治、修复缺失牙等方法治疗食物嵌塞;夹板的 种类及适应症。 理论课 3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菌斑控制 ⒉ 洁治术 ⒊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⒋ 基础治疗的效果与组织愈合 ⒌ 咬合治疗 ⒍ 松牙固定术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菌斑控制的意义与方法;洁治术的适应证及超声洁治术的禁忌证,常用手工 洁治器的选择、器械的握持、超声波洁治的操作方法;常用龈下刮治器械的辨别及使用、龈下 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的操作要点;菌斑控制、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的临床效 果;选磨法的概念、早接触点和牙合干扰的选磨原则、选磨方法;松牙固定的指征和时机。 ⒉ 教学难点:菌斑控制的意义与方法;超声波洁治的操作方法;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的操作要点;早接触点和合干扰的选磨原则。 ⒊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名词解释: 选磨法 问答题: ⒈ 菌斑控制的意义与方法 ⒉ 洁治术的适应证及超声洁治术的禁忌证 ⒊ 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的操作要点 ⒋ 早接触点和牙合干扰的选磨原则、选磨方法 ⒌ 松牙固定的指征和时机 第十三章 牙周病的药物治疗 一、学习目的 掌握: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原则、牙周科常用药物及用法;局部用药的优缺点。 熟悉:牙周袋内冲洗常用药物、缓释抗菌药物、药物控释系统、含漱药物的应用原理。 了解:非甾体类药物 NSAID 的前景、四环素族的新作用。 理论课 1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药物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⒉ 牙周炎的全身药物治疗 ⒊ 牙周病的局部药物治疗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及难点: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原则、牙周科常用药物及用法;局部用药的优缺点。 ⒉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⒈ 全身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⒉ 牙周科常用药物及用法 ⒊ 局部用药的优缺点 第十四章 牙周病的手术治疗 一、学习目的 掌握:手术治疗的时机和基本原则;常用牙周手术切口的选择;牙龈切除术和牙龈成形术、 翻瓣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 熟悉:牙周手术的缝合及塞治技术;牙槽骨病变的手术治疗、根分叉区病变的手术治疗、 膜龈手术、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 了解:切除性手术、重建性手术、再生性手术的含义;牙周手术后组织愈合的种类及评价、 影响 GTR 的手术效果的因素。对新附着和牙槽骨再生的评价。 理论课 4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牙周手术的原则 ⒉ 牙周手术的基本技术 ⒊ 牙周手术的种类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及难点:手术治疗的时机和基本原则;常用牙周手术切口的选择;牙龈切除术 和牙龈成形术、翻瓣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 ⒉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⒈ 牙周手术治疗的时机和基本原则 ⒉ 常用牙周手术切口的选择 ⒊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的适应症 第十五章 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 一、学习目的 掌握维护治疗的重要性及内容,预防包括防止发病和预防复发。理论课 0.5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⒉ 疗效维护期的牙周支持治疗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及难点:维护治疗的重要性及内容,预防包括防止发病和预防复发。 ⒉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预防牙周病的基本原则 第十六章 牙周病学和修复学及正畸学的关系 一、学习目的 了解修复学治疗的时机与前提,与牙周健康有关的修复体设计要求,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 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理论课 0.5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修复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⒉ 正畸治疗与牙周健康的关系 第十五章 种植体周围组织及其病变 一、学习目的 了解种植体和牙龈、骨的界面,影响骨整合的因素,种植体周围粘膜炎、种植体周围炎的 概念,病因、临床检查,预防与维护。理论课 1 学时。 二、课程内容 ⒈ 种植体周围组织 ⒉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⒈ 教学重点及难点:种植体和牙龈、骨的界面;影响骨整合的因素。 ⒉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⒈ 种植体和牙龈、骨界面的关系 ⒉ 影响种植体骨整合的因素 五、阅读书目(或参考文献) 教材: 曹采方主编. 牙周病学(第 2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参考书目: 1. 于世凤主编. 口腔组织病理学(第 4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 张举之主编. 口腔内科学(第 3 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3. 李德懿主编. 牙周病微生物学.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