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doc
泗洪县十七届人大 三次会议文件 关于泗洪县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9 年 1 月 6 日在泗洪县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于长贵 各位代表: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 2018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 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8 年计划执行情况 2018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 改革任务,全县上下积极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部 署,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富民增收”三大发展方向,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 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运行平稳向好,生态效益日益彰显,主要 —1— 经济指标均已完成了年度计划目标(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 16 次会议批准了县政府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 5 个计划指标的调整方案)。 2018 年全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6 亿元,增长 6.6%, 高于年度计划 0.1 个百分点;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6.03 亿元, 顺利完成年度计划目标;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380 亿元,增长 6.8%,高于年度计划 0.3 个百分点;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26.88 亿元,增长 8.5%,高于年度计划 0.5 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21315 元,增长 9.5%,高于年度计划 2 个百分点; 城市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3.5%以下;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工业经济质态提升。预计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0 亿元,同比增长 7.5%。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今年 136 个项目落户 开发区,协议投资 413.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72.2%、288%,其 中亿元以上项目 94 个。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5%,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52%。产业培育成效明 显,全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 256.18 亿元,同比增长 24.1%; 实现工业入库税收 18.82 亿元,同比增长 11.2%。预计全年工业 用电量 12.4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9.25%。全县新增开票销售 2000 万元以上企业 70 家,新增亿元以上企业 8 家。 农业农村亮点纷呈。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 137.45 亿元, 同比增长 4.2%。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全县新建农业“百园工 程”56 个,新增农业结构调整面积 20.9 万亩。“三品一标”累计认 —2— 证总数 302 个,河蟹出口量连续 13 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获批 国家级品牌农业示范县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县,国家级稻渔 综合种养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连续四年荣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 全绩效评价第一等次。全县新增市级“一村一品”专业村 20 个, 新申报绿色食品企业 12 家。 服务业发展迅速。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 208 亿元,同 比增长 7.8%,占 GDP 比重达到 42.8%。生态旅游加速崛起,预 计全年接待游客达 511.7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50.15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13%、18.6%。制定出台《泗洪县促进全域旅游发 展实施方案》,成功举办国际半程马拉松、稻米文化节、洪泽湖 国际大圆塘超级杯休闲垂钓邀请赛等系列赛事。电子商务快速发 展,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 185.3 亿元,同比增长 21.2%,网络销 售亿元以上企业达 15 家。物流业快速发展,全县规模以上物流 企业达 8 家,总投资 10 亿元的农产品电商物流园进展迅速。 2018 年度我县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下,继续保持了稳中有 进的良好势头,各项经济和社会指标均完成了年度既定目标,发 展成绩来之不易。但从全省范围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 落后,县域工业经济总量较小、产业层次较低,仍处于打基础、 蓄后劲、谋发展的追赶阶段。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改革任务,全 县上下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2019 年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调控目标 2019 年是我县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两山”理 —3— 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关键之年,是持续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努 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是贯彻落实县“十三五”规划、高 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 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两山”理论泗洪实践探索,加快形成促进全县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 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 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绿色 发展、生态经济、富民增收”三大发展方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 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为主抓手,紧扣“六增六强”要求,扎实 推进“六个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成“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泗洪。 二、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调控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5.5%。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5%。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 ——基本完成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 ——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1.7%。 —4— ——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市下达指标。 根据县委工作会议以及 2019 年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 调控目标要求,特提出完成 2019 年计划的工作建议: 一、坚持工业突破,牵住强县“牛鼻子” 。无工不强,无工不 富,振兴工业经济是强县必由之路。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工 业突破第一战略不动摇,正确把握“扩总量、提质量、优载体、 促集聚、重培育”的工作方向,扎实推进县域工业发展壮大。努 力做大工业经济总体规模。狠抓招商引资扩规模。把招商引资作 为发展工业经济的第一要务,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 型膜材料“2+1”特色产业和绿色智造产业,狠抓“长链、强链、补 链”招商,扎实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严守“真招商、招真商”工作 底线,强力推进园区招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不断提升招商 引资组织化、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坚持项目为王促投资,不断 强化要素、政策和服务保障,加快产业项目转化、建设进度,促 进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建设项目多竣工,竣工项 目早投产。扎实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深入推进“521 工程”, 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股改上市等手段,推动企业转型提质。 整合优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科技 创新和产业转型,引导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 化。推动经济开发区优化载体平台,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功能和服 务水平,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二、坚持绿色跨越,培育发展“新动能” 。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积极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形成 —5—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 式,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坚持 “生态立县”战略,结合“263”专项整治行动,打好环境治理攻坚 战。持续推进退渔还湿、退圩还湖工程,扎实推进“河长制”,全 力抓好“散乱污”企业、扬尘污染、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专项治理, 加快推进环县城和环洪泽湖生态富民廊道建设。加快推进城区雨 污分流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工程,启动城南污水处理厂移址扩建 工程。扎实推进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坚持“生态、特色、高效、 现代”的农业发展定位,积极推进“百园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农 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业生产、 生活和生态功能综合开发,持续推进乡村各项产业发展振兴。积 极推进特色服务业提级增能。重点提升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现 代物流、绿色金融、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 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特色旅游,加快特色风情旅游景 点建设,全力推进洪泽湖湿地 5A 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 以泗洪电商产业园建设为载体,引导电子商务业态和功能聚集, 打造电商物流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和开发区物 流园建设,积极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能源产业。 有序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申报光伏 发电应用领跑基地奖励激励指标。 三、坚持城乡协调,建设宜居“新家园” 。立足苏皖边界生态 宜居滨湖城市的总体定位,建设活力美丽县城,加快实施乡村振 兴,全面提升城乡宜居水平和生活质量,着力打造充满发展活力、 —6— 美丽宜居的滨湖水韵之城。打造活力美丽县城。在内涵提升、功 能完善、民生改善、特色打造上下功夫,推动城区精品化发展。 加快城市服务业综合体建设,繁荣泗州大街等城市核心商圈,推 进古徐阁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建设。加快推进青阳南北大桥立体快 速通道一期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启动建设南部新城运动中心、 生态停车场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进“五城同创”,持续推 进城区综合整治和专项治理,不断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建设 魅力特色镇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改善农民群众 住房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稳步推 进特色小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 品”。扎实推进镇村建设工程,有序推进交通、供水、供电、信 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乡村治理和精神 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四、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新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需 求导向、民生导向,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经济转 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为主线,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深化要素配 置市场化改革,坚决淘汰落后、过剩产能,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 降本增效,加大重点产业、重点领域补短板工作力度。深化“放管 服”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 制度改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不见面审批,强化事中事 后监管,推进跨部门联合执法监管。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启动全国 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扎实推进省级农村改革试 —7— 点,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产权交易 市场标准化建设两项试点,持续深化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 五、坚持民生优先,打造生活“新天地” 。坚持以人为本,把 富民脱贫、改善民生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 力推进富民脱贫。大力推进“支书领头调结构”,全力推进全民创业, 着力提升就业水平,全面实施“四全工程”。深入推进县域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重点聚焦西南岗和成子湖片区整体扶贫开发,扎实推进 产业扶贫,认真做好特困群体兜底帮扶,年内确保低收入人口全部 脱贫。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推动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年内新建 扩建衡山路学校等 4 所公办学校,新增学位 8200 个。实施村居卫 生机构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县级公立二级综合医院,支持县人民医 院创建三级医院。有序实施城区棚户区改造,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实施天燃气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完 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实施乡镇敬老院提档升级。全面加强社 会治理。全面推行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序推进综合行 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法治信访建设。强化 “12345”政府服务 热线和网络问政、政(行)风热线等平台作用,积极推广“爱泗洪” 手机 APP 应用,畅通民情民意渠道。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各位代表,2019 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 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 目标任务、如期如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