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

查理boy8 页 70 KB下载文档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
当前文档共8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oc

年度 编号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 (人文社科类)立项申请书 课 题 类 型: 经济管理类 课 题 名 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曾 负责人所在部门: 经管系 填 表 日 期: 艳 2008 年 7 月 20 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印制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报送一式 3 份,其中一份原件(请用 A4 打印,于左侧 装订成册)报送科技处,自留一份,一份电子文档。 二、封面上方 2 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其他栏目由申请人填写。 三、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果及意义的填写,应简明扼要。 四、申请书中第一次出现外文名词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出现同 一词时可以使用缩写。 五、注意事项 课题类别:指课题研究内容所属范围。 课题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 40 个汉字 (包括标点符号) 。 课题组成员:必须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 主要参加者原则上不超过 5 人。 一、基本情况表 名称 研 究 课 题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类别 人文 社科类 研究课题起止年月 2008 年 7 月 1 日至 2009 年 6 月 1 日 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管理类课程标准和人才培 养计划的修订 申请资助经费 2000 元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历 学位 职务 研究专长 曾艳 女 讲师 经济师 研究生 硕士 无 经济管理 经管系 电子信箱 所在部门 19zengyan@vip.sina.com 65210576、13108915968 联系电话 近两年主要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及教学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 (1)重庆市教委 “高职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项目编号: 0637359)主研(2006.5-2008.12) (2)负责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7 级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 《2008 级营销与策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撰写。(2007-2008) (3)营销与策划专业多门课程标准的拟订。(2007) 2、研究论文 (1)《高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改革与探索》发表于《职业时空》(2008,7) (2)《流通领域的中小企业股份制渠道联盟模式研究》发表于《商场现代化》 (2008,4) (3)《关于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几点思考》发表于《特区经济》(2007,12) (4)《基于 SWOT 分析框架下的重庆渝中发展开放型经济探讨》发表于《经济师》 (2007,11) (5)《中美合资 A&D 公司的跨文化冲突》发表于《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4) 课 题 组 成 员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历 学位 职务 研究专长 谢晋 女 助讲 大学本科 学士 无 经济管理 袁敏 女 讲师 研究生 硕士 无 经济管理 二、课题论证及课题设计 1. 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1)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企业管理类课程, 是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要求很高的课程, 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性, 又要有较强的应用性。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 现有的管理类课程教学存在不少 问题, 普遍表现为: 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自从我国开办经管类高职教育以来,就一直 面临着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普遍不强的现状。加之纯 粹的理论讲授往往抽象空洞,就进一步导致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度不高、教学进度 与学生的掌握理解程度往往不同步,于是很难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而实践技术如 果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持,很难形成厚积薄发的潜能。 ②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教师唱独角戏, 教学过程缺乏良好的师 生互动。加之目前的教学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 理论性强, 且理论空洞、抽象, 学生 感觉枯燥无味,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把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不利于提 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严重不足,缺乏培育学生职业技能、 职业素 养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体现为实训教学环节较少, 教学实践非常薄弱,难以适应市场 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教学手段单一, 即使 “一支粉笔一堂课” 的教学方法已为所谓的 “多媒体 课件” 取代, 也往往是书本的翻版或 “扫描” 。 因此,如何提升高职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效率与效益, 是经管类专职教师在教学实 践中一直探索的一个课题。 (2)引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针对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 以职业活动和就业岗位要 求为导向, 采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是以管理类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 以管 理类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 横向综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教学目标的分类要 求, 形成以培养学生专业岗位技能和社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这种教学模式的 中心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 以学生为主体, 把学生的专业岗位技能和社会能力培养从 理论教学中细分出来, 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立“教、学、做、 考”合一的高职营销课程教学实施和评价模式, 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思 维和探索, 并通过积极的评价和检查方法, 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实 际应用能力。 在高职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开展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是与高职教育发展方 向相一致的。传统的职业教育在教学体系上片面强调教与学, 忽视的是实践。现代职 业教育把实践置于教学体系的中心地位, 开展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 通过实践职 业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各种技能。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应从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出 发, 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 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进行培养、教育和 训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将有利 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促进学生就业、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2.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本项目的工作条件 从研究团队成员的组合来讲,充分体现了优势互补的特点。首先,经管专业课程 教学有赖于经管系专兼职教师的共同研究和努力;其次,研究团队中,既有丰富专业 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还有来自于企业累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这样的团队很 好实现了经验和知识的互补。再则,研究团队成员都有着较长时间高职“经管类专业” 教学的工作经历,教学经验丰富,对实践教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十分清楚,同时,也 有着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各自都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研究团队完全具备了完成 本课题研究任务的工作实力。 从本项目的研究基础来看,课题负责人是营销管理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管理专 业课程教学,并负责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参与营销专业课程标准设置,多 年的教学教研工作经验,加上对本项目已作的前期调研工作,对完成本项目并将成果 运用于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项目的工作保证 从研究环境条件来看,研究团队所在单位领导非常重视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重视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后劲。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从“人民性、社会性、职业 性”的战略高度和政治需要的高度把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走向和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 有着与时代步伐一脉相承的办学理念。他们始终把握“教学中心、质量重点”这一主 旋律,坚持利用“抓质量、促发展”的有力武器———教育科研。为了确保高技能型 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他们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全体教职员工积极投身科研工 作中,收到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团队成员所属院校正洋溢着浓郁的科研气息。无疑, 这种良好氛围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会因为时间、经费、设备、场地等环境条件因素而受到影响。 3.研究内容、方法、进度计划 (1)研究内容 ①高职管理类课程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②引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提高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意义 ③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模式的构建 ④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模式的实施保证 (2)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研究成果推广相结合;自主研究与尊重 并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结合;既立足管理类课程改革的近期发展又着眼长远规划来展开 研究。 (3)进度计划 ①2008 年 9 月至 11 月:课题立项申报;访问工商企业、高职学院管理类专业教 师和学生,调查当前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了解当前教学模式与社会对经管人 才实践能力需求的吻合情况。由曾艳、谢晋、袁敏、袁小利承担。 ②2008 年 12 月至 2009 年 1 月:根据调查情况,总结当前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 式的不足,结合企业对高能力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提出引入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 管理类课程模式的必要性和举措。由曾艳、谢晋、袁敏主要承担。 ③2009 年 2 月至 4 月:在本院经管系试推行研究成果,发表论文等,由曾艳、谢 晋主要承担。 ④2009 年 5 月至 6 月:综合以上实践和研究,提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 类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实施举要并申请结题。由曾艳、谢晋、袁敏、袁小利承担。 4.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意义及预期收益 指导本院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本院经济管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带 动更多高职教育战线上的同仁关心教学改革并积极投入到本环节的研究工作中来,推 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朝质量内涵纵深方向发展。 (2)具体成果 ①研究论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职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 ②研究论文《高职管理类课程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探讨》 ③研究报告《“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高职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结题报告》 ④指导本院经管系管理类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 5.经费预算 (1)资金来源 ①申请学校科研经费 ②其他 2000 元 (2)资金运用 ①科研业务费 1000 元 ②设备文献资料费 300 元 ③论文版面费 600 元 ③打字复印费 100 元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审批意见 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科技处(高教所)意见: 院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