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模板.doc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模板 《毕业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集中实践课 学 分:6 学分 周 数:10 周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一、课程说明 《毕业设计》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或设计的 综合性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通过《毕 业设计》使学生学会查阅参考文献、收集和运用原始资料的方法,熟悉有关法律和法规、专业规范 和规程和手册等工具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思辨能力、科研方法、 学科素质、工作态度、组织纪律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 课程目标 1: 能够应用机械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查阅和所学基础理论,对给定复 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 2:掌握机械工程设计与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能够 综合文献分析、专业理论知识、现代方法和技术、设计任务指标要求等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技术方案。 课程目标 3: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 响,能够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机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与方案优化,体 现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 4: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技术和实验方案,开展相关研究;能够进行机 电系统或部件进行选型设计,并进行实验验证;毕业设计结构合理,实验数据能有效支撑设计要求; 具有较好的技术规范意识,设计说明书、图纸等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课程目标 5: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和方法,正确评 价机械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 6:能够阅读机械工程相关英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课程目标 7:通过毕业设计及其答辩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过程与结果,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交流,通过书面报告和口头陈述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能 够就具体的机械工程问题准确表达技术方案、能准确领会他人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应。 1 课程目标 8:通过对机械系统、机电产品或机械部件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 济决策方法在机械、材料、计算机等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课程目标 9:通过毕业设计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 题的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应包含课程思政目标和劳动目标。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毕业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见表 1。 表 1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 课程目标 支持 强度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 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 2.3 能够应用工程科学 科学的基本原理,对机 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 械设计、机械制造、机 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 电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 影响因素,获得有效结 进行识别、表达,并通 论。 过文献研究与综合分析, 获得有效结论。 课程目标 1:能够应用机械工程 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查 阅和所学基础理论,对给定复杂 机械工程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 析,获得有效结论。 H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3.1 掌握机械工程设计 综合考虑社会、健康、 与产品开发全周期、全 安全、法律、文化以及 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 环境等因素,设计/开发 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 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 的解决方案和满足机械 的各种因素。 设计、机械制造、机电 3.3 在设计/开发解决 控制等需求的机械系统、 方案过程中考虑社会、 零部件、设备或制造工 健康、安全、法律、文 艺流程,并在设计环节 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中体现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 2:掌握机械工程设计 与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 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能够综 合文献分析、专业理论知识、现 代方法和技术、设计任务指标要 求等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技术方案。 课程目标 3: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H 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 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能够对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复杂机 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 行可行性分析与方案优化,体现 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 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 4.4 能够整理、分析与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 解释数据,根据实验结 机电控制等复杂工程问 果通过信息关联与综 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 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 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 论。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 理有效的结论。 课程目标 4: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通过制定合理的技术和实验方案, 开展相关研究;能够进行机电系 统或部件进行选型设计,并进行 实验验证;毕业设计结构合理, H 实验数据能有效支撑设计要求; 具有较好的技术规范意识,设计 说明书、图纸等符合相关规范要 求。 毕业要求 指标点 2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 杂机械工程问题的生产 设计、研究开发和工程 实施对环境、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影响。 7.2 能根据环境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原 则和方法,正确评价机 械产品在全生命周期 内对环境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影响。 课程目标 5: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评价原则和方法,正确评价 机械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H 10.沟通:具备良好的人 际沟通及交往能力,能 够通过撰写报告和设计 文稿、陈述发言、清晰 表达或回应指令等,就 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与业 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 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 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 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 通和交流。 10.2 能够通过撰写报 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 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 令等,就复杂机械工程 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 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和交流。 10.3 具有一定的国际 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 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课程目标 7:通过毕业设计及其 答辩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就 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过程与结果,与业界同行及社会 公众进行交流,通过书面报告和 口头陈述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 能够就具体的机械工程问题准确 表达技术方案、能准确领会他人 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应。 课程目标 6:能够阅读机械工程 相关英文文献,具有一定的国际 视野。 H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 握工程管理基本原理和 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 在机械、材料、计算机 等多学科环境中进行应 用。 课程目标 8:通过对机械系统、 11.2 能够将工程管理 机电产品或机械部件的设计,使 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学生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 在机械、材料、计算机 决策方法在机械、材料、计算机 等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等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H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 12.终身学习:树立自主 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 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 掌握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 习的方法,具有不断学 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和行业技术进步。 课程目标 9:通过毕业设计各个 环节培养学生对技术问题的理解 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提出问题 的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 业技术进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 力。 H 注:表中“H(高)、M(中)、L(弱)”表示课程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关联度。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见表 2。 表 2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式 实践 学时 对应的课 程目标 1.整理和阅读文献 资料,了解设计内容 的国内外进展及发 展趋势熟悉设计任 务书、明确设计任务 要求和技术指标,熟 悉设计任务涉及的 工艺及制造过程。 重点:根据设计题目,收集相关的 中英文资料。了解国内外进展及发 展趋势。 难点:明确设计任务要求、技术指 标、熟悉设计任务涉及的工艺。 教师指导 学生自主 设计 1周 1 2.阅读外文文献, 重点:了解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国外 指导教师 1周 6 3 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研究进展与技术。 难点:专业技术外文文献理解。 指导,学 生自主学 习 教师指导 3.通过方案的论证, 重点:设计方案论证,开展具体设 确定正确、可行的设 学生自主 计计算或实验研究工作。 计方案。 设计 教师指导 重点:在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工 4.结构设计 学生自主 程管理、安全、经济和环境等因素。 设计 5.完成毕业设计说 教师指导 明书的撰写,完善设 重点:完成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所 学生自主 计图纸,各种影响因 要求的各项工作(含设计简介、图 撰写说明 素考虑周全,设计合 纸绘制),并对资料进行规范装订, 书和绘制 理。 准备答辩。 图纸 毕业答辩 重点:毕业设计答辩;说明书陈述 6.毕业答辩 清晰,问题回答正确,按照答辩要 答辩小组 求,对设计工作进行修改、完善。 合计 1周 2 2周 3 4周 4、5、6、 9 1周 7、8 10 周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毕业设计实行指导教师全面负责制, 指导教师应根据学校及学院的规定实行过程管控,保证有 足够的时间直接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对学生的学习和纪律进行全面的考核。 六、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毕业设计的评定方法是:总成绩为 100 分,指导教师为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的毕业设计过程和质 量打分(满分 100 分,占总成绩的 40%),论文评阅教师为非自己指导的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打 分(满分 100 分,占总成绩的占 20%),以及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为答辩学生所打的平均分(满分 100 分,占总成绩的占 40%) ,三项成绩相加得到该学生的毕业设计总成绩,最后转化为优、良、中、及 格和不及格,即 90 分以上为优,80~89 分为良,70~79 分为中,60~69 分为及格,60 分以下为不及 格。 2.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见表 3。 4 表 3 考核及成绩评定标准 考核/评 分值占 价环节 比(%) 评定人 优秀 (≥90%) 开题报告 5 中期检查 5 英文翻译 4 对应课 考核/评价细则 指导 教师 指导 教师 指导 教师 良好(80%-89%) 中等(70%-79%) 完全理解了设计任务 完全理解设计任务书 书的设计要求,并根 的设计要求,并根据 据设计要求查阅了大 设计要求查阅了大量 量的国内外最新研究 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文 文献资料,从中获取 献资料,从中获取了 了较好满足毕业设计 完全满足毕业设计要 要求的新知识,制定 求的新知识,制定了 了科学合理的实施方 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案。 程目标 及格(60%-69%) 较好理解了设计任 基本理解了设计任 务书的设计要求,并 务书的设计要求,并 根据设计要求查阅 根据设计要求查阅 了满足毕业设计要 了满足毕业设计要 求的国内外最新研 求的国内外研究文 究文献资料,从中获 献资料,从中获取了 取了能够满足毕业 基本能够满足毕业 设计要求的新知识, 设计要求的新知识, 制定了较科学合理 制定了较合理的实 的实施方案。 施方案。 熟练掌握机械工程设 掌握机械工程设计 了解机械工程设计 熟练掌握机械工程设 计与产品开发全周期、 与产品开发全周期、 与产品开发全周期、 计与产品开发全周期、 全流程的基本设计/ 全流程的基本设计/ 全流程的基本设计/ 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 开发方法和技术,能 开发方法和技术,能 开发方法和技术,能 发方法和技术,能够 够综合文献分析、专 够综合文献分析、专 够综合文献分析、专 很好地综合文献分析、 业理论知识、现代方 业理论知识、现代方 业理论知识、现代方 专业理论知识、现代 法和技术、设计任务 法和技术、设计任务 法和技术、设计任务 方法和技术、设计任 指标要求等制定合理 指标要求等制定较 指标要求等制定出 务指标要求等制定合 的目标和技术方案。 为合理的目标和技 设计目标和技术方 理的目标和技术方案。 术方案。 案。 能够熟练阅读和较为 能够阅读和较为准 能够阅读和翻译英 能够熟练阅读和准确 准确翻译英文文献, 确翻译英文文献,具 文文献。 翻译英文文献,具有 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 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一定的前瞻性。 究现状。 1 不及格 (<60%) 不能正确理解设计 任务书的设计要求, 查阅国内外研究文 献资料较少,不能满 足毕业设计要求,制 定的实施方案不合 理。 不了解机械工程设 计与产品开发全周 期、全流程的基本设 计/开发方法和技术, 不能综合文献分析、 专业理论知识、现代 方法和技术、设计任 务指标要求等制定 设计目标和技术方 案。 不能阅读英文文献, 英文文献翻译不正 确。 1 2 6 10 指导 教师 总体设计 7 10 评阅 教师 指导 教师 研究 7 2 环境与可 持续发展 2 项目管理 2 评阅 教师 指导 教师 评阅 教师 指导 教师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能 够综合考虑社会、健 够全面综合考虑社会、 康、安全、法律、文 健康、安全、法律、 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影响,制定合理的解 的影响,制定合理的 决方案,并进行可行 解决方案,并进行可 性分析与方案优化, 行性分析与方案优化, 具有一定的创新。 具有创新点。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能够综合考虑社会、 能够综合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 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制定的解 素的影响,制定出解 决方案较为合理,能 决方案,能对解决方 进行可行性分析与 案进行必要的可行 方案优化。 性分析与方案优化。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不能综合考虑社会、 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制定出的 解决方案不合理,不 能对解决方案进行 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与方案优化。 技术和实验方案合理 可行;系统或部件选 型设计较为合理;毕 业设计结构合理,实 验数据能较好地支撑 设计要求;技术规范 意识较好,设计说明 书、图纸等符合相关 规范要求。 技术和实验方案合 技术和实验方案基 理可行;系统或部件 本合理可行;系统或 选型设计较为合理; 部件选型设计基本 毕业设计结构基本 合理;毕业设计结构 合理,实验数据能支 基本合理,实验数据 撑设计要求;技术规 基本能支撑设计要 范意识较好,设计说 求;具有技术规范意 明书、图纸等基本符 识,设计说明书、图 合相关规范要求。 纸等基本符合相关 规范要求。 技术和实验方案不 合理;系统或部件选 型设计不够合理;毕 业设计结构错误,实 验数据不能有效支 撑设计要求;技术规 范意识不强,设计说 明书、图纸等存在较 多错误。 熟悉环境和社会可持 了解环境和社会可 环境和社会可持续 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和 持续发展的评价原 发展的评价原则和 方法,能够较为正确 则和方法,机械产品 方法基本了解,机械 评价机械产品在全生 在全生命周期内对 产品在全生命周期 命周期内对环境和社 环境和社会可持续 内对环境和社会可 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发展的影响能够做 持续发展的影响能 出较为正确的评价。 够做出的评价基本 确。 能够在机械、材料、 能够在机械、材料、 在机械、材料、计算 计算机等多学科环境 计算机等多学科环 机等多学科环境中 不了解环境和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评价 原则和方法基本,不 能评价机械产品在 全生命周期内对环 境和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影响。 技术和实验方案合理 可行;系统或部件选 型设计合理;毕业设 计结构合理,实验数 据能有效支撑设计要 求;具有良好的技术 规范意识,设计说明 书、图纸等完全符合 相关规范要求。 熟悉环境和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评价原则和 方法,正确评价机械 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 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 发展的影响。 能够在机械、材料、 计算机等多学科环境 2 不能在机械、材料、 计算机等多学科环 3 4 5 8 2 2 终身学习 2 答辩 40 制订人: 评阅 教师 指导 教师 评阅 教师 答辩组 中熟练应用工程管理 中较为熟练地应用工 境中应用工程管理 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 原理与经济决策方 策方法。 法。 具有较强的技术分析、 具有技术分析、归纳 具有较强的技术分析、 归纳总结、发现问题 总结、发现问题解决 归纳总结、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具 问题的能力,具有自 解决问题的能力,具 有自主学习和知识更 主学习能力。 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 新能力。 知识更新能力。 能够就复杂机械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案、过 程与结果,与业界同 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深 入交流,通过书面报 告和口头陈述能够清 晰地表达个人观点; 能够就具体的机械工 程问题准确表达技术 方案、准确领会他人 提出的问题并做出正 确回应。 应用工程管理原理 与经济决策方法基 本正确。 具有一定的技术分 析、归纳总结、发现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具有自主学习意 识。 能够就复杂机械工程 能够就复杂机械工 基本能够就复杂机 问题的解决方案、过 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械工程问题的解决 程与结果,与业界同 过程与结果,与业界 方案、过程与结果, 行及社会公众进行全 同行及社会公众进 与业界同行及社会 面交流,通过书面报 行交流,通过书面报 公众进行交流,通过 告和口头陈述能够较 告和口头陈述能够 书面报告和口头陈 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 较清晰地表达个人 述基本能够表达个 能够就具体的机械工 观点;能够就具体的 人观点;基本能够就 程问题较准确表达技 机械工程问题较准 具体的机械工程问 术方案、较准确领会 确表达技术方案、较 题表达技术方案、基 他人提出的问题并做 准确领会他人提出 本领会他人提出的 出正确回应。 的问题并做出基本 问题并做出基本正 正确的回应。 确的回应。 审订人: 批准人: 3 境中应用工程管理 原理与经济决策方 法。 技术分析、归纳总结、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不足,自主学 习意识不强。 不能够就复杂机械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 案、过程与结果,与 业界同行及社会公 众进行交流,不能通 过书面报告和口头 陈述正确表达个人 观点;不能就具体的 机械工程问题表达 技术方案、不能领会 他人提出的问题并 做出正确的回应。 9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