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

不只有我爱你20 页 110.5 KB下载文档
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
当前文档共20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关于组织申报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doc

关于组织申报 2018 年度苏州市 民生科技项目的通知 各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对苏州工作要求,按 照市委市政府勇当“两个标杆”、落实“四个突出”、建设“四个 名城”精神,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和争做“强富美高”新江 苏建设先行军排头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科技 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8 年度市民生科技 项目围绕生态环境高质量和人民生活高质量的要求,推进科 技惠民行动计划,聚焦人口健康、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和公 共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创新需求,加强社会公益类研究和重大 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推进社会发展重大科技示范,着力 提升科技惠民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 设提供有效支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领域 重点围绕人口健康、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 社会管理、防灾减灾等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难点、热点问 题;重点支持技术集成度高、行业或区域特点显著、惠及面 广、社会需求紧迫的民生领域的科技惠民项目;项目实施成 效要突出人民群众的感受度与获得感。 二、组织方式 本计划面向市区组织,实行限额推荐方式申报;分为科 技示范工程、关键技术应用研究和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三 个类别。 1. 科技示范工程 围绕民生科技重点领域的关键问题,以各级政府实事工 程为依托,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社会发展问题,在平安 苏州、生态环境、大健康、科学健身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 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让科技创新惠及百姓生活。 申报单位须为项目建设与运行的主体,鼓励与管理部门、高 校科研机构、有关企业联合申报。 2. 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针对我市社会发展(民生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应用示范。主 要支持对我市社会发展(民生科技)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 关系民生、受益人群多、技术集成度高、行业或区域特点显 著、具有在全市进行示范推广价值的项目。项目申报应明确 应用实施地,鼓励与管理部门、高校科研机构、有关企业联 合申报。 3.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 以临床医学应用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为主要目的,着眼于 总体布局,激励原始创新,攻克并推广一批疾病诊疗关键技 术,提升我市临床医学应用基础研究整体创新水平。项目申 报应以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学研究单位为主体申报(申报单位 名单详见附件 2),优先支持 38 周岁以下年轻科技人员申报 的项目。 三、申报限额 本计划实行限额推荐方式组织申报。 1. 部省属高校限报 5 项,部省(市)属科研机构、其它 高校、市区公益性事业单位(非医疗卫生机构)限报 3 项, 其他单位限报 2 项。 2. “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人口健康领域”,三级甲等医 院限报 6 项,三级乙等医院限报 3 项,市、区级公益性事业 单位(医疗卫生机构)限报 3 项,其他单位限报 2 项。 3. “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申报名额详见附件 2。 四、资助额度 科技示范工程类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 50 万元;关键技 术应用研究类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 20 万元;医疗卫生应用 基础研究类项目资助经费不超过 5 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一般 为 3 年(2018 年 7 月 1 日-2021 年 6 月 30 日)。 五、申报要求 1. 项目负责人要切实强化项目申报的直接责任,如实填 写项目申报材料,严禁剽窃他人成果等科研不端行为;项目 申报单位要切实履行申报主体责任,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严禁提供虚假材料、虚报项目内容、 虚增项目投资等行为;项目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审核责任, 对申报材料内容进行严格把关,严禁审核走过场、流于形式。 对于违反要求弄虚作假的,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2. 项目负责人必须是申报单位正式在编、具有固定劳资 关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的人员,并确保在法定退休年龄前 能完成项目任务。 3. 联合申报的项目,必须附单位间签署的合作协议。 4. 项 目 申 报 单 位 登 录 “ 自 主 创 新 服 务 超 市 ” (http://www.chuangxin360.com))“办事大厅”—“我要报项 目 ” 栏 或 “ 苏 州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管 理 系 统 ” (http://kjxm.szkj.gov.cn)进行项目申报。在线填写“项目基 本信息表”,上传项目申报书及相关附件。各主管部门在审核 纸质申报材料时,应核对纸质版与项目管理系统中电子版数 据的一致性,防止发生电子版申报材料中部分附件缺失的情 况。 5. 申报项目经由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向市科技局逐级推 荐。纸质申报材料统一用 A4 纸打印,按封面、项目信息表 (网上下载)、承诺书、项目申报书、附件材料顺序装订成 册。各类项目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一份。 六、申报时间与地点 项目网络申报截止时间为 2018 年 6 月 25 日 17:00。纸 质材料在 6 月 29 日 17:00 前交至苏州市干将东路 178 号自 主创新广场 1 号楼 417 室项目服务科(节假日不受理)。 七、联系方式 业务咨询:市科技局农社处 65241083 网络技术支持:市科技服务中心信息科 65236208 纸质材料受理:市科技服务中心项目服务科 65241080 附件: 1.2018 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指南 2.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各有关单位项目限额申报数 3.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一级代码) 4.苏州市科技计划(民生科技)项目申报书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8 年 5 月 15 日 附件 1: 2018年度苏州市民生科技项目指南 一、科技示范工程 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以市委市政府政府重点实事工程为 依托,针对我市社会发展(民生科技)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 组织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科技示范,要突显民众的 感受度与获得感。 230101 平安苏州智能化云平台建设科技示范工程 以提升我市公安系统的技防建设能力为目标,以“人、 车、物、事件”等为感知对象,通过各类传感设备,应用生 物与行为特征识别、车牌识别、人(车)流量统计等智能化 技术,建设横跨视频专网、公安信息网、电子政务网、4G 移动网络的基础传输网络,利用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实时信 息传递、机器学习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对公安物联网数据进行 融合、挖掘和处理,建立基于安防物联网大数据的全大市范 围一体化的应用云平台。 230102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示范工程 根据市政府关于《苏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围绕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面向水处理高端发展需求,以污染物 超低排放、能源化、资源化为导向,针对水污染控制与治理 领域关键环节,充分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资源, 组织开展相关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标准检测 技术体系,开展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和典型装备标准技术的 推广应用与工程示范,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美丽苏州。 230103 土壤污染防治科技示范工程 根据市政府关于《苏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针 对我市土壤污染特点及其区域分布,开展典型土壤污染治理 与修复技术应用示范,加快土壤污染防治科技成果转化。引 进消化土壤污染管控先进技术,推广国家鼓励发展的土壤污 染防治重大技术装备和集成解决方案。 230104 垃圾填埋场环境综合整治科技示范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精神, 加快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处置 “6+2” 重点工程的建设,全面提升七子山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以解 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困扰城市环境问题为重点,在城市生活 垃圾集中处置区域建设生态环境修复集中示范区,研究生活 垃圾处置终端生态环境改善和污染物控制技术,重点突破填 埋场臭气控制、填埋场生态修复、渗滤液处理等关键技术, 形成生活垃圾处置区域生态修复核心技术与系列装备,开展 静脉产业园生态修复综合示范工程。 230105 科学健身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科技示范工程 根据市委市政府精神,以苏州市为示范区域,针对为人 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运动城市建设、科学 健身指导、慢性病运动干预、全人群健身方法研究、体医融 合创新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构建科学完备的全民健身 服务体系,组织开展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综合示范,让科技 创新惠及百姓生活。 230106 儿童疫苗安全接种全程可追溯科技示范工程 针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关于儿童疫苗安全便捷 接种的迫切需求,以移动互联网为依托,基于人工智能及模 式识别技术、过程监测与控制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建立从 疫苗生产到接种的全过程可监控可追溯的安全接种保障体 系,并在若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示范应用,提升我市疫 苗接种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科技惠及民生。 230107 慢性非传染病综合防控科技示范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健康苏州 2030”规划纲要》要求, 以提高人均健康期望寿命为目标,开展重大慢性非传染病高 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阻止、延缓发病或降低致残率,建立和 完善综合防治模式队列研究;开展疾病负担研究,建立经济 有效的筛查标准和工作模式,为慢性病防治融入政策提供科 学依据;开展基于医院 HIS 系统的慢性病报告,实现 HIS 系 统与居民健康档案数据的互推互送和基于省、市、区三级数 据交换共享的“医院数据推送、疾控业务管理、社区随访干 预”的信息化应用模式,推动慢性病的联防联控,提高人民 群众的获得感。 230108 儿童白血病精准诊断和分层治疗科技示范工程 针对儿童白血病,以病童个人基因组特征与复杂生理性 状的关系和调控网络为研究切入点,筛选研究与儿童急性白 血病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密切相关的新标志物, 建立适用于临床的精准诊断方法;探索针对新型靶点的治疗 药物和不同模式的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治疗相关 的毒副作用,降低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建立儿 童急性白血病的精准诊断和分层治疗的综合示范应用平台, 保障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 230109 数字诊疗装备推广应用科技示范工程 以医联体龙头医院为核心,以“互联网+医疗健康”的 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为手段,加强分级诊疗管理信息平台 建设;建立以及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病理诊断、 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培训等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使更多群众能分享优质医疗资源。 加快医疗服务联合体建设, 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资源共享。推广示范地产创新医疗 器械产品,组织一批适用产品和创新医疗器械进入和基层医 疗单位,充实基层检验检测设备条件。 230110 吴门医派传承弘扬科技示范工程 根据市政府关于《苏州市传承发展吴门医派特色实施方 案》,为贯彻落实《中医药法》,传承发展吴门医派特色, 弘扬吴门医派的医学宝库,挖掘疗效确切、特色突出、适宜 推广的吴门医派的经方、验方,研发中医治疗的新技术、新 方法,显著提高中医治疗或联合治疗疗效;加强对基层中医 药服务的指导与能力培训,开展中医中药进社区活动。开展 中医健康医疗知识培训;协助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 卫生院建设达到国家或省定标准的中医综合服务区 (中医馆、 国医堂),促进吴门医派研究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二、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1)人口健康领域 230201 重大疾病新型临床诊疗技术攻关 230202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03 血液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04 妇女儿童健康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05 老年人和残疾人康复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06 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07 精神疾病的心理康复应用研究 (2)生态环境领域 230208 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09 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10 土壤污染诊断、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治理与修 复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11 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 应用研究 230212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关键技术研究 230213 海绵城市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14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应用研究 230215 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16 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3)公共安全领域 230217 饮用水质量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18 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19 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及检测、检验检疫关 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20 地震、地质、火灾、气象等灾害监测预警、防 御及应急救助技术应用研究 230221 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22 社会治安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23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事件预防和处置关键技术应 用研究(定向组织) (4)其它 230224 社会公共管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25 城市智慧交通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230226古城保护、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等领域关键技术 应用研究 230227 全民健身和体育竞技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三、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 230301 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 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要瞄准国际前沿,围绕重大疾病 的临床诊疗关键技术,开展医学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 努力实现我市临床诊疗技术的新突破。提升我市临床医学应 用基础研究整体创新水平。 临床诊疗技术研究不限定项目研究方向。项目申报应以 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学研究单位为主体申报(申报单位名单详 见附件 2),项目申报人可根据“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一 级代码)”中的专科类别自行确定研究方向,不在代码表中 的医学领域相关课题将不接收申报。 各单位申报的项目数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每人限报 1 项,参加他人申报的项目不超过 1 项,优先支持 38 周岁以 下年轻科技人员申报的项目。 附件 2: 医疗卫生应用基础研究各有关单位项目限额申报数 单位 受理项目限额(项)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5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30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东区、北区) 30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5 苏州市中医院 15 苏州科技城医院 8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6 苏州市广济医院 6 苏州大学 20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5 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 苏州市卫生监督所 4 苏州市中心血站 4 苏州市药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 4 吴江区 8 吴中区 8 相城区 8 姑苏区 6 工业园区 8 高新区 8 其他 6 合计 250 注:以上指标包含护理类项目指标 附件 3: 医学学科申报代码表(一级代码) 一级代码 专科名称 一级代码 专科名称 H01 呼吸系统 H17 康复医学 H02 循环系统 H18 影像与生物医学 H03 消化系统 H19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 H04 生殖系统/新生儿 H20 检验医学 H05 泌尿系统 H22 放射医学 H06 运动系统 H24 地方病学/职业病学 H07 内分泌系统/代谢和营养支持 H25 老年医学 H08 血液系统 H26 预防医学 H09 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H27 中医学 H10 医学免疫学 H28 中药学 H12 眼科学 H29 中西医结合 H13 耳鼻咽喉头颈科学 H30 药物学 H14 口腔颅颌面科学 H31 药理学 H15 急重症医学/创伤/烧伤/整形 H32 护理学 H16 肿瘤学 附件 4: 计划类别: 指南代码: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民生科技)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单位地址: 邮编: 项目负责人: 电话: 主管部门: 申报日期: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二 Ο 一八年制 年 月 日 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编写提纲 一、 立项依据 1.本项目国内外科技创新发展概况和最新发展趋势; 2.本项目的研究的目的、意义(突出说明对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 的作用); 3.本项目研究现有起点科技水平及已存在的知识产权情况; 4.本项目国内外研究情况及产业化前景。 二、 研究内容 1.具体研究开发内容和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2.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3.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社会、经济效益。 三、研究试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 四、工作基础和条件 1.承担单位概况(人员、资产、业务与管理状况),拥有知识产权 状况(包括本项目已有知识产权状况); 2.本项目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包括与本项目研究有关的主要论文、 专著情况,小试或中试成果情况,现有装备条件等); 3.项目负责人以往承担国家、省级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完成情况(立 项年度、项目编号、项目名称、计划类别、完成时间、完成效 果); 4..项目实施具备的人才队伍、经费配套投入能力及科技服务管理 能力; 5.本项目实施可能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治理方案。 五、项目研究预期成果及效益(重点是能递交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创新性成果、新品种、新样机、新设备、技术标准,以及技术集成与 示范推广中可能产生的效益等) 六、计划进度安排与考核指标 工作进度(按半年度分)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主要工作内容 项目完成后主要考核指标:[包括 1. 项目技术考核指标:如形成的专 利、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论文专著数量、指标及其水平等;2. 主要经济指标:技术及产品应用所形成的市场规模、效益等;3. 项 目实施中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其规模等;4. 其他应 考核的指标] 七、 承担单位审查及承诺意见、盖章 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法人签字) (法人签字)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八、 单位主管部门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九、 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审查承诺意见、盖章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本项目申报书所附的附件清单 附件名称(复印件)  1.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事业单位除外)  2.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 3.专利证书  4.检测报告  5.查新证明  6.特殊产品生产许可证  7.各类获奖证书  8.合作各方合作协议  9.列入国家计划文件或证明材料 数量  10.其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