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
2019 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广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2019 年,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 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落实“1+1+9”工作部署,统 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 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在实现“四个走在全国 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一、综合 2019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 11521.00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75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8225.99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 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71.40%,比上年末提高 0.7 个百分点。全 年出生人口 143.38 万人,出生率 12.54‰;死亡人口 50.99 万 人,死亡率 4.46‰;自然增长人口 92.38 万人,自然增长率 8.08 ‰。 —1— 表1 指 常住人口 标 2019 年年末常住人口及其构成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比重(%) 11521.00 100.00 其中:城镇 8225.99 71.40 乡村 3295.00 28.60 其中:男性 6022.03 52.27 女性 5498.97 47.73 其中:0-14 岁 1875.62 16.28 15-64 岁 8608.49 74.72 65 岁及以上 1036.89 9.00 经国家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 步核算数)107671.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2%。人均地区生产总 值 94172 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 13651 美元),增长 4.5%。 2019 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4351.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 对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为 2.6% ; 第 二 产 业 增 加 值 43546.43 亿元,增长 4.7%,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33.6%;第三产业增加值 59773.38 亿元,增长 7.5%,对地区生 产 总 值 增 长 的 贡 献 率 为 63.8%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比 重 为 4.0:40.5:55.5,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 0.7 个百分点。 —2— 图 1 2018、2019 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019 年,新经济增加值 27232.81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25.3%。民营经济增加值 58838.36 亿元,增 长 6.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54.6%。 分区域看,珠三角核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 80.7%,东翼、西翼、北部生态发展区分别占 6.4%、7.1%、 5.8%。 —3— 表2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区域 2019 年分区域主要指标 比上年 增长 (%) 规模以上 固定资产 工业增加 投资 值增长(%) 增长(%) 社会消费品 地方一般公共 零售总额 预算收入增长 增长(%) (%) 珠三角核心区 86899.05 6.4 5.0 12.3 7.3 4.5 东 翼 6957.09 5.0 2.3 12.7 7.3 1.6 西 翼 7609.24 4.9 2.9 -1.3 8.2 4.6 北部生态发展区 6205.69 5.5 5.1 10.2 7.5 2.5 全年地方 一般公共预 算收入 12651.46 亿元, 可比增长 4.5%;其中,税收收入 10062.35 亿元,增长 3.3%。全年一般公 共预算支出 17314.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0%。其中,教育支 出 3189.64 亿元,增长 14.4%;卫生健康支出 1581.04 亿元,增 长 12.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709.48 亿元,增长 12.7%。民 生类支出 12074.08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 69.7%。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39.96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 13.89 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 36.87 万人,城镇登记 失业率 2.25%,比上年下降 0.16 个百分点。全年一、二、三、 四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 4.6%、4.6%、4.8%、4.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3.4%。分类别看,食品烟酒 类价格上涨 8.1%,衣着类价格上涨 2.1%,居住类价格上涨 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 0.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 格上涨 2.2%,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 3.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 —4— 格上涨 3.5%,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 1.7%。 表3 指 2019 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标 居民消费价格 食品烟酒 其中:粮食 食用油 鲜菜 畜肉类 禽肉类 水产品 蛋类 衣着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务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和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务 价格指数(上年=100) 比上年涨跌幅度(%) 103.4 108.1 100.9 99.3 104.7 128.9 108.5 102.9 105.6 102.1 100.8 100.6 98.3 102.2 103.9 103.5 3.4 8.1 0.9 -0.7 4.7 28.9 8.5 2.9 5.6 2.1 0.8 0.6 -1.7 2.2 3.9 3.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 0.2%,其中高技术类上涨 0.5%,能源类下降 2.1%;轻工业上涨 0.7%,重工业下降 0.1%; —5— 生产资料持平,生活资料上涨 0.5%;初级产品上涨 1.4%,中间 产品上涨 0.2%,最终产品上涨 0.2%;采矿业上涨 0.2%,制造业 上涨 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 1.2%。工 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0.8%,其中,初级产品上涨 0.1%,中间 产品下降 1.0%;九大类累计价格四升五降,其中,燃料、动力 类下降 0.3%,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 1.1%,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 类下降 3.1%,化工原料类下降 2.7%,木材及纸浆类下降 3.8%, 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上涨 3.4%,其它工业原材料及半成品类下 降 0.8%,农副产品类上涨 0.6%,纺织原料类上涨 0.2%。固定资 产投资价格上涨 4.2%。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 7.3%,其中,农 业产品上涨 3.5%;林业产品下跌 2.0%;牧业产品上涨 21.0%; 渔业产品上涨 2.1%。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3240.96 万亩,比上年增长 0.4%; 糖蔗种植面积 220.99 万亩,下降 1.0%;油料种植面积 522.33 万亩,增长 2.1%;蔬菜种植面积 1981.37 万亩,增长 3.8%;中 草药种植面积 72.24 万亩,增长 13.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2455.6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1%。 全年粮食产量 1240.80 万吨,比上年增长 4.0%;糖蔗产量 1243.43 万吨,增长 2.9%;油料产量 110.25 万吨,增长 3.8%; 蔬菜产量 3527.56 万吨,增长 5.9%;水果产量 1641.50 万吨, —6— 增长 6.1%;茶叶产量 11.05 万吨,增长 10.7%。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404.22 万吨,比上年下降 8.3%。其中, 猪肉产量 221.93 万吨,下降 21.2%;禽肉产量 176.24 万吨,增 长 15.0%。全年全省水产品产量 868.3 万吨,增长 3.1%。其中, 海水产品 457.4 万吨,增长 1.8%;淡水产品 410.9 万吨,增长 4.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增长 4.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 4.6%,民营企业 增长 7.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下降 0.1%,股份制企业增长 7.5%,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 2.6%,集体企业下降 1.7%。分轻重 —7— 工业看,轻工业增长 2.4%,重工业增长 5.9%。分企业规模看, 大型企业增长 5.7% ,中型企业增长 4.1% ,小微型企业增长 3.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7.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的比重为 32.0%,比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 造业增长 0.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 8.3%,计算机及办 公设备制造业下降 7.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 17.1%,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 16.0%,信息化学 品制造业下降 24.7%。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5.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的比重为 56.3%,比上年下降 0.1 个百分点。其中,高端电子 信息制造业增长 8.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增长 7.2%, —8— 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 4.9%,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 3.9%,新材料 制造业增长 3.5%,石油化工业增长 0.1%。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的比重为 46.0%,比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 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9.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增长 7.4%,汽车制造业下降 2.3%。 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4.7%,其中,家用电力器具 制造业增长 9.9%,建筑材料增长 9.6%,金属制品业增长 5.3%,食 品饮料业增长 3.7%,家具制造业增长 0.2%,纺织服装业下降 2.7%。 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4.2%,其中,非金属矿 物制品业增长 9.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7.6%,黑色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 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增长 2.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 2.1%,石油、煤炭 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 4.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贡献率 10.90%,比上年末下降 0.7 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 56.49%,提高 0.1 个百分点;流动资产 周转次数 1.86 次;成本费用利润率 6.49%,提高 0.2 个百分点; 产品销售率 97.33%,下降 0.3 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 26.70 万元/人年,比上年提高 10.5%。实现利润总额 8915.2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5.6%。亏损企业亏损总额 940.46 亿元,增长 12.1%。 —9— 亏损企业亏损面 16.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 中的成本为 83.46 元,比上年减少 0.58 元。 表4 2019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民营企业 表5 比上年增长(%) 5.6 1.8 -21.3 9.8 -0.4 10.3 2019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发电量 布 化学纤维 卷烟 人造板 彩色电视机 其中:液晶电视机 其中:智能电视 家用电冰箱 房间空调器 程控交换机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传真机 微型计算机设备 集成电路 发光二极管(LED 管) 天然原油 原油加工量 硫酸(折 100%) 烧碱(折 100%) 乙烯 化肥(折纯) 钢材 十种有色金属 其中:精炼铜(电解铜) 水泥 汽车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 —10— 利润总额(亿元) 8915.28 1566.25 3.73 5601.69 3160.41 4704.42 计量单位 亿千瓦小时 亿米 万吨 万箱 万立方米 万台 万台 万台 万台 万台 万线 万台 万部 万台 亿块 亿只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吨 万辆 万辆 产量 4726.32 20.62 65.17 257.57 1090.66 10422.30 10297.75 6505.79 1631.42 6691.42 638.40 70502.84 51.80 5784.73 363.24 5850.52 1475.07 5587.93 244.02 36.61 348.23 13.62 4510.45 42.94 12.84 16711.79 311.97 182.83 比上年增长(%) 3.6 -12.6 13.9 0.3 -3.8 6.5 6.9 2.8 3.6 8.0 -26.9 -9.4 -69.9 5.4 0.0 -26.0 5.9 -5.0 -5.1 4.6 16.4 -22.9 2.3 1.3 -10.3 2.6 -3.1 5.0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 其中:新能源汽车 民用钢质船舶 民用无人机 工业机器人 万辆 万辆 万载重吨 万架 万套 110.12 15.59 57.94 201.32 4.47 -11.9 17.5 11.0 -34.5 -6.9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4255.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9%。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 7129 个,比上年增长 16.1%;总 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6633.41 亿元,增长 21.3%; 实现利润总额 575.01 亿元,增长 5.9%;利税总额 1094.41 亿元, 增长 10.0%。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4.9%,住宿和餐饮业 增加值增长 3.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 9.3%,房地产业增加值增 长 6.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38127.56 亿元,增长 9.7%。生产性 服务业增加值 30258.33 亿元,增长 6.8%。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31468.1 亿元,比上 年增长 11.8%;利润总额 4907.3 亿元,增长 10.9%。其中,战略 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3.5%,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4.0%。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 增长 14.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 26.9%,科学研 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 11.5%,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 11.2%,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11.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 1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8.4%。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3466.42 亿元,比 —11— 上年增长 5.9%。货物运输总量 446050 万吨,增长 5.0%。货物运 输周转量 29232.14 亿吨公里,增长 2.1%。 表6 2019 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运输总量 万吨 446050 5.0 铁路 万吨 8187 7.5 公路 万吨 319279 4.8 水路 万吨 108371 5.9 民航 万吨 238 5.6 管道 万吨 9974 -0.8 货物运输周转量 亿吨公里 29232.14 2.1 铁路 亿吨公里 297.35 11.0 公路 亿吨公里 4113.62 5.7 水路 亿吨公里 24508.26 1.4 民航 亿吨公里 83.47 3.6 管道 亿吨公里 229.44 0.4 全年旅客运输总量 155770 万人,比上年增长 0.7%。旅客运 输周转量 4764.82 亿人公里,增长 5.8%。 表7 2019 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旅客运输总量 万人 155770 0.7 铁路 万人 38213 13.2 公路 万人 101012 -4.0 水路 万人 2614 -5.8 民航 万人 13931 7.9 旅客运输周转量 亿人公里 4764.82 5.8 铁路 亿人公里 1023.05 7.3 公路 亿人公里 1092.97 -2.5 水路 亿人公里 9.71 -12.8 民航 亿人公里 2639.10 9.2 —12— 全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 191819 万吨,比上年增长 1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 60809 万吨,增长 3.1%;内贸货 物吞吐量 131010 万吨,增长 15.7%。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6711 万 标准箱,增长 5.2%。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 22.0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9495 公里,比上年末增长 5.5%。高铁客运量占全部铁路客运量的比 重为 83.0%。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 2326.95 万辆,比上年末 增长 9.9%,其中,私人汽车 2037.66 万辆,增长 9.5%。民用轿 车保有量 1365.39 万辆,增长 9.9%。其中,私人轿车 1267.18 万辆,增长 9.2%。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16452.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49.5%。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按 2010 年不变价计算)4403.44 亿元, 增长 36.9%;快递业务量 168.06 亿件,增长 29.7%;快递业务收 入 1847.91 亿元,增长 30.9%;电信业务总量(按 2015 年不变 价计算)12049.51 亿元,增长 54.7%。年末电话总用户 18497 万 户,比上年末下降 2.3%;其中,固定电话用户 1963 万户,下降 7.0%;移动电话用户 16533 万户,下降 1.7%。年末 4G 用户 14308 万户,全年净增 320.9 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达 86.5%。年 末(固定)互联网宽带用户 3802 万户,增长 2.7%。年末移动互 联网用户 14217 万户,下降 8.2%。 —1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11.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 经济投资增长 26.8%,民间投资增长 6.4%,港澳台、外商经济投 资下降 0.6%。分地区看,珠三角核心区增长 12.3%,东翼增长 12.7%,西翼下降 1.3%,北部生态发展区增长 10.2%。 —1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 18.0%,第二 产业投资增长 6.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13.0%。民间投资占固定 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55.3%。工业投资增长 6.3%,占固定资产投资 的比重为 23.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2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 比重为 27.4%,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 10.8%, 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 15.5%,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 136.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 1.0%,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为 5.1%。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 1.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10.4%,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 0.6%。 —15— 表8 2019 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 指 标 新增投产骨干电源装机 11 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新建公路 其中:高速公路 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 新建 4G 移动通信基站 表9 单位 万千瓦 万千伏安 公里 公里 万吨 万个 2019 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行 业 固定资产投资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制造业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汽车制造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和社会工作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6— 新增生产能力 1162.65 2124.5 2591 493 1440 12.8 比上年增长(%) 11.1 -9.2 -0.6 23.8 1.0 -1.2 9.3 13.6 -6.3 2.4 16.3 40.5 -7.9 -7.1 -5.3 37.1 -22.8 16.3 -2.3 32.2 10.8 -27.4 6.9 12.5 -13.3 5.3 92.0 8.6 12.9 2.7 29.4 5.6 36.8 39.7 -0.9 35.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15852.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0%。 按地区分,珠三角核心区 12849.54 亿元,增长 11.8% ;东翼 773.21 亿元,下降 1.3%;西翼 971.18 亿元,增长 2.5%;北部 生态发展区 1258.23 亿元,增长 5.7%。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 发投资 10852.77 亿元,增长 11.2%;办公楼投资 1314.96 亿元, 增长 11.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 1473.20 亿元,增长 4.0%。 全年商品 房销售面积 13846.54 万平方 米,比上年下降 3.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 11872.61 万平方米,下降 1.7%。 表 10 2019 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15852.16 10.0 其中:住宅 亿元 10852.77 11.2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86824.87 8.6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59664.36 8.9 房屋新开工面积 万平方米 18437.38 -3.7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2904.92 -5.1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9955.54 30.7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6578.17 26.1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3846.54 -3.4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11872.61 -1.7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19748.21 5.4 其中:住宅 亿元 16758.01 7.5 商品房待售面积 万平方米 5716.44 15.0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 2666.41 13.1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亿元 23908.05 10.1 其中:国内贷款 亿元 4345.34 2.6 亿元 3664.46 21.8 个人按揭贷款 —17—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 消费品零售 总额 42664.46 亿 元,比上年增长 8.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7189.75 亿元,增长 7.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5474.71 亿元,增长 9.8%。从消费形 态看,商品零售 38357.23 亿元,增长 7.7%;餐饮收入 4307.23 亿元,增长 11.0%。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 烟酒类比上年增长 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 0.4%, 化妆品类增长 2.2%,金银珠宝类增长 1.2%,日用品类增长 10.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 10.8%,书报杂志类增长 0.8%, —18—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 2.7%,中西药品类增长 18.3%,文化 办公用品类增长 12.7%,通讯器材类增长 10.7%,汽车类下降 2.1%,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 17.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 5.9%。 从限额以上零售业业态看,限额以上单位无店铺零售业态零售额 增长 9.5%。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 71436.8 亿元,比上年下降 0.2%。其 中,出口 43379.3 亿元,增长 1.6%;进口 28057.4 亿元,下降 2.9%。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5321.9 亿元,比上年增加 1512.2 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出口额 17144.2 亿元,增长 6.3%。全省纳入统计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 1264.3 亿元,增长 66.4%。 —19— 表 11 指 2019 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标 货物进出口总额 货物出口额 其中: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中: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其中: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民营企业 货物进口额 其中: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其中:机电产品 高新技术产品 其中:国有企业 —20— 绝对数(亿元) 71436.8 43379.3 21693.8 14938.5 29505.4 15131.4 2416.9 18091.6 22788.6 28057.4 13317.1 8099.9 19123.8 15300.7 1773.0 比上年增长(%) -0.2 1.6 6.7 -9.6 0.7 -2.1 0.7 -6.7 8.9 -2.9 0.0 -17.0 -4.2 -3.8 6.9 外商投资企业 民营企业 货物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 表 12 -8.8 0.7 11.0 11876.0 14183.1 15321.9 2019 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钢材 比上年 比上年 金额(亿元) 增长(%) 增长(%) 295.5 -25.9 217.6 -16.5 单位 数量 万吨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862.4 4.3 服装及衣着附件 1959.2 -8.4 鞋类 899.0 2.7 家具及其零件 1246.2 -2.6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万台 68607.1 -3.5 2248.7 -7.2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万台 46131.8 -18.8 2992.4 -17.0 集装箱 万个 33.8 -29.6 71.6 -40.7 集成电路 百万个 40152.8 4.7 1304.5 51.0 液晶显示板 万个 83802.5 -11.6 602.5 -1.6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万辆 2.9 9.7 44.0 23.9 表 13 2019 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数量 (万吨) 比上年增长 (%) 金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稻谷及大米 120.8 -26.2 42.4 -25.6 大豆 283.7 -21.1 78.3 -23.6 食用植物油 95.3 76.4 39.0 53.0 天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 29.3 -6.6 39.2 -10.6 10.6 78.4 15.4 铁矿砂及其精矿 482.7 4233.4 17.4 283.5 57.4 原油 646.3 -2.1 210.4 -5.2 成品油 216.4 23.3 93.2 17.4 初级形状的塑料 961.8 5.7 1065.8 -4.2 纸浆 278.6 18.5 111.6 -5.6 钢材 355.9 -7.7 224.4 未锻轧铜及铜材 59.7 -2.5 311.8 -11.2 -4.8 199.3 36.5 天然气 美容化妆品及护肤品 —21— 表 14 2019 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美国 比上年增长 (%) -5.8 10787.1 -5.9 6964.5 欧洲联盟(28 国) 6773.4 10.0 2110.3 14.6 东盟 4904.0 13.9 5289.7 1.2 日本 1685.9 -1.7 2837.9 3.2 韩国 1156.0 -16.5 3142.8 -11.4 中国台湾 593.9 12.9 4378.9 -1.5 俄罗斯 633.5 11.2 52.3 31.8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亿元) 香港地区 进口额 (亿元) 比上年增长 (%) -8.1 206.3 -14.9 1130.5 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 14350 个,比上年下降 59.9%。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1522.0 亿元,增长 4.9%;其中,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对广东直接投资金额 81.9 亿元,增长 123.8%。 表 15 2019 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业名称 总 计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2— 实际使用金额 (亿元) 1522.0 1.9 2.9 383.1 18.0 2.1 86.1 90.5 130.0 2.5 26.5 265.5 420.2 比上年 增长(%) 4.9 -16.0 3.8 -26.4 -68.4 -84.3 7.0 65.5 26.0 25.3 -56.4 13.0 73.8 全年经核准境外新增中方实际投资额 102.8 亿美元, 比上年下降 25.5%。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 167.1 亿美元,下降 4.9%;对外劳 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 7.4 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 额 9.3 亿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共 9.32 万人。 表 16 2019 年分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对外直接投资金 额(亿美元) 102.8 0.2 0.0 12.2 1.1 1.5 0.6 3.4 18.2 0.1 0.4 11.6 28.4 行业名称 总 计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比上年 增长(%) -25.5 -45.8 -90.6 -19.9 -58.2 -15.9 -51.8 -13.2 31.1 19.6 -25.1 212.9 -57.3 八、金融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232458.64 亿元,比上 年末增长 11.7%;各项贷款余额 167994.58 亿元,增长 15.7%。年 末全省农村合作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29409.65 亿元,比上年末增 长 10.9%;各项贷款余额 18126.73 亿元,增长 14.9%。银行业金融 机构本年利润(税后)3187.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年末银行业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 1.20%,下降 0.16 个百分点。 表 17 2019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指 各项存款余额 标 绝对数(亿元) 232458.64 比上年末增长(%) 11.7 —23— 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 住户存款 各项贷款余额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境内中长期贷款 87267.57 78959.14 167994.58 41940.55 113011.54 13.5 12.3 15.7 7.6 18.6 年末全省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 618 家,市价总值 11.39 万 亿元。全年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 4152.01 亿元。其中, 首次公开发行 A 股 34 只,筹资 394.42 亿元;股票资产再筹资 (包括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453.74 亿元;上市公司通 过沪深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可转债筹资 3277.33 亿元。2019 年 末,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挂牌企业 1319 家,定向发行股票筹资 38.40 亿元,下降 49.3%。 证券公司 28 家, 证券公司分支机构 1657 家,股票账户数 7282.18 万户,增长 11.0%;代理股票交易额 37.60 万亿元,增长 44.7%。基金公司 35 家,共管理 2231 只公 募 基 金 。 基 金 规 模 47513.87 亿 份 , 增 长 7.4% ; 基 金 净 值 —24— 51862.38 亿元,增长 14.9%。期货公司 22 家,全年公司代理交 易额 111.70 万亿元,增长 43.9%。2019 年末,中国证券投资基 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6264 家,管理私募基金 19651 只,基金规模 25170.49 亿元,增长 6.8%;其中私募股权 及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 3368 家,管理私募基金 8612 只,基金规 模 19169.53 亿元。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 5496.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9%。其中, 寿险业务保费收入 3011.38 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 1433.18 亿元,分别增长 17.1%和 12.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 收入 1052.13 亿元,增长 28.2%。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 1425.25 亿元,增长 1.6%;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 405.98 亿 元,下降 15.0%;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 765.58 亿元,增长 2.8%; 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 253.68 亿元,增长 40.1%。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014 元,比上年增长 8.9%。 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8118 元,增长 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818 元,增长 9.6%。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8995 元,比上年增长 11.3%。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4424 元,增长 11.3%;农 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6949 元,增长 10.0%。全省居民恩格尔系 数为 32.3%,比上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 31.2%,农 —25— 村为 37.1%。全省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9.75 平方米,其中城 镇为 35.73 平方米,农村为 48.68 平方米。 —26— 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4633 万 人,比上年下降 5.8%。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642 万 人,下降 0.5%。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4376 万人,增长 4.9%。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6408 万人,下降 0.6%。参加工伤保 险 3816 万人,增长 6.2%。参加失业保险 3501 万人,增长 4.1%。 参加生育保险 3669 万人,增长 5.0%。 表 18 2019 年末全省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人数 (万人) 比上年末增长(%) 7276 -4.0 4633 -5.8 #参保职工 3962 -7.5 参保离退休人员 671 5.4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642 -0.5 10784 1.6 4376 4.9 6408 -0.6 参加失业保险 3501 4.1 参加工伤保险 3816 6.2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 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7— 参加生育保险 3669 5.0 全年全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不含上下级往 来)608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2%,年末累计结余 13706.4 亿 元,比上年末增长 9.1%。全年全省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基金总 收入 2209.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9%;年末累计结余 3330.02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4.2%。年末城市低保人数 15.66 万人,农 村低保人数 124.71 万人。全年城镇职工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 44.3 万人。 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 24.94 万张,收养救助人 员 9.76 万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 6.85 万个,其中,综合 性社区服务中心 25281 个。全年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 194.77 亿 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 58.81 亿元。年末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 数量为 6.15 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达 1201 万人,注册志愿者人均 参与志愿服务时数累计达 44 小时。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不含技工学校)招生 数 725.24 万人,比上年增长 1.7%;在校生 2483.94 万人,增长 4.4%;毕业生 608.95 万人,增长 1.0%。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 生 10149 人,在校生 52869 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 464.50 万人。 表 19 2019 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及其增长速度 —28— 指 标 招生 比上年 在校生 比上年 毕业生 比上年 (万人) 增长(%) (万人) 增长(%) (万人) 增长(%) 研究生教育 4.66 9.6 12.96 12.8 3.02 4.5 普通本专科 64.01 8.7 205.40 4.6 52.21 -0.4 成人本专科 42.51 30.3 93.15 24.3 22.57 7.6 网络本专科 4.88 -0.5 12.92 7.3 3.73 12.9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不含技工学校) 31.48 5.9 85.97 -0.9 27.93 -12.3 普通高中 63.94 5.8 183.74 0.0 62.85 -2.8 初中 138.03 4.6 389.03 4.5 114.95 5.1 小学 194.42 3.0 1033.43 4.6 143.03 4.2 学前教育 180.82 -10.0 464.50 3.4 178.35 -1.1 特殊教育 1.01 12.1 5.29 10.4 0.52 15.0 —29— 年末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 295 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 2.2 万个。全省科学研 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 80 万人年(折合全时当量)。 全年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 50 项,省级科技奖励成果 180 项。 2019 年,全省专利申请量 80.77 万件,比上年增长 1.8%;其中, 发明专利申请量 20.33 万件,下降 6.1%。全省专利授权总量 52.74 万件,增长 10.3%,居全国首位;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5.97 万件,增长 12.2%。全年《专利合作条约》PCT 国际专利申 请量 2.47 万件,居全国首位。截至 2019 年底,全省有效发明专 利量 29.59 万件,居全国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26.08 件。全省共有 7.8 万家企业申请专利 60.02 万件,其中 2.9 万家 企业有发明专利申请 16.62 万件。全年共有 7.3 万家企业获得专 利授权 41.10 万件,其中 1.1 万家企业有发明专利授权 5.01 万 件。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 33796 项;技术合同 成交额 2272.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63.9%。 表 20 2019 年专利申请、授权和有效专利情况 指标 专利申请数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 专利授权数 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年末有效发明专利 —30— 专利数(万件) 80.77 20.33 52.74 5.97 29.59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 5 万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7.8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 9.6%。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30 家,国家工程实验室 15 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3 家,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351 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45 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113 家,省工程实验室 108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407 家。 全省共有建成或在建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80 个、 省级授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225 个。全省共有在建的国家产 业计量测试中心 2 个,建成或在建的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18 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89 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授权计量 技术机构 20 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 8 个;标准化技术机构 12 个,在建和建成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6 个、国家标准验证检验 检测点 2 个。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 72 个。 截至 2019 年底,获得资质认定计量认证的实验室 3583 家, 获 得质 量、环境 、职业健康三 大管理体 系认 证 企业分 别为 87764、33076 和 21370 家,获得 3C 产品认证的企业 18473 家。 全省共有天气雷达 23 部。卫星云图接收站点 2 个。共有地 震观测台站 709 个,地震台网 10 个。全省近岸海域各类海洋观 测、监测站点 1779 个(含沿海各县局)。测绘部门共出版地图 71 种。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31—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公有制)74 个,群 众艺术馆、 文化馆 146 个, 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 143 个, 博物馆 197 个。全省有广播电台 22 座,电视台 24 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 99.9%。年末有线广播电视用户 1630 万户,比上年末增长 0.2%;有线数字电视用户 1546 万户,下降 0.1%;IPTV 用户数 1823 万户,增长 17.6%;OTT 用户数 4807 万 户,增长 70.5%。全年生产电视剧 20 部。全年出版报纸 17.68 亿份,各类期刊 1.05 亿册,图书(总印数)3.52 亿册,人均图 书拥有量 3.06 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 143 个。2018 年,文化 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5787.81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79%。 全省接待入境过夜游客 3771.38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0.6%。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205.02 亿美元,下降 0.05%;国内过夜游客 4.94 亿人次,增长 9.2%;国内旅游收入 1.37 万亿元,增长 11.9%。 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健康机构 53947 个(含村卫生室), 其中,医院 1631 个、卫生院 1186 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2625 个,妇幼保健机构 130 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130 个,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 123 个,卫生监督机构 189 个、村卫生室 2.6 万个。全 省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 79.5 万人,比上年增长 4.9%;其中, 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29.1 万人,注册护士 35.7 万人;拥有 —32— 医疗床位 54.9 万张,其中,医院 44.6 万张。全省乡镇卫生院拥 有卫生技术人员 8.1 万人,床位 6.1 万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 有卫生技术人员 0.8 万人,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0.3 万人。 甲乙类传染病 35.78 万例,死亡 1265 人,发病率 315.37/10 万,死亡率 1.11/10 万。 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 获得 100 项次全国冠军, 22 人次世界冠军,破全国纪录 10 项次,破世界纪录 1 项次。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 2064.3 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 8.9%。年平 均降水量 1993.4 毫米,增长 8.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 16506.22 万吨标准煤, 比上年下降 0.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5.21%。全社会用电 —33— 量 6695.85 亿千瓦时,增长 5.9%。其中,工业用电量 4070.71 亿千瓦时,增长 3.0%。 全省 168 个地表水省考监测断面中,Ⅰ~Ⅱ类水质的断面比 例 55.36%,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 25.00%,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 10.71%,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 2.98%,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 5.95%。全省近岸海域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 积占 48.1%;二类海水占 39.1%;三类海水占 4.9%;四类海水占 1.6%;劣四类海水占 6.3%。 全省平均灰霾天气日数 22.0 天,比上年少 5.6 天;全年日 照时数 1749.0 小时,接近正常年份(1755.1 小时)。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城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 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臭氧(O3 日最大 8 小时均值 第 90 百分位数)、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 95 百分位数)年平 均浓度分别为 9 微克/立方米、26 微克/立方米、46 微克/立方米、 27 微克/立方米、158 微克/立方米、1.2 毫克/立方米。21 个城 市二氧化硫(SO2)年均值均达到一级标准;19 个城市二氧化氮 (NO2)年均值达到一级标准;21 个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均值均达到二级标准;21 个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达 到二级标准;14 个城市臭氧(O3 日最大 8 小时均值第 90 百分位 数)浓度达到二级标准;21 个城市一氧化碳(CO 日均值第 95 百 分位数)浓度均达到一级标准。全省 21 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 —34— 数比例平均为 89.7%,比上年下降 3.0 个百分点。全省城市(县 城)新增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38 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 2525.29 万吨,增长 5.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99%以上。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 145.6 千公顷,洪涝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52.36 亿元。全省近岸海域监测到赤潮 3 次,赤潮面积累计约 12 平方公里。发生各类地质灾害 327 起,造成死亡人数 22 人,直 接经济损失 7558 万元。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 2.0 万公顷, 当年新封山育林 9.2 万公顷, 退化林修复 7.1 万公顷,人工更新 5.8 万公顷,中幼林抚育 49.3 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 58.61%。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 15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33.66 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 10 个,面积 10.68 万公顷;省级以上地质遗迹保护区 6 个,面积 3.72 万公顷。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5860 起,死亡 3157 人,受伤 4613 人,直接经济损失 44381.8 万元;其中,较大生产安全事故 33 起,死亡 126 人,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全年发生道 路交通事故 23630 起,比上年下降 10.0%;死亡 5045 人,下降 5.8%;受伤 22585 人,下降 13.7%;直接经济损失 7689.14 万元, 下降 10.9%。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为 1.7 人。 注: —35— 1.本公报中 2019 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从 2011 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调整为 2000 万元及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 50 万元提高到 500 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限额以上批 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 元及以上。2012 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 年起按照新的调查 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 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 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从 2015 年起,“地方公共 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更 名为“非金融企业存款”、“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 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4.珠三角核心区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东翼指汕头、 汕尾、潮州和揭阳。西翼指阳江、湛江和茂名。北部生态发展区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 浮。 5.2018 年地区生产总值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修订,农业相关历史数据根据第三 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修订。 6.先进制造业包括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产业、先进轻纺制造业、 新材料制造业、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 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 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 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 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 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 8.规模以上服务业包括年营业收入 1000 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 50 人及以上的交通运 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租 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 作;年营业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或年末从业人员 50 人及以上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 9.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 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中的服务业相关行业。 10.高技术服务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包括信 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 —36— 成果与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其他高技术服务等 9 大类 63 个行业小类。 1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其他信息技术服 务等行业。 12.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包括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平台、互联网 安全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和其他互联网服务等行业。 13.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邮政业,电信、广播 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14.货物贸易、吸收外资采用人民币计价。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由于技术原因仍主要沿用 美元计价。 15.跨境电子商务指纳入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平台统计的进出口数据。 16.新增投产骨干电源装机包含核电、煤电、气电、风电和光伏发电。 17.2019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数及全时当量为预计数。 18.全省近岸海域各类海洋观测、监测站点包括区域自动气象站、海岛自动气象站、海洋浮标 气象站等。 19.IPTV 用户数是指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开通用户数;OTT(Over The Top)用户数是 指互联网电视(OTT)服务的累计激活用户数量。 20.人均图书拥有量是指在一年内全省常住人口平均每人能拥有的当年出版图书册数。 21.部分卫生行业数据尚未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确认。 22.地质遗迹保护区个数只包括省级以上保护区。 23.发电量数据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 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和医疗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新增投产骨干电源装机、新增 11 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发展改革委;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新建公路、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 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城市污水处理数据来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 广东分署;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省商务厅; 快递业务量数据来自省邮政管理局;国际互联网用户、电话用户总量、新建 4G 移动通信基站等数 据来自省通信管理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广东证监局、深 圳证监局;银行业利润、保险业数据来自广东银保监局;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数据来自省科技厅; 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专利、质量检验数据来自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气象数据来自省气象局; 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测绘数据、各类地质灾害数据来自省自然资源厅;农机总动力数据、水 产品产量数据来自省农业农村厅;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旅游数据来自 省文化和旅游厅;广播、电视数据来自省广播电视局;电影、报纸、期刊、图书数据来自省委宣 —37— 传部;档案数据来自省档案局;体育数据来自省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省卫生健康委;低保人数、 社会服务业机构、福利彩票、社会组织数据来自省民政厅;林业、自然保护区数据来自省林业局; 志愿者数据来自团省委;环境监测、海洋数据来自省生态环境厅;水资源数据来自省水利厅;安 全生产、农作物受灾面积、洪涝和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据来自省应急管理厅;道路交通事故 数据来自省公安厅;其他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