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局中医特色[1].doc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医院加强 综合治疗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 兵团卫生局: 为了推动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下同)进 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提高中医 临床疗效,现就中医医院加强综合治疗,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有 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医医院综合治疗工作的意义 中医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 思维和辨证论治方法,具有临床疗效确切、干预手段多样、服务 方式灵活等特点,对于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 作用。中医药融药物和非药物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手段,以及注重 从整体观出发采取个性化辨证论治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受到欢迎, 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和生命力。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疾病不同阶段,合理地选择多样化的中医治疗技术、手 段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缩短治疗病 程、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是,目前许多中医 医院中医整体观念、综合治疗理念逐渐淡化,照搬西医分科模式, 诊疗手段单一,已经影响了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和中医药特色优 势的发挥。因此,加强中医医院的综合治疗工作,采取多样化的 治疗方式,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医疗费用,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综合的中医诊疗服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和中医医院要充分认识中医综合治疗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牢固树立中医综合治疗的理念,明确目标,落实 措施,大力推动。 二、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各中医医院应当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积极推广应用简便 验廉的中医医疗技术。应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疾病以及 疾病不同阶段合理应用中医针刺、灸类、刮痧、拔罐、推拿类、 敷熨熏浴类等中医技术,切实为患者提供中医药服务。三级中医 医院要研究不同疾病中医综合治疗的最优方案,提高应用中医综 合治疗方法救治疑难重症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要积极引进和扩 大中医医疗技术的应用,规范医疗服务。各中医医院应将中医综 合治疗纳入科室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中, 并在临床工作中认真执行,以充分发挥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在 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的同时,各中医医院要积极探索中医 药特色诊疗新技术。要充分发挥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的骨干作 用,为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技术支撑。 各中医医院应当按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 行)》、《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等要求,积极配备和应用中医 诊疗设备,提高中医诊疗设备使用率,丰富中医临床诊疗方法和 治疗手段。同时,应合理配置和使用现代诊疗设备,应用现代技 术,提高中医临床诊断水平,科学、客观评价中医临床疗效,提 高中医临床疗效。 三、切实加强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建设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应按照要求(附后)在门诊和病房分别设 置中医综合治疗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室,其中,三级中医医院中医 治疗室不低于数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总数的 60%,二级中医医院 中医治疗室不低于数开设病房的临床科室总数的 50%。同时,应 结合《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切实做 好中医综合治疗室(区)的建设工作。要积极探索中医综合治疗 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式,理顺中医综合治疗区与其他科室的关 系,相互配合写作,提高中医综合治疗的效率。 四、加强医务人员技能培训 各中医医疗机构应切实加强对医务人员应用中医综合治疗 方法诊治疾病的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各中医医疗 机构的医师应掌握本专科技术和中医基本技术。临床科室医师应 接受针灸、推拿等基本中医医疗技术培训,积极应用中医综合治 疗手段。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的医师应当熟练掌握多专业的中医 药治疗技术,合理选择、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技术。在病区,可 以采用综合治疗服务团队或综合治疗小组形式开展中医综合治 疗。 中医医院医师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医院中 医类别医师定期考核内容》要求,通过视频、网络、在职继续教 育、进修学习等,定期参加中医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培训,掌握中医医疗技术、中医诊疗设备和现代技术。 五、充分发挥护理人员作用 各中医医疗机构应充分认识中医专科护理在中医药综合治 疗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中医综合治疗工作中的作用。 中医医院护理人员应认真履行护理职责,与医疗工作密切合作, 积极参与中医综合治疗工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认真落实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按照要求,安全、 规范地实施耳穴埋豆、拔火罐、艾灸、穴位按摩等中医护理技术, 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要注重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在生活起居、饮 食调护、用药、养生康复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切实为患 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 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措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把中医医院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工作纳 入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等工作中,加大推动力度。各省级中医药管 理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指导本辖区中医医院做好中医综 合治疗工作。要及时总结本辖区中医医院在中医综合治疗工作中 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广实施。要加强与发改、社保等部门的沟 通协调,完善中医综合治疗技术及项目价格机制,完善将中医综 合治疗方法纳入医保的政策措施。 各中医医院要加强中医综合治疗工作,制定工作计划,明确 目标和任务,落实相关措施。要加大对开展中医综合治疗工作的 投入,整合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激 励机制,将中医综合诊疗技术的应用纳入科室中医药特色绩效考 核指标体系,激励临床科室积极应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要合理、 规范开展中医综合治疗,避免各种技术和设备的盲目叠加应用, 增加病人医药费用负担。 在工作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联系人:邴媛媛 电 话:010—59957687 2013 年 5 月 14 日 附件 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的基本要求 一、中医综合治疗区面积不小于 200 平方米,中医综合治疗 室面积不小于 12 平方米。 二、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根据本科室中医技术开展情况配备治 疗床、普通针具、灸疗器具、罐疗器具、刮痧器具、泡洗设备等 相应的中医设备,并符合本科室建设管理指南要求和中医医院医 疗设备配置标准。 三、三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负责人应具有副主任 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二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综合 治疗区负责人应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病 房中医综合治疗室应有专(兼)职人员负责管理。中医综合治疗 室和门诊综合治疗区应当根据本专业特色和临床工作需要合理 配备医护人员。 四、三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药综合治疗区应开展内、外、妇、 骨伤、皮肤、五官等至少 6 个临床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 药综合治疗。二级中医医院门诊中医药综合治疗区应开展内、外 等至少 3 个临床科室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综合治疗。 三级中医医院病区中医综合治疗室应制定本科 5 种以上常 见病种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并落实。二级中医医院病区中医综 合治疗室应制定本科 2 种以上常见病种的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 并落实。 五、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区(室)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 六、通过内部装修、展板布置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综合 治疗的理念,介绍中医药综合治疗的技术,彰显本科室诊疗特色 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