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解读.docx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解读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读 解读时间:2018 年 12 月 29 日 一、立法宗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在 2010 年 10 月 28 日第十 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颁布,2011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其立法宗旨是根据我国《宪法》第十四 条、第四十五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 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法》对 规范社会保险关系,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共享发 展成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我来 进行详细解读。 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解读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指缴费达到法定期限,也就是不得少 于 15 年,且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 助以保证年老者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的社会保险制度,真正实 现“老有所养”。 根据《社会保险法》基本养老保险部分的条例规定,职工应 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 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 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 险,需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即基 本养老保险基金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 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 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 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 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 金和个人账户。同时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 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 平。 三、常见问题解答 1、养老保险为什么设有统筹账户? 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区分为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在职职工,一般由企业按照缴费基数的 20%进入统筹账户,个人 按照缴费基数的 8%计入个人账户。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养 老保险,个人按照缴费基数的 20%缴费,其中 12%进入统筹账户, 8%计入个人账户。 对于退休养老金,个人账户来自于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来 自统筹账户,统筹账户是给参保人核算基本养老金的。如果没有 钱进入到统筹账户中,参保人的养老金待遇会大打折扣。并且, 现在我国实行的是养老保险终身制,即使个人账户里的钱全部领 取完后,参保人依旧可以领取养老金,主要就是因为有统筹账户。 养老保险实行统筹制度还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能让基本养老 金和社平工资挂钩,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持续上升。或者对 于工作的流动性、常驻区域变化造成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的问题, 统筹账户能够减少可能的损失,以及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各地区 社保收支结余差距大的矛盾等等。 2、如果参保人员死亡,多年缴纳的养老保险钱怎么处理? 答: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 支取,记账利率不得低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同时免征利息税。 参保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连本带利进行继承。同时根 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 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在 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3、两个人都是缴费十五年后退休,所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不 同? 答: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本 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如:职工张 三与李四均是在 2005 年-2019 年缴纳够 15 年养老保险,且同时 达到退休年龄,可能两人所领取的月养老金额不同。这是由于张 三和李四在缴费时工资不同,按照缴费比例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 不同,所以会出现两人所领取的月养老金额不同。 4、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但养老保险缴费不够 15 年时应该 怎么办? 答: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 年后,再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或可申请退回个人缴 纳部分。 5、在本地缴过费,但由于个人就业的关系需离开省内就业 时,以前缴纳的养老保险该怎么处理? 答: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九条规定,个人跨统筹地区就 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进行支付。 6、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龄与养老金有什么关系? 答:由于在 2014 年 9 月份前(不含试点地区)机关事业单 位工作人员没有缴纳过社会保险,为承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的的历史贡献,从政策层面把此期间的工作年限转化为视同缴费 年限。也就是说,虽然在这个期间没缴社会保险,但相当于你缴 社会保险了,由财政负责承担了末缴费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用。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养老金由三部分构成:即基础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在这三部分中,基础 养老金与过渡性养老金的多少都直接与视同缴费年限相关。 举个例子说,如两个人都是黑龙江的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岗位 工作人员。张三在 2014 年 10 月前有工龄 15 年,也就是有 15 年 的视同缴费年限,累计工龄 40 年;李四是 2014 年 10 月参加工作, 也就是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累计工龄 25 年。两人缴费时基数完 全相同,都与每年的社会平均工资相同,并同时于 2039 年 1 月 退休,但由于李四是 2014 年 10 月参加工作的新人,没有过渡性 养老金,所以张三和李四的养老金是不同的。 以上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基本养老保险 的解读。 友谊县社会保险事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