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

INjure57 页 4.205 MB下载文档
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
当前文档共57页 3.99
下载后继续阅读

1.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doc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项目名称: 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乌拉特中旗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2 年 9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 项目代码 / 建设单位联系人 赵麟 15247845084 联系方式 建设地点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北 20km 处 地理坐标 (108 度 9 分 58.294 秒,41 度 46 分 22.789 秒) 五十三、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59--危险品仓储 594(不含 国民经济 G5949 其他危险 建设项目 加油站油库;不含加气站的 行业类别 品仓储 行业类别 气库)--其他(含有毒、有 害、危险品的仓储;含液化 天然气库) 新建(迁建) 建设性质 首次申报项目 改建 建设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扩建 申报情形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技术改造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无 备案)文号(选 无 填) 总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占比 (%) 100 施工工期 3 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否 用地(用海) 是: 面积(m2) 专项评价设置 无 情况 规划情况 无 规划环境影响 无 评价情况 1 18 规划及规划环 境影响评价符 无 合性分析 嘉合风电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北约 20km 处,风电场建设装机容量为 49.5MW,安装单机容量为 1500kW 的风力发电机组 33 台, 同期建设一座 110kV 升压站。 嘉合风电场在生产运行期间产生的废变压器油、风机齿 轮箱润滑油、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 废蓄电池,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属于 危险废物。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 术规范》(HJ 2025-2012)管理规定,乌拉特中旗协合风力发电 有限公司拟在升压站北侧空地,新建一间危废暂存间,占地 面积 18m2。 嘉合风电场蓄电池约 5 年更换一次,废旧铅酸蓄电池属 其他符合性分 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 HW31 含铅废物,废物代码为 析 900-052-31;废变压器油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 HW08 废变压器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危废代码为 900-220-08;风机 齿轮箱润滑油废物类别为 HW08 废变压器油与含矿物油废物, 危废代码 900-214-08;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含油木 屑等废物,废物类别为 HW08 废变压器油与含矿物油废物, 危废代码为 900-249-08)。产生的危险废物委托有相应危废 处置资质单位安全处置或回收利用,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 响。 根据企业记录,风电场运行以来尚未产生过废蓄电池、 废变压器油;风电场运营期间产生了少量的风机齿轮箱润滑 油和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经油桶 收集后置于嘉合风电场内油品库存放。后期运行过程产生的 危险废物临时暂存于本次新建危废暂存间内,后交由有资质 2 单位处理,周转期为一年。 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危废暂存间建设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 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发改委令[2019]第 29 号)中 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不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限制 开发区域限制类和禁止类产业指导目录(2016 年本)》限制 类和禁止类项目。故为允许类项目。 综上,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内蒙古产业政策。 2、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在嘉合风电场现有管理用地范围内 新建危废库,不新增用地。2008 年 3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 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乌拉特中旗川井风电场中国风 电集团公司 49.5MW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010 年 2 月 2 日,原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以内环表[2010]18 号文予以 批复,见附件 2。2012 年嘉合风电场已全部竣工完成,33 台 风电机组已全部并网发电,升压站内电气设备投运正常,并 通过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项目所在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人文地质遗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稀动植 物资源等敏感目标,周边 500m 内无环境敏感目标。 该区域无断层、地下溶洞等潜在危害因素,地质结构相 对稳定,不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和高压输电线路防护 区域内, 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 及 2013 年修改单中的相关规定。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 析,项目选址可行。 表 1-1 规范要点 选址合理性分析 项目建设情况 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 不超过 7 度的区域内 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 最高水位 3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本地区震烈度小于 7 度 设施底部高于地下水最高 水位 相符性 分析 符合 符合 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 以外,地表水域 150m 以 外 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 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 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 响的地区 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 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 护区域以外 场界周边 5km 范围内无居 住区及地表水体 符合 周边无溶洞区或不易遭受 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 滑坡, 符合 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拟建的危废库附近件无易 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 输电线路防护区等设施 符合 因此,本项目选址合理。 3、“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 “三线一单”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 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2021年10月14日,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巴彦淖 尔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巴政发[2021]9 号),对巴彦淖尔市落实“三线一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 控意见。 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如下: (1)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根据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位于重点管 控单元,属于乌拉特中旗采矿用地和新能源发展备用地(环 境管控单元编码为 ZH15082420008)。其环境准入条件具体 如下: 本项目与环境管控单元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2。巴彦淖尔 市环境管控单元见附图 3。 表 1-2 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 管控 类别 空间 布局 约束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本项目情况 1、执行全市总体准入要求中 1.本项目为嘉合风 关于空间布局约束的准入要 电场危废库项目,不 求。 存在开采矿产资源。 2、满足国家、内蒙古自治区、 巴彦淖尔市新能源相关规划 要求。 3、非经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 管部门同意,不得在以下地 区开采矿产资源:(1)港口、 4 判定 结果 符合 资源 利用 效率 要求 机场、国防工程建设设施圈 定地区以内;(2)重要工业 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 镇市政工程设施附近一定距 离以内;(3)铁路、重要公 路两侧一定距离以内;(4) 重要河流、堤坝两侧一定距 离以内;(5)国家划定的自 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 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 在地;(6)国家规定不得开 采矿产资源的其他地区。 4、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应符合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严 格限制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确需开采的矿产资源及必须 就地开展矿产加工的新建、 改建、扩建项目,应严格控 制区域开发规模。实行绿色 矿山名录管理制度,新建矿 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要求, 到 2025 年,已建矿山要达 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不符 合绿色矿山建设标准要求的 生产矿山要限期退出。 1、加大推进风电、光伏等可 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本项目为嘉合风电 2、严控地下水超采。禁止私 场德配套项目,属于 自开采地下水。新建、改建、 环保工程,不属于高 扩建的高耗水工业项目,禁 耗水项目,有利于推 止擅自使用地下水。食品、 进风电资源的开发 制药等项目取用地下水,须 利用。 经有管理权限的水行政主管 部门批准。 符合 (2)生态保护红线 巴彦淖尔市全市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 249 个,包括优先 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 控。本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北 20km 处(见附图 1),本项目位于重点管控单元。重点管控 单元以不断提高资料利用效率,有针对性地加强污染物排放 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 风险高等问题。 本项目为其他危险品仓储的新建项目,项目的建设为环 5 保建设项目,不涉及资源利用率。建成后,除产生少量废气 污染物外,无废水、噪声、固体废物产生,对危险废物进行 有效储存及处理,有针对的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 控制。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属于环保建设项目, 不存在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生态环境风险满足生态环境分 区管控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 根据根据《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公开的环 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2021 年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 量评价因子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 区。项目建成后,废气污染物产生量较小,对环境空气影响 较小;无废水、固体废物产生。本项目建设符合环境质量底 线要求。 (3)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为危废仓库建设项目,营运过程中会消耗少量的 电能,用水量无新增,项目不新增用地,不涉及能源、水和 土地资源利用上线,因此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 4、与《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符合性分析 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蓄电池约 5 年更换一次,产生量 约 2t,产生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周转期为 1 年。根据企业提供数据,目前尚未产生危险废物。 与《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20) 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3。 表 1-3 与《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符合性分析 原则 本项目 符合性 收集、运输,贮存废铅蓄电池的容 废铅蓄电池直接由托盘 符合 器或托盘,应根据废铅蓄电池的特 收集至危废暂存间堆放, 性设计,不易破损、变形,其所用 托盘按照《危险废物贮存 材料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并 污染控制标准》填写粘贴 耐酸腐蚀。装有废铅蓄电池的容器 危废标签 6 或托盘必须粘贴符合 GB18597 要 求的危险废物标签 废铅蓄电池应进行合理包装,防止 废铅蓄电池由托盘收集, 符合 运输过程破损和电解质泄漏 不得擅自拆解、破碎电池 本项目危废库为室内,防 贮存点应防雨,必须远离其他水源 雨;项目周边不存在水源、 符合 和热源 热源 本项目危废暂存间面积 为 18m2,地面、墙裙、 围堰、集液池(事故池) 面积不少于 3m2,有硬化地面和必 等在硬化地面的基础上 符合 要的防渗措施 进行防渗处理,采用 2mm 厚 HDPE 膜,或 2mm 厚 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 数≤1×10-10cm/s,耐腐蚀 危废库墙裙内侧四周设 有围堰,库内设 1 座直径 50cm,高度为 70cm 的集 液池(事故池),在非正 常工况下,集液池可作为 临时应急池,确保泄漏液 体可全部收集。收集废铅 蓄电池的托盘不易破损、 变形,其所用材料能有效 应设有截流槽、导流槽、临时应急 地防止渗漏,且对废铅蓄 符合 池和废液收集系统 电池进行合理包装,禁止 损坏,正常情况下电解质 不易发生泄漏;废旧铅蓄 电池约 5 年更换一次,产 生量约 2t, 非正常工况下, 泄漏的少量电解液可经 托盘及集液池有效收集; 废变压器油产生量约 1t/a, 非正常工况下,泄漏的废 油可经集液池全部收集 危废暂存间内配备灭火 应配备通讯设备、计量设备、照明 器、对讲机、隔爆型灯具 符合 设施、视频监控设施 及电气设备、监控系统 应有排风换气系统,保证良好通风 采取自然通风 符合 应设立警示标志,只允许收集废铅 项目设有警示标志,且专 符合 蓄电池的专门人员进入 人负责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废铅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 规范》(HJ519-2020)中废铅蓄电池的收集、贮存要求。 5、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新建危废暂存间,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 准》(GB18597-2001)及 2013 年修改单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4。 7 表 1-4 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符合性分析 项 建设内容(条件及要求) 目 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 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 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也 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贮 存 容 器 符合 性 本项目为嘉合风电场危 险废物贮存设施 符合 本项目储存的废变压器 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 属于易爆、易燃的危险废 符合 物,废油经完好无损的油 桶收集后存放于危废间 内 废铅蓄电池、废油、沾染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 了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 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 符合 含油木屑等废物分区堆 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 放贮存 禁止将不相容 (相互反应) 本项目废变压器油、风机 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 齿轮箱润滑油置于油桶 符合 混装 内,与其他危废分区堆放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 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 本项目废油装于油桶,与 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之间保留距离 符合 之间保留 100 毫米以上的 大于 100 毫米 空间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 本项目危废暂存间及盛 须粘贴符合相应标准的标 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按要 符合 签 求设置标签 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 润滑油经完好无损的油 桶收集;废铅蓄电池由专 用托盘(不易损坏、变形, 其所用的材料能有效地 防止渗漏、扩散并耐酸腐 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 蚀)收集至危废暂存间存 符合 盛装危险废物 放;沾染了矿物油的废物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防漏 胶袋收集,粘贴标签,置 于坚固的柜或箱中。盛装 危险废物的容器符合标 准要求 本项目危废库及盛装危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 险废物的容器按要求设 符合 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 置标签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 装载容器均完好无损,确 符合 完好无损 保不泄漏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 废油和废油桶相容,不发 符合 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 生反应 在常温常压下易爆、易燃 及排出有毒气体的危险废 物必须进行预处理,使之 稳定后贮存,否则,按易 爆、易燃危险品贮存 一 般 要 求 本工程具体情况 8 (不相互反应) 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 渗的材料建造,建造材料 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 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 贮 存 设 施 设 计 原 则 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 和观察窗口 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 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 必须装有耐腐蚀的硬化地 面,表面无裂隙 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角, 地面与裙角所围建的容积 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最大 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 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 断 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 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 危险废物堆内设计雨水收 集池 危险废物堆放要防风、防 堆 雨、防晒,不相容的危险 放 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从 事危险废物贮存的单位, 必须得到有资质单位出具 的该危险废物样品物理和 化学性质的分析报告,认 定可以贮存后方可接受 运 危险废物贮存前应进行检 9 危废暂存间地面与裙角 在硬化地面的基础上铺 设 2mm 厚的 HDPE 膜或 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 ≤1×10-10cm/s;本项目用 于存储废变压器油、风机 符合 齿轮箱润滑油、废铅蓄电 池、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 废抹布、 含油木屑等废物, 与建造材料相容,不发生 反应 废油用油桶盛装;危废暂 存间墙裙内侧四周设围 堰,内设 1 座集液池(事 符合 故池),确保泄漏液体可 收集 危废暂存间全部采用隔 符合 爆型灯具及电气设备 危废库地面、墙裙、导流 槽、围堰、集液池等进行 防渗处理,采用 2mm 厚 符合 HDPE 膜或其他人工材料, 渗透系数≤1×10-10cm/s,耐 腐蚀,表面无裂隙 危废暂存间门口设有围 堰,库区四周设 1m 高墙 裙,墙裙与地面严密接缝 并抹平;库内设 1 座直径 符合 50cm,高度为 70cm 的集 液池(事故池),可保证 非正常工况下,废液得到 有效收集 危废暂存间暂存的废油 采用油桶进行收集存放, 符合 与其他危险废物分区堆 放 满足地面承载能力要求 符合 本项目危废库为密闭结 构,可做到防雨、防渗 符合 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库 采用铝制结构集装箱、可 防雨、防晒,危险废物分 类分区分别存放,本项目 仅暂存危险废物,定期由 有资质处理的单位回收 处理 符合 本项目危废来源均为风 符合 行 验,确保同预定接收的危 与 险废物一致,并登记注册 管 理 不得接收未粘贴标签或标 签未按规 填写的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 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做 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 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 名称、来源、数量、特性 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 日期 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 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 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 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安 全 防 护 与 监 测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必须按 规定设置警示标志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周围应 设置围墙或其他防护栅栏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 通讯设施、照明设施、安 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 有应急防护措施 按国家污染物管理要求对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进行监 测 电场生产运行过程,仅暂 存,定期由有资质处理的 单位回收处理 危废暂存间存放的危险 废物按照要求填写、粘贴 标签 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 台账应按要求明确记录 危险废物名称、来源、数 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 别、入库日期 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 环保、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将定期对贮存设施进行 检查,发现破损时立即更 换到新的承载容器中 公司将按照要求设置警 示标志 本项目危废库为密闭结 构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公司将配备通讯设备、照 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 工具,并有应急防护设施 符合 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公 司定期进行监测 符合 综上所述,本项目危废暂存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 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10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 建设单位:乌拉特中旗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嘉合风电场用地范围内,地理坐标为 E:108°9′58.29″, N:41°46′22.28″。项目位于风电场升压站东北侧,危废库北侧、南侧以 及东侧为空地,西侧为废品库。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项目与风电 场升压站位置关系见附图 4。 项目投资:总投资 1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00%。 2、建设内容 乌拉特中旗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嘉合风电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 特中旗海流图镇西北约 20km 处,风电场总占地范围约 0.12km2。风电场 建设 建设装机容量为 49.5MW,安装单机容量为 1500kW 的风力发电机组 33 内容 台,同期建设一座 110kV 升压站。主变压器及箱变里的变压器油定期检 验,经化验合格后无需更换,风电场自 2012 年运行以来,尚未产生废变 压器油;根据企业记录,风电场运行以来尚未产生过废蓄电池;经化验 后不合格的或更换零件时产生的少量风机齿轮箱润滑油经油桶收集后置 于嘉合风电场内油品库存放;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含油木屑等 废物经油桶收集后暂存于嘉合风电场内油品库,目前尚未与有危废处理 资质的单位签订危废处理协议。随着风电场运行时间的增加,可能会更 换电池、产生废旧铅酸蓄电池;主变压器及箱变里的变压器油经检验后 不合格,需要更换,从而会产生废变压器油。同时根据巴彦淖尔市生态 环境局及乌拉特中旗分局现场检查,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2013 年修订)要求,嘉合风电场需要在场内规划改建 危废库相关工作。因此乌拉特中旗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于嘉合风电场 升压站内新建 1 座危废暂存间,用于暂存风电场运行产生的危险废物。 暂存间占地面积 18m2。 11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该项 目属于“五十三、装卸搬运和仓储业-149、危险品仓储(不含加油站油库; 不含加气站气库)中的其他(含有毒、有害及危险品的仓储;含液化天 然气库)”,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见表 2-1。 表 2-1 工程 类别 主体 工程 辅助 工程 公用 工程 环保 项目 内容 工程组成一览表 本项目建设内容 备注 建设 1 间 18m2 危废暂存间,长 3m、宽 6m,高 2.35m, 新建 内部进行分区 危废库采用铝制结构集装箱,地面平整硬化后,将预先 危废 定制好的集装箱安装完成即可。危废暂存间地面、墙裙、 暂存 集液池等均进行了防渗处理。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 间 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 新建 -10 ≤1×10 cm/s。库区四周设 1m 高墙裙,墙裙与地面严 密接缝并抹平;危废库内四周设导流槽,最终汇入 1 座 (直径 50cm,高度 70cm)的集液池(事故池) 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经完好无损的油桶收集, 置于格栅上,油桶顶部与液体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 间;废铅蓄电池由专用托盘(不易损坏、变形,其所用 的材料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并耐酸腐蚀)收集至危 暂存、 废暂存间存放;沾染了矿物油的废物采用高密度聚乙烯 运输 新建 防漏胶袋收集,粘贴标签,置于坚固的柜或箱中。在场 方式 内分别由专用车辆运输至危废暂存间,尽量避开工作区 和生活区,由人工装卸至危废暂存间,工作人员配备手 套、防护口罩等防护装备。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或托盘 必须粘贴符合GB18597要求的危险废物标签 给水 本项目无生产用水;不新增劳动定员,无新增生活用水 依托 工程 排水 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和排放;员工由现有项目中调配, 依托 工程 无新增生活污水产生和排放 供电 项目用电依托现有厂区供电 依托 工程 供热 / 危废暂存间无需进行供热 工程 照明 配电、 照明配电:全部采用隔爆型灯具及电气设备;防雷接地 防雷 保护:构件之间连接成电气通路;屋面上所有金属设备、 新建 接地 金属管道及金属构件均与金属屋面可靠连接 保护 通风 库内危废储存量较少,危废库内有窗户,自然通风 新建 工程 消防 在危废暂存间设置一定数量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新建 废水 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产生和排放 依托 12 工程 废气 存放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的油桶进行密闭, 不得敞口;日常加强危废暂存间的管理,加强危废暂存 间通风 / 噪声 车辆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 固废 环境 风险 防渗 措施 员工生活、办公及就餐均依托现有项目,无新增生活垃 圾产生;危险废物从入库到出库整个环节都保持原始包 装状态,正常情况下不产生固体废物;非正常工况下, 可能会产生少量电解液及废油,集液池(事故池)及托 盘等可全部收集后置于完好无损的专用容器中,交有资 质单位处置 危废暂存间做好防风、防雨、防晒措施,地面、墙裙等 做好防漏、防渗措施,围堰、集液池均要进行防渗,防 止事故状态下收集桶废液泄漏至地下水体;收集桶设置 警示标志,危险废物标识参照 GB18597-2001(2013 年 修订)附录 A 危险废物标签 地面防渗结构:在硬化地面的基础上铺设 2mm 厚高密 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 ≤1×10-10cm/s / / / 3、项目贮存情况 根据企业记录,风电场运行以来尚未产生过废蓄电池、废变压器油; 风电场运营期间产生了少量的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和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 废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经油桶收集后置于嘉合风电场内油品库存放。 根据企业提供的数据,废旧铅蓄电池约 5 年更换一次,产生量约 2t; 废变压器油产生量约 0.5t/a;风机齿轮箱润滑油产生量约 0.5t/a;沾染了 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约 0.1t/a。 本项目建成后产生的的危险废物暂存于本危废暂存间内,本次环评 要求企业在危废暂存间投入使用前与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签订危废处 理协议,周转期为一年。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贮存、情况如表 2-2 所示。 表 2-2 危险废物产生贮存情况一览表 废物名称 形态 废变压器油 液态 风机齿轮箱润滑油 液态 废铅蓄电池 固态 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 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 固态 储存方式 废物代码 HW08 900-220-08 HW08 桶装 900-214-08 HW31 堆放 900-052-31 专用容器 HW08 900-249-08 收集 桶装 产生量 暂存周期 去向 0.5t/a 0.5t/a 2t/5a 0.1t/a 一年 有危 废处 置资 质的 单位 处理 (1)收集、储存方式 本项目暂存嘉合风电场生产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变压器油、风机齿 13 轮箱润滑油、废铅蓄电池、沾染了矿物油的废物,均属于危险废物,委 托有资质单位拉运处理,并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HJ2025-2012)规范设置标识标牌,由专人管理,其他人不得进出。 (2)运输方式 根据《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规定: “危险废物运输应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其许可证的经 营范围组织实施,承担危险废物运输的单位应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 危险货物运输资质”。 本项目危险废物运输依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运输,本项目危险废物在 收集后运送中途不更换容器。并根据《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的规定, 办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手续。 4、项目主要设备设施 本项目主要设备设施表见表 2-3。 表 2-3 序号 1 2 3 4 5 6 主要设施一览表 设备名称 摄像头 防爆照明灯 灭火器 消防沙箱 消防桶 铁锹 数量 4 1 2 1 4 4 单位 个 个 个 套 个 把 备注 隔爆型 5、公用工程 (1)给水工程 本项目无生产用水;员工由现有项目中调配,不新增劳动定员,无 新增生活用水。 (2)排水工程 项目无生产废水;无新增劳动力,无新增生活污水。 (3)供电工程 项目用电依托现有厂区供电。 (4)供热工程 本项目不需要供暖。 (5)通风工程 14 库内危废储存量较少,采取自然通风。 (6)消防 危废暂存间内配置消防沙箱、灭火器、消防桶等消防设施。 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本项目劳动定员从矿区现有工作人员调配,负责危废暂存间日常巡 检,不新增劳动定员,危废暂存间年运行天数 365 天。 7、平面布置情况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危废库,占地面积 18m2,内部进行分区,废 油采用密闭专用油桶储存,置于格栅上堆放在东侧;沾染了矿物油的废 物经高密度聚乙烯防漏胶袋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西北角;废铅蓄电 池置于托盘上,暂存于危废暂存间西南角,分区储存。库房四周设置 1m 高墙裙、设导流槽、东北角设置一个集液池(事故池),便于收集储存 过程中泄漏的物料。 收集废铅蓄电池的托盘不易破损、变形,其所用材料能有效地防止 渗漏,且对废铅蓄电池进行合理包装,禁止损坏,正常情况下电解质不 易发生泄漏;废旧铅蓄电池约产生量约 2t/5a,非正常工况下,泄漏的少 量电解液可经托盘及集液池(事故池)有效收集;废油产生量约 1t/a,按 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的要求, 集液池(事故池)的容积不低于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 1/5,根 据计算,非正常工况下,泄漏的废油可经导流槽、集液池全部收集。 危废暂存间平面布置见图 2-1。 图 2-1 工艺 危废暂存间平面布置图 1、施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 15 流程 本项目危废库采用铝制结构集装箱,地面平整硬化后,将预先定制 和产 好的集装箱安装完成即可。施工期建设内容较简单,主要为土建工程、 16 防渗工程、附属工程阶段。 (1)土建工程:危废暂存间占地面积 18m2 ,长 3m、宽 6m,高 2.35m。此阶段主要污染物为装卸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废 气、噪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 (2)防渗工程:危废暂存间地面、墙裙、集液池等均进行了防渗处 理。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 渗透系数≤1×10-10cm/s。库区四周设 1m 高墙裙,墙裙与地面严密接缝并 抹平;危废库内四周设导流槽,最终汇入 1 座(直径 50cm,高度 70cm) 的集液池(事故池)。此阶段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机械噪声、粉尘及废弃 的建筑材料、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等。 (3)附属设施:危废暂存间内安装安全照明设施、消防和防爆设施 及标识牌。此阶段主要污染物为施工机械噪声。 (4)投入使用:危废暂存间建设完成后,正常投入使用。 2、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 排污 本项目对废油、废铅蓄电池、沾染了矿物油的废物进行暂存,不涉 环节 及危险废物的转运、处置与加工再利用,厂区产生的危险废物 1 年周转 一次,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图 2-2。 G1、N3、S1 S:固废 图 2-2 运营期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图 17 本项目运营期的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1)包装运输 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产生后用油桶进行盛装;废铅蓄电 池用托盘收集;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用专用容 器收集。贴上相应标签,标签上详细标明危险废物的名称、重量、主要 成分、危险特性、日期、危险类别、安全措施等等相关信息。 危险废物收集前需对油桶、托盘等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A、同一容器内不能有性质不兼容物质; B、检查废油桶、托盘的完整性,油桶不得敞口,发现破损,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更换; C、检查危险废物标签,油桶、托盘上的标签信息内容填写是否齐全。 (2)危险废物入库 危险废物入在产生点登记后,拉运至危废暂存间,危险废物入库现 场交接时核对危险废物的数量、种类、标识等,并及时登记;检查油桶、 废铅蓄电池的完整性、密封性和外表残留物情况;如出现不利于危险废 物贮存的情况,采取和收集前检查相同的措施减缓不利情况的影响;检 查确认完后,进行危险废物的装卸,装卸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范。此过 程会产生噪声。 (3)危险废物暂存 危险废物贮存的全程不对其进行拆封、颠倒、分装、混装等操作。 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要求进 行暂存。 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采用密闭专用油桶储存,放在危废 暂存间东侧;废铅蓄电池置于托盘上,位于危废暂存间西侧,分区储存。 所有进出危险废物建立危险废物台账,记录上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 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日期、接收单位等,并保留 3 年, 保证危险废物无流失并彻底处置。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气(非甲烷 总烃)。 本项目为危废暂存间建设项目。员工生活、办公及就餐均依托现有 项目,无新增生活垃圾产生;危险废物从入库到出库整个环节都保持原 18 始包装状态,正常情况下不产生固体废物;非正常工况下,可能会产生 少量电解液及废油,集液池(事故池)及托盘等可全部收集后置于完好 无损的专用容器中,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4)委托有资质单位转移出厂 危险废物贮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 1 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危险废物出库后的最终处置不属于本项目范围。危险废物出库前首先要 检查包装、标志、标签和数量;其次要填报转移联单,作业人员穿戴防 护用品,按照相关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将出库信息登记在危险废物管理 台账中。此过程会产生噪声。 3、产排污情况分析 (1)施工期 ℃ 废气:主要为挖土、推土及材料装卸、集装箱的搬运和运输过程产 生的扬尘以及施工机械产生尾气。 ℃ 噪声:主要为施工过程中作业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 ℃ 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 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2)营运期 ℃ 废气:运营期废气主要为废油暂存产生的非甲烷总烃。 ℃ 废水:运营期无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产生。 ℃ 噪声:主要为危险废物入库和委托有资质单位转运出厂区产生的噪 声。 ℃ 固体废物:员工生活、办公及就餐均依托现有项目,无新增生活垃 圾产生;危险废物从入库到出库整个环节都保持原始包装状态,正常情 况下不产生固体废物;非正常工况下,可能会产生少量电解液及废油, 集液池(事故池)及托盘等可全部收集后置于完好无损的专用容器中, 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19 本项目在嘉合风电场范围内建设,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 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目前,经化验后不合格的或更换零件时产生的少量风机齿轮箱润滑 油经油桶收集后置于嘉合风电场内油品库存放;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 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经油桶收集后暂存于嘉合风电场内油品库。不存 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环境污染问题。 与项 目有 关的 原有 环境 污染 问题 20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区判定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所 在区域达标判定,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 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其中评价基准 年为近 3 年中数据相对完整的 1 个日历年作为评价基准年,本次环评设 定的评价基准年为 2020 年。 根据《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乌拉特中旗完成空气质量 日报 366 天,达标天数为 345 天,比例为 95%。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见表 3-1。 表 3-1 质量 监测 项目 SO2 NO2 PM10 PM2.5 现状 CO 区域 环境 O3 年评价指标 年平均质量浓度 年平均质量浓度 年平均质量浓度 年平均质量浓度 24小时平均第95百 分位数 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 90百分位数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 现状浓度 标准值 占标 超标率 3 3 (ug/m ) (um/m ) 率(%) 8 60 13.3 / 16 40 0.4 / 36 70 51.4 / 19 35 54.2 / 达标 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900 4000 22.5 / 达标 140 160 87.5 / 达标 由表 3-1 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因子均满足《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要求,因此,项目所 在区域属于达标区。 (2)特征因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特殊因子为非甲烷总烃,委托内蒙古航峰检测 技术有限公司于 2022 年 12 月 13 日-12 月 15 日对本项目环境空气进行了 现状监测,监测点位于本次评价范围内。 ℃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 于评价区域内布设 1 个特征因子监测点位,在当季主导风向下风向。 ℃监测项目 项目监测项目包括:非甲烷总烃,同步观测风速、风向、气温、气 21 压等常规气象参数。 ℃监测时间及频率 监测时间连续监测 3 天。 ℃监测结果 现状数据统计结果见表 3-2,检测报告见附件 3。 表 3-2 检测类别 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环境空气 检测 检测项 单位 检测时间 点位 目 02:00-03:0 0 08:00-09:0 危废 非甲烷 0 mg/m3 库下 14:00-15:0 总烃 风向 0 20:00-21:0 0 检测性质 现状检测 12 月 13 日 12 月 14 日 12 月 15 日 0.23 0.34 0.28 0.24 0.31 0.16 0.29 0.38 0.26 0.27 0.24 0.33 标准 限值 2.0 根据监测结果,非甲烷总烃的浓度为 0.16-0.38mg/m3。参照执行《环 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环境空气中非甲烷 总烃的 1 小时平均值检测结果满足其二级标准限值要求。 2、地下水、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依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 行):土壤、声环境不开展专项评价;地下水原则上不开展环境质量现 状调查。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 源保护区的开展地下水专项评价工作。 本项目位于嘉合风电场厂区内,项目周边无水资源保护区,且项目 区已进行硬化并进行了防渗处理。因此综合考虑,本次未开展地下水、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 行)》,声环境不开展专项评价,本项目厂界周边 50m 范围内无声环境 敏感目标,因此本次评价不开展声环境现状监测。 4、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无生产废水;员工由现有项目中调配,不新增劳动定员,无 22 新增生活污水;危废暂存间地面进行了防渗处理,库区墙裙内侧四周设 围堰,废齿轮油、废电池暂存区内设 1 座事故集液池。对地表水环境影 响很小。因此本次评价不开展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 1、大气环境 根据实地勘查,本项目危废暂存间外 500 米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居住区等,无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2、声环境 环境 本项目厂界外 50 米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 3、地下水环境 目标 厂界外 500 米范围内无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 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 4、生态环境 本项目位于嘉合风电场厂区内,不新增用地,不涉及生态环境影响, 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废气 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表 2 中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限值。 表 3-2 污染 物排 放控 制标 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污染物项目 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 非甲烷总烃 4.0 厂界外最高浓度 2、噪声 施工期厂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的标准限值;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 2 类区标准。 表 3-3 施工阶段 表 3-4 区域 厂界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昼间 夜间 70dB(A) 55dB(A)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厂界外声环境功 能区类别 2 23 时间 昼间 60dB(A) 夜间 50dB(A) 3、固体废物 项目新建危废暂存间暂存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 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 无。 总量 控制 指标 24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施工期废气主要为建筑材料的搬运及堆放扬尘、运输车辆造成的道路 扬尘及车辆排放的尾气等。 (1)施工扬尘影响分析 施工场地建筑、堆料及运输抛洒等建筑扬尘在施工高峰期会不断增多, 是造成扬尘污染主要原因之一;沉积在道路上其它排放源排放的颗粒物, 经来往车辆碾压后会导致粒径较小的颗粒物进入空气,形成二次扬尘;车 辆尾气中主要污染物为 NOx 等,属间断运行,工程在加强施工车辆运行管 理与维护保养情况下,可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对环境影响小。 (2)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为有效控制施工期间空气环境的影响,本评价对施工期提出以下要求: 施工 期环 境保 护措 施 ① 施工场地每天定期洒水,防止浮尘产生;运输通道及时清扫、冲 洗,以减少汽车行驶扬尘; ② 运输车辆应按要求配装密闭装置、不得超载、对易起尘物料及垃 圾加盖蓬布。运输车辆进入施工场地应低速行驶或限速行驶,以减少产尘 量,对运输车辆的车轮及底盘上的泥土要经常清洗,减少运输过程泥土散 落路面。同时运输路线尽量避开环境保护目标; 施工产生的扬尘属短期污染,其影响将随施工行为的结束而结束。因 此在采取严格的防尘措施后,施工期扬尘的影响将大大地降低,其对环境 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本项目土建施工工期较短,施工期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依托 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 3、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机械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及器材运输产生的交通噪 声,由于施工期较短,且施工场地周围 50m 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项 目施工期噪声影响随着施工结束后影响也随之消失,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需采取以下治理措施: 25 ①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 时施工; ②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可从根本上降低源强; ③ 降低人为噪声影响,在装卸过程中,禁止野蛮作业,减少作业噪 声。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 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为施工过程 中产生的弃料,部分可以回用于项目建设,不能回用的定期拉运至指定地 点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定期拉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理。 综上,本项目施工期较短,严格落实本环评所提污染防治措施,可大 大降低施工期的环境影响。 1、运营期废气产排情况及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1)大气污染物及源强分析 本项目仅对危险废物进行暂存中转,不对其进一步处理,危险废物密 封暂存过程废气挥发量很小,主要为废油暂存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以 运营 非甲烷总烃计。 期环 挥发性有机物(以非甲烷总烃计)产生量参照《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 境影 耗》(GB11085-89),根据表 1 贮存损耗率表,本项目铁桶属于立式金属 响和 罐,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属其他油,则贮存损耗率取值 保护 0.01% 。 本 项 目 年 周 转 废 油 总 量 约 为 1t , 则 非 甲 烷 总 烃 产 生 量 共 计 措施 0.1kg/a。 表 4-1 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 名称 产污环 节 污染物 年排放 产生量 时间 (h) (kg/a) 危废库 危险废 物贮存 非甲烷 总烃 8760 0.1 26 排放情况 排放浓度 限值 排放量 排放速 (kg/a) 率 (g/h) (mg/m3) 0.1 0.011 4.0 (2)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废气排放量较小,且油桶加盖密封不易挥发,采取自然通风的 方式使废气无组织排放。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标准》(GB16297-1996)表 2 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 4.0mg/m3。 2、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员工由现有项目中调配,不新增劳动定员,无 新增生活废水产生,故本项目运营期对周边水环境影响较小。 3、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项目主要噪声主要为危险废物厂区内入库及委托有资质单位运出厂 区产生的噪声,噪声值在 65~80dB(A)之间,仅在危险废物转运时产生, 危险废物暂存过程中无噪声产生。 表 4-2 主要噪声源的噪声值 设备名称 dB(A) 备注 降噪措施 运输车辆 65~80 间歇性噪声 来往车辆限制车速、禁止鸣笛 本项目 50 米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采取对运输车辆限制车速、禁止 鸣笛等措施后,经距离衰减,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排放标 准》(GB12348-8008)2 类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 4、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 箱润滑油、废铅蓄电池、沾染了矿物油的含油废抹布、含油木屑等废物。 该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经本次新建的危废暂存间统一收集,定期交由有资 质单位处理。 本项目运行期间,员工生活、办公及就餐均依托现有项目,无新增生 活垃圾产生;危险废物从入库到出库整个环节都保持原始包装状态,正常 情况下不产生固体废物;非正常工况下,可能会产生少量电解液及废油, 集液池(事故池)及托盘等可全部收集后置于完好无损的专用容器中,交 有资质单位处置。 5、运营期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分析 (1)污染途径 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因子及污染途径见表 4-3。 27 表 4-3 地下水、土壤环境影响因子及污染途径表 污染源 工艺流程/节点 污染途径 地下水 危险废物暂存 垂直入渗 土壤 危险废物暂存 垂直入渗 全部污染物指标 废油、废铅酸电 池 废油、废铅酸电 池 特征因子 石油类 石油烃、苯并芘 (2)影响分析 本项目主要为物料渗漏对土壤、地下水造成的影响。 本项目油桶均为密闭优质储油桶,库内使用坚固的防渗防腐材料修建, 地面、集液池、裙脚等均进行了防渗处理。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乙 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10-10cm/s。本项目所 涉及物料不发生反应,且废油桶堆放位置较高,集液池所处地势相对较低, 发生泄漏时,物料可以很快的汇入集液池(事故池),集液池是泄漏废油 量最大的位置,通过人工收集到完好的油桶内,其余位置泄漏的废油容易 被发现并清理,渗漏量相对较少。因此,本项目物料泄漏对评价区域内土 壤、地下水造成的影响较小。 (3)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严格按照“源头控制、分区防控、污染监控、应急响应”的原 则进行土壤、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及管理措施,具体如下: ① 一旦发现土壤、地下水污染,立即检查油桶、防渗层是否破损, 若有破损及时进行修补,待防渗层修补好后,方可恢复运营; ② 根据建设项目场地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和污 染物特性,确定本项目为重点防渗区。本项目危废暂存间储存的废变压器 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废铅蓄电池、沾染了矿物油的废物均属危险废物,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地下水环 境保护措施及对策的要求,危废暂存间防渗性能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 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防渗要求。本项目分区防渗情况见表 4-4。 表 4-4 防渗分区 防渗单元 重点防渗区 危废库 本项目分区防渗表 防渗要求 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 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10-10cm/s。 ③ 当事故状态下危废库废油泄漏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时应急监测方 28 案见表 4-5。 表 4-5 类别 地下水 土壤 监测点位 事故发生点 事故发生点 地应急监测计划一览表 监测指标 石油类、挥发性酚类 石油烃、苯并芘 检测频率 事故发生 24h 内 事故发生 24h 内 项目运营期间,为监控危险废物泄漏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排污单位 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819-2017)要求,本项目制定监测方案, 详见表 4-9。 6、生态 本项目位于嘉合风电场厂区范围内,项目周边无国家、省级重点保护 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及文物古迹等环境敏感点。项目不新增占地,且 项目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均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 规定的排放标准内,因此该项目对周围环境和生态无明显影响,环境影响 可接受。 7、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 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 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 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能够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1)风险识别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为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危废暂存 间年周转废变压器油 0.5t,年周转风机齿轮箱润滑油 0.5t。废变压器油、 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属于易燃液体,在贮存及转运过程中存在一定危险性, 主要表现在:油桶可能出现泄漏,以及由泄漏进一步引发的火灾、爆炸事 故。废变压器油的理化性质见表 4-6。 表 4-6 产品名称 性质 气味 初馏点 闪点 水中溶解性 变压器油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变压器油 颜色 倾点 密度 自然点 有机溶剂中溶解性 浅色液体 无味 >250℃ >140℃ 不溶 29 <1.0 <-35℃ 882kg/m3 >270℃ 可溶 粘度 碳性分析 PCA 含量 DMAO 有害物成分 物理 和化 学危 险 危险 人类 性概 健康 述 环境 急救 措施 消防 措施 意外 泄露 应急 处理 操作 处置 与储 存 接触 控制 个体 防护 <13mm2/s CA,% <10 CN,%>40; <3% 烷烃、环烷族饱和烃、芳香族不饱和烃等组成的化合物。 温度升高超过物理性质指标时,会释放出可燃蒸气和分解产物。 吸入蒸气或烟雾(在高温情况下才会产生)会刺激呼吸道,长期 或重复皮肤接触会造成脱脂或刺激,眼镜接触可能应急刺激。 矿物白油缓慢生物降解,产品将在环境中保留一段时间,存在污 染地面、土壤和水的风险。 备注: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本产品不存在不可预计的危险。 皮肤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擦去矿物油,并用香皂和大量水清洗, 接触 衣物未清洗前勿使用,如果发生刺激反应,请与医生联系。 眼睛 用大量的水清洗,如果发生刺激反应,请与医生联系。 接触 如果吸入雾、烟或蒸气引起刺激反应,立即转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呼 吸入 吸困难可进行吸氧,如症状未缓解,请与医生联系,如呼吸停止 应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送医院就诊。 食入 用水清洗口腔,如果吞下量较大请于医生联系,不要进行催吐。 合适 的灭 使用干粉、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剂,也可使用喷雾或水雾 火剂 不能 使用 水 的灭 火剂 消防 人员 消防人员应穿着全身防护服,并配带正压呼吸器 防护 个人 佩带适当的防护设备,立即熄灭火源。 措施 环境 防止溢出物进入或蔓延到排水沟、水道和土壤中,与当地环境保 措施 护部门联系。 如果无危险,应尽快停止泄露,少量泄露时,用黏土、沙、土或 清洁 其它合适的材料吸收,大量泄露时,用泵将泄露的油泵入事故油 方法 池中,然后再用上面提到的材料吸收。 避免热、明火和强氧化剂,所有处理设备要进行接地,以防电火 处理 花,如果处于高温下或高速运动的机械设备中,可能会释放出蒸 气或雾,因此需要良好的通风,使用防爆通风设备。 贮存于干燥,凉爽环境下,通风良好处,避免强烈日光,明火和 贮存 高温。 控制 如果存在矿物油的尘雾,应进行通风。 因素 呼吸 如果产品需要加热,应佩戴能防护有机物蒸气的面具或呼吸器。 防护 手的 如果存在于皮肤反复接触的可能性,佩带防油手套。 30 稳定 性和 反应 活性 毒理 学资 料 防护 眼睛 防护 皮肤 与身 体防 护 卫生 措施 稳定 性 避免 分解 产物 急性 毒性 吸入 食入 眼睛 接触 致敏 概述 生态 学资 料 废弃 处置 迁移 率 持续 性/降 解能 力 生物 积聚 废弃 物性 质 废弃 处置 方法 废弃 注意 事项 运输信息 如果可能发生溅出,佩带护目镜。 如果可能存在皮肤身体接触,穿戴防护服,经常更换或污染时更 换。 在吃饭、喝水、吸烟,使用化妆品和上厕所前用肥皂和水洗,受 污染的衣物在重新使用前要清洗。 在通常环境下稳定。 强氧化剂。 热解或分解产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条件,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和未知有机物。 现有研究表明 LD50 口服>5000g/kg,可以认为急性毒性降低。 无数据,但长时间和重复吸入高温下产生的蒸气或雾可能会刺激 呼吸道。 无数据,但可能导致恶心甚至呕吐和腹泻。 无数据,但可能会引起发红和短暂疼痛。 研究表明无致敏迹象。 根据 OECD-203 实验方法进行检测,各产品鱼类急性毒性检测结 果均 显示 LC50>100mg/L,属于低毒类物质。对环境无可预见的损害。 低,因为不溶于水。 根据 OECD-301D 方法进行检测,各产品 28 天生物降解率介 于 10.1%~27.1%间。物质不符合可迅速生物降解的标准。 无数据,但烃类分子的体积降低了生物积聚的可能性。 无 一般认为,未使用的产品可以不视为有害废弃物,被污染的包装 物应视为有害废弃物,按当地法规进行处置。 无 根据中国和国际相应的法规,产品在陆路、铁路运输、海运和空 运时不作为有危险的商品。 (2)风险潜势初判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企业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分级方法》(HJ941-2018),计算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 31 量比值(Q)。 当企业只涉及一种风险物质时, 该物质的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即为 Q; 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Q): Q=w1/W1+w2/W2+...+wn/Wn 式中: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存在量,t; W1,W2,...,Wn--每种风险物质的临界量,t。 按照数值大小,将 Q 划分为 4 个水平: (1)Q<1,以 Q0 表示,企业直接评为一般环境风险等级; (2)1≤Q<10,以 Q1 表示; (3)10≤Q<100,以 Q2 表示; (4)Q≥100,以 Q3 表示。 本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的计算结果见表 4-7。 表 4-7 本项目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量量与其临界量 区域/设施名 最大储存量 是否超临 辨识指标 AQR (最大数 物料 临界量(t) 称 (t) 界量 量/相对应的临界量) 废变 1 0.5 2500 0.0002 压器 否 油 危废库 风机 齿轮 2 0.5 2500 0.0002 否 箱润 滑油 0.0004 合计 序号 风险物质的最大存在总数量与其临界量比值 Q=0.0004<1。 风险潜势为 I。 (3)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环境风险分析情况如表 4-8 所示: 表 4-8 项目 危险物质 分布情况 影响环境 途径识别 环境风险分析一览表 嘉合风电场危废库项目 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 危废暂存间 ℃ 若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泄漏并燃烧,次生一氧 化碳排入大气,污染周边大气环境; ℃ 若容器破损、且危废暂存间防渗层破损,可能通过垂直入 渗污染土壤或地下水; ℃ 若危废浸水,危废暂存间底部应急事故储油池损毁,含油 废液可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周边地表水环境 32 ℃ 对地下水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油桶均使用密闭优质储油桶,库内使用坚固的防渗防 腐材料修建,地面、导流槽、集液池、裙脚等均进行了防渗处理。 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 渗透系数≤1×10-10cm/s。库区四周设 1m 高墙裙,墙裙与地面严密 接缝并抹平;危废库内四周设导流槽,最终汇入 1 座(直径 50cm, 高度 70cm)的集液池(事故池)。发生泄漏时,物料可以很快的 汇入集液池,集液池是泄漏废油量最大的位置,通过人工收集到 完好的油桶内,其余位置泄漏的废油容易被发现并清理,渗漏量相 环境风险分析 对较少。因此,本项目物料泄漏对评价区域内土壤、地下水造成 的影响较小。 ℃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由于本项目储存的物料主要为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 油、废铅酸电池,当发生火灾事故时会产生 CO 和 CO2,对周边 环境空气造成影响。 项目所处地势开阔,空气流通性较好,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 速度快,且火灾爆炸产生污染物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爆炸结束将 很快解除,因此火灾爆炸事故产生的污染物不会对大气环境产生 明显影响。 ℃ 应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满足安全及消防要求。 在建构筑物的单体设计中,严格按照要求的耐火等级、防爆等级, 在结构形式上,材料选用上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大气环 ℃ 危废暂存间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境 ℃ 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确保每位职工都掌握安全 防火技能,一旦发生事故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 在发生事故时,应及时组织该范围内人群向当时风向的上 风向转移,以减少对人群的伤害。 对危废间按照规定进行重点防渗,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 地下水 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10-10cm/s。 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防止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结合《乌拉特中旗协合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预案》,制定值班制度,安排指定值班人员检查,危废暂存间废 风 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是否泄漏; 险 风险监 ℃制定应急监测方案,可与有监测资质的单位签订委托监测协 防 控和应 议; 范 ℃嘉合风电场设置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应急通讯、清理收 急监测 措 集泄漏物质的铲子、消防沙、灭火器、劳保用品等,本项目危废 施 库应统一纳入管理;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危险废物的收集 ℃ 危险废物的收集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内容至少应包括 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和方法、专用设备和工具、转移和交接、安 全保障和应急防护等; 危险废 ℃ 危险废物收集和转运作业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 物收集、 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镜、防护服、防毒面具或口罩等; 贮存要 ℃ 在危险废物的收集和转运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 求 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防爆、防火、防中毒、防感染、防泄漏、 防飞扬、防雨或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 危险废物收集时应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危险特性、 物理形态、运输要求等因素确定包装形式,具体包装应符合如下 33 运输过 程中的 风险防 范措施 消防、防 雷与防 静电 要求: A 包装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可根据废物特性选择钢、铝、 塑料等材质; B 性质类似的废物可收集到同一容器中,性质不相容的危险 废物不应混合包装; C 危险废物包装应能有效隔断危险废物迁移扩散途径,并达 到防渗、防漏要求; D 包装好的危险废物应设置相应的标签,标签信息应填写完 整翔实; E 盛装过危险废物的包装袋或包装容器破损后应按危险废物 进行管理和处置; F 危险废物还应根据 GB12463 的有关要求进行运输包装。 危险废物的贮存 ℃ 本项目按照相关文件新要求配制符合条件的贮存设施; ℃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应满足 GB18597、GBZ1 和 GBZ2 的有关要求; ℃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消防设施; ℃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根据贮存的废物种类和特性按照 GB18597 附录 A 设置标志; ℃ 危险废物贮存期限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 ℃ 危险废物贮存过程中应建立危险废物贮存的台帐制度,危 险废物出入库交接记录。 ℃ 运输车辆配备必要的事故急救设备和器材,如灭火器、急 救箱等。 ℃ 加强对车辆的管理,加强车检工作,保证上路车俩状况良 好;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要求,运 输危险品时,必须持有部门颁发的运输许可证、驾驶员执照及保 安员证书;在车前醒目位置悬挂黄底黑字“危险品”字样,严格禁 止车辆超速、超载。 ℃ 运输过程要防渗漏、防溢出、防扩散。备有发生抛锚、撞 车、翻车事故的应急措施。运输工具表面按标准设立危险货物标 识。 ℃ 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事故,驾驶员和押运员采取 应急处理的同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和环保等有关部门。疏散群 众,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和消防人员抢救 伤者和物资,使损失减小至最小范围。 ℃ 设置专用报警电话,火灾报警电话:119; ℃ 配置应急工具和消防设施,包括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自 给式空气呼吸器,一定数量的手提式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定 期组织演练,并会正确使用; ℃ 整个场区范围设置为“防火禁区”,规定进入危废库后,严 禁携带火种,严禁烟火。在危废库内进行维修、电焊等明火作业 时,必须申请火票,现场有消防人员负责值勤和监督; ④ 对较高的建筑物和设备,设置屋顶面避雷装置,高出厂房 的金属设备及管道均考虑防雷接地以防雷击。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规定,结 合装置环境特征、当地气象条件、地质及雷电流动情况,防雷等 级按第三类工业建、构筑物考虑设置防雷装置,防雷冲击电阻不 大于 30Ω。低压接地系统采用 TN-S 接地方式,变电所工作接地 34 应急预 案 电阻不大于 4Ω。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与 PE 线可靠连接。 依托嘉合风电场现有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减缓事 故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1)环境管理 ①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等要求,本项目依托嘉合风电场 危废库现有环境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日常环境管理工作,环境管理机构职 能如下: A 负责贯彻实施国家环保法规和有关地方环保法令; B 加强环保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环境管理制度,确保污染治理和生 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实施,并实施检查和监督; C 组织开展环境监测。 ② 环境管理要求 项目运营期依托嘉合风电场危废库现有环境管理人员进行环境管理 工作,建立健全本项目环保档案,监督检查本项目环保设施运行效果,环 境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A 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危险废物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及时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对暂存的危险废物进行委托处置,最长暂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B 制定危险废物管理台账,评价要求台账应详细记录、长期保存,以 供随时查阅。危废暂存间外设置危险废物警示标志,危险废物容器和包装 物上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签; C 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废铅酸蓄电池在收集、转运、暂 存过程中若发现容器破损,应及时采用新的包装; D 危险废物的运输应委托具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进行运输。运输 车辆应当保持功能齐备、完好和车身整洁。运输车辆应密闭,采取铺设土 工膜等方式防止洒漏,并不得超载。运输时不得沿途泄漏、遗撒和倾倒; E 必须定时对贮存废变压器油、风机齿轮箱润滑油的油桶、托盘等进 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废危险废物转移过程中洒 落的固废应及时收集,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 35 F 配备足够数量的应急物资,定期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G 按照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加强对已登记的中转储存危险废物的监 管制度、台账制度,实施信息化监控。 H 收集储存的危险废物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部令 第 23 号)中的有关要求管理,危险废物转移程序如下: a 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批危 险废物转移计划;经批准后,产生单位应当向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申请领取联单; b 产生单位应当在危险废物转移前三日内报告移出地环境保护行政 主管部门,并同时将预期到达时间报告接受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c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实行全国统一编号;移出人每转移一车(船或者其 他运输工具)次同类危险废物,应当填写、运行一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每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次转移多类危险废物的,可以填写、运行一份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也可以每一类危险废物填写、运行一份危险废物转移 联单。 使用同一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一次为多个移出人转移危险废物的 ,每个移出人应当分别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d 采用联运方式转移危险废物的,前一承运人和后一承运人应当明确 运输交接的时间和地点。后一承运人应当核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确定的移 出人信息、前一承运人信息及危险废物相关信息。 e 接受人应当对运抵的危险废物进行核实验收,并在接受之日起五个 工作日内通过信息系统确认接受。运抵的危险废物的名称、数量、特性、 形态、包装方式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填写内容不符的,接受人应当及时告 知移出人,视情况决定是否接受,同时向接受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 f 对不通过车(船或者其他运输工具),且无法按次对危险废物计量的 其他方式转移危险废物的,移出人和接受人应当分别配备计量记录设备, 将每天危险房物转称的种类、重量(数量)、形态和危险特性等信息纳入相 关台账记录,井根据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要求 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36 g 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数据应当在信息系统中至少保存十年。因特 殊原因无法运行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的,可以先使用纸质转移联单,并 于转移活动完成后十个工作日内在信息系统中补录电子转移联单。 ℃ 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 A 加强职工的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环保意识,增加对污染危 害的认识,明白自身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位置和责任。 B 加强上岗培训工作。管理和操作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专业技能培 训,实行持证上岗。严格执行培训考核制度,不合格人员决不允许上岗操 作。 ④ 建设期环境管理建议 A 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协商,将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列入合同文本, 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并实行奖惩制度; B 施工单位应遵照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环保法规组织施工,并 切实落实本报告书中建议的各项环保措施和对策、真正做到文明施工; C 施工单位应主要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主动配合搞好 施工期的环保工作。 图 4-1 危险废物警告标志 37 图 4-2 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上的标签 图 4-3 危险废物信息公开栏 (2)环境监测计划 本项目运营期监测计划见表 4-9。 表 4-9 监测 项目 监测点位置 监测频次 项目厂界 《大气污染物综合 1 次/半年, 排放标准》 必要时增 GB16297-1996 表 2 加频次 无组织排放限值 地下 水 pH、耗氧量、总硬度、 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 氯化物、硝酸盐氮、亚硝 升压站内取 酸盐氮、氨氮、挥发性酚、 水井 氰化物、砷、汞、六价铬、 (108°10′1. 铅、氟化物、镉、铁、锰、 57″,41°46′2 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以 2.70″) 及 K+、Na+、Ca2+、 Mg2+、SO42-、Cl-、 CO32-、HCO3-、石油类 1 次/季度, 《地下水质量标准》 必要时增 (GB/T14848-2017) 加频次 III 类标准 土壤 石油烃(C10-C40)、镉、 危废库北侧 汞、砷、铅、铬、铜、镍、 空地 锌 噪声 项目厂界四 周各设置 1 个监测点位 废气 监测因子 本项目运营期监测计划一览表 非甲烷总烃 Leq(A) 38 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 农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管控标准》(试行) (GB15618-2018) 《工业企业厂界环 1 次/季度, 境噪声排放标准 必要时增 (GB12348-2008)2 加频次 类标准 5 次/年, 必要时增 加频次 9、环保投资及“三同时”验收 本项目总投资为1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10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 比例为100%。环保投资及“三同时”验收一览表见表4-10。 表 4-10 类 型 废 气 固 废 污染源 非甲烷 总烃 总体 方案 转移 处置 噪 声 交通噪 声 风 险 防 范 废变压 器油、风 机齿轮 箱润滑 油、铅蓄 电池 环保投资及“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环保措施 验收标准 投资 (万元) 设置窗户,自然通风 《大气污染物综 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 6)表 2 无组织排 放监控浓度限值 / 建设 1 间 18m2 危废暂存间,长 3m、 宽 6m,高 2.35m 危废库采用铝制结构集装箱,地面 平整硬化后,将预先定制好的集装 箱安装完成即可。危废暂存间地面、 墙裙、集液池等均进行了防渗处理。 《危险废物贮存 防渗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 污染控制标准》 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 (GB18597-200 系数≤1×10-10cm/s。库区四周设 1m 1)及其修改单 高墙裙,墙裙与地面严密接缝并抹 平;危废库内四周设导流槽,最终 汇入 1 座(直径 50cm,高度 70cm) 的集液池(事故池) 储存的危险废物定期委托有资质单 位清运处理,协议、台账、联单等 《工业企业厂界 噪声排放标准》 车辆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 GB12348 -2008 )中 2 类 标准的要求 配备灭火器、消防沙箱、铁锹、防 毒面罩等 合计 39 / 7.5 2 / 0.5 10 40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 名称)/污染源 要素 环境保护措 项目 执行标准 施 有机废 大气环境 危废暂存间 气以非 油桶密闭;加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 甲烷总 强通风 标准》 (GB16297-1996) / / 合理安排运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 等效 A 输时间;车辆 声排放标准》 声级 限速、禁止鸣 (GB12348-2008) 烃计 / 地表水环境 声环境 运输车辆 / 中的 2 类标准 笛等 电磁辐射 / / / / 员工生活、办公及就餐均依托现有项目,无新增生活垃圾产 生;危险废物从入库到出库整个环节都保持原始包装状态,正常 固体废物 情况下不产生固体废物;非正常工况下,可能会产生少量电解液 及废油,集液池及托盘等可全部收集后置于完好无损的专用容器 中,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本项目油桶均为密闭优质储油桶,库内使用坚固的防渗防腐 土壤及地下 材料修建,地面、集液池、裙脚等均进行了防渗处理。防渗层为 2mm 水污染防治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 措施 ≤1×10-10cm/s。利用升压站内水井作为监测井,定期监测危废库对 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危废暂存间地面、墙裙、集液池等均进行了防渗处理。防渗 防渗 层为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 透系数≤1×10-10cm/s。 生态保护措 施 环境风险 本项目位于嘉合风电场厂区范围内,不新增占地,对周围环 境和生态无明显影响。 环境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降低风险度,可以从两个方面采取措 41 防范措施 施:一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二是减轻事故危害强度,此外预先 制定好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计划,可以大大减轻事故来临时可能 受到的损失,针对本项目具体情况提出以下环境风险管理对策: 加强安全、消防和环保管理,建立健全环保、安全、消防各项制 度,设置环保、安全、消防设施专职管理人员,保证设施正常运 行或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 年版)》, 本项目属于“四十四、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59”中“其他危险品仓储 (含油品码头后方配套油库,不含储备油库)”类别,为登记管理, 企业应当在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发生实际排污之前在全国排污许可 证管理信息平台填报排污登记表,登记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去 向、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信息。 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 42 六、结论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采取完善的环境保护及污染控 制措施,可实现各类污染物的稳定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本评 价从环境保护角度认为,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43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项目 分类 以新带老削减 现有工程 现有工程 在建工程 本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 量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固体废物 许可排放量 排放量(固体废物 排放量(固体废 全厂排放量(固体 (新建项目不 产生量)① 产生量)③ 物产生量)④ 废物产生量)⑥ ② 填)⑤ 变化量 ⑦ 废气 非甲烷总烃 / / / 0.05kg/a / 0.05kg/a 0.05kg/a 废水 / / / / / / / / 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 / / / / / / / / 废变压器油 / / / 0.5t/a / 0.5t/a 0.5t/a 风机齿轮箱 润滑油 / / / 0.5t/a / 0.5t/a 0.5t/a 废铅酸电池 / / / 2t/5a / 2t/5a 2t/5a 沾染了矿物 油的废物 / / / 0.1t/a / 0.1t/a 0.1t/a 危险废物 注:⑥=①+③+④-⑤;⑦=⑥-① 44 附件 1 委托书 45 附件 2 乌拉特中旗川井风电场中国风电集团公司 49.5MW 工程报告表的批复 46 47 附件 3 检测报告 48 49 50 51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52 附图 2 本项目与巴彦淖尔市生态空间图对照 本项目 53 附图 3 本项目与巴彦淖尔市环境管控单元图对照 本项目 54 附图 4 项目与风电站升压站位置关系图 危废库 55 附图 5 环境保护目标图 危废库 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