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春风化雨 果行育德.docx

heart。梦出发3 页 23.371 KB下载文档
春风化雨 果行育德.docx春风化雨 果行育德.docx春风化雨 果行育德.docx
当前文档共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春风化雨 果行育德.docx

春风化雨 果行育德 ——小学家庭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绵阳市安昌路小学 刘晓羽 摘要: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 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家庭,学校,社会,时刻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优质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学校教育,和谐的社 会环境能让孩子健康发展。学校、社会环境对一个刚步入学校的孩子来说是较为固定的,而 家庭教育却是千差万别的,一个孩子从呱呱落地就开始接受着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教育影 响着孩子的习惯、性格、学习及将来的成长道路。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一生的走向和结 局。白岩松曾说过:“不是当了父母就天然是合格父母,父母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大行当。”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容忽 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因为不注重家庭教育方法,忽略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能平等与 孩子沟通对话,导致很多悲剧不断上演,付出许多无法挽回的惨痛代价。 《奇葩说》中有个辩手陈铭曾说:“教育的客体不应该是孩子,而应该是环境,我们必 须给孩子一方花园,备足养料,让他们百花齐放或一枝独秀。”许多父母为教育殚精竭虑却 又心血东流的症结恰恰在这里。他们总是专注于塑造和雕琢,却忘了教育的本质是生长,生 长的要件是环境。坦诚相见的亲子关系、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窗明几净的学习空间……它 们像阳光、空气、土壤和水一样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关系;言传身教;赞美评价;健康和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从呱呱 坠地起,就无时不刻地在模仿自己的父母。但父母既为师,且任职时间为终身, 却不用经过一定的岗前培训,任何人只需为人父母,便可拥有对孩子指手画脚的 “教导权” ,不管这位父母本身的能力、德行、人品是优是劣。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老师”不同,“学生”自然也就不同。古往 今来,大多数有成就的人物背后大抵都有一位重视言传身教的母亲。如若没有为 了儿子成长三次搬家“断机督学”的孟母,哪来勤学苦读学问精深的“儒家亚圣” 孟子?如若没有因为贫寒却坚持在沙地上“画荻教子”的欧阳修之母,哪来的宋 代文学大家欧阳修?如若没有儿子身居官位不敢收人物品“封坛退鲊”的陶侃之 母, 哪来一位廉洁奉公的清官陶侃?如若岳母不是深明大义忍痛在儿子后背刺字, 又何来“精忠报国”受后世景仰至今的忠臣岳飞? 如今现代社会的我们虽比不得这些历史上最为贤良的榜样人物,但我们身为 孩子的模仿对象,我们的一言一行,或好或坏,孩子全都在复刻中。当我们斥责 孩子不求上进、只知玩乐的时候,有没有检视自身,是不是一有空闲就瘫在沙发 上埋头做那“手机一族”来放松自我?当我们斥责孩子举止粗俗,没大没小时, 有没有发现自己在家说话也不过头脑,脏话口头禅随口乱飙?当我们指责孩子丢 三落四房间乱得像猪窝时,有没有发现自己没有从小训练他拿东西要放回原位, 且事事替他代劳? 诸多种种,逐一回想,终归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端正自己,孩子只是我们的 复刻品,一味的指责孩子,对于自己的不妥之处,却有万般理由推脱,这就是所 谓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孩子自然不服,所谓的教育也就大打折扣。 那么小学阶段,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该如何去做呢? 一.家长注重言传身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 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 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 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 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 “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 修养,言传身教地将有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 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 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 质,家长自己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最好的学习榜样,使孩子 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 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在平日相处中,每个家庭成员“说到做到” 很重要,也就是所谓的“言必行,行必果”。曾子曾在《曾子杀猪》的故事中对 妻子说:“父母教孩子要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 人。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了。”告诉我们父母平时必须言而 有信,不可变卦逃脱,否则父母威信受损,孩子也学会习惯性出尔反尔,小到现 在的学习,大到长大后的诚信,都有可能受影响。 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 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 别出来”。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 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 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关键期,这时对孩子采用以严为主。教育 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诚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 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 扫地等家务。出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给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 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味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 更能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 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 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权威、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 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三.善于巧妙赞美评价 很多父母喜欢拿别人家的孩子跟自己孩子作对比,以催促自家的孩子上进, 其实这是孩子最为反感父母的事情之一。其实想一想,我们也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不是总统马某王某之辈,如何又能要求孩子一定要做那人中龙凤?能够站在金字 塔顶端的人毕竟是少数,能够当个快乐的普通人就很好了:有健康的体魄,正确 的三观,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诚实有礼守信,有喜欢且可以专注的爱好,乐观 开朗的性情,能够拥有这些亦是难得,并不意味着人生因此失败。 中国人大多有自谦的习惯,不会在人前夸奖孩子,反倒自谦地批评自家孩子, 放大孩子的缺点,平日里也是批评多过赞美。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很难建立, 反倒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往你批评的方向越走越远,甚至变成自卑。人无完人, 不能一味的鸡蛋缝里挑骨头,父母的评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至关重要,要多学会 欣赏孩子的发光点,不要吝惜赞美之词,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喜欢叽叽喳喳的说些学校的趣事,我们要耐心倾听,询 问他有没有开心或难过的事情?学到什么新鲜知识?有什么题目不会,帮他及时 消灭之类。让孩子乐于和我们交流,不要有特别的心事,与我们产生隔阂,特别 是即将进入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能一味的谩骂斥责,反倒让孩子与父母离得越 来越远,那真是得不偿失。当你知道他每日的细琐日常,你知道他的小伙伴姓甚 名谁,你知道他喜欢什么,你知道在某种情境下他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应,你和他 有会心一笑的共同话语。当他难过的时候,你知道如何陪伴他,当他开心的时候, 你知道如何跟他一起快乐。当你伤心的时候,他知道如何抚慰你,当你快乐的时 候他知道如何同你一起分享快乐。这样的亲子关系联结就是最好的状态。 四.为孩子提供健康、和睦、幸福的家庭环境。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有着温暖被窝,热乎乎香 喷喷的饭菜和有着自由呼吸空间的家。你可以不懂作业辅导,你可以赚不到很多 钱,但是你需要给孩子一个温暖整洁的家,暖心,暖身,暖胃。孩子在家里,不 需要承受恶言恶语,不需要躲避各种伤害,他的心灵是自由的。孩子在家里,不 需要忍饥挨饿,他会有香喷喷的饭菜和干净暖和的床铺,可以饱饱地吃一顿,美 美地睡一觉,他的身体是安全而放松的,不需要担心外界的各种侵扰。作为父母, 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并长期坚持,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 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学习小天地,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 享受。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要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 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错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 确引导,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将来在逆 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顽强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百折不挠。 人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 面对现实,真正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是从家庭教育起步,而家庭教育确 实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 共同探讨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 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