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世界的另一半6 页 42 KB下载文档
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

《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 安阳市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编制本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杏鲍菇是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营 养丰富,植物蛋白高达 25%,含 18 种氨基酸及部分矿物元素, 其中八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具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吸收 功能、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理想的保健品。我市栽培杏鲍 菇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市是玉米主产区,杏鲍菇栽培原料玉 米芯、玉米粉等丰富易得,种植温湿度易于控制,适合杏鲍 菇的栽培与推广。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安阳地区的杏 鲍菇栽培种植技术,促进标准化生产,对于绿色食品杏鲍菇 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1、任务来源 该任务来源于 2020 年 7 月 24 日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的《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 2020 年第一批安 阳市地方标准制定计划的公告》。起草单位为:安阳市殷都 区农业农村局、安阳市殷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安阳纳川三 农实业有限公司等。 2、编制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主要来自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 的生产实践,标准内容和技术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 的规章制度要求,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相互衔接与 协调,体现了标准起草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本标准严格按照 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编写。 本标准依据标准:GB5749 生活用水卫生标准;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原则;NY/T393 原则;NY/T391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NY5099 食用菌栽培 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28 食用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三、编制过程 1、2020 年 7 月 27 日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广泛收集有关 杏鲍菇栽培种植方面的标准及技术资料,同时本标准宗旨在 绿色种植、严格控制种植的环境条件。通过大量的实验论证 和生产实践调研,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要求依 据。 2、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有 12 人,具体分工:丁永红、王 爱国、侯素芳、谢天根、王涛、郭燕英负责标准起草;申爱 兵、李晓霞、郭文军、张运海、董慧媛、吴忠河负责资料的 查阅、收集整理工作,调研生产技术情况。 3、标准编制小组多次召开标准方案论证会,就主要内 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最后确定了编制原则、 编制框架和内容,起草了标准初稿,并多次修改,形成了征 求意见稿。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1、范围 根据地方气候条件和栽培种植技术特点,规定了本标准 的适用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标准列出了需要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6 项。 3、生产条件 对杏鲍菇的产地环境、设施环境及栽培架的技术要求进 行了规范,生产实践得知单菇房 72m2 的容积有利于控制温 度、湿度,且每间房放 10000~12000 个菌包,保证产量最 大化,有利于节能减耗。 4、基质 我市是玉米主产区,玉米芯资源丰富,规定了玉米芯、 木屑为主料的技术要求,符合地方生产实际情况。 5、菌种 为了保证生产的杏鲍菇质量、产量,对所用菌种提出了 选用“杏鲍菇 1 号、 “杏鲍菇 2 号” ”明确要求。 6、栽培技术 本部分对杏鲍菇栽培技术中的培养料、拌料、装袋、灭 菌、接种、以及发菌期、出菇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进行了规范.标准规定的培养料中含水量 64~66%,PH 质 10~ 10.5.若含水量高,菌丝生长缓慢、易染菌、腐烂;含水量 低,菌丝细弱、子实体小,产量低。PH 值呈碱性,杂菌不宜 生长,杏鲍菇的出菇率高。 CO2 浓度对杏鲍菇的生长尤其重要,浓度高造成菌丝生 长受到抑制,杏鲍菇畸形,所以要勤检测、勤通风,控制在 0.3%以内。杏鲍菇属于低温型菌,菌袋发丝适宜温度在 22 ℃~25℃;出菇期温度低于 8℃,高于 20℃,子实体难发生, 持续高于 20℃,子实体易感染细菌,发黄、萎缩、有异味, 本标准在发菌期 22℃~24℃;催蕾期 12℃~14℃;育菇期 14 ℃~16℃温度的控制,符合杏鲍菇生长需求。 发菌时湿度过低,培养基失水,产量低;湿度高,外界 水分进入菌袋,培养基水分大,抑制菌丝生长。标准中湿度 控制在 60~65%,与培养基水分接近。出菇时湿度低,子实 体分化受抑制,菌盖小;湿度高,杏鲍菇颜色变深,发黑。 标准中湿度控制在 80~90%,利于杏鲍菇生长、品质好。只 有控制好温、湿度,才能保证杏鲍菇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7、采收、包装、运输及贮存 对采收、包装、贮存及运输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规范, 确保本部分技术要求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8、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木霉、毛霉、青 霉、链孢霉属于真菌类,可以通过培养料灭菌、无菌操作接 种防止感染;黄腐病、枯萎病、畸形菇通过控制温度、湿度、 CO2 浓度来防控;菇蚊、菇蝇通过设置杀虫灯、防虫网控制。 所以标准中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防控基本可以控制病 虫害的技术要求。 9、生产档案 为了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生产档案的记录内容信 息及档案保存年限做了要求。 五、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 经查询,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国际、国外标准。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 本标准编写过程无重大分歧意见产生。 七、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标准的制定,以环保优先、绿 色发展为原则,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与现行法律、法规及 有关标准不矛盾。本标准的编写是在遵循 GB/T1.1《标准化 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河南省地方标 准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杏鲍菇种植技术实际制定。标 准编写符合国家对标准结构、内容的要求。 国家在该领域尚无生效的强制性标准。 八、标准实施的建议 1、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使种植用户及时了解标准内 容和有关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保证新标准的贯彻实施。 2、在相关网站上公开发布,便于种植用户及时获知, 应用推广。 3、建议在全市的杏鲍菇种植中认真执行《杏鲍菇栽培 种植技术规程》,促进我市杏鲍菇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 使我市的杏鲍菇产品绿色、优质、安全,更好地发挥杏鲍菇 产业的生态效应、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4、在推广应用中进一步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不断完善 相关标准,为该标准的日后修订提供技术依据。 九、其他应予说明的问题 无 《杏鲍菇栽培种植技术规程》起草小组 2020 年 8 月 10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