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

脆弱让人放纵6 页 52 KB下载文档
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
当前文档共6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doc

连续化养蚕试养技术研究与推广 杭州市蚕桑学会、淳安县蚕桑学会、淳安县科协 连续化养蚕试养旨在帮助养蚕规模户通过桑园流转最 大限度利用桑叶养蚕,从而提高蚕桑经济效益。通过解决养 蚕规模户用工急增急减矛盾,均衡劳动用工,稳定用工人员, 同时提高蚕室蚕具利用率,提高机械化应用程度,降低生产 设施成本投入等途径,使养蚕成为部分纯农致富的主业。同 时可促进桑园流转稳定现有面积,防止产业快速下滑。 项目建设地点选址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省级生态 循环农业示范区范围内的汾口镇和浪川乡。项目区内蚕农种 桑养蚕实践经验丰富,当地农民房屋居住条件较好,养蚕用 房、养蚕用具等生产条件均具备。栽桑养蚕技术条件好,对 蚕桑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强,也有一定的省力化养蚕技 术,为连续化养蚕打下基础。 2015 年 8 月 6 日,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姚树列主席带领 相关科协科协领导,在杭州市农业局经作处副处长梁大刚同 志和杭州市种子总站副站长鲁华云同志的陪同下,前往淳安 汾口蚕桑示范园区,考察调研我市新型养蚕模式——连续 化养蚕的示范推广情况。通过推广实施,该养蚕模式已经初 具规模,成效显著。现将 2015 年项目实施情况,年终总结 如下: 一、 项目实施计划及方案 通过连续化养蚕试养,预计可流转桑园 300 亩,全年增 养蚕种 2000 张,多产茧 80t,蚕农增收 300 万元以上。 1、确立试养期数:全年饲养分 6 期和 8 期两种形式。6 期布局:春 2+夏 1+早中秋 1+晚中秋 1+晚秋 1;8 期布 局:春 3+夏 1+早秋 1+中秋 1+晚秋 2。 2、确保桑叶供应:一是提高现有桑园单位面积产质量; 二是在劳力和蚕室一定的前提下,调整现有桑园管理模式, 适应养蚕布局的变更,提高养蚕效益。 对现行桑园伐条时间与结构占比安排:春伐,3 月 15 日 -3 月 25 日,占比 20%;早夏伐,5 月 15 日-5 月 20 日, 占比 20%,夏伐,5 月 25 日-5 月 30 日,占比 30%,迟夏伐, 6 月 10 日-6 月 15 日,占比 10%;秋伐 7 月 15 日-7 月 20 日,占比 20%。改变现有桑园结构,新植部分杂交桑。 3、确定技术方案:(1)蚕品种配套(包括蚕种催青) ; (2)小蚕统一专养(人工饲料、十天养蚕法);(3)桑园 科学培管(桑园病虫综合防治);(4)蚕病综合防治;(5) 蚕茧收购。根据养蚕时间确定统一收烘或各自分散收烘,原 则上以统一收烘为主,以便减轻生产成本,蚕茧价格实施保 护价收购。 二、项目具体实施成果及经济效益 2015 年春期蚕,项目领导小组在汾口、浪川蚕茧基地开 始大力推广多批次养蚕试点。全年多增加 4 批次养蚕,全年 共养八批次蚕。全年共有 163 户参加多养四批次蚕。流转桑 园 300 亩,饲养蚕种 2000 张,产茧 80 吨,蚕农收入 300 万 元以上。增加了蚕农收入,多批次养蚕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更受养蚕户大青睐。 汾口镇桃林畈余三明 2014 年一年四期饲养蚕种 19.5 张, 产 茧 741kg 。 今 年 养 八 批 次 蚕 , 共 养 蚕 种 21 张 , 产 茧 776kg,比去年多产茧 35kg。茅屏村汪建富 2014 年一年饲养 蚕种 29 张,产茧 1131kg。今年养八批次蚕,共养蚕种 33 张, 产茧 1313kg,多产茧 182kg。 一年 6 期养蚕布局是在传统布局的基础上增养了二期, 其中二春蚕放在洪家点和徐国良点集中饲养,晚晚秋蚕由示 范点饲养和农户饲养相结合。二春发放蚕种 180.5 张,晚晚 秋 278 张,合计 458.5 张(其中:二春有 71 户饲养,收购蚕 茧 6841kg,茧款 287109 元,平均张产 37.9kg,张产值 1590 元,平均价 2098 元)。晚晚秋由于桑瘿蚊危害严重和轮斑病 发生,再加上桑叶园培管差缺叶严重,蚕农弃养比较多,但 桑园培管较好、重视养蚕户效益还是可观的。晚晚秋收购蚕 茧 4098 公斤,茧款 162311 元。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附表中表可以看出,在蚕种饲养量明显下降的背景下, 今年多批次养蚕可增加蚕种 18.2%。多批次养蚕适合规模养 蚕大户和专业户发展趋势,增加了养蚕次数,充分地提高了 桑园、蚕室、蚕具利用率,减少了桑叶园荒芜、余叶老化和 浪费,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同时解决了养蚕蚕室紧张、养 蚕体力强度,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 值的有效途径。 由于多批次养蚕,改变了现有的养蚕布局。必须从桑园 肥培管理入手,一是根据蚕桑生产现状要及时做好连片更新 种植和消灭插花的规划,改造或新种新桑品种;二是要合理 安排好桑园轮伐(春伐、二春结束后伐),配套引用与之相 适应的技术培育管理措施,才能体现出多批次养蚕的整体优 势。 三、连续化养蚕技术措施 1、调整养蚕布局,做到养用结合。目前,以饲养春蚕 和中秋蚕为主,发种量占全年的 65%左右,夏蚕发种量不到 全年 10%,蚕农春蚕和中秋蚕又养不足,桑叶有大量的剩余, 使桑树的桑叶养与用失去应有的平衡。实行多批次养蚕,保 持各期蚕发种量均衡。养蚕布局得到合理调整,促使每次蚕 儿都有足够优质的桑叶,防止养过头蚕,实现桑树养与用叶 结合,不能浪费现有的桑叶。多批次养蚕,亩桑养蚕张数可 由目前的不到 2 张提高到 3 张以上。 2、加强桑园肥培管理,保证优质桑叶供应。由于不间 断地收获桑叶,消耗的养份过多。桑园管理除了按照常规的 技术操作外,重视 N、P、K 肥的配合使用。多施桑树专用肥, 切实加强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同时每年冬季桑园必须 翻耕,提高桑叶产量和质量。 3、各期蚕品种:春蚕和二春养春用品种(可以养雄 蚕),夏蚕和早秋养秋用品种,中秋和中晚秋养春用种(雄 蚕)。实行多批次养蚕每 1 个月左右要饲养一次蚕。 4、要继续推行“十天养蚕法”星级示范点:加大培育 “十天养蚕法”三星级以上的示范点力度,来保证多批次养 蚕。实践证明“十天养蚕法”的实施,达到了小蚕饲养技术 标准,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促使小蚕发育齐一,蚕体质强 健。既节省了加温能源,也节省了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了生 产成本;同时真正解决了年龄大的老人养小蚕的困难,又达 到了部份农户小蚕期可以就近打工,养十天大蚕就得到丰厚 的收入。实行多批次养蚕,蚕农只饲养大蚕,这样既达到了 大、小蚕分开饲养,防止病毒交叉感染的目的,又使蚕农有 较为充足的时间抓好消毒防病和回山消毒工作,保证多批次 养蚕的安全。 四、目前存在问题 1、蚕桑产业基础还较薄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桑 园管理差,有的桑园荒芜无人去培管,给桑树病虫害繁殖提 供了场所。 2、蚕农投入不足,培管桑园不重视,土圵板结,施肥 单一,技条细而短,亩桑产叶质差量低,产茧产量低下,整 体经济效益差。 3、养蚕设施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80%左右的养蚕户 是养蚕与人共居,而建了新房屋不愿意用于养蚕,蚕室房屋 政府不允许建,三改一拆又拆了很多另时蚕室和旧房屋,造 成想养蚕农户没蚕室养的局面,从而影响了蚕农养蚕的积极 性低下,严重的是原来养蚕大户现在不养蚕了。 4、多批次养蚕,对桑树统防统治受到一定的影响,同 时也会使农药中毒事件增加,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有待大家 去思考。 2014 与 2015 年养 4 期与养 6 期蚕到户调查表一 单位: 村名 姓名 蚕种 蚕茧 产值 张 公斤 元 15 年与 14 年对比 十、一 桑园 面积 14 年 15 年 14 年 15 年 14 年 15 年 蚕种 蚕茧 产值 马石 王丁升 8.2 17 21 718.5 874.5 29623 33770 4 156 4147 马石 王立新 6 8 15 344.5 686.5 14170 27047 7 342 12877 马石 王建阳 8.3 20 21 831 854 34900 35400 1 23 500 联欢 方家瑞 7.8 15.5 17 658 672 26620 26416 1.5 14 -204 大联 占玉琴 4.6 10 13.5 446.5 598 17920 22830 3.5 151.5 4910 小计 5 34.9 70.5 87.5 2998.5 3685 123233 145463 17 686.5 22230 2015 年养二春和晚晚秋蚕到户调查表二 村名 姓名 二春 晚晚秋 合计 桑园 面积 蚕种 蚕茧 产值 蚕种 蚕茧 产值 蚕种 蚕茧 产 值 马石 王丁升 8.2 3 115 4784 1.5 48 2016 4.5 163 6800 马石 王立新 6 1 45 1804 0.5 25 1013 1.5 70 2817 马石 王建阳 8.3 2 72.5 2950 1 51 2039 3 123.5 4989 联欢 方家瑞 7.8 1 43.5 1825 1.5 55 2240 2.5 98.5 4065 大联 占玉琴 4.6 1 42.5 1850 1 30 1173 2 72.5 3023 34.9 8 318.5 13213 5.5 209 8481 13.5 527.5 21694 小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