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浏览 检查表ISO9000.doc
如何审核 4.1 总要求 1、质量管理体系都有哪些过程?有无外包(外包过程主要指涉及与组织提供给顾客 所要求产品有关的直接或这些直接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服务,对于学校教学主要指 外聘教师、教学设施设备的委外维修等)? 2、这些过程的总流程是什么?如何来描述(过程图或流程图)? 3、监视、测量和分析的准则是什么?如何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实现过程策划? 通过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收集数据如:顾客满意、与产 品有关要求的符合性、过程或产品的特性及趋势,供方)? 4、每一过程需要哪些资源?沟通渠道有哪些?如何获得反馈?需要收集什么信息? 需要保持什么记录? 5、如何监视和测量过程业绩?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进行改进? 让你审公司办公室,写出“4.2.3”审核思路(重点) 1、组织都有哪些文件?查文件清单 2、在文件清单中抽 3-5 份受控文件、查其编、审、批情况,是否对其实施控制(标 识)?版本号?修订状态? 3、文件的编号情况?是如何发放的?查文件发放记录,文件有无修改情况?有,查 3-5 份文件修改情况。 4、是否有修改申请?有无授权人批准修改?有无修改记录?是否再次进行评审? 5、在本部门使用的文件是否适用? 6、组织有哪些外来文件?哪个部门负责进行识别?怎样识别的?查识别记录。有无 发放记录?查发放记录 7、组织有哪些作废文件?如何履行作废手续?作废文件是否有相应的标识?查作废 文件记录,查 3-5 份文件作废情况 如何查 4.2.4 记录控制 • 组织有哪些记录?查记录清单 • 每个部门使用哪些记录?查 3-5 份记录编号、版次、填写情况。 • 查每种记录的有效期规定情况、贮存情况, • 作废记录如何处理?查处置记录。 如何审核 5.3 质量方针 问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 • 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 其内涵是什么? • 质量方针在组织内部是怎样沟通的? • 各级人员是怎样理解的? • 怎样体现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 • 是否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方面进行评审? 如何审核 5.4.1 质量目标 • 组织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 怎样进行策划的? 如何实施的? • 测量情况怎样? 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进? 各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怎样进行策划的? 如何实施的? 测量情况怎样? 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改进? 对质量目标的检查情况怎样?查质量目标检查记录(如各部门质量目标与考核办法) 如何审核 5.5.1 职责和权限 对应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能,是否明确了相应的职能和岗位?(查:各岗位 职能要求,在手册中可以看到,在人力资源可以看到具体的岗位要求) 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清楚、协调? 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岗位员工是否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 如何审核 5.5.3 内部沟通 组织采取何种内部沟通方式?(查:内部沟通记录,解决哪些问题,如:关于产品 质量和服务等问题的沟通) 组织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与最高管理者沟通完, 到现场通过与被面谈的对象进行了解) 如何审核 5.6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的目的是什么? 采取何种形式进行? 多长时间进行一次? 评 审的内容是什么? 评审的结论是什么? 采取何种改进措施? (查评审计划、各部门工作材料、评审记录、评审报告、改进措施) 上次管理评审的改进措施是否得到实施? 有效性如何? 对本次管理评审输出的改进措施是否进行了跟踪验证? (向部门负责人了解参与管理评审的情况及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要求提供 有关证据) 让你审公司人力资源部,写出“6.2.2”审核思路(重点) 1、各级人员有哪些岗位要求?(查:员工花名册,组织有多少人员,各部门对人员 的岗位要求,通过现场询问、观察及查阅相关培训资料)验证是否满足要求。 2、是否对人员能力的胜任情况进行了考核?人员安排是否满足需求? 3、是否按需求安排了培训? 4、是否评价了培训的有效性?(查评价要求) 5、员工的质量意识如何?(对质量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6、是否保持了适当的培训记录?(查培训计划、培训申请、培训记录及培训结果评 价情况记录) 如何审核 6.3 基础设施 本组织及各部门的基础设施包括哪些? 在现场审核时结合产品的工艺过程(或服务的需要)评价提供的设备是否能确保产 品符合要求? (观察现场、察看设施及设备,查:基础设备清单、维护和保养记录情况) 如何审核 6.4 工作环境 组织及各部门对工作环境有什么要求? 采取什么方式达到该要求?(查工作环境记录) 去现场进行观察看工作环境是否满足产品特性的要求。 如何审核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对组织的产品(如教学服务)是如何实施策划?(查:相关的规章制度、相关的工 作流程图) 对产品实现过程是否形成必要的文件?(有些过程是需要操作规程、规范、作业指 导书及工作环境要求的) 对于没能形成文件的过程和活动是如何实施?是否明确了必要的资源?(查:质量 手册中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过程,在现场审核时进一步确认其实施情况,包括删减 的合理性) 是否规定了必要的质量记录?(查:相关文件并结合现场审核,了解组织是否规定 了相应的验证和确认活动,验收准则,必要的质量记录,实施效果如何) 是否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了必要的质量计划?(查:组织所提供的产 品是否均被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对于超出质量体系覆盖范围的产品、项目 或合同,是否制定了相应的质量计划,是否满足要求)【该项目是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让你审公司销售部,写出“7.2”审核思路(包括 7.2.1/7.2.2/7.2.3)(重点) 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与评审情况 (查合同订单“抽样检查”是否符合 7.2.1 的要求?评审结果是否适宜?是否履约? 对顾客口头要求是否进行确认?){该项工作对学校主要是招生、开设专业和课程等 工作必须依据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进行,对招生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必须进 行前期的调研、审定工作,要求有相关的审定记录 } 2、对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的控制情况 (查是否有变更要求?如有是如何控制的?是否对变更要求进行文件的修订?是否 通知相关人员?如专业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调整,要有调整的依据, 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要让相关人员知道等) 3、与顾客进行沟通的实施情况(介绍) 如何审核 7.3 设计和开发(包括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7.3.2 设计和开发 输入、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7.3.5 设计和开发 验证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组织针对设计和开发工作是如何策划的? 相关部门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的?谁下达的设计任务?(查:以科研 项目为例,要有任务书、开题报告等)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包括哪些内容?(查:设计和开发的输入材料和对输入材料的评 审记录,以科研项目为例,重点是前期的项目调研论证、立项等)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包括哪些内容?(查:设计和开发输出记录,对科研项目主要是 在项目进展中的过程材料,阶段性成果) 在各阶段采取何种形式进行设计和开发评审的?由谁负责主持评审?(查:各阶段 评审记录及评审中出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查相应的记录) 怎样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的?(查:查验证记录) 如何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的?(查:确认记录) 设计和开发有无更改?采取何种形式?更改哪些内容?是否进行评审、验证、确认? 在实施前有无授权人批准?(查:设计和开发更改记录) 如何审核 7.4.1 采购过程 组织采购哪些产品?(如,对于学校,涉及教学设施设备的采购) 有多少家供方?有多少家合格供方?(查:供方名单) 是否规定了对供方的选择和定期评价准则? 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是什么? (查:评价准则及要求) 如何对这些供方进行控制实施情况如何?(查:抽 3-5 份检查评价供方结果的记录) 如何审核 7.4.2 采购信息 组织采购产品的采购信息包括哪些内容?(查:相应的记录) 是否有授权人批准后采购?(查:有无审批,是否是授权人) 是否规定了采购产品要求?(查:采购合同,同时也查看是否是在合格供方范围内) 如何审核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对采购产品是如何验收的? 验收依据是什么?(查:验收标准,是什么标准国标、行标、或企标 ) 验证哪些内容? 验收结论是什么? 出现不合格品怎样处置?(查:验证记录、是否有验证人员签字、不合格采购品的 处置记录) 当需要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是否在采购合同中作出符合标准的规定?实施情 况如何?(查:相关记录) 如何审核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提供给顾客的产品是什么(对于学校来说,主要产品是教育服务)? 其生产和服务流程是什么?哪些过程是关健过程?(查:主要教学环节) 对各过程是如何控制的? 怎样获得产品特性的信息?(如教学任务的下达、授课的课程表、教学大纲等) 有无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或规章制度)?作业指导书中是否详细的描述各环节是怎 样操作的?有无编、审、批?(查:作业指导书、操作规范、工艺规程、服务规范 等,采取抽样方式) 使用哪些过程设备?(查:设备清单,如实验室、机房、教学设施等,系部的设备 清单) 怎样进行维护和保养的?(查:维护和保养记录) 使用哪些监视和测量装置?是否经过检定合格后使用?有无合格标识?(现场查看 设备情况,主要指有需要检定的计量设施和设备,检定后要有检定的证书和检定标 识。目的是保证其测量的准确性) 如何审核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哪些过程是特殊过程(对学校来说,主要特殊过程是教学过程)? 如何进行控制(按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执行)? 怎样进行确认的?(查:有 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设施设备开学前全面检查和使用中的定期检查,有检 查记录和使用记录、人员具备资格,如教师资格,实验人员双师资格等。) 如何审核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组织在生产和服务运行过程中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都有哪些? 如何进行标识的? 由哪个部门负责标识? 哪个部门负责检查?(查:检查记录,到现场观察标识情况)。 当有必要,对于标识怎样达到可追溯性?(查:可追溯性情况) 如何审核 7.5.4 顾客财产 组织有无顾客财产? 顾客财产都有哪些?(查:顾客财产登记表) 如何进行控制的?(查:对顾客财产有什么规定) 出现问题怎样处置?(查:顾客财产问题处理记录) 如何审核 7.5.5 产品防护 组织在和产和服务全过程中是否明确了实施防护产品的类别和要求(包括标识、搬 动、包装、储存和防护)? 对产品防护实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到现场观察,去库房查:仓库的入库 和出库帐、帐、卡、物是否相对应,仓库的贮存情况及标识情况) 如何审核 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组织使用哪些监视和测量装置?(查: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 在使用前是否到相应部门进行检定?(查:检定记录、包括国家检定部门的检定证 书) 在装置上是否有合格标识? 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怎样防止损坏或失效的? 当装置在有效期内失准怎样处置(包括对装置和检定的记录)? 如何审核 8.1 总 则 是否保证质量体系运行所需的测量和监控活动进行了规定、策划和实施?(在审核 最高管理者时进行询问) 有没有规定这些活动的项目、方法、频次和必要的记录等适当内容?(到现场询问 管理部门,采用哪些统计技术,包括描述性和分析性的,效果如何,查相关的要求 和记录) 如何审核 8.2.1 顾客满意 采用哪几种方式对顾客满意进行监视和测量? 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哪些?(查:有无规定是由哪个部门进行收集,职责、方式、频 次、内容及采用哪些方式获取) 监视和测量哪些方面?(查:组织的规定要求) 如何对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结果对改进起到了哪些作用?(查:有哪些不符合,是否提出不符合报告,对不 符合组织采取哪些措施,如:过程、产品及服务过程) 如何审核 8.2.2 内部审核 组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审核?(查:年度内部审核计划、例行的内审计划、内审首 末次会议签到表、内审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内审报告、内审人员证书、内审员是 否审核本部门) 内审员是否审核自己的工作? 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纠正措施?(查:纠正措施计划、不合格分析、纠正 措施完成情况、纠正措施的验证) 如何审核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如何对组织各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如教学质量监控、三级督导等)? 是否确定测量和监控方法? 是否按规定要求进行实施? 效果如何? 如何审核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的产品包括哪些? 依据什么文件对组织的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是通过对学生 的考试、考核、评价来体现的,因此这项工作,对应的就是学校的考务等工作,相 关的与考务有关的记录检查) 如何审核 8.3 不合格品控制 组织出现不合格品如何进行控制? 怎样进行识别? 哪些部门有权进行处置? 对不合格品处置的方式有几种? 如何审核 8.4 数据分析 组织哪个部门负责收集 8.4 要求(顾客意见、教学质量情况、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情况、采购产品质量情况)? 怎样进行分类和分析(运用哪些统计技术进行的)? 分析结果怎样? 采取哪些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信息的利用程度? 如何审核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 组织各部门采取了哪些纠正措施?(查:数份不合格报告) 原因分析是不正确?(查:相应的制定纠正措施报告) 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查:跟踪验证报告) 评审实施情况是不符合程序规定要求? 组织各部门如何识别和分析潜在不合格?(查:如何通过收集相应的信息制定适宜 的预防措施) 采取哪些预防措施?(查:制定的预防措施报告、跟踪验证报告及文件更改记录, (必要时)评审实施情况是不符合程序要求) 原因分析是不正确?(查:相应的制定纠正措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