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二2017年度新郑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doc
2017 年新郑市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指南 第一部分 重大科技专项 本计划旨在集聚各类科技创新资源,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主导产 业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申报条件 (一)在新郑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二)申报单位注册资金不低于 1000 万元,上年度销售收入不 低于 1 亿元;对新郑财政贡献额高于 50 万元的企业,上年度销售收 入可降低至 8000 万元以上; (三)申报单位具有项目研发资金保障能力和健全的专项经费管 理制度,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 5:1; (四)建有郑州市级及以上研发中心,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或 成果推广应用的条件和能力; (五)上年度专利申请量不低于 5 项; (六)企业近 3 年内没有不良信誉记录,无知识产权纠纷。承担 国家、省、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无不良记录,承担市本级科技计划项 目已按计划结题的; (七)申报本计划的项目,原则上实施阶段应涵盖研发至产业化 全过程,具有良好的预期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研究内容、产业化目 标明确。除重大而特殊的创新开发项目外,中试前的、未提出产业化 预期目标的项目不予支持。 二、申报领域 1 (一)现代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目标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并规模化生产,主要成果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获得 2 项以上专利,项目产品在执行期内累 计销售收入达到 5000 万元以上。 2.项目内容 围绕冷链食品、休闲方便食品、调味料、乳制品、饮料、啤酒、 粮油精深加工等领域,遵循营养、方便、高效、绿色、安全理念,满 足不同层次社会消费需求,推动食品加工制造向高新技术领域发展, 不断实现产业化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形成完整自主知识产权。 (二)生物医药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目标 综合运用生物技术,开展新药创制与新品种研发,形成自主核心 技术,前期研究基础较好的项目优先给予支持,项目执行期内获得对 应品种国家新药证书或生产批文,申请或获得 SFDA 认证和相关临床 批件,实现规模化生产与临床应用,获得 2 项以上专利,项目产品在 执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 3000 万元以上。 2.项目内容 (1)开展药物新结构、新机理以及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性 等研究,开发疗效好、副作用小、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化学药、生物 技术药和中药,进行大品种药物技术升级,并实现产业化。 (2)开展医用生物制品及生物试剂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预防效果 好、安全标准高的新型生物疫苗、重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试剂、高端 医疗设备配套试剂,以及用于新药研发和临床研究的关键生物试剂等, 实现产业化。 (3)开展医疗设备与医用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围绕重大疾病防治 和临床诊疗需求,开发先进实用的创新产品和服务。 2 (三)高端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目标 设计、研制新型高端装备及系列化产品,形成产业化生产能力。 主要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获得 2 项以上专利,项目产品在执 行期内累计销售收入达到 5000 万元以上。 2.项目内容 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电力装备,电力系统信息化 与自动化,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精密冶金装备与制品,新型机 械装备(不含农业装备)。 (四)新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1.项目目标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并规模化生产,主要成果 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获得 2 项以上专利,项目产品在执行期内累 计销售收入达到 5000 万元以上。 2.项目内容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高品质超硬材料,功能型耐火材料,高 性能陶瓷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新型电缆材料,新型光纤材料及其他 高性能材料。 (五)电子商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项目目标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主要成果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项目在执行期内累计交易额达到 1 亿元以上。 2.项目内容 围绕大型商贸物流企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研究开 发电子商务系统、电子交易结算系统和物流配送信息服务系统,开展 技术应用与示范,形成电子商务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 三、申报资料 3 1.《新郑市重大科技专项申报书》 ; 2.《新郑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新郑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4.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5.2015 年、2016 年专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报告中 除正常会计报表规定的指标外,需明确单位注册资金、净资产、销售 收入、研发投入总额及其占销售收入比例、盈利情况、纳税情况等指 标; 6.证明主导产品技术水平的相关材料; 7.证明技术带头人水平的相关材料; 8.有协作单位的需加盖公章或附合作协议; 9.其他能够证明本单位行业地位、研发水平、生产装备水平、前 期工作基础等方面的相关材料。 第二部分 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 本计划旨在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促进我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一、申报要求 (一)在新郑市行政区划范围内注册的成立 1 年以上的具有独立 法人资格的企业; (二)项目申报单位具有项目研发资金保障能力和健全的专项经 费管理制度,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不低于 3:1; (三)企业拥有稳定的研发团队,具有研发、成果转化和持续发 展能力,近两年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或产品在行业内处于先进水平; (四)优先支持实施期内有专利成果(尤其是发明专利)的项目; (五)企业近 3 年内没有不良信誉记录,无知识产权纠纷。承担 国家、省、郑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无不良记录,承担市本级科技计划项 4 目已按计划结题的。 二、计划类别 (一)科技攻关计划 工业领域 1.装备制造 (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电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工器 械、日用电器、变压器、电线电缆等。 (2)设备制造:专业设备与通用设备制造,新型控制系统,新 型机械装备,智能制造设计、制造过程及装备的智能化,智能化车间、 智能化工厂等。 (3)数控设备与关键基础件:伺服驱动系统与功能部件,高档 专用机床,纺织行业和轻工行业专用高端设备,高端液压与密封基础 件,清洁热处理、清洁切削及表面工程等先进基础制造工艺,智能仪 器仪表等。 (4)电力装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 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元器件制造及应用技术等。 2.新材料 (1)金属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特殊合金材 料,超细及纳米粉体和粉末冶金材料,合金导体材料等。 (2)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档涂附磨具、高精密磨具,高纯超细 金刚石微粉及纳米金刚石,先进陶瓷及其复合材料,高效节能耐火材 料,包装材料,功能玻璃,绿色混凝土材料及外加剂,耐烧蚀保温材 料,橡胶和塑料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等。 (3)高分子材料: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新型橡 胶材料,新型工程塑料,新型纤维材料,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化和高 性能化,生态和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用高分子树脂,聚合 5 物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等。 3.新能源 (1)太阳能光伏和光热:高效率、低成本太阳能电池,太阳能 热发电,太阳能区域供暖,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等。 (2)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制造等。 4.电子信息 (1)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应用。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 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 图形和图像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等。 (2)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测评、安全管理、网络安全、专用安 全等信息安全技术。 (3)云计算、物联网关键技术与系统。云计算、大数据应用技 术,RFID、NFC 等物联网技术及应用。 (4)可配置系统架构技术、安全可靠服务质量保障技术、高效 运行平台技术、系统外包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服务外包标准和管理体 系,形成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管理保障支撑体系建设。 (5)集交易、电子认证、在线支付、物流、信用评估等服务于 一体的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 农业领域 1.现代食品 (1)冷链食品:速冻米面制品、预制菜肴、蛋奶制品、调理肉 制品等冷链食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等(含冷链食品专用智能装备)。 (2)休闲食品:烘焙、膨化、饮料等营养化,多样化,便捷化 食品。 (3)发酵食品:发酵奶制品、发酵饮品等生产全过程与品质提 升控制。 2.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6 以优势特色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开发具有地方特色优势并适合 市场需求的食品新原料、新品种、新产品,解决食品口感、风味一致 性、标准化、安全生产与产业化生产工艺中的重要关键技术。 3.互联网+农业 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社区信息化,农业大数据的采集、存储、融 合和共享利用技术,农业遥感技术,物联网农业的数据采集、传输和 云平台处理,作物生长环境精确预测,农产品信息追溯等。 4.创建农耕服务实体 鼓励创建种植、收割、农药喷洒、田间浇灌等集合一体化服务实 体,达到国外农庄经营的模式,契约服务,提高土地的种植效率和收 益。 社会发展领域 1.生物技术与新医药 新型医疗器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创新药物研制及药物大 品种二次开发,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设备,新型健康产品,生物药物 与疫苗,先进生物技术及产品在食品、药品、人口健康领域的应用研 究等。 2.节能环保 节能及能源高效利用,先进储能技术,土壤修复技术,新能源技 术开发与应用,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高效利用技术,大气雾霾防 控先进技术,清洁生产与主要环境污染物控制,工业、农业及生活废 水、废气、废弃物、污泥等的处理与资源化循环利用,危险废弃物安 全处置,废弃物处置过程中二次污染控制等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二)产学研合作计划 本计划旨在重点支持我市企业与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 7 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计划的实施,引导我市企业与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紧密结合,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本计划在 申报领域上参照科技攻关计划。 申报条件:申报单位必须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有实质性的合作, 并签订明确的产学研研发合作协议和技术合同。 申报材料: 1.《新郑市产学研合作计划项目申报书》; 2.《新郑市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新郑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4.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5.2015 年、2016 年专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报告中 除正常会计报表规定的指标外,需明确单位注册资金、净资产、销售 收入、研发投入总额及其占销售收入比例、盈利情况等指标; 6.证明主导产品技术水平的相关材料; 7.证明技术带头人水平的相关材料; 8.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签订的合作协议和技术合同复印件(查 对原件); 9.其他能够证明本单位行业地位、研发水平、生产装备水平、前 期工作基础等方面的相关材料。 第三部分 科技惠民计划 一、主要内容 本计划旨在通过示范应用一批综合集成技术,推动先进适用新技 术及新产品转化应用,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 设的能力,让科技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百姓。 二、目标要求 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二年,在新郑市示范推广一批 8 先进技术或新产品。项目实施成果在本地区推广应用的措施明确,项 目实施的示范作用明显,具有确定的成果用户和受益人群,项目目标 及主要任务明确清晰,考核指标具体量化。 三、支持方向 (一)人口健康领域。优先支持常见病多发病防治、适宜技术推 广应用、中医中药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二)生态环境领域。优先支持生态治理、大气污染控制、饮用 水安全保障、垃圾及污水处理、土壤修复、新能源利用、节能环保等 技术的转化应用。 (三)公共安全领域。优先支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天燃气 安全技术应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等技术的转化应用。 (四)城镇发展与社会事业领域。优先支持智慧交通建设、智慧 物流应用示范,优先支持数字城市和社区、便民惠民公共服务、科技 文化融合示范等科技惠民平台建设。 (五)现代农业领域。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物流平台、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示范,动物重大 疫病及作物灾害综合防治,农村节能技术、可持续发展技术等开展应 用示范。 四、支持对象 在新郑市行政区域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应 当长期从事本领域业务或研发推广工作,具有良好的项目实施条件。 五、申报条件 (一)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应为当地政府关心、百姓关注、急需解 决的民生问题,符合优先支持的领域。 (二)采用的技术成果先进、成熟、适用,具备可推广性,技术 成果所有方与应用方的权益和责任明确清晰。 (三)项目实施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任务指标可考核。项目实 9 施的示范作用明显,具有明确的成果用户和受益人群,项目实施成果 推广应用的措施明确。 (四)项目承担单位须落实自筹资金,自筹资金与申请资金比例 不低于 3:1,并确保自筹资金足额到位。项目承担单位提前落实自筹 资金的项目优先推荐。 (五)充分发挥政产学研用联合的优势,由技术专家、用户、管 理者共同参与项目实施,对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管理咨询。高等院校、 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作为项目承担单位时,需要与有推广能力的企业 建立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 六、申报材料要求 (一)新郑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二)新郑市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 (三)附件材料: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 复印件;2015 年、2016 年专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合作 协议书(有合作单位的)、申请单位资质有关证明材料等、其他证明 材料。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