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

Sunshine.?17 页 6.276 MB下载文档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
当前文档共17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docx

明理勤学 致远求真 ★校友会 2020 中国大学专业排行榜第 12 位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1 版) 2021 年 8 月 一、学院简介 数理学院现有在职人员 143 人,专任教师 113 人,教授 23 人,副教授 35 人, 博士 54 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 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 备人选 1 人,四川省“千人计划”入选者 3 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1 人,绵阳市优秀教师 1 人。聘请四川天勤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高级工程 师为光电产业教授,还特聘中国科技大学汪秉宏教授,电子科技大学胡思福教授 等 10 余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专兼职教授。 学院拥有物理学、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光电材料与工程二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 2 个省级学科科研平台(四川军民融合研究院、极端条件 物质特性实验室),有 3 个院级研究所(理论物理、模型与算法和新能源技术与 应用研究所),有 4 个院级科研团队(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偏微分方程等)。 自 2002 年建院以来,学院不仅承担全校基础数学和物理的本科和研究生教 学工作,而且还开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 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五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和研究生 1400 余 人。 近七年来,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1 个,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育计划专业 1 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1 个,国家级一 流课程 1 门,省级一流专业 1 个,省级虚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实验教 学示范中心 1 个,省级各类课程 7 门,省级创新实验项目 1 个,省级教学成果奖 4 项,国家级教改项目 7 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 8 项,出版教材 7 部(省级规划 教材 1 部),省级黄大年教师团队 1 个,市校级教学名(良)师 7 人,校级创新 实践班 3 个,校级拔尖人才试点班 1 个,院级教学团队 5 个,教改论文 60 余篇。 学院积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对 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坚持“一个目标、两个主体、三个 重点、四个转变”的战略定位,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强工升理精文”计划等 各项工作,以五大发展为理念,以区域特色、省内一流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学院以四论为指导、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 力,统筹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可持续发展,努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和基 础雄厚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作出更大贡献。 二、专业概况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具有 20 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理科 (2002-2012 年期间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到工科(2013 年改成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 阶段,已连续 16 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本科毕业生共 1210 人。2002 年创办光信 息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2006 年获得凝聚态物理学二级学 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 年该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光学》获四川省精品课程,2009 年学位课程《光电子技术》获四川省精品课程。2010 年该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 业,2013 年获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同年获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2013 年该专业更名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3 年该专业 的相关教学成果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 年获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 位授权点,增设光学二级学科方向。2014 年专业学位课程《光电子技术》课件 获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在 2015、2017 年分别获四川省精品共享和在线 开放课程认定,2018 年获得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光电创新创业教育》。 2018 年获得教育部光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和优秀奖各 1 人。 2016 年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 年获四川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019 年 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 年该专业被评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 年获得省级物理与光电信息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21 年物理与光电工程教师团队被推荐全国黄大年式教师 团队候选。出版专业教材《基础光学》、《光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基础》、 《光电子技术及应用》和《光电子技术及器件》,建立校级光电子器件设计创新 实践班和微纳光学科技创新师生团队。近几年来获得教育部光电教指分委教改项 目 7 项,其中结题优秀 2 项。 该专业拥有近 4000 平米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近 3000 万元,20 万元 以上设备共计 10 台(套),其中包括飞秒激光系统、磁控溅射镀膜机、光波导 测试仪、光刻机、扩散炉等大型仪器设备。该专业建有工程光学、信息光学、激 光技术、半导体光电器件、光电子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光纤通信、微纳光学与 光波导等 8 个专业实验室,可开设项目达 500 个,能保证学生专业实验和开放。 该专业与中物院、长虹、九洲集团等董事单位建立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光 电工程师训练基地。另外,与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四川九州光电科技 有限公司、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乐山希尔电子有限公司、成都菲斯洛克电子 技术有限公司、绵阳华拓光通信有限公司、四川鼎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赛 力康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杏林睿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芯盛电子有限公 司、四川天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 10 家建立深度合作,年均容纳学生集中实习实 践达 100 人以上,为该专业学生工程训练、就业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近十年来,该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 20 项,省级大学 生创新实践项目 30 项,全国光电设计大赛一二三等奖 20 余项,大学生“挑战杯” 省级一二三奖近 10 项,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1 项,四川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金银铜奖 5 项,四川省“创青春”一二三等奖 5 项,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参加 国内外会议 30 余人次,授权发明专利 8 项,出版编著 1 部,获得国家、省级各 类奖学金 120 余人次,获得校级以上三好学生、干部、集体等 70 余人次。 三、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理工 结合、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强的光电复合型人才。能够胜任光电信 息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激光技术 及加工、照明与新型显示、光电传感与检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 生产制造和管理等工作。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就业 5 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 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目标 1 职业素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法律伦理水平,能够在工程实践 中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目标 2 专业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数理基本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光电信息 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现代工具,分析、研究和解决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 复杂工程问题,并体现创新; 目标 3 交流合作:能与同行、客户和社会公众有效沟通,能够独立或团队 协作实施复杂工程项目,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目标 4 终身学习:具有终身学习能力,通过不断学习适应新技术发展,实 现工作能力的自我提升。 本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毕业要求 表 1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1 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 3 培养目标 4 + +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 8. 职业规范 + 1. 工程知识 + 2. 问题分析 +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 + 4. 研究 + + 5. 使用现代工具 + + + 6. 工程与社会 + 9. 个人和团队 + 10. 沟通 11. 项目管理 + + + + 12. 终身学习 四、培养规格 学生系统学习数学与物理基础知识,以及光、机、电、算专业基础理论和基 本素养,掌握电子信息、激光原理、光纤通信、显示与照明、图像处理和光电传 感等专业知识,受到激光技术、光电子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光电传感技术、图 像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计算机软件工具,掌握光电子信息系统的基 本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深度,具备信息获取、工程实 践、创新创业和创造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手段,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本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 接触和掌握光电行业部分营运知识,为解决企业光电技术领域实际复杂问题打下 知识基础。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本专业基本原理、方法和 手段和光电行业营运知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机械工程中的复杂 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 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光电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 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 等因素。 毕业要求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领域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 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问题,开 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 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 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 域复杂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光电工 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物理、光学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等多学 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 沟通:能够就光电工程复杂工程问题与光电行业界同行及社会 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相关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光电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 能在物理学、光学工程等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了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适应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的能力。 五、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习年限:3-6 年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光学(实验)、光学机械设计原理、光学系统 CAD、 光机电系统设计、激光工程原理(实验)、光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光电子 技术及器件(课程设计)、光电显示与照明技术、光电传感器应用技术(实验)、 信息光学(实验)、光电图像与处理(课程设计)、光电创新创业教育、毕业实 习、毕业设计。 学位课程:综合英语 1、高等数学 A2、电路分析基础 A2、工程光学、光学 系统 CAD、光机电系统设计、光电子技术及器件、激光工程原理、光电传感器 应用技术、光电显示与照明技术 交叉课程:机器学习与图像识别、大数据与光电行业分析、人工智能与红外 技术、模型可视化与光电工程管理 六、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 1+2.5+0.5 培养模式,即第一到第二学期进行电子信息大类基础课 程学习,第三到第七学期在学校专业方向学习,第八学期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该专业以激光技术及加工、照明与新型显示、光电传感与 检测等国家和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用为引导,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激光中心等为实践平台,有机整合光电、机械、计算机等完整的知识链条,将光 电技术领域国际前沿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入专业教学,突出以光子和电子 为信息基本载体的信息特征,体现光电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学科交叉的趋势,旨 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人才。 七、师资队伍 该专业具有一支科研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综合指导能强的教师队伍。 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 30 人(见表 2),其中正高 8 人(含产业教授 1 名),副 高 10 人,博士 21 人,博士生导师 2 人,硕士生导师 17 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 头人及后备人选 3 人,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 2 人,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委员 1 人,教育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指分委会协作委员 1 人,全国高等 学校光学教学研究会理事 1 人,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1 人,中 国光学学会光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1 人,全国“光电专业应用型系列教材”编审 委员会副主任 1 人,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大赛委员会委员 1 人,四川省物理学会 (常务)理事 3 人,四川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 2 人,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 常务理事 2 人,《红外与激光工程》编委 1 人,《中国光学快报》、《中国激 光》、《光学学报》和《光子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3 人。该队伍平均年龄 39 岁, 主要来自光学工程、光学、凝聚态物理、微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物理教育 学等专业,不仅具有一定专业课程教育经验(见表 3)和科研水平(见表 4), 而且还具有一定光电工程实践经历(见表 2)。 表 2 光电专业教师及工程实践一览表 序号 姓名 学位 1 王俊波 博士 职称 毕业学校与专业 工程技术阅历 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 学科带头人 教 授 博士生导师 教 授 2 周自刚 3 谢鸿全 博士 苏州大学/光学工程 博士生导师 教 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2017 年聘为四川讯视科技有 限公司技术顾问,2018 年聘为 四川胡梦科技有限公司科技 顾问,2019 年聘为成都菲斯洛 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资深研 究专家,2020 年聘为四川天勤 通科技有限公司学术顾问 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电 磁波 教授 4 易 早 博士 中南大学/物理学 硕士生导师 5 廖 旭 学士 6 邱 荣 博士 7 李晓红 教 授 教 授 硕士生导师 四川师范大学/物理教育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光学 工程 教 授 博士 兰州大学/凝聚态物理 2014 年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 亚哥分校,访问学者 四川大学/光学工程 2021 年 08 月在绵阳军民融合 办挂职 哈尔滨工程大学/光学工程 2006-2013 年在中国船舶重工 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做 光电传感设计,2021 年 09 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习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8 高 翔 博士 硕士生导师 9 王慧丽 博士 副研究员 生 硕士生导师 2014 年到四川鼎吉光电科技 副教授 10 唐金龙 博士 硕士生导师 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物理与 化学 有限公司\四川太晶微电子科 技有限公司参加 LED 生产实 践学习,2016-2017 年美国北 德州大学,访问学者 副教授 11 温 才 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 2015-2016 年亚利桑那州立大 聚态物理 学,访问学者 副教授 12 蒋 勇 博士 电子科技大学/光学 硕士生导师 副教授 13 熊政伟 博士 四川大学/凝聚态物理 硕士生导师 14 郭德成 博士 讲 师 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 15 周庆红 博士 讲 师 华东师范大学/光学 16 王建新 博士 讲 师 17 徐艳霞 博士 特聘副教授 18 杨 华 博士 讲 师 19 韩艳玲 硕士 讲 师 西南大学/光学 20 施鹏程 硕士 讲 师 四川大学/光学工程 2021 年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 限公司学生工程实践指导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 2015-2016 年英国杜伦大学, 所/光学工程 访问学者 华东师范大学/光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光 学 2012 年在四川鼎吉光电科技 有限公司和广东朗视光电技 术有限公司工程实践学习 2011 年- 2014 年中国电子科技 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工作, 21 郑涪升 博士 讲 师 四川大学/光学工程 2019-2020 年在四川省科技厅 挂职 2006-2007 年在西安高新区紫 22 李 斌 博士 副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 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学习, 与固体电子学 2014-2015 年英国曼切斯特大 学,访问学者 23 李同彩 硕士 讲 师 烟台大学/光学 24 周 强 硕士 助 教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 25 杨永佳 硕士 讲 师 西南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 2012 年到北京中科天融科技 有限公司镀膜实习 26 罗 浩 硕士 讲 师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 27 刘莉 博士 特聘副教授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 28 宋前举 博士 特聘副教授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 29 陈喜芳 博士 讲 师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学 30 马婷婷 硕士 讲师 西南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 2018-2021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 技有限公司工作 2016-2021 年 6 月在绵阳流能 粉体有限公司做技术顾问 表 3 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任课教师一览表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任课教师 任学藻 廖旭 杨永佳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大学物理实验 B 罗浩、陈喜芳 等 语言程序设计 李斌、唐金龙 电路分析基础 李斌、郭颖 新生研讨课 江虹、周自刚、高扬、 刘知贵 工程光学(实验) 韩艳玲、蒋勇 等 信号与系统 C 徐艳霞、林洪 文 光电显示与照明技 术 邱荣等 周自刚、陈浩、 韩艳玲、王慧 丽 数字电子技术 (含实验) 激光工程原理与技术 (实验) 曹文、黎恒 周庆红、邱荣、蒋勇 量子力学 黎雷、任学藻 光电子技术及器件 (课程设计) 光通信原理与技术(实 验) 高翔、蒋勇 数学物理方程 李晓红 固体物理学 唐金龙、温才 光电图像与处理 王建新、蒋勇 电磁场与电磁波 陈喜芳、谢鸿全 薄膜原理与技术 熊政伟等 激光加工 蒋勇、郭德成 半导体物理学 唐金龙、温才、 刘德雄、李斌 科技论文写作 刘莉、易早 微电子技术(实验) 唐金龙、温才、 刘德雄、李斌 器件与电路模拟(实验) 李斌、李同彩 光学机械设计原理 郭德成、高翔 光学设计与 CAD 周强、李晓红 光机电系统设计 杨华、李晓红 半导体器件 易早、刘莉 光电检测技术 郑涪升 周自刚、张方宇、陈浩、 毕业实习(工程实 段旭梅 践) 光电创新创业教育 高翔 等 毕业设计 郭德成 等 信息光学(实验) 王建新、宋前 举 专业文献检索与利用 蒋勇 实验室安全规范 邱荣、蒋勇 机器学习与图像识别 杨华 大数据与光电行业 分析 宋前举 人工智能与红外技术 易早等 模型可视化与光电 工程管理 高翔等 表 4 光电专业教师 2019-2021 年科研成果一览表 (1)科研项目 序号 负责人 名称 级别 1 邱荣 ****的快速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 国家级 2 邱荣 熔石英元件紫外损伤动力学研究 国家级 3 邱荣 高功率激光光学材料中的光-声相互作用研究 国家级 4 蒋勇 光学表面微纳粒子强激光诱导多相瞬态耦合下的损伤机制研究 国家级 5 蒋勇 基频吸收氟磷酸盐玻璃的瞬态缺陷诱导激光损伤机理与性能调控 研究 国家级 6 蒋勇 紫外激光诱导熔石英元件损伤增长的动态行为研究 国家级 7 郭德成 熔石英元件紫外损伤动力学 国家级 8 高翔 研究熔石英光学元件亚表面纳米杂质粒子的特征和分布规律 国家级 9 高翔 ***分析与应用示范 国家级 10 周自刚 脉冲功率电子束获得 GW 级调谐太赫兹辐射的技术研究 国家级 11 易早 亚波长减反射结构的激光诱导损伤机理研究 国家级 12 易早 CNTs@Ag 表面等离激元调控烟火药激光泵浦源闪光点火特性研究 国家级 13 熊政伟 BiFeO3 铁电材料的冲击相变与放电性能研究 国家级 14 刘明强 微空间非相干光源激励光热透镜显微技术研究 国家级 15 王建新 面向高速流场的四棱锥探测方法研究 国家级 16 熊政伟 纳米颗粒对铁电氧化物巨介电性质的调控与机理研究 国家级 17 徐艳霞 基于冷原子阱的高亮度强相干超快电子源的研究 国家级 18 易早 表面等离激元可调三维核壳复合阵列的构筑及其实时监控降解有 机污染物 省部级 19 李晓红 基于智能铜网互联的高效太阳电池金属化关键技术研发 省部级 20 李晓红 全光谱高效多晶硅电池 地市级 21 王慧丽 滤膜材料对大气气溶胶 LIBS 检测的影响研究 22 陈喜芳 颜色转换型碳基 LED 的制备及其发光特性调控 地市级 23 李斌 数控机床刀具装夹状态监控系统设计 横向 24 周强 光学系统优化和杂散光仿真 横向 地市级 (2)师生发表代表性作品 序 号 姓名 成果名称 杂志或出版 社名称 分区 1 蒋黎英(光电 1803), 易早,周 自刚, 等 基于单层二硫化钼的高品质因子、高品质 因数的四波段完美吸收器 物理学报 3区 2 陈子昊(光电 1804), 易早,周 自刚, 等 Multi-band, Tunable, High Figure Of Merit, High Sensitivity Single-layer Patterned Graphene—Perfect Absorber Based 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Diam. Relat. Mater. 2区 3 汪莹莹(光电 1701), 易 早 , 等 Triple-band perfect metamaterial absorber with good operating angle polarization tolerance based on split ring arrays Results in Physics 2区 4 梁翠平(光电 1602), 易早、等 Dual-band infrared perfect absorber based on a Ag-dielectric-Ag multilayer films with nanoring grooves arrays Plasmonics 3区 5 周自刚, 等 飞秒激光刻写 1×4 铌酸锂光波导功分器的 研究 光子学报 4区 李晓红, 等 Micro-dot-matrix induced by femtosecond laser on titanium surface for Ca-P phase deposition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1区 邱荣, 等 Ni nanocrystals tuning low-frequency colossal permittivity of epitaxialBaTiO3 matrix 温才, 等 Sulfur-hyperdoped silicon nanocrystalline layer prepared on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solar cell substrate by thin film deposition and nanosecond-pulsed laser irradiation 6 7 8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区 1区 9 10 11 熊政伟, 等 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higher manganese silicides by shock-induced high-density dislocation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1区 陈喜芳, 等 Blue and green double band luminescent carbon quantum dots: Synthesis, origin of photoluminescence, and application in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s Appl. Phys. Lett. 2区 易早,等 Broadband polarization-insensitive and wide-angle solar energy absorber based on tungsten ring-disc array Nanoscale 1区 (3)发明专利(2019-2021 年授权) 序号 第一发 专利名称 明人 1 李斌 2 杨永佳 3 周自刚 4 周自刚 5 高翔 一种混合光线色温可调的电路控 制系统和方法 硫硅半导体合金叠层太阳能电池 的制作方法 一种飞秒激光刻蚀波导光栅的制 备装置及方法 一种光纤陈列端面倾斜角测量仪 及测量方法 光纤耦合污染物传感器 专利类型 专利号 发明专利 ZL201810783152.1 发明专利 ZL 2016 1 0052241.X 发明专利 ZL 2015 1 0117677.8 发明专利 ZL 2015 1 0366743.5 实用新型 专利 ZL202020083284.6 (4)专著教材 书名 出版社,出版年月,出版号 参加人员及顺序 科学出版社,2013.04 刘德森、周自刚、蒋小平、 ISBN:978-7-03-037247-5 周素梅 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 科学出版社,2013.08 新编大学物理实验(第二版) 周自刚、赵福海 等 ISBN: 978-7-03-038257-3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1 光电子技术基础 周自刚、范宗学、冯杰 ISBN: 978-7-121-24639-5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9 光电子技术及应用 周自刚、胡秀珍 ISBN: 978-7-121-3249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延边大学出版社,2019.5 周自刚 等 八、就业创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子们秉承“明理勤学,致远求真”院训,专业基础 知识扎实,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强。毕业后主要在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工 程、光通信、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相关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 用、运行管理等工作。2006-2021 年期间,有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华为集团、索尼公司、长虹集团、九洲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与信息产业相关的 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从事光电信息工程,包括 CCD 光电子器件,光纤通信,计 算机输入/输出/存储/显示设备,家用光电设备、激光光纤应用等相关的研究、设 计、开发、应用、管理、与教学工作,有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 国家科研机构等航天、航空、国防等部门工作,从事光电跟踪瞄准、光电制导、 通信检测、光电对抗等工作。有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 10 余所国内 外重点高校从事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等工作。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 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其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杭州、 苏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占 60%以上,在宁波、珠海、大连、绵阳等占 20%左右,出国和其他地区占 20%。 该专业每年攻读研究生在 25%以上,其中每届保送研究生达 6 人,主要在中 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 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 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西南大 学、贵州大学、深圳大学等国内境外重点高校和研究所就读光学、光学工程等专 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部分出国到剑桥大学、莱顿大学等留学。 1210 名校友部分代表 2002 级:齐海峰——中软国际有限公司 云智能业务集团 销售总裁 2003 级:王 强——四川天勤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高工 产业教授 2004 级:张 韧——国网广汉市供电公司 政工师 2005 级:李世杰——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 博士 2006 级:郭宜龙——先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ASMPT 工程师 2007 级:林冬冬——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工程师 2008 级:曾小龙——PIMS 顶峰多尺度研究所(成都) 副研究员 2009 级:范宗学——四川光通信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 2010 级:黄月博——上海华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软件工程师 2011 级:冯 杰——上海交通大学激光等离子体实验室 博士后 2012 级:陈俊江——四川讯视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13 级:蒋涛——剑桥大学 博士研究生 2014 级:罗航——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 2015 级:侯雨萧——中国香港科技大学硕博连读 2016 级:李鑫——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 2017 级:汪莹莹—— 复旦大学研究生 截止到 2021 年 8 月 4 日,经调查和走访统计,本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6400 元,应届毕业生工资 4300 元,0-2 年工资 5600 元,3-5 年工资 6500 元,6-7 年工资 7600 元,8-10 年工资 8000 元。 电子信息大类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教师信息及主要工作 ▄院长:彭煜(08166089661) (师资、毕业、授位、就业、人才培养条件保障等) ▄书记:张晖(13547116775)(意识形态、党建等) ★教学副院长:周自刚(13890127467)(教学运行、管理与保障等) ★实验副院长:邱荣(13547116476)(科研及教学实验室运行、开放、管理与保障等) ★学生工作副书记:艾倩羽(13550850626)(招生政审、思想教育、就业创业等) ☆专业/卓越班负责人:周自刚(目标定位、发展规划、培养方案等) ■光电工程系主任: 易早(18780376769)(专业建设与日常运行与保障等) ■光电工程系支部书记:高翔(13689678984)(党建工作、毕业实习等) ■光电工程系副主任:郭德成(18784034460)(专业建设与日常运行与保障等) ■光电工程系支部副书记:宋玥(15280973068)(学生党小组建设等) ■理学实验中心主任:温才(13558990786)(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条件与保障等) ■学办主任:余艺芸(15882873722)(招生就业、入学教育、考研指导、校友等) ■教办主任:李先富(15882776232)(专业管理、学籍预警、推研授位等) ■学科办主任:陈剑(15882898766)(苗子工程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接受研究生等) ■学办副主任/分团委书记:董双印(18781680898)(共青团工作、综合能力素质,创 新创业、文体艺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 ●专业教学秘书:郭佳((130144085)(学分预警、毕业设计、实习、学籍管理等) ●光电卓越班主任:韩艳玲(13689680307)(班级日常运行、管理与保障等) ●2021 级辅导员:曹辉 15882877889)18508210369(思政教育、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干 预、学生评价);万吉 15908249440(大二及以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干 预、学生评价、职业规划、就业等,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2020 级辅导员:段旭梅(13990190045)(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干预、学 生评价、职业规划、就业等,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2019 级辅导员:赵玥茹 18508210369(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干预、学生评 价、职业规划、就业等,负责校友联络) ●2018 级辅导员:宋玥(15280973068)(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干预、学生 评价、职业规划、就业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