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中旗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doc
乌拉特中旗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按照自治区扶贫办《关于印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 (内扶办 发〔2014〕40 号)和自治区有关建档立卡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建档立卡对象包括贫困户、贫困嘎查村(以下简称村) 。通过建档立 卡,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进行精准识别,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 摸清帮扶需求,明确帮扶主体,落实帮扶措施,开展考核问效,实施动 态管理。2014 年10 月底前,在全旗范围内建立贫困户、贫困村电子信息 档案,并向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 。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旗扶贫信息网 络系统,并与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有效对接,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 础。 二、贫困户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以2013 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36 元(相当于2010 年2300 元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和 2013 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农区 2896 元(按自治区物价指数测算的相当于2010 年2600 元不变价) 、牧区3453 元(按自治区物价指数测算的相当于 2010 年 3100 元不变价)的自治区 农村牧区扶贫标准为识别标准,分别识别出国家标准下的贫困户和自治 区标准下贫困户。 2.规模。严格执行自治区下达的4000 人国家级贫困人口和4500 人 自治区级贫困人口规模。 -1- 3.做法。采取规模控制,旗里将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各村。 贫困户识别要以农牧户收入为基本依据,综合考虑生产条件、住房、教 育、健康等情况,通过农牧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 方式,整户识别。 4.登记内容。 《扶贫手册》包括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责任 人、帮扶计划、帮扶措施和帮扶成效等六个方面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 为2013 年12 月31 日,标准时期为2013 年1 月1 日—2013 年12 月31 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按照《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 (见附件 2) ,旗里将自治区核定的贫困人口识别规模逐级分解到村。 第二步:初选对象。在旗扶贫办和苏木镇人民政府以及驻村干部指 导下,先前对各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贫困摸底,后按照分解到村的贫困 人口规模,农牧户自愿申请,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将 提交申请的农牧户按贫困程度等因素排序,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 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苏木镇人民政府 审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苏木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 核,确定苏木镇贫困户名单,在各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 报旗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村公告。以上工作在 2014 年 5 月底前 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在市委、政府指导下,我旗将统筹安排有关帮 -2- 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户结对帮扶方案,明确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责 任人。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苏木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 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结合贫困户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以上工作在 2014 年7 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手册。在旗扶贫办指导下,由苏木镇人民政府组织村 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对已确定的贫困户填写《扶贫手册》 。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旗扶贫办指导下,苏木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 会、驻村工作队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将《扶贫手册》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 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扶贫手册》由国务院扶贫办统一监制,旗里 负责制发,贫困户、村委会各执一册。以上工作在2014 年8 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联网运行。将录入数据在全区内试运行,并在2014 年10 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户信息要及时更新(基本信息锁定4 年不 变,帮扶信息及时更新) ,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户动 态调整。此工作在旗扶贫办指导下,由苏木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和驻 村工作队在次年1 月底前完成。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3。 三、贫困村建档立卡方法和步骤 (一)工作方法 1.标准。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即 村贫困发生率比全区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即24%以上) ,村2013 年全 -3- 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60%(即低于5158 元),村无或很 少有集体经济收入。 2.规模。按照国家、自治区贫困村识别规模控制比例要求,自治区 确定乌拉特中旗自治区级贫困村20 个。 3.做法。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符合条件的村采取“村委会自愿申 请、苏木镇人民政府审核、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 4.登记内容。 《贫困村登记表》包括基本情况、发展水平、基础设施 状况、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情况、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等七个方面 内容。登记的标准时点为2013 年12 月31 日,标准时期为2013 年1 月1 日—2013 年12 月31 日。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第一步:规模分解。按照自治区分解到旗里的贫困村规模,由旗里 将贫困村规模分解到苏木镇。 第二步:初选对象。苏木镇人民政府向各村宣传贫困村申请条件和 工作流程。各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村级组织充分讨论基础上,自愿 向苏木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苏木镇人民政府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对 提出申请的村进行排序、审核,形成贫困村初选名单。 第三步:公示公告。苏木镇人民政府对贫困村初选名单进行公示, 经公示无异议后报旗扶贫办,经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进行公告。 以上工作在2014 年6 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结对帮扶。在自治区、市指导下,旗里将统筹安排有关帮 扶资源,研究提出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方案,落实结对帮扶单位。 -4- 第五步:制定计划。在苏木镇人民政府指导下,由村委会、驻村工 作队和帮扶单位结合贫困村需求和实际, 制定帮扶计划。 以上工作在2014 年7 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写登记表。在旗扶贫办指导下,由苏木镇人民政府组织 村委会、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对已确定的贫困村填写《贫困村登记 表》 。 第七步:数据录入。在旗扶贫办指导下,苏木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 人员将《贫困村登记表》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并进行数据审核。 以上工作在2014 年8 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网络运行。自治区网络运行在2014 年10 月底前完成,全 国网络运行在2014 年年底前完成。 第九步:数据更新。贫困村信息要及时更新(基本信息锁定4 年不 变,帮扶信息及时更新) ,并录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贫困村信 息动态管理。此工作在旗扶贫办指导下,由苏木镇人民政府组织村委会 和驻村工作队在次年1 月底前完成。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见附件4。 四、工作要求 坚持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资金分配与扶贫瞄准及成效 相挂钩,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的原则,对贫困户、贫困村进行识别并建档立卡,并将其作为扶贫开发 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一)加强组织领导。旗扶贫办统一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 -5- 作,成立乌拉特中旗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 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旗扶贫办,办公室主任由乌云毕力格同志兼任。 苏木镇也应设立相应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制定建档立卡和信息化 建设方案,根据当地实际,编制详细的操作办法、程序和细则,精心组 织部署,加强指导协调,抽调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此工作, 切实把建档立卡作为今年的头号工作来抓。 乌拉特中旗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 成人员如下: 组 长: 格日乐图 政府副旗长 常务副组长:乌云毕力格 旗扶贫办主任 副组长: 张龙飞 旗委组织部副部长 赵 英 旗机关党委书记 穆文龙 旗扶贫办副主任 丁额尔德木图 旗扶贫办副主任 成 员: 成志华 牧羊海牧场书记兼场长 恩 和 甘其毛都镇镇长 玛拉沁夫 呼勒斯太苏木苏木达 呼和巴日斯 巴音乌兰苏木苏木达 包智勇 川井苏木苏木达 额尔敦木图 新忽热苏木苏木达 张永胜 温更镇镇长 胡格吉勒图 海流图镇镇长 -6- 白云龙 乌加河镇镇长 张 光 德岭山镇镇长 陈 刚 石哈河镇镇长 陈国胜 同和太种畜场场长 (二)强化宣传培训。各苏木镇按照旗里统一部署,加大宣传培训 力度。要把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 策宣传到每个农牧户和每个村,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认真组 织各类业务培训,确保建档立卡工作规范有序。 (三)明确责任分工。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建档立卡和信息化建设的 总体方案设计、系统开发、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 工作。自治区负责自治区级规模分解、驻村工作制度建立、盟市、旗县 两级工作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盟市负责协调服务和对旗县相关 工作的督促检查。旗里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的确定并组织苏木镇、村两 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四)规范操作程序。贫困户和贫困村的识别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务 院扶贫办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贫困户识别要做到“两公示一公告” ,贫 困村识别要做到“一公示一公告” ,要留存相关记录和文字、音像等档案 资料,特别是贫困户、贫困村排序、评议等关键资料。识别工作要全程 公开,接受监督,确保结果公正,确保选出的贫困村、贫困户是最穷的 村、最穷的农牧户。严禁优亲厚友,严禁提供虚假信息,严禁拆户、分 户和空挂户,杜绝平均分配。 (五)严格督查考核。旗扶贫办协调旗委政府督查室开展专项督查, -7- 考核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并将核查情况特别是准确率将列入2014 年扶 贫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奖励资金分配挂钩。 附件: 1.2013 年乌拉特中旗第一批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 困人口数量分解表 2.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 3.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4.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8- 附件2 贫困人口规模分解参考方法 一、工作原则 为提高贫困户识别的准确度和可操作性,按照“旗县为单位、规模 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 贫困人口规模逐级分解。 二、工作主体 贫困人口规模分解主要由各级扶贫部门负责,其中人均纯收入等数 据主要来源于统计部门。 三、操作方法 贫困人口规模分解采用自上而下、逐级分解的办法进行。 (一)到盟市、旗县的规模分解 由自治区扶贫办会同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将自治区扶贫标准下的 157 万贫困人口规模直接分解到12 个盟市、98 个旗县;将国家扶贫标准 下的125 万贫困人口规模直接分解到11 个盟市57 个贫困旗县。 (二)到乡、村的规模分解 第一步,收集下一级(乡、村)行政中心到上级地区行政中心距离、 乡(村)地势类型、基础设施状况、公共服务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 上年度贫困发生率和农村居民年末户籍人口数等易获取的指标数据。 第二步,利用加权平均和隶属函数计算各乡、村的拟定贫困发生率 P;各地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自行确定计算乡(村)贫困发生率的方法。 -9- 第三步,计算下一级(乡、村)的贫困人口规模数。 公式 2:下一级(乡、村)规模控制数 = 上年年末农村户籍人口 数 ×P 第四步,结合实际,微调贫困人口规模控制数,原则上要求上一级 贫困人口规模总数 = ∑下一级各样本贫困人口规模控制数。比如,某旗 县下一级各乡贫困人口规模数之和应等于该旗县的贫困人口规模总数。 (三)到村规模分解需注意几点 1、贫困人口与贫困村的关系。贫困人口、贫困村的识别既要按要求 分别进行,又要做好相互间的要有机衔接; 2、识别与帮扶对应。强调每个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都要明确帮扶责 任人、帮扶措施,并得到有效扶持; 3、帮扶分级负责。对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的扶持采取分级负责的方 式进行,自治区主要侧重对自治区级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的帮扶,自治 区级贫困村以外的贫困人口的帮扶工作由盟市、旗县政府分级负责。 - 10 - 附件3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组织力量 前 期 准 备 制定方案 宣传发动 人员培训 贫 困 户 建 档 农牧户申请 贫 困 户 识 别 村民代表大会民 立 作 示 第二次公 示 公告 5月 底前 完成 复审 明确结对帮扶 结 对 帮 扶 关系 制定计划 填写《扶贫 意 图 作队核实 乡人民政府 审核 旗县扶贫办 卡 工 主评议 村委会和驻村工 第一次公 示 手册》 数据录入 系 统 管 理 联网运行 数据更新 监督检查 - 11 - 7月 底前 完成 8月 底 前完 10成月 底前 完成 次年1 月 底前完 成 参考文本1 贫困户申请书 村委会: 我家住 组,家庭人口 年家庭人均纯收入 人,其中有劳动能力 人。2013 元。特申请为贫困户。 申请人(签字): 年 - 12 - 月 日 参考文本2 村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会议记录 时 间: 地 点: 参会人数: 主 持 人: 内 记 录 人: 容: 村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统计表 2013 年家庭 序号 村民小组 户主姓名 家庭 人口 - 13 - 致贫原因 人均纯收入 (元) 得票数 参考文本3 村贫困户初选名单 公 示 根据农牧户自愿申请,我村于 大会(参会人数 困户 户 户 年 人,占全村人口比例 月 日召开村民代表 %) ,民主评议评选出贫 人。经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汇总,初选贫困户 人,现进行公示(名单附后) 。如有异议,请从即日起7 日内向 村委会提出意见。 监督电话: 驻村工作队代表签字: 村委会(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村贫困户初选名单 村民代表大 序号 村民小组 户主姓名 家庭 人口 - 14 - 致贫原因 会民主评议 得票 参考文本4 关于审核确认贫困户的 报 告 乡人民政府: 根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村通过农牧户申请、 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经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初步认定 等 户( 人)为贫困户。现将我村初选名单汇总上报(名单 附后) ,请予审核。 村委会(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村贫困户初选名单 序号 村民小组 户主姓名 家庭人口 - 15 - 致贫原因 参考文本5 乡贫困户审核确认情况 公 示 根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乡(镇)对各村 上报的初选贫困户 ( 户 人进行了审核,同意将 等 户 人)拟定为贫困户,现予以公示(名单附后) 。如有异议,请从 即日起7 日内向本乡人民政府提出意见。 监督电话: 乡人民政府(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乡贫困户拟定名单 家庭 序号 村 村民小组 户主姓名 - 16 - 人口 致贫原因 参考文本6 关于复审贫困户的 报 告 旗县扶贫办: 根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我乡通过农牧户申 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乡人民政府 审核,拟定 等 户( 人)为贫困户。现将名单上报(名单附 后) ,请予审核。 旗县 年 月 乡人民政府(盖章) 日 附件: 乡(镇)贫困户拟定名单 家庭 序号 村 村民小组 户主姓名 - 17 - 人口 致贫原因 参考文本7 附件 4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前 期 规模分解 准 备 宣传部署 贫 困 村 识 别 自愿申请 贫 困 村 建 乡人民政府审 核 旗县扶贫开发 档 立 领导 小组审 结 卡 对 工 帮 作 图 公告 6月 底前 完成 落实帮扶单位 定 制定计划 7月 底前 完成 扶 填写《贫困村登 示 意 公示 记表》 数据录入 系 统 网络运行 管 理 数据更新 监督检查 - 18 - 8月 底前 完成 10 月 底前 完成 次年1月 底前完成 参考文本8 贫困村申请书 乡人民政府: 本村辖自然村 户 个,共有农牧户 人,贫困发生率为 集体经济收入 户 人,其中贫困户 %,2013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村 万元。 (各村可根据本村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发展现状、文教卫生和社会保障情况进行简单说明) 特申请为贫困村。 村委会(盖章) 年 19 月 日 参考文本9 旗县 乡贫困村拟定名单 公 根据各村申请,我乡于 示 年 月 日召开乡党政领导班子 会议,按照贫困村识别标准,结合各村贫困状况,拟定 村等 个村为贫困村。现进行公示(名单附后) 。如有异议,请从即日起 7 日内向本乡人民政府提出意见。 监督电话: 乡人民政府(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旗县 乡贫困村拟定名单 2013 年农民 2013年村集体 序号 村 总户数 总人口数 分解到村贫 困人口数 20 人均纯收入 经济收入(万 (元) 元) 参考文本10 乡人民政府 关于审核确认贫困村的报告 旗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根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要求,本乡通过村 申请、乡党政班子会议研究,初步拟定 村等 个村 为贫困村。现将贫困村拟定名单上报(名单附后),请予审 核。 乡人民政府(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 乡贫困村拟定名单 分解到 序号 村 总户数 总人 2013 年农 村贫困 民人均纯收 口数 人口数 21 入(元) 2013 年村集体 经济收入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