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21年财政总决算分析报告(沅江市).docx
二 0 二一年沅江市财政总决算编制 分析报告 2021 年,我市围绕市人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组织收入力度,不断强化支出管理,深化财政 制度改革,努力筹措调度资金,保障各项重点支出,全市财政收入实现平稳增长。现将 2021 年财政总决算分析如下: 一、2021 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1、2021 年,地方财政总收入 180714 万元,其中:上划中央级收入 45477 万元(包括上划中央国内增值税 33457 万元,上 划中央国内消费税 26 万元,上划中央国内个人所得税 2021 万元,上划中央企业所得税 9973 万元),上划省级收入 13060 万元 (包括上划省级增值税 8364 万元,上划个人所得税 404 万元,上划企业所得税 1995 万元,上划城镇土地使用税 602 万元,上 划省级资源税 1655 万元,上划环境保护税 40 万元)。 税务部门完成收入 122773 万元,(其中:增值税 66914 万元,企业所得税 16622 万元,个人所得税 3368 万元,消费税 26 万元,非税收入 5508 万元),占年初预算 112296 万元的 109.33%,比上年完成收入 104804 万元,增收 17969 万元,增长 17.14%;财政部门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57941 万元,占年初预算 21000 万元的 275.91%, 比上年完成收入 21760 万元, 增收 36181 万元,增长 166.27%,此外,完成上划中央“两税”收入 33483 万元,比上年完成 28445 万元,增收 5038 万元, 增长 17.71%;完 成上划企业及个人所得税 11994 万元,比上年完成 11170 万元,增收 824 万元,增长 7.38%。税收比重为 64.89%,非税比重为 35.11%,非税比重比去年 19.76%有所上升,上升了 15.35 个百分点。 1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 613306 万元。其中:2020 年全市共完成本级地方财政收入 122177 万元 (不含上划两税,上划中央、省、地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资源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上级补助收入 362822 万元,政府债券收入 38788 万元,上年结余 50723 万元,调入资金 37000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796 万元;当年本级实 际支出 613306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8437 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 22748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900 万元,年 终实际滚存结余 79008 万元,总支出 613306 万元,实现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2、按收入构成区分。完成增值税收入 66914 万元,比上年完成 56831 万元,增收 10083 万元,增长 17.74%;完成企业及个 人所得税收入 19990 万元,比上年完成 18618 万元,增收 1372 万元,增收 7.37%;完成消费税收 26 万元,比上年完成 29 万元, 减收 3 万元,下降 10.34%;完成资源税收 6620 万元,比上年完成 589 万元,增收 6031 万元,增长 1023.94%;完成城市维护建 设税收入 4388 万元,比上年完成 3715 万元,增收 673 万元,增长 18.12%;完成房产税收 1599 万元,比上年完成 1843 万元, 减收 244 万元,下降 13.24%;完成印花税收 848 万元,比上年完成 911 万元,减收 63 万元,下降 6.92%;完成城镇土地使用税 2008 万元,比上年完成 2834 万元,减收 826 万元,下降 29.15%;完成土地增值税收 4227 万元,比上年完成 5380 万元,减收 1153 万元,下降 21.43%;完成车船税收入 1272 万元;完成耕地占用税收入 1927 万元;契税收入 7313 万元,比上年完成 7879 万元, 减收 566 万元,下降 7.18%;完成环境保护税 133 万元,比上年完成 137 万元,减收 4 万元,下降 2.92%;完成财政其他收入 2034 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 5240 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44231 万元,专项收入 5442 万元,罚没收入 6211 万元, 捐赠收入 291 万元。 完成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2177 万元,增长 59.65%。其中:税务系统完成 64236 万元,增长 17.29%,财政及相关执收 单位完成 57941 万元,增长 166.27%。从结构看,税收收入 5872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 2 为 48.07%;非税收入 6344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3.66%,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51.93%。 3、财政支出完成情况。2021 年当年共实现一般预算支出 500213 元,为调整预算支出 579221 万元的 87%,比上年支出 654263 万元,减支 154050 万元,下降 24%。主要是重点建设支出等因素影响;减少了对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农林水等支出的投入, 预算一体化上线收采用收付实现制列支。从支出的构成来看:2021 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61707 万元,比上年支出 47969 万元, 增支 13738 万元,增长 28.64%;国防支出 336 万元,比上年支出 623 万元,减少 287 万元,减少 46.07%;公共安全支出 13824 万元,比上年支出 16035 万元,减支 2211 万元,下降 13.79%;教育支出 79904 万元,比上年支出 79040 万元,增支 864 万元, 增长 1.09%;科学技术支出 11298 万元,比上年支出 7322 万元,增加 3976 万元,增长 54.30%;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3769 万元, 比上年支出 5170 万元,减支 1401 万元,下降 27.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4987 万元,比上年支出 79607 万元,减少 4620 万 元,下降 5.80%;卫生健康支出 59347 万元,比上年支出 64421 万元,减支 5074 万元,下降 7.88%;节能环保支出 11649 万元, 比上年支出 53870 万元,减支 42221 万元,下降 78.38%;城乡社区支出 9502 万元,比上年支出 14297 万元,减支 4795 万元,下 降 33.54%;农林水支出 113040 万元,比上年支出 158023 万元,减支 44983 万元,下降 28.47%;交通运输支出 18659 万元,比 上年支出 21943 万元,减少 3284 万元,下降 14.97%;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2671 万元,比上年支出 298 万元,增支 2373 万元, 增长 796.3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3046 万元,比上年支出 3436 万元,减支 390 万元,下降 11.35%;金融支出 129 万元,比去 年支出 378 万元,减支 249 万元,下降 65.87%;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 3106 万元,比上年支出 4163 万元,减支 1057 万元,下 降 25.39%;住房保障支出 12764 万元,比上年支出 25992 万元,减支 13228 万元,下降 50.89%;粮油物资支出 2426 万元,比 上年支出 6242 万元,减支 3816 万元,下降 61.13%;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 6692 万元,比上年支出 3103 万元,增支 3589 万 元,增长 115.66%;其他支出 108 万元,比上年支出 341 万元,减支 233 万元,下降 68.33%;债务付息支出 11249 万元,比上 3 年支出 11267 万元,减支 18 万元,下降 0.16%。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110226 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63652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 1500 万元, 车辆通行费 14 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 587 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 44473 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58993 万元,其中: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相关支出 12 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 2897 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支出 40950 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 100 万元,污水处理费相关支出 607 万 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安排的支出 1453 万元,港口建设费安排的支出 70 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 安排的支出 107926 万元,彩票公益金相关支出 1373 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付息支出 3589 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 16 万元。 上年基金结余 3666 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8961 万元,债务转贷收入 83700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68 万元,调出资金 37000 万元, 收支相抵后,基金结余 10492 万元。 二、财政收支分析 从 2021 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来看,呈现出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等保障性支出全额保障的 特点,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凸显,主要体现在: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各征收部门积极应对宏观经济波动、结构性减税政策和经济下行等不利影响,依法组织财政收 入。完成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2177 万元,增长 59.65%。其中:税务系统完成 64236 万元,增长 17.29%,财政及相关执收 单位完成 57941 万元,增长 166.27%。从结构看,税收收入 58728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4%,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 为 48.07%;非税收入 63449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3.66%,占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 51.93%。 4 二是支出规模达到新高度。面对巨大的增支压力,我们继续加大资金统筹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市委、市政 府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实现了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壮大的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 613306 万元。 三是支出结构得到新改善。财政部门在狠抓收入的同时,想方设法组织资金,全力确保工资、正常运转、民生民本及重点 支出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61707 万元;公共安全支出 13824 万元;教育支出 79904 万元;科学技术支出 11298 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4987 万元;卫生健康支出 59347 万元;节能环保支出 11649 万元;城 乡社区支出 9502 万元。 四是向上争资实现新跨越。 2021 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362822 万元,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转贷地方债券收入 38788 万元,有力支持了各项事业的 发展。 三、收支平衡情况 2021 年全市共完成本级地方财政收入 122177 万元(不含上划两税,上划中央、省、地的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 资源税及城镇土地使用税),上级补助收入 362822 万元,转贷地方债券收入 38788 万元,上年结余 50723 万元,调入资金 37000 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1796 万元;当年本级实际支出 613306 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8437 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 出 22748 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900 万元,年终实际滚存结余 79008 万元。 四、人员机构编制及年末人数增减情况 (一)机构变动情况 机构变动情况,2021 年比 2020 年度比较年末机构总数净增加 11 个,主要是:新增 14 个机构,其中因教育系统在各乡镇增 5 加了 13 个幼儿园,另增加了沅江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1 个新增二级机构,减少 3 个机构,减少沅江市信息中心、益阳市生态环 境沅江分局、沅江市行政审批局 3 个单位。 (二)年末人数变动情况 年末实有人数 14535 人,比去年同期 15434 人相比减少 899 人。主要因素为由养老保险基金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不包含 在内,因养老保险改革,纳入社会保险局统一管理,退休人员减少。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 2021 年度一般公共财政拨款开支人数 13865 人,其中在职 13861 人(含行政人员 2277 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人员 340 人、非参公事业人员 11244 人),离休人员 4 人。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 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开支人员 38 人,全部为非参公事业人员。 五、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决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年初预算数为 959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447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512 万元,决算数 769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326 万元,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 443 万元。 六、认真谋划 2022 年各项财政工作 (一)收入方面。一是加强税收收入征管。进一步完善协税护税机制,将财源建设和组织收入任务落实到相关部门,增强了 征管责任意识和工作主动性。强化税收征管,挖掘增收潜力,确保了各项税收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 通过规范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 6 (二)支出方面。继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保障民生、促进发展发面,确保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 涉农补贴等民生投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及时足额拨付各项资金,增强资金支出的均衡性、有效性,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提高预算执行的准确率。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严格执行会议费、因公出国(境) 经费、差旅费、接待费等管理办法,压缩一般性支出规模,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实现全年预算平衡。 (三)在 2021 年工作基础上继续做好暂存、暂付款的清理工作。一是做好暂存款的清理工作,特别是加强对两年及以上的 存量资金进行清理,按规定可以收回的资金,全部收回由政府统筹安排,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二是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借款 资金的清理力度,及时清理超过协议约定归还期限的借款,严格控制新增财政借款,加强财政借款的管理工作,做好财政借款 的核算工作。 2022 年,我们将在上级财政部门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与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奋发有为、扎实工作,确保全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努力实现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