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河南工学院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本科).doc

heart。梦出发3 页 40.5 KB下载文档
河南工学院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本科).doc河南工学院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本科).doc河南工学院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本科).doc
当前文档共3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河南工学院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本科).doc

河南工学院 20 X X―20 X X 学年第 X 学期期末考试 《××××××××》(本科)×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教师: ××× 适用班级: ××××××××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 ××分钟 课程承担单位: ××××教研室 试卷总分: 100 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评分标准:每小题给出正确答案给 4 分,如果和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描述正确,给 4 分,部 分正确可根据对错程度分别给 1 分或 2 分或 3 分,答案错误或不答给 0 分。 参考答案: 1.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2.模块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 3.软件维护就是在软件交付使用之后,为了改正错误或满足新的需要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4.软件重用是指同一事物不做修改或稍加改动就在不同环境中多次重复使用。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个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 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和辨别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本题属单项选择,每小题选择正确给 1 分,选错、多选或不选给 0 分。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C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小题,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和辨别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本题属多项选择,每小题选择正确给 2 分,选错、多选或不选给 0 分,少选由各 院部根据课程特点确定不给分或给多少分。 参考答案: 1.ABC 2.ABCD 3.CD 4.BC 5.BCD 四、填空题(本题共 10 个空,每空 2 分,共 20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掌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 1.所填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每空给 2 分;填错或不填给 0 分。 2.所填答案是同一问题(概念、术语)的不同描述方法,视为正确,给 2 分。 参考答案: 1.编码阶段 2.方法 工具 过程(顺序无关) 3.功能 性能(顺序无关) 4.模块独立性 顺序内聚 5.E-N+2(或 P+1) 6.人力资源 五、判断题 (本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问题的分析能力。 评分标准: 所填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每小题给 1 分;判错或不判给 0 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六、简答题(本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评分标准: 1.所答要点完整,每小题给 6 分;全错或不答给 0 分。 2.部分正确可根据对错程度,依据答案评分点给分。 试题: 1.简述“双百方针”提出后,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的三个突破。 参考答案: 1.敢于大胆正视人民内部矛盾,揭露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突破了“无冲突”论的禁锢。 (2 分) 2.发挥讽刺的积极作用,突破了人民内部不适用讽刺这一文学手段的囿见。 (2 分) 3.创作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回避描写爱情或爱情不能作为作品题材的条条框框。 (2 分) 试题: 2.简述老舍《茶馆》的主题和结构。 参考答案: 主题:埋葬旧时代,暗示光明的到来。 (2 分) 结构:《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剧 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 , “次要人物父子相承” , “无关紧要的人 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 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 民间众生相。(4 分) 试题: 3.简要的评价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被改变这一文学现象。 参考答案: 1.《阿诗玛》的改编象征着民族文学的统一,也使之进入了汉语文化圈,并取得了一定的地 位。(2 分) 2.但这种地位是边缘化的,在进入汉语文化圈的同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迎合共名的 话语形态,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许多民间文学的优秀内容。 (2 分) 3.单纯的主流话语无法完全霸占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主导着民间文学 在主流话语霸权压一下,仍具有永远的生命力。 (2 分) 试题: 4.研究者认为, 《文革十年》,中国当代文学基本是一片空白,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 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不正确。(2 分) 2.“潜在伤痕”的存在使得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以“破碎”的方式隐遁于民间。(2 分) 3.潜在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比如小说《波动》 ,朦胧诗等。(2 分) 七、论述题(本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进行剖析和综述的能力。 评分标准: 1.所答要点完整,每小题给 10 分;全错或不答给 0 分。 2.部分正确可根据对错程度,依据答案评分点给分。 试题: 1.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伤痕文学”的评价,你认为“伤痕文学”的得与失对当下文学 有何启示意义。 参考答案: 1.对伤痕文学的评价:有独特的价值也有局限性。(2 分) 2.意义:深刻的评判了几十年的文化和政治,敢于正视历史,是“五四”现实战斗精神高扬 的标志。 (2 分) 3.局限性:“伤痕文学”从某一角度讲,同样是与“政治”紧密联系的,走的是文革文学的老 路,具体表现为: (1)其出现是为了迎合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需要。(1 分) (2)《班主任》的成功恰恰说明了“伤痕文学”迎合当时政治的需要。(1 分) (3)“伤痕文学”的核心概念、思维方式甚至表现形式都与“十七年文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1 分) 4.启示意义:应尊重文学自身的客观规律,还给文学独立的生存空间。 (3 分) 试题: 2.结合 50-70 年代文学具体作品,试论述当代文学观念中战争文化心理的特征,并根据你的 理解谈谈战争文化心理的存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 参考答案: 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文学宣传的职能性与真实性的冲突。 (2 分) 2.二分法思维习惯被滥用,文学创作出现雷同模式。(1 分) 3.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基调的确立。(2 分) 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1.社会主义悲剧被取消。(2 分) 2.个体价值被取消。 (1 分) 3.政治因素成为评价文学的主要标准。 (2 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