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申报指南.docx
附件 1 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建设申报指南 一、功能定位 为贯彻落实国发 2 号文件,培育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结 合我省工作基础,2023 年在航空发动机、煤炭流态化开采、智 慧勘查、微生物组、新能源电池材料等方向按“数量服从质 量”原则组建贵州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鼓励现 有相关领域贵州省重点实验室通过整合参与组建,集中资源力 量培育全国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是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 研究,集聚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促进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平台。实验室按照基础研究类、 应用基础研究类、前沿技术类布局建设。基础研究类侧重在本 领域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现象、认识新规律、获得新知识、建 立新理论,引领领域发展方向,开辟新的认知疆域;应用基础 研究类着重围绕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凝练本领域重大科学问 题,提出原创性新概念、新原理、新方法,支撑关键核心技术 突破;前沿技术研究类主要聚焦本领域及其交叉学科领域未来 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中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的前 沿引领技术。 — 1 — 二、建设考核重点 强化申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 向,由项目申请单位根据以下方面自行选择考核指标。在建设 期内须对标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标准提出全国重点实验室申建 方案。 1.建设目标,包括目标定位、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备、 科研场地和仪器设备配置和经费支持等。建设期不超过 2025 年 底。 2.科研目标,包括对贵州省乃至我国特定领域的支撑,承 担科研项目情况及论文、专利、获奖、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科 技产出,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影响等。 3.其他目标,包括人才引进培养、科研团队建设、学术交 流、开放课题、科学普及等。 三、资助强度和实施周期 资助经费不超过 200 万元/项,建设期 3 年(2025 年底前) 。 由建设及运营主体先行组建运行,省科技厅择优立项建设。实 施周期从签订项目任务书之日算起。 根据平台、项目、人才联动支持和“一事一议”原则,以 及绩效完成情况,可另给予科技重大专项和推荐高层次人才引 进计划等定向支持。 优先支持固定研究人员 150 人,场地 3 万平米,每年经费投 入达到 1.5 亿元的实验室。 — 2 — 四、申报要求 1.依托单位要求。(1)实验室建设申报主体(即依托单 位)为贵州省行政区域依法注册成立并正常运营 3 年以上(时 间截止 2023 年 6 月 30 日)的企事业单位。每个单位限申报 1 项。国家机关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2)须立足国家和我省重 大需求,先行组建使命驱动、任务导向、定位明晰、特色鲜 明、优势显著、机制创新、管理规范的重点实验室。(3)将实 验室建设运行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在人员、经费、资源配置、 科研场地、仪器设备、后勤服务以及激励和保障政策等方面给 予实验室全面支持。(4)每个实验室可由 3 家(含)以内单位 联合共建,鼓励产学研融通发展,避免“拼盘”和“拉郎配” 。 2.实验室组建基础。(1)有健全的运行管理制度和创新的 机制,有团结协作、管理能力强的领导班子,能够实体化建设 或人、财、物相对独立。(2)建设目标明确,具有 3~5 个特色 鲜明和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学术带 头人不少于 1 人。(3)具备承担和完成国家、省重大科研任务 的能力,牵头组织和高质量完成过省级以上科技重大项目,研 究水平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影响。(4)有学术水平高、成员 相对固定、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科研团 队,能够有力支撑实验室高质量完成科研任务;能够开展国际 国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5)已成立 结构合理、运行稳定的学术委员会,由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优 — 3 — 秀专家组成,其中依托单位人数不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3.实验室人员要求。(1)实验室主任年龄不超过 60 周岁, 近 5 年以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国家级重点型号,或省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或 300 万以上 企业研发项目,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排第一)获得省部级一等 及以上科技奖励。(2)实验室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近 5 年以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主持 100 万元以 上的企业研发项目。(3)实验室固定人员不少于 30 人。 对符合上述基本条件要求,且满足固定研究人员 150 人, 场地 3 万平米,每年经费投入达到 1.5 亿元的实验室,可直接批 复为贵州省重点实验室。 五、申报材料要求 1.名称统一命名为“贵州省 XXX 重点实验室”。 2.申报时须编制“贵州省重点实验室组建方案”,并盖章扫 描上传至科技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作为评审立项支持的重要依 据之一。“贵州省重点实验室组建方案”编写提纲包括实验室信 息、战略意义和定位、建设基础、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运行管 理、人员队伍条件保障,模板可在管理系统中下载。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