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库 - 千万精品文档,你想要的都能搜到,下载即用。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doc

从不后悔分手4 页 75 KB下载文档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doc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doc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doc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doc
当前文档共4页 2.88
下载后继续阅读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doc

商丘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简称“思政课” )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 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用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为了深入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河南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文 件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 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教社政[2005]9 号)、《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共河南省委高 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意见》, 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适应新时期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能 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紧 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的发展,坚持主渠道和多途径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和学两 个方面的积极性。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实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 革,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吸引力、实效性。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本思路 在新形势、新阶段、新任务面前,认真贯彻三个基本原则(保证基本学时原则、少 而精原则、学生为主体原则),体现四个创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考试模 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实现五个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 课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渠道与多途径相结合、统一要求与个性化需求相结 合),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解决真学、真懂和真做的问题,使“思 政课”教学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使其时代性更强、实效性更大、吸引力更足、感召力 更强,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改革举措 1.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1)原实施方案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原来开设的课程有:本科专业开设 7 门课程:《马克思主义 哲学》、《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 治》(限本科文科类开设) 、《德育》、 《法律基础》,合计总学时为 312 学时。专科专业开 设 5 门课程:《德育》、 《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 1 概论》、 《邓小平理论概论》 ,合计总学时为 298 学时。各层次各科类学生均开设“形势与 政策”课,平均每周 1 学时,一般按专题进行,实行学年考核制度,纳入学籍管理。具 体情况见下表: 原方案本科专业“思政课”设置情况一览表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周学时 学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48 3 政治经济学 36 毛泽东思想概论 开课学期 文科 理科 2 1 2 2 2 2 3 54 3 3 3 4 邓小平理论概论 54 3 3 4 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36 2 2 5 思想道德修养 48 3 2 2 1 法律基础 36 2 2 3 2 合 计(7 门) 312 备注 限本科文科开设 备注. “形势与政策”课一般以系为单位,以专题讲座形式,结合学生党团活动、班会活动,每两 周进行一次,每次两学时。 原方案专科专业“思政课”设置情况一览表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周学时 德育 36 法律基础 开课学期 文科 理科 2 1 2 36 2 3 4 马克思主义哲学 54 3 2 3 毛泽东思想概论 36 2 2 4 邓小平理论概论 36 2 4~5 5~6 合 计(5 门) 298 11 备注 备注. “形势与政策”课一般以系为单位,以专题讲座形式,结合学生党团活动、班会活动,每两 周进行一次,每次两学时。实行学年考核制度。 (2)新实施方案的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 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文件要求,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和课时调整。本科开设 4 门课 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科专业开设 2 门课程:《毛泽 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另外,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有关文件精神,运用课堂教学、讲座、报告等形式开设《形势 2 与政策》课程,在本科学生中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公共选修课程。 按照邓小平同志“学习马列主义要精,要管用”的精神,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 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社会实践,提高教学效果。课内学 时控制在“思政课”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以内,其它为课外学时和社会实践。我校新方案“思 政课”本科总学时为 252 学时,其中课内学时为 180 学时,课外学时为 72 学时;专科专 业总学时为 126 学时,其中课内学时为 108 学时,课外学时为 18 学时。具体情况见下 表: 新方案本科专业“思政课”设置情况一览表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周学时 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4 3 3 开课学期 文科 理科 1 2 1 学时为课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分两学期开 108 3 6 4~5 4~5 想概论 设,1 学时为 课外。 36 2 2 7 7 54 3 3 2 1 252 1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 合 备注 计(4 门) 1 学时为课外 课外 72 学时 新方案专科专业“思政课”设置情况一览表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周学时 学分 2 3 开课学期 备注 文科 理科 4 4~5 4~5 分两学期开设 3 2 1 1 学时为课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 72 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 础 合 计(2 门) 54 126 课外学时 18 学时 我校从 2005 级学生开始试行新方案。为了保持教学计划的连续性,2005 级以前的 各专业原实施方案中部分尚未开设的课程压缩课内学时,1/3 作为课外学时,实现平稳 过渡。 2.教学方法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将每门课的课时分为课内学时和课外学时两部分,课程教学分 3 解为课堂教学、读书、社会调查与实践三部分。 课堂教学部分。贯彻“精讲”、“管用”的原则,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 际;联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联系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各种困惑 与迷惘,使“思政课”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实现 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读书部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读书。每门课程都要制定读书目录,学生要做 出读书笔记或写出心得体会,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总成绩。学校积极推进校 园数字化工程建设,为学生提供宽松的上网条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国家和河南省思想 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自主开展网上学习。 社会调查与实践部分。根据各门具体课程的特点,提倡实践形式多样化。利用现代 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观看电视教学片;搞开放式课堂,请劳模、专家、企业家进课堂, 给学生开办讲座和专题报告,开出“思政课”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假期组织学生进行调 研,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社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践 教学内容、人员、效果落到实处。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实现讲(系统讲课)、读(读书)、听(听报告)、谈(讨论交 流)、看(看录像)、走(参加社会实践)、写(读书心得、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多途 径的结合。 3.考核方式改革 以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实行平时成绩与期末考 试成绩、学生实践素质与知识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采用口试、笔试、客观题、主观 题、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以及课程论文等多种考试方法。各门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灵活确 定考核方式。 四、其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要根据本方案进一步制定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管理办法,切 实加强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 高新形势下我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 4

相关文章